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82,879贴子:11,984,264

诸葛亮姜维勾结异族不应该被过度谴责,更不是什么罕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三国时期民 族 观念与现在有所不同
其次,借助外族力量搞内战这种事在汉末三国真的超级常见,董卓那种人品恶劣的就不说了
袁绍被打得联合乌桓送钱贿赂+和亲,袁尚纵使外族劫掠汉人,袁术勾结於夫罗打曹操,诸如此类…………
“子蹋顿有武略,代立,总摄三王部,众皆从其教令。袁绍与公孙瓒连战不决,【蹋顿遣使诣绍求和亲,助绍击瓒,破之】”
“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故尚兄弟归之,数入塞为害】”
这也没人说他们是罕见呀
再次,诸葛亮和姜维的军队也没有借助异族在魏国边境烧杀抢掠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吧,诸葛亮的军队军纪很严明,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危害
他们做的事更是和五胡乱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总听到有人说五胡乱华是诸葛亮造成的,五胡乱华的锅就算是扯得再远扣到刘秀头上都扣不到诸葛亮头上五胡乱华纯纯是司马家的锅
当然,如果是为了反击无脑蜀粉的曹操吕蒙日本人的论调,那也无可厚非,反正大家都觉得这种事是假的,没人会觉得诸葛亮姜维是罕见,也没人会觉得曹操吕蒙是日本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12 22:14回复
    如果按照蜀黑的定义,袁绍袁术袁尚全都是罕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6-12 22:31
    收起回复
      是的,对汉朝来说。只有北匈奴才是死敌。剩下的都是些降了又反的,反了又降的rd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12 22:41
      回复
        诸葛亮背叛刘表怎么说?是不是背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6-12 22:54
        收起回复
          五胡乱华不是曹操内迁五胡埋下的定时炸弹吗?


          IP属地:浙江5楼2024-06-12 23:04
          收起回复
            绥集羌胡,成悉归服,诸种素桀恶者皆来首降。嗣待以恩信,时北境得以宁静。大将军姜维每出北征,羌胡出马牛羊毡毦义谷裨军粮,国赖其资。迁镇军,故领郡。后从维北征,为流矢所伤,数月卒。戎夷会葬,赠送数千人,号呼涕泣。嗣为人美厚笃至,众所爱信。嗣子及孙,羌胡见之如骨肉,或结兄弟,恩至于此。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6-12 23:13
            收起回复
              1934年的英军进攻班洪、班老地区,佤族人牢记了守护国土的盟约,斑老王奋起抵抗,组织佤族武装,剽牛盟誓,效忠他们最尊崇的“阿祖阿公”---诸葛亮。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12 23:53
              收起回复
                @臣法正参见汉中王! 大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6-13 00:07
                回复
                  暗戳戳黑屁我之前,我上次问你的问题你回答了吗?要是忘了问题是什么我可以再给你提个醒?
                  我们先来看看明朝人的《滇载记》关于永昌郡那段原文:割永昌益州地,置云南郡于白崖。诸夷慕武侯之德,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
                  再来看看《三国志》中对于永昌和云南郡的记载: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郡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为兴古郡。十二月,亮还成都。《蜀书三-后主传》
                  以(吕)凯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会为叛夷所害,子祥嗣。《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南征后蜀国分永昌为云南郡,然后云南太守吕凯就被“叛夷”杀了。可以说滇载记这一段就直接和三国志记载冲突,怎么慕武侯之德慕到把太守都杀了,这永昌人怕不是病娇吧。当然了,为了避免历史虚无主义的脑子,在滇载记和三国志冲突的时候,我们这里肯定要采信离蜀国时间更近的明朝人的记录,陈寿一个也就在蜀汉生活了三十年的人写的东西也能算数吗?
                  正好我们也来看看你号称各类论文无不引用(指简单搜索才20/131的无不引用)的这段记载是怎么个引用法:公元3世纪,中原三国鼎立。此间对西南政治影响最大的事件是蜀汉政权(公元221~263年)的建立与诸葛亮的南征。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削平地方豪强大姓势力,平定南中,此地正是东汉永昌郡地,蜀国在此地的治理也以宽稳为先。明人杨慎在《滇载记》中说:“诸夷慕武侯之德,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诸部于是始有姓氏。”_张文木|滇缅地缘形势与中国古代西南边疆治理:经验与教训——基于中缅边地历史变动为线索的考察
                  诸葛亮在当地的统治以宽稳为先,怎么宽稳?明朝人是这么记载的。然后这段记载属实吗?按楼主的说法各类论文引用了,你比他们懂?好,我们得到了一个逻辑,论文引用这一段话→考察这一段话是否属实→楼主:人家都引用了,你比他懂?左脚踩右脚白日飞升是吧?信口开河说论文无不引用,给你知网上的根本就没多少人引用的数据,又搬来引用了的文章打滚,你接下来准备往哪边滚?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6-13 02:15
                  收起回复
                    就像曹操屠城一样,要骂都骂。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6-13 10:36
                    收起回复
                      比烂是吧,什么时候大季都有唐氏不对等比法,灵活的底线,上可比汉高,汉武,下可比袁绍,袁术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6-13 11:04
                      收起回复
                        说得很好。什么异族?南匈奴早就归顺汉朝了。本来就是汉朝统治下的少数民族。统治要统治人家的。还一口一个异族。这种人换到今天就是地域歧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6-13 12:05
                        收起回复
                          用支配下的异族有个毛线关系,而且又不是蜀汉一个人这么干,刘备死时,魏组织攻蜀的就有羌人,魏降将王平也是賨民。至于吴国的山越兵,交州兵不少,这些可不是原中原人。。。


                          IP属地:广东13楼2024-06-13 14:27
                          收起回复

                            怎么断定?当然是来自于某人“搜集了一些关于诸葛亮开发云南地区的史料证据”的帖子啊

                            猜猜某人引用的这段华阳国志的记载的前一段是什么?
                            秋,遂平四郡。改益州为建宁,以李恢为太守,加安汉将军,领交州刺史,移治味县。分建宁、越巂置云南郡,以吕凯为太守。又分建宁、牂柯置兴古郡。以马忠为牂柯太守。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华阳国志·南中志》
                            搜集了半天连自己引用文字的前半段都没看过,如搜。


                            IP属地:广西15楼2024-06-13 20:25
                            收起回复
                              至少有一半举例轲比能的人,目的就是为了证明你那最后一句,有些拿三国嗯比抗日的蜀粉听不懂人话,只有拿诸葛亮姜维类比的时候他们才可能听得懂,体谅一下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6-13 2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