明智光秀吧 关注:1,497贴子:16,768

明智光秀续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这存档一份


IP属地:山西1楼2024-05-26 21:08回复
      明智光秀续传
    约二十年前,我写了篇《明智光秀正传》,不过当时网络不发达,翻墙搜集到的资料也不那么全面,所以该文会有一些未尽如人意之处,后来,我陆陆续续也写了一些相关看法,但没有系统梳理。所以我打算趁现在难得有些时间,再开一篇相对完整的文章进行论述补遗。
    本文可以与《明智光秀正传》对照食用。在《正传》里出现过的内容,本文不再赘述。若有与《正传》相左的观点,以本人最近发表的为准。
    本文与《正传》不同的点在于,二十年后,作者心境发生了较大转变,所以本文会将有根据的史料、通说、逸话结合,来做出自己的判断,还原一个我心目中的(历史上的)明智光秀。(而《正传》的初衷,是相对还原正史的光秀,因此没有采用太多逸话通说,也没有发表过多的个人看法。)
    因此本文会有一定的主观倾向,也会表述很多个人看法,并非过于严肃的史论,若有不够稳妥之处,博君一笑而已。
    1:关于明智光秀的出身
    此条在日本也无定论。众说纷纭中,其中“明智光秀出身于美浓,是土岐的高位者”是比较有力的说法,所以通说里,光秀是清和源氏支流土岐名门的出身,不过,就连这个说法也有着到底是土岐嫡流还是庶流的分歧。但这不是重点。总的来说,不管如何,这一类说法都给予了光秀较好的出身,也是明智光秀贵公子形象的根据之一,此派下文简称“名门说”。
    而另一种说法是,明智光秀出身卑下,是个普通的足轻,只是在得志后篡改了自己出身,给自己脸上贴金。相信这种说法的人,一般同时会相信明智光秀因为出身卑微而急功近利,是会为了出人头地不择手段的那种人,所以会一并认为,明智光秀最后发动本能寺之变,是为了自己的野心欲望,他为了追逐功名机关算尽,没有任何忠诚感恩的美好道德品质,此派下文简称“卑下说”。
    一般来说,光秀出身美浓是土岐名门这一派的说法算是通说,比较符合大众认知。而另一种说法则相对标新立异,但也有不少人相信。
    先表态,我个人偏向第一种说法,但并非因为我是光秀死忠所以才愿意相信名门说……对我而言,光秀的出身如何,并不会使我对他的好感度有所增减,名门也好,卑下也好,他都是靠自己的才能走完了这一生,对吧。或许出身卑下还更能显出他的本事也说不定。我相信名门说主要是因为,支撑这个说法的证据要更多一点。
    虽然明智光秀前半生确实扑朔迷离,没有确凿的实锤,但《立入宗继文书》和《细川家记》都记载了光秀出身美浓,是土岐名门之后,另外,在《宫城家相传系图书》、《续群书类从》、《系图篡要》、《尊卑分脉》、《美浓明细记》等多处关于明智家系的族谱里,都有关于明智光秀的出身系图。所以即使在日站,也是普遍认为“美濃国説が有力”。
    而相反的,明智光秀出身“卑下说”的依据,说破天也只有一份《永禄六年诸役人附》,这是一份出仕过足利义辉的名单附录,而且在其上只有“明智”这个姓氏,没有全名,所以很明显的,可信度远不如名门说。
    但退一万步讲,即使这个“明智”就是光秀,也说明不了出身问题,因为,永禄六年(1563)时,在美浓出身的通说里,明智城早已被义龙攻破,明智一族被覆灭,光秀随后与部分家臣流亡,那么在放浪期间,侍奉将军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同年在《明智军记》的记载里,光秀已经出仕了越前,所以名门说与卑下说不同的只在于此时出仕对象而已。)
    卑下说拿出的第二个证据是,本能寺变之后,弗洛伊斯(写过《日本史》的那位外国人)向耶稣会发的报告里有一句“明智光秀曾是卑下的步卒”,但因为在名门说里,光秀是曾经出身不凡却经历过城破逃亡的落魄贵族,连流浪人都当过,步卒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并不能代表光秀的出身到底如何。
    而卑下说拿出来说事的最后一个“证据”就比较搞笑了,竟然是“明智光秀曾说自己是瓦砾之辈,说明他是出身卑贱的下等人”,笑死,光秀确实曾在明智家里当众说“吾本瓦砾之辈,蒙信长公提拔大恩,必粉身碎骨以报之”,说完就宣布了明智军法和家法,规定家中众人不得对织田公及其臣下无礼等严厉的法令,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
    如果人家自谦的这玩意都能拿来当证据的话,那么诸葛亮也就是个只会种地的卑鄙下等人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咳!
    然后抛开这些论据,我们也可以联系一些别的东西,来一起看待这个出身问题。
    有实证表明,明智光秀在担任京都奉行期间,还有一项任务,就是为织田信长去堺港置办铁炮和火药,也是在那时结识了堺港的名流财阀今井宗次和津田宗及,并且有出席他们茶会的记录。而这两位大佬同时还有个身份,是茶道创始人武野绍鸥的弟子,今井宗次还是武野大师的女婿,他们和后来大名鼎鼎的茶人千利休(千宗易)分属同门,同时,这二人还是历史上有名的茶人和诗人,可以说,他们的圈子说是当时最一流的文化圈也不为过,再然后,当时的连歌大师里村绍巴、公卿吉田兼见等人,都和明智光秀多有往来,关系密切,光秀也有多次出席他们歌会茶会的记录,再看看明智光秀在织田家关系最好的两个,一个细川藤孝一个筒井顺庆,都是当时有名的风雅人,而明智光秀能和这些人结交并一起喝茶吟诗,文化水平肯定是不会低的。
    还有,明智光秀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负责替织田家联系朝廷的外交取次(负责外交的联系人),和公卿众关系好,也甚得天皇喜爱,而当时公卿众就连说话腔调都和普通人不一样,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可能话都听不明白,更不用说朝廷关于言谈举止以及茶会宴会之中的各种繁文缛节,要想不出错甚至得到公卿高看,就算是有权有势有条件去学习这些的武士都不太应付得来,更别说出身卑贱者,怎么可能有那个条件学习到从容应对的程度呢?
    所以,从各方面综合来看,都是名门说更有力一些。
    再加上,明智光秀的妻子出身美浓豪族妻木氏,这个氏族也有相关历史记载,虽然当时的女子地位不高,记史不屑过多着墨,所以有些连名字都流传不下来,但恰好妻木氏还出了个妹子,甚得信长公喜爱,喜爱到连兴福寺的和尚都写书八卦的程度(《多闻院日记》中记载这妹子代表织田信长调解过兴福寺和其他寺庙的纠纷),再联想一下光秀的一门众大多出身美浓,光秀的家纹还是桔梗,这一连串看下来,谁都会觉得“美濃国説が有力”啊!
    所以我觉得,明智光秀出身于土岐名门这种通说,应该就是事实吧。(当然,谁想坚持“卑下说”也不是不行,那就当明智光秀天赋异禀,天纵奇才,生下来就一身雅骨也不是不可以吧,只是这样一来,似乎更显着他了啊233333。)


    IP属地:山西2楼2024-05-26 21:10
    回复
      2:关于明智光秀的家纹
      光秀的家纹是水色桔梗(大概通说是图1这样,不过我在一本关于家纹的书里意外看到个新奇的纹样,后面图2部分再说)

      说起家纹,就有几个词得先解释清楚:
      表纹/定纹
      表纹又叫代表纹,是同一氏族中绝大多数都使用的同种家纹,让人看到这个家纹就能想到这一氏族,这种家纹就被称作表纹,比如本文中土岐一族的桔梗。一般来说,一个家族只有一个家纹,但是也存在一族需要以多个家纹来区分的场合,这就要用到定纹与副纹了。定纹又可以称为本纹、正纹,用于正式场合或较为常用的家纹就是定纹,其他则是副纹(又可称为别纹,替纹)。
      所以在这本书里收录有“明智家替纹相传是丸桔梗”的说法。(下面图2里光秀的水色桔梗和通常印象里有明显不同。)

      按照图2的说法,明智光秀的家纹是水色桔梗,正如其名颜色为水色。这是一种要按规定用特定颜色着色的独特花纹。天正10年,光秀竖起水色桔梗旗发动本能寺之变袭击信长,逼其自杀,然后过了大概十多天手握天下。但是,这是因谋反而得到的天下,光秀被打上背叛者的烙印,桔梗纹也给人留下了是背叛者的家纹的印象。因此,原本使用桔梗纹的武士中也有人因此改用其他纹的。而明智家的桔梗纹也是因为明智光秀侍奉信长后逐渐变得有名而广为人知的。(后面懒得翻译了。)
      所以综合来看,因为明智光秀出身清和源氏分支土岐明智氏,所以他的表纹是土岐的桔梗,而定纹(正纹)就是水色桔梗,替纹(副纹)是丸桔梗(有流传这样的说法,但并不确定。)
      而由于光秀相关资料稀少,所以至今也没有找到他究竟使用何种马印的传说。【马印是只有主将能使用的标志物,代表着一军最高统帅所在位置,所以形状特别且巨大,比合纹大旗(绘有大殿也就是最高领导家纹的旗帜)还显眼,比如广为人知的丰臣秀吉的马印为千成瓢箪也就是千成葫芦】。在日本制作的历代影视剧及相关游戏里,也没有关于光秀马印的记载,所以一般看到的都是水色桔梗旗。


      IP属地:山西3楼2024-05-26 21:13
      回复
        关于明智光秀的家纹,在日站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光秀的桔梗纹和土岐的桔梗纹有微妙的不同,花瓣要更加消瘦,而花蕊更笔直。(图3。左为土岐桔梗表纹,右为光秀家的桔梗正纹)。

        因此,如果按照这个说法的话,很多日剧包括麒麟来了里的光秀家纹都是有点小问题的——他们使用的是土岐的桔梗纹而不是光秀的桔梗纹。
        不过吧……日本人也经常搞不懂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有日本的历史爱好者在论坛吐槽说在关于光秀的景点xuanchuan册上,印的都是土岐桔梗……
        但话又说回来了,因为光秀是土岐明智出身,表纹就是土岐桔梗,所以景点宣传册和大河剧给他使用土岐桔梗也并没有错,只是没有划分得更细致而已。
        在本节最后,分享一下这本书里关于战国时期家纹的记述吧


        IP属地:山西4楼2024-05-26 21:15
        回复
          第一节我发出去了,都显示了,结果发完第二节,第一节就没了。
          唉,时隔多年,百度贴吧仍然是这么抽风


          IP属地:山西5楼2024-05-26 21:16
          收起回复
            3:关于明智光秀的外貌
            虽然在史料里几乎没有光秀相貌的描写(更多形容的是气质风度),但光秀的画像是有流传的,通说里,明智光秀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美男子,这大概也是后世几乎所有关于日本战国的游戏设定里,为何将明智光秀的外形都设定得比较出众的理论根据所在吧。
            日网上关于明智光秀复原后的历史画像是这样的(左为技术复原,右为原图)。

            即使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副外表也确实称得上端丽俊美。
            因为同时画像里其他武将的画风是这样的:

            柴田胜家

            织田信长

            丰臣秀吉
            顺说织田信长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
            还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联系是,明智一家都有外貌优秀的说法流传,光秀的女儿玉子(嫁给细川忠兴的那位)甚至有战国第一美女之称(在更严谨一点的说法里是战国三大美女之一,和浓姬、阿市、淀君并称,这四位美女在不同的说法里会随机选一舍一,不过众所周知,四大天王有5个,所以三大美女有4个也很合理嘛!),而光秀的嫡子光庆,也有本能寺事变后剖腹的相关描述,被称为“虽然年轻,但相貌堂堂,姿仪高贵,让人望之生怜”。
            既然子女都外表出众,按理说父母应该也差不到哪去。
            而在逸闻里,甚至有信长的男宠森兰丸因嫉恨光秀得信长喜爱,因此屡进谗言使信长疏远光秀的说法,但当时光秀应该都五十多岁了,还能被出名年轻貌美的兰丸嫉妒,这也说明不管如何,大众都比较认可明智光秀风采过人的设定。
            不过在国内,情形就差不多反过来了。
            大概因为信长公粉比较多的缘故吧,大家对谋反并逼死了信长的二五仔光秀心怀怨恨,又不满光秀因各代游戏优越的外貌而吸引众多女粉的事情,所以不约而同的用“秃子”这个含有贬义的称呼来指代光秀233333。
            不过我可以肯定的说,“秃子”一说,虽然有趣,但却是没有史实支撑的一种戏说,只是宣泄情绪的蔑称。
            这一说法原始版本应该是来自于日本小说家的设定,在小说里,作者设定光秀脑袋非常圆,因此被信长戏称为“金桔头”。
            明智光秀唯一和“秃子”这蔑称能联系起来的逸话,只有一个,那就是信长公喜欢给人起外号,比如叫秀吉“猴子”“秃鼠”,有一次,光秀去觐见他的时候,他正在写文件,又刚好写到光秀的名字,便开玩笑说“啊,你看你的名字,光的上半部分和秀的下半部分合起来,是个秃字嘛!”
            还有一件事能证明光秀头发稀疏,是在本能寺事变前不久,光秀因家臣转侍的事情,被信长暴揍,揍得有多狠呢,史料称这一顿暴揍将光秀的假发都打掉了,可以说让光秀颜面全无。
            不过当时佩戴假发并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而是注重容姿的礼仪人的表现,就连发量本身就茂盛的公家女子,在参加正式活动隆重登场时,也会佩戴一些假发来增加发量,显得自己的容貌更加优美,当时注重细节的武士,也流行佩戴发髻,美化仪表。
            而光秀本就是一个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的人,从佩戴假发这个举动来说,光秀也相当在意仪表。不过本能寺事变发生前后,光秀都五六十岁了,因为年纪大导致头发稀疏,才需要用假发来维持仪表,这也不是什么难堪的事情,更没法说明光秀从前就秃。
            再加上就连对光秀不算友好的弗洛伊斯都说“明智一家包括他的孩子们都姿仪高贵,举止优雅,就像欧洲的皇族一样”,说明光秀的外貌气质确实是相当不错的。
            还有个虽然不算证据,但可以通过联想来判断的事情就是,如第一节所说,光秀在公卿众和文化人那边口碑相当好,大家都乐意跟他来往,也正因如此,信长才将本家与朝廷沟通的事宜交给光秀去做,这应该不仅仅是光秀知书达理有教养通风雅的原因,我觉得一个人如果相貌丑陋的话,文化水准再高、礼仪教养再完美,也没法让看重仪容(俗称看脸)的公卿众心生好感的。
            所以明智光秀的外貌,就算取下限也应该是中等之上吧。
            (当然这只是就事论事做出的判断,我个人并不在意他相貌美丑。)


            IP属地:山西7楼2024-05-26 21:23
            回复
              4:关于明智光秀的性格、行动方式等(一)
              之所以想单独写一节关于明智光秀性格的判断,主要是因为本能寺之变的众多原因中,有一种在过去长期占据主流,那就是“性格不合说”。而我国也有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所以我突发奇想,决定从这方面入手:既然是性格不合,那就得先看看光秀到底是什么性格才行啊。
              而且,很多行动都是出于特定性格才会做出来的,因此,在了解光秀性格的过程中,其行动方式便成为了得出结论的副产品,在此会一并提及。
              结合一些史料、通说、逸话的说法,我们可以将明智光秀的大致性格来做如下归类,再一一详说:
              首先是正面的:温和,悯下、正直、敦厚、本分、诚恳、细致、贴心、寡欲、刚胆、富谋略、谨言慎行、勤勉奉公。(看到“本分”时请先别急着笑。)
              然后是负面的:残暴、媚上、狡诈、贪婪、胆小、独裁、伪善、有野心、情商低、神经质、优柔寡断、严刑峻法、吹嘘自己掌握欺诈技巧达到七十二种之多。
              再来是中性的:迷信、善忍耐。
              最后是无法归类的喜好方面:喜好背叛和密会、对美食有研究,喜好汉文化,喜好刀具。(擅长和歌茶道这些既定事实就没必要再研讨了。)
              首先,负面里去掉“伪善”,因为就算装也要装出一副被人认可的好形象,说明这人是有是非观和廉耻心的,所以不论真善还是伪善,讨论这个意义不大。
              然后,去掉正面里的“富谋略”和负面里的“狡诈”,因为,这种品质是根据阵营不同来判断的,算无遗策的智将若在我方,就会被称赞其富有谋略,认为这种伙伴很可靠(所以一说起光秀有个避不开的关键词就是“智将”),而在敌方,就会被认为其阴险狡诈,要一万个小心。对吧。
              现在开始分析对照组。


              IP属地:山西8楼2024-05-26 21:25
              回复
                第一个,“贪婪”和“寡欲”。
                在比叡山烧讨后,光秀作为总大将受封志贺一郡筑坂本城,同时,他负责清点附近原属比叡山延历寺的产业,并接管之。在这个过程中,光秀数次“押领”,其行为甚至招致天皇过问。
                日文里的押领,意思是趁着战乱占有原不属于自己的领地。而延历寺因历史原因,和皇室多少沾亲带故有点关系,还经常给朝廷上供,所以比叡山一脉被织田家剿灭后,织田家将相关领地封赏给了光秀,但皇室认为延历寺的一些产业应该由朝廷收回,这也能给当时日子过得相当拮据的皇室增加一些收入,但没想到光秀据为己有了,所以向织田信长抗议。
                不过,光秀这种被认为是“押领”的行为,在镰仓武士中是相当常见的习俗,他本人可能都没有想过,自己“御恩奉公”(这个词后面一并解释)努力奋战打下来的地方,自己不能占有。又或者,他对土地的欲望相当强烈,就算有考虑到其中可能存在的纠纷,也大智若愚装糊涂含混过去了。
                而织田信长的态度也很明显是站光秀的,即使他接到朝廷询问此事的投诉,也没有命令光秀将得到的一部分土地吐出来,而是置之不理。所以在信长看来,光秀所占有的,都是自己赏给光秀的,自己是没有立场封赏之后再命光秀还回来的。而且当时光秀在织田家的地位举足轻重,是第一个受封一郡的特别受信长器重的家臣,这份看重也完全可以顺延到信长处理此事时较为偏袒光秀的态度。
                不过,在本能寺事变之后,光秀攻破安土城,得到织田家积蓄的历年财富,光秀的做法却是拿出来犒赏三军,其中还有一笔巨款献给了朝廷,自己则分文未取,以及明智光秀在执行任务时,常自己掏腰包翻修街道、置办物事,争取把任务完成得更出色、更上档次,显然是不怎么看重钱财的。
                所以这个对照组假设同时成立的话,看似互相冲突,其实也可以解释得通:明智光秀在美浓明智落城后颠沛流离,生活艰辛,所以对奋勇立功努力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重建明智城、重铸家门荣光是有执念的,因此几次豁出性命去拼死奋战,志贺郡属于他一刀一枪好不容易挣到手的土地,他绝不相让。但当时名门武士的作风一向比较清高,认为对金钱斤斤计较是小民行径(所以看不起锱铢必较的商人),因此正经武士不管心里咋想的,表现出来的都是视金钱如粪土的样子。再加上光秀后期位高权重,也不缺钱,物欲在他心中的位置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物欲虽然不重,但光秀由始至终都相当在意土地,这也是后来本能寺事变原因有“转封说”存在的依据所在吧。同时,也是很多作品中将光秀设定为旧派武士作风的形象依据之一吧(因为镰仓武士讲究御恩奉公,也就是“主君赐予土地,臣下奋勇尽忠”的意思。)


                IP属地:山西9楼2024-05-26 21:25
                回复
                  5:关于明智光秀的性格、行动方式等(二)
                  历史上也向有明智光秀爱妻专一的通说,这个说法多半是真的,因为从时间上归纳一来有光秀重诺的逸闻(即使熙子毁容我也不娶别人,我的妻子只能是一早就说好的熙子),二来有熙子卖发的恩爱典故流传(落魄时为了给贫困的光秀撑面子,熙子卖掉了对当时女子来说如性命般珍贵的长发来置办酒席),三来有光秀重病时熙子衣不解带连续数月看护的实证(还为此专门找吉田兼见为光秀祈福,后面熙子生病光秀也是如此做的),四来光秀所有可考的子女都是熙子所出,五来光秀即使后来权倾一时也确实没有纳妾,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
                  结合一下之前对光秀物欲方面的分析,即使光秀和熙子如此恩爱不是出于他对爱情的忠贞专一,也是于女色方面并不十分要紧的缘故。加上光秀还有着不嗜酒、性情温和能忍耐(不爱动气)的通说,虽然这两样除了弗洛伊斯明确说过光秀此人能忍耐外不太有别的实证,但联想一下之前说过的光秀种种有实证的表现,我认为这种通说是有可能接近实际情况的。(因为一个确定不贪财好色不与人斗气的人,本身又是茶道的名流,那么不嗜酒就很自然了。)
                  再以史为鉴,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于酒色财气上都不十分沉迷的情况下,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比较惫懒,就算有什么欲望,也懒得付之行动去实现,另一种就只能是有更为坚定的追求,所以精力都为此消耗了,才能不沉醉于个人的欲望……说白了,沉醉于此对这类人来说完全就是毫无意义的消磨时光。毫无疑问光秀属于第二种情况,因为他有句名言“不能勤勉奉公的武将和国家蛀虫无异”,光秀奉公时也确实是有实证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态度还恭谦,也因此多次得到信长点名表扬,认为他劳苦功高无人可比(详情后面武略篇再说),结合以上来看,我认为明智光秀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至于这个志向到底是野心还是别的什么,目前还无法得出定论,且接着往下分析。


                  IP属地:山西10楼2024-05-26 21:26
                  回复
                    第二个对照组是“悯下”和“媚上”
                    明智光秀对下温柔和善是有实证的,他多次以多种形式慰问部下,哪怕在我们今天看来属于无名之辈的中下级武士受伤,光秀也会记挂着他们,安慰他们,还会亲自在明智家的菩提寺(西教寺)为战死的家臣供奉祈祷。
                    在今坚田的攻坚战中,共有十八名家臣为光秀战死,光秀亲自写了吊唁的寄进状,亲笔将他们的名字一一记录,认真清楚的写下他们阵亡的日期,底下还有光秀的签名花押,并为他们捐赠大米,这些书状留存到了现在。
                    即使在光秀相关可考资料极度缺乏的情况下,都有这些在日本武将中比较少见的举动实证留存,那么光秀对下温柔和善应该就是实锤了。也有原属别人的家臣(比如斋藤利三和那波直治),可能正是因为受到光秀待下怜悯温和的感召,所以投奔光秀,因此触犯织田家中法规(没有信长允许,武士们不得随意更换主君),信长曾要求那波切腹谢罪,被光秀拒绝,随后光秀被盛怒的信长又打又骂,假发都被打掉了也没退缩,而是一力承担了信长公的怒火,哪怕颜面全无,也对信任自己的臣下回报了当仁不让的保护姿态,这种做法不得不说是相当有骨气的。那么最后本能寺直至山崎,明智家臣都心甘情愿跟着光秀走向一条死路,也就可以理解了(甚至事发时原本不在山崎主战场的一些家臣,其实按理说是逃得掉的,但他们在得知光秀战败身亡的消息后,都选择了追腹也就是殉死,没试图苟且偷生的逃跑,这除了十分爱戴光秀,要为光秀尽死忠外没有任何原因可考虑了)。
                    但同时,光秀也有“媚上”的恶名。这主要体现在侍奉织田信长时期,弗洛伊斯说,明智光秀因其智谋才略深得信长宠爱,他为了讨信长欢心经常进贡,有关信长的喜恶,更是事无巨细都打听的一清二楚,献媚方式多种多样,精通此道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还有,常去坂本城做客的津田宗及等人也说,元旦时,光秀都会拿出信长公赏赐给他的茶器,邀请各界名流来举办茶会,在坂本城的待客室里,还挂着信长公的书法。
                    九州岛津家的一门岛津家久也写过一本自己的旅行日记,大概是天正三年时,他曾到坂本城附近游历,得到光秀的款待,看他的描述,这次接待规格较高,但比较克制,偏雅静寂寥那类型,家久可能觉得有点沉闷,提议说自己久闻近畿繁华热闹,能不能玩玩游戏,召些歌舞伎助兴取乐,明智光秀非常认真严肃的拒绝了他,理由是:“我家主公如今正在外辛辛苦苦带兵征战,与此同时,我却在家中寻欢作乐,这像话吗?成何体统啊!”岛津家久只得接受了这个拒绝,并认为光秀奉公恭谨至极。
                    以及前面提过一嘴的,光秀曾说“吾本瓦砾之辈,蒙信长公大恩,必粉身碎骨以报”,他制定的明智家法也是知行合一,严格围绕这句中心思想来搞的,比如明智家臣决不能与织田公家臣发生冲突,在路上碰到织田公家臣,不管身份为何都必须恭谨行礼避让等,可以说把这敬意体现在方方面面了。
                    所以综合来看,要说“媚上”,那确实也是有理有据的,但在信长公并不知道的地方,面对与主公这辈子也不一定能有交集的人,光秀都恪守臣格,本分行事,那么他对主公屡屡“献媚”,反倒很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恭谨。
                    (所以这里把光秀性格中“恭谨奉公”“本分”的这个正面性格也一并解释了,如果做到这一步都不算恭谨本分,那怎么样才算啊。)


                    IP属地:山西11楼2024-05-26 21:27
                    回复
                      然而,即使对信长“献媚”到这种程度,面对理念分歧,明智光秀却是寸步不让的,他多次谏言反对信长,被弗洛伊斯称为“即使被盛怒的信长多次踢打也无法让其闭嘴”,包括之前我在《正传》里有提及过的,比叡山烧讨前,光秀也是屡屡死谏【「光秀縷々諌を上りて云う」(比叡山延暦寺『天台座主記』)】,所以,纵使百般迎合上峰喜好,却也没放弃自身风骨的光秀,很难让人认为他是一个善于献媚之人。(这里一并解释了光秀正面性格中“正直”的部分。)
                      纵观各国历史,媚上之人几乎必定傲下,光秀却对家臣体贴有加,领内也多施善政,对自己的领民也是心怀悲悯(这个放到后面内政篇再细说),所以结合各方资料后,我判断光秀应该对信长有一种打心底里的敬爱之情,才能心甘情愿的弯下身子做到这个地步。因此,光秀的“媚上”,应该是只对他打心眼里满怀敬爱的主君才能做到这一步吧(毕竟,朝仓时期、义昭时期都没有相关传闻)。
                      另外,在本节的最后,再加一个对其正面性格中“细致”(认真)、“贴心”的解释。
                      岛津家久的日记里记载着,因为旅行中经历长途跋涉,家久的衣物难免有所破损,明智光秀款待他后,细心的发现了这一点,在送别家久时,还送了他一套衣物。
                      在细川家记里也对光秀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作风有所记述(细川家还交口称赞光秀做事有远见眼光好呢,结合本能寺前后历史真是不知该说什么好),细川忠利写信向细川忠兴汇报自己扎营地点的考虑根据是光秀之前在这里驻扎过,忠兴回信称赞他“你考虑的很好,既然是他的选择,就很让人安心”。忠兴和忠利还经常用光秀平日的工作态度和做法来当正面教材自勉。
                      弗洛伊斯认为光秀“深谋远虑”,本能寺之变发生后织田信长认为“既然是他那就没办法好想了,”织田信忠认为“如果敌人是算无遗策,做事滴水不漏的光秀,这种人敢谋叛必于事先布好了天罗地网,那我肯定跑不了”……几乎所有人都有“光秀心思缜密做事细致考虑周全”的印象。
                      而对别人合理或值得同情的请求,只要在自己能力、职权范围内,光秀几乎有求必应,所以数次援助大和,也因此和筒井顺庆成为好友(所以这里还有个逸话是说,在山崎之战前,筒井顺庆答应出兵相助光秀,但最后食言当了墙头草,豪侠岛左近不满家主忘恩负义背叛朋友,因此愤而出走。)光秀屡屡帮助他人的事情,在后来被扣上“布恩施惠,收买人心,很早以前就有不臣之心”的帽子,但若不那么罗织罪名,抛开本能寺的事情来看,光秀反而是一个能对他人境遇感同身受、抱以同情并给予帮助的贴心之人,这样的人情感上往往也比常人更为纤细,敏感,再联想到光秀文化造诣很高,显然这也是一种要比常人更感情丰富才能具有的才能,那么他性格中必然也有其纤细、纠结的一面,说白了就是容易自我内耗、多愁善感。
                      不管本能寺之变的原因到底是不是“与其自我纠结内耗,不如发疯创死别人”……我们还是先分析完所有信息最后再下结论为好。


                      IP属地:山西12楼2024-05-26 21:27
                      回复
                        6:关于明智光秀的性格、行动方式等(三)
                        在本能寺之变发生的时间大概三四十年后,著名医师江村专斋出版了一本叫做《老人杂话》的回忆录,江村专斋曾长期侍奉秀吉,但在他的回忆录里,却对明智光秀颇有美言——他对光秀的评价是“气质谨厚,言辞诚恳”,也就是说光秀为人恭谨,敦厚老实,说话算话。同时专斋隐晦的提了一嘴秀吉,说秀吉“气质磊落,不拘言辞”,考虑到当时的政治氛围,必然要避尊者讳的原因,翻译一下秀吉大概是那种比较外向,想到哪说到哪,不太注重细节的人(也有人觉得这句是在说秀吉喜欢信口开河233333),不管怎么样,这两人从内到外都像是个对照组。
                        而在《名将言行录》里,也有一则逸话记录的正是光秀和秀吉的对照。是说信长身侧有不少侍童,这些侍童仗着主公宠爱,经常向来拜见主公的家臣索要贿赂,光秀不但一次也没给,反而板着脸训斥他们,遭到这些侍童的讨厌,所以经常在信长面前说光秀坏话,反之,秀吉则很会做人,每次拜见主公时,不但主动给钱给物贿赂这些侍童,还和颜悦色的询问他们有什么需要,侍童们都很喜欢秀吉,也常常在信长面前为之美言。(这则逸话多半是在夸秀吉情商高会做人,拿光秀对下人的傲慢无礼来作对照,但却让我觉得光秀确实正直……)虽然是无法证实的孤例,但以本文分析到现在的光秀性格来看,我觉得他确实很可能做得出来这件事。(而且虽说这是逸话,但光秀在朝仓时期也有被同僚嫉恨而向义景进谗言,导致被义景疏远的记载,这个后面再说)。
                        说起对照组,我们这里再分析下光秀两面性格中的“刚胆”和“胆小”吧。


                        IP属地:山西13楼2024-05-26 21:28
                        回复
                          大概因为“明智光秀”这个名字给人的观感太过文雅的缘故,所以很多人眼里的光秀在织田家定位是个偏幕僚的纯文化人,可能更擅长内政、礼仪、外交之类的,那么文化人必然不会像武将那般给人以勇猛无畏的印象,所以会认为光秀的“智将”是在说他更擅长谋略而缺乏相应的武勇,但与普遍印象不同,明智光秀其实是相当头铁的。(也就是刚胆)。
                          观其所为,头铁是从逸话到实证都高度统一的光秀显性性格。《明智军记》中说,早在美浓时期,道三与义龙父子相残,大战前双方都在招兵买马,但当时道三已经退位,斋藤家的资源基本都堆在义龙身上,所以哪边势大显而易见,尽管如此,明智家还是坚定站了老主公道三,并为之尽忠,最后道三长良坂战死,光秀带几百人退守孤城,面对数千大军围攻,几次拒绝了义龙的招降,最后坚守一月后城破逃亡,愤怒的义龙下令屠城,并焚烧了明智城。
                          虽然现在普遍认为《明智军记》可信度不高,但无独有偶,织田家护送足利义昭上洛后,信长离京回军美浓处理国事,留下来负责京都事务的就是光秀,而经考京都奉行(or代官)是不领兵权的,所以当得知三好家纠集大军要攻打义昭所在的本圀寺时,光秀身边应该只有一直跟着他的一门众,即使如此,面对一万多大军,光秀还是坚决参战了。虽然三好军数量到底有多少,在各类史料里是有出入的(各种记载差不多是七八千到一万三千之间),但光秀当时身边撑死了几百人,本圀寺又不是啥坚城,别说光秀这种聪明人能看出势必要面临一场苦战,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对此能做出一目了然的判断吧……光秀带人参战守卫义昭,与义昭侧近奉公众合流,人数最多千余,奋勇抵抗数日,还打死了三好家一名大将,终于陆陆续续等到了援军,赶走三好,成功护卫了义昭的安全,也是因为这一战,光秀开始崭露头角,此后他的名字出现在《信长公记》中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不难想见,信长最初估计也觉得光秀那个长相气质那个文化水平更适合干文官幕僚,所以留他在京都干活,没想到这货竟然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因此本圀寺之战后发现了光秀文武两道这个闪光点,便开始考虑把光秀也当做武将来使用了。
                          然后是情形更加危急的金崎撤退,光秀也是作为殿军英勇作战,为信长守住了身后。此时光秀属于新参不久,不会有多少兵马,应该还是大多只有一门参战,就算合流池田和秀吉,殿军数量也不会太多(推算大概两三千),而朝仓浅井联军有三万之多,又是一次以少敌多的苦战,可想而知其时之艰难(虽说朝仓大部队应该是扎营了,没有进逼,详情仍是放到后面军略篇再说)。
                          再然后是对本愿寺的天王寺之战,因为这些都打算放到后面军略篇详说,这里就只简单记两句,当时织田家总大将原田直政于正面战场落败身亡,在那附近打酱油(建砦驻扎)的光秀只得临时接过指挥权,带兵退守天王寺时,又是自己这边几百人,要面对一万多大军猛攻,信长等人前去救援时,都觉得多半来不及相救天王寺和光秀就都要无了,结果光秀还是守住了且配合援军夹击,这也是织田家后来能反败为胜找回脸面的因素之一。
                          而且先不说山崎之战向来稳妥有谋略的光秀凭什么不选择退回丹波老巢固守,而是敢以一万多兵力去迎战秀吉的三万大军,就单凭他突然在本能寺搞了个大新闻也说明这人性格中有敢冒孤注一掷这种高风险的一面。
                          再加上之前说过的光秀面对理念分歧时,敢于在信长暴怒之时据理力争、寸步不让,被揍也不闭嘴的作风,这人其实是相当头铁(刚胆)的。


                          IP属地:山西14楼2024-05-26 21:28
                          回复
                            所以,光秀的“胆小”是没有实证的,相反,他的很多选择和做法,都证明了这人的刚胆。之所以光秀给人留有“胆小”的印象,只有一个逸话里提及,那就是细川忠兴曾嘲笑他“岳父大人未免太过胆小怕事,看我带兵强破此城”,这个语境是在光秀与忠兴带大军围个小城时,光秀依旧不紧不慢的发劝降信,苦口婆心的劝说对方投降,希望能兵不血刃的解决此事,但年轻气盛又性急的忠兴忍不了了,认为根本没必要接受敌人投降,所以说出了这番话。而光秀确实有着劝降上手的风评,纵观其一生戎马,使用谋略多过强攻,而即使带大军压境,面对弱小的对手,都要走一番劝降流程,可能正是因此,会给人一种不够勇猛的感觉吧,但绝不是“胆小”,非要选一个词形容的话,可能更接近“谨慎”吧。
                            下一个对照组是“温和”和“残暴”。
                            这没什么需要长篇大论的,我争取几句话说完。因为前面已用事实证明光秀为人确实是非常温柔和善有同理心的,这里的“残暴”除了比叡山烧讨外也没有实证,我们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光秀这两面是可以对立统一的,他的行为无非就是“对朋友如春天般温暖,对敌人像秋风扫落叶般残酷”而已。而且这残酷也只体现在比叡山一事上,大部分时候他治军严谨,喜欢劝降,爱用策略,也没有军风残酷的世评,那就只能说比叡山作大死惹信长发了雷霆之怒,严令光秀必须将之斩尽杀绝,而分析到现在我们也能看出来光秀恰好又是一个特别听话的人,加上对奋勇立功建立武勋获得土地这事比较执念,所以对信长的命令执行得非常到位,信长对此也是特别满意,事后也是按顶格赏的光秀。(具体比叡山之事还是放到军略篇再说)。
                            分析到现在,光秀的多面性格关键词只剩下了“独裁、有野心、神经质、优柔寡断、严刑峻法、吹嘘掌握欺诈技巧”。
                            “独裁”是弗洛伊斯一家之言,没有实证,就算真是如此,也未必完全是恶评。如果当家主公文韬武略远胜其他人,那么与其耗费时间听取多方意见达到少数服从多数,或许还不如独裁的效果好。比如被日战圈诟病的重臣合议制度,重臣意见太多,就会导致当家主公势弱,反而没啥发言权。而明智光秀在明智家中显然是说一不二的存在,就算本能寺谋反后,明智军团都没有逃兵现象,而是从上到下都义无反顾的跟着他走了,光秀治军手腕相当厉害,说是独裁应该也没错。
                            严刑峻法这个目前也没有实证,唯一能沾边的就是光秀制定了很严厉的明智军法和明智家法,里面条条犯之不赦斩立决,但军法如山这词在哪都适用,称不上严刑峻法。如果说的不是这两个法度,而光秀对自己人又是有实证的温和袒护,那我只能认为,或许当时有“明智光秀拷问敌人的做法比较严苛狠毒”的传言,如果是这样,就算有实证也没法说他做的不对,何况目前也没有任何能证明的相关材料(哪怕逸话都无),就可以先把这条去掉了。
                            待续


                            IP属地:山西15楼2024-05-26 21:29
                            回复
                              感谢大佬回来分享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5-27 13: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