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吧 关注:58,826贴子:1,732,598

奶站取牛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曾经医院开证明才能订一磅半磅的,见天儿提喽着小蓝子里头搁着空瓶儿按点扑奔奶站取定量牛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12 17:30回复


    IP属地:北京2楼2024-06-12 18:18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6-12 18:28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6-12 18:28
        回复
          取完奶站的拿一个竹杆圆珠笔的尾部沾点儿红印泥盖个戳儿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6-12 18:33
          收起回复
            贴硬板儿上,每天划一个


            IP属地:北京6楼2024-06-12 18:36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12 19:04
              收起回复
                老酸奶越来越贵了 一瓶好像都10块了 去年夏天 在避暑山庄外面买了一瓶 那里估计贵点 还有杏仁冰激凌 味道不错 也是一盒大概100克左右 10块吧 价格有点高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6-12 19:25
                回复
                  我最受不了奶站的味道了,尤其是到了夏天从边上走过去,那味道能让我吐了,典型的中国人,乳糖不耐受症


                  IP属地:北京9楼2024-06-12 19:56
                  回复
                    60年代,我们那边长期定的一般都是送奶进院,送奶师傅很早、很准时,都是当地的大红人。那时候的瓶子和封口和上面的不太一样。7、80年代,门口很多自制的小奶箱。有带锁的有不带锁的。那时候的人很朴素,不会动别人的东西。80年代末,牛奶公司有统一的小奶箱。
                    半磅的,六七十年代是一两毛钱,8、90年代已经放开了,3毛3,后来还有塑料袋包装的。


                    IP属地:广东11楼2024-06-12 20:22
                    收起回复
                      对这个真是记忆深刻,看到这个情景就觉得那个时代人民生活真是清苦,现在起码食品没那么匮乏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6-12 21:06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6-12 22:04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6-12 22:33
                          收起回复
                            當年的奶原生态,缺点是取回来必须要熬(消毒)


                            IP属地:加拿大15楼2024-06-13 00:11
                            回复
                              其实巴黎的很多帖子,看似生活小事,但背后却反映了很多摄会大事。都有背后的深层原因,只是不便在这里多说。比如牛奶这类事,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一刀切的事情。
                              这个说来话长。从大的方面讲,去了很多地方以后您会发现,北亰是都一无二的,以前在论坛上看过一些热议话题,关于城市间的比较。20年前我就说过不具备可比性,比如津沪穗,除了北亰还有什么南京,武汉,包括其他很多省会城市,看似很大,但跟北亰有本质区别,而他们之间倒很相似,只是大小不同而已,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不光是城市,和北亰人的区别也很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关于这些事,其实也不一定非要去很多地方才了解,通过一些常识也能感觉出来,北亰有很多特点,比如机关多,学校多,医院多,文艺团体多,名胜古迹多,大院儿多,文职蔀队多,公共场所多,公园儿多,新老十大建筑多,运动会多,使馆多,歪果仁也多,好像当倌儿的也多。这些各种各样的区别,就会造成各种连锁反应,导致属性完全不同。
                              这方面其实很多外边的明眼人自己也都知道,河北现在有句话叫这么近,那么美,但以前可不是这样。以前有个天津的朋友和我谈起天津和北亰,说了很多事情,最后他说,就这么近,就差这么多。天津人看北京原来是这样的心态。这以前连我都不了解。
                              上面这些道理不光适应北亰和外边比,也适应北亰内部比,北亰很大,不同的地方区别很大。
                              比如空~大院儿,海~大院儿,五棵松和西山蔀队,这些和地方都不一样。都自成一体。还有首钢,虽然也是地方,但他和石景山的地方就完全不一样,还有迁安的首钢分公司,和当地的迁安市也不是一回事。都有一套自己的系统。摄会上能做的,他也能做,摄会上不能做的,他还能做。大中小学,研究院,还有医院,宾馆,体育馆,加上商场,幼儿园,俱乐部,住宅区,他都自己建,自己管。其实他就是个小摄会。他的经营业务海了去了,别说石景山区里,连市里都管不了。整个一毒力王囯。当年北方工业很发达,公司厂矿多了去了,但只有首钢不纳税。连税都不纳,别的东西到了这儿就更行不通了。以前老往首钢跑的竟是各种蔀长,副总里,都没北亰什么事。
                              其实北亰这种首钢现象还有很多,比如燕山的东炼,还有木樨地的铁道蔀,全都是这样,周边所有东西都是建囯以后建的,以前那边儿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胡同和街道,因为从城市布局,人员结构,生活方式,摄会形态,和城四区都不一样。那边儿的构造比较简洁,单位不多,但占地都特别大,比如路北的经纬纪玮,钓鱼苔,军博,电视苔,81湖,就这么几个单位就占了木樨地半壁江山,
                              路南也主要是机关,几个大院儿或社区,三个中学,三个小学,基本都是铁路子弟的,两个幼儿园,两个医院(就是当年的总院和后来的社区医院)也都是铁道蔀的,子女入托、教育、就医都不用钱,医院就像单位的医务室。商业区也只是标配,百货,副食,照相,理发,粮店,饭店、煤厂,俱乐部,还有一个公园。没有多余的地方。但有很多空地。都是预留的。那一带基本都是楼房,只有57对面和西面有一些铁路职工的棚户区,所以密度不大,显得很空旷。北蜂窝,羊坊店的几个大机关就像诸侯割据,各自为正。也没有房管局,房子都是单位自己的,别看当年就这些不多的单位(木樨地虽然比城里楼房密度大。但当年眞没有现在这么多楼),但因为块头大,所以也占了木樨地半壁江山。比如玉渊潭中学,57,铁五小,都是沙大沙大的,里边都有足球场,我们院儿也有一个足球场,还设了一个副食店。很多生活琐事单位都负责。副食店有两三个人,东西虽然很全,但没有店员的生活条件,基本都是单位负责。院儿里的生活供应很多都是这个店负责的。那个地区卖大宗货物,比如储存大白菜,卖白薯,土豆儿,场面很大,几辆带拖斗的大卡车,人山人海,能卖一整天。只有三个地方摆的开,一个是会城门百货对面,一个是副食店附近羊中心对面的十字路口,第三个就是我们院儿,都是院儿里的副食店联系的。附近的居民也都到这里买。其实托儿所离院儿里就只有几十米,但却是全托,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几个小孩子越狱跑回家。我以前在巴黎说过这些事。一直很不理解,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就是单位把职工的后勤都管了起来,因为院儿里很多都是双职工。职工年龄段也很集中,都是中青年。没有老年人,没时间管孩子。
                              很多事物都是非常规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西单那边一直说要拆,但因有柤织蔀和卫戍区的房子,所以很难,别说房管局,连区里都管不了,很多东西到了这儿就行不通了。拖了这么多年,现在只是太仆寺街和力学刚开始动了一小部分。
                              除了区域,也可以从时空上看,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我在那边儿还有一个发小群儿。经常回忆过去的事,描述同一件事,但各自的说法却不尽相同,最后有个人从年龄、生日的角度说了一句,他的意思是说,这是n年和n+1年的区别((我比这个群里的大部分人大一岁),确实,小时候差一年认知差很多。有些事情前两年一个样,过两年又是另一个样。
                              很多事情也就在这儿能多说两句,别看城市吧那帮人成天比来比去,但京城有很多内幕,比如灰色地带方面,您懂的,只有北亰人自己知道。别看他们天天黒北亰,其实都是玻璃心,您要是跟那帮人讲这些,他们Y能皂反。所以你只能说一句不具备可比性。
                              巴黎有些帖子我没发言。并不是没看到,而是因为跟我小时候的经历不太一样。所以也插不上话。记得以前安吧有个关于三里屯酒吧的帖子,说要关了,大家都很遗憾,聊起了酒吧街的前世今生,但因为三里屯以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芦苇坑,很多人在那边钓鱼,后来的第二印象是使馆区,当时心想三里屯儿也今非昔比了。居然还建了使馆区。现在看来何止是使馆区,都成了CBD。所以依我骨子里的东西,和帖子格格不入,所以也就别插话了。
                              事物总是形形色色的。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


                              IP属地:广东21楼2024-06-13 13: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