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论吧 关注:54,564贴子:2,714,974

有人破防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药已有四期临床和双盲实验,还有人嘴硬呢 笑裂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13 13:13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6-13 13:14
    收起回复
      双盲论文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azi Bushen Capsule in treating premature aging: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multicenter,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13 13:14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6-13 13:15
        收起回复
          一人一方的指的是病症相同,但原因可能不同,所以需要一人一方,辩证施治。而中成药的使用也需要在辩证准确的基础上,而中成药的实验人员选择也是经过辩证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6-13 13:16
          收起回复
            你确定那是中医用药吗?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6-13 13:18
            收起回复
              说中医中药能过双盲的都是中医西医分不清楚。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6-13 13:19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6-13 13:24
                回复
                  纳入和排除标准是中医根据辩证定的,还搞什么废医验药呢?笑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6-13 13:25
                  收起回复
                    【通用名称】: 八子补肾胶囊
                    【商品名称】: 以岭
                    【英文名称】: BaZiBuShenJiaoNang
                    【汉语拼音】: Bazi Bushen Jiaonang
                    【成份】: 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蛇床子、金樱子、覆盆子、韭菜子、川楝子、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地黄、川牛膝、人参、鹿茸、海马。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色的粉末;气微,味微苦。
                    【功能主治】: 补肾,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头晕耳鸣,神疲健忘,体倦乏力,畏寒肢冷。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6-13 13:27
                    回复
                      这不刚一个么,就算这个是合格的双盲,也只能说明这一个药有用而已。剩下的药还多着呢,说中医中药是垃圾没问题。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6-13 13:28
                      收起回复
                        补肾,温阳,这些都是中医概念,怎么验,不可量化的抽象概念,怎么验证?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6-13 13:29
                        收起回复
                          所以中医的这个“肾精”是什么物质?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6-13 13:29
                          收起回复
                            又来搞笑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6-13 13:33
                            回复
                              作者:Mr深水聊医史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直到宋代中医都是“标准诊治”,那后来的“千人千方”这概念又是从哪来的呢?这个概念最早的出处,其实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由著名中医徐大椿在自己的著作《医学源流论》提出的:“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唯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这就叫“病同人异论”
                              当然徐大椿也不是说中医治病必须“千人千方”,他原本的意思是:“两个病人患了同样的病,出现一个人能治另一个治不了,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病虽相同,但人有差异”
                              这在现代医学来看就是“精准医疗”的雏形嘛,这是针对少数个案采取的医疗手段,大部分情况下医院里做的还是“标准诊疗”
                              但这种概念却给在民间野蛮生长各分流派的中医,为自己的存在找到了一个“合理解释”因为在各大流派的中医看来,因为存在“病同人异论”,所以看似得了同样病的几个人,不同的中医给出不同的诊疗方法也就非常合理了
                              可人徐大椿说的是个例,你偏要放大个例成为普遍性,那不就是“罔顾事实强行解释”嘛?就好像说《伤寒论》开创了中医“辨病、辨证、辨治”的先河,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医就拿“辨证施治”当诊疗唯一的总则,其实“标准诊治”也是《伤寒论》重要的手段所以“辨证施治”+“标准诊治”构成了中医的诊疗体系,你中医今天出于“各种目的”只强调“辨证施治”,而罔顾“标准诊治”,是不是有点那啥?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6-13 14: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