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吧 关注:232,623贴子:1,257,006
  • 0回复贴,共1

往事·青春艺程(11) 上世纪70年代中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往事·青春艺程(11)
上世纪70年代中期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家——永恒之回忆
眼前的这个场景,对于我,更可以说是刻骨铭心。它就是我“XX山小屋”的室内景象。毫不夸张地说,其间的每一种物件,每一个布局上的细节,我对它们都是那样的熟悉,无论睁眼闭眼,它们都会在我眼帘及心膈上浮现和晃动。兴许大家首先便注意到了屋中那道“装修隔断”吧;它是咱队长最具创意的一笔。其源自咱队木料奇缺,连竹子也都金贵,所以那天安置这屋时,他大嘴一咧,便笑道:这高粱杆儿,其实也不是就不可以。客观地说,刚扎成这堵高粱杆墙的时候,墙体还真是密实整齐美观的;不过谁都能够想到,日子久了,它会是什么样子……当然也好:后来,每有一点儿闲暇,我总是喜欢双臂枕抱着头,横倚在狭窄“内室”那朽木床上(那床的横担,不知折断过了多少回,乃至于最终床下竟布成了一“垫床石阵”!),透过这稀稀疏疏的奇特之墙,再透过那因采光需要白天从不关闭的大门,老望着遥远的大山原发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靠墙的小柜、左侧旮旯里的水缸和近前那显眼的柴灶。小柜是装干粮食用的,自然不消说有多重要了。在我的记忆中,它似乎永远都处于一种行将见底的状态。水缸是整石雕成的,如若还在,现今或许已具有了收藏的价值。但在我印象中,即便是冬天砸冰取水之时,它也始终都带着一点腥腐之气,且是其他季节决不能忘了清洗,否则缸内便会生小虫子。而那灶台,就更是叫我爱恨交织,并伤透我的脑筋了。为了维持它那最低限度的使用,唉,那时,我不知花费了多少心思和精力!而且,连这手中的“烧柴技术”,也都因此而被自我训练成为“超一流”的了。当时,我已可以仅只用三把挂面般粗细的茅草捆儿,就煮好一顿红苕焖饭。若是这草还湿,至多,不过也就再加上一张废纸和几滴煤油。请看这地上那几截苞米核吧,最后,它们也都必将会被送进灶孔去的,前提是其干透、不再“塌火”。而那堆至此色泽都还略新的柴灰,则不必说更是曾发挥过极大的作用。除了燃烧过程本身,即使在其处于余烬状态,咱的饮、用之水,其加热或保温,也都可谓“悉出其内”啦!——好了,不消再说下去。只补充一点:这画儿,是纪元1974年秋天,我在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奋斗、终于得到四川美术学院的“预取通知书”后,为了留作纪念,特地在一个当场的阴雨天画成的。当时我刚摆开摊子在画,一个最要好的朋友来邀约我去赶场,我因这事不能去,他还有点儿伤感,以至于我画完后,估计他也赶场归来了,还专程跑去他那儿,算是略表歉意。再者,关于当年我最终又是怎样没能正式去到美院、却被强横甚至野蛮地剥夺取代,各位倘有机会,可随便看看我的《乡中苦斗》,借此也可了解了解那个传说中可是毫不腐败的时代……
附咱《乡间杂诗·远年怀想》中相关“灶台之事”七律一首——
绝技矜夸
数点煤油径引燃,
活柴空架半烘干。
膛中旧阵扬欢火,
孔上新援逼哭烟。
巧使吹筒多至九,
惜分束草勿逾三。
残渣焖饭堪精究,
余烬煨汤足御寒。
《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
(总 228 篇之第 21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IP属地:重庆1楼2024-08-03 15: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