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吧 关注:232,623贴子:1,257,005
  • 5回复贴,共1

谈我的童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IP属地:辽宁1楼2024-08-05 07:48回复
    我的童年
    (一)飞回锦州
    我出生在伪满洲国锦州省义州偏僻的小山村,我出生后不足周岁,小日本就投降了。家父在沈阳第一商场当掌柜,家住在皇城根下大西门,那时还小,唯一印象较深的是我家有一个会走的木马车,我成天骑着木马车在胡同里玩耍。可开心了。小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的仗越打越大,国民党地盘越打越小,只剩长春、沈阳、锦州三座孤岛。家父认为沈阳必打大仗,还是锦州安全,应当避战祸躲到家乡锦州去。但那时铁路已经不通了,只能选择乘飞机逃离沈阳,于是收拾细软,姐姐带我,父母抱着小弟,全家飞离沈阳,飞行途中遇地面打炮,飞机陆续抛弃行李,拔高逃离,我家细软行李被高空抛弃。没想到进驻锦州古城大炮胡同后不久,解放军进攻锦州,辽沈战役打响。那时每个院落都在地下挖防空洞躲避,我也和大人一起躲进防空洞,有时也要钻出防空洞,家中还有患病卧床的爷爷需要照顾。我亲眼见国民党的飞机往城里扔炸弹,我住的房顶也落了一颗,幸运是臭弹,没有爆炸。震得屋内落满尘土。卧室里那时窗户上都用毡子堵上了。突然我家后院国民党士兵跑到我家抢衣服,换上老百姓的衣服,脱下黄皮,趁乱逃走了。只听得一声巨响,锦州古城墙被炸开一个口子,解放军冲进城了,到处是喊杀声,轰隆一声,我家的院墙也被炸塌了,一排子弹横扫过我家窗户,把毡子打得都是洞。“缴枪不杀”的喊声震耳欲聋,我爸敢紧头蒙着被冲出去喊:“这院都是老百姓,不要开枪!”,紧接着我看见战士们一身泥土鱼贯而入,还摸摸我的头笑了笑,当看见我家正在烙饼,半生不熟,都抢着吃了,一扫而光,显然是几天没吃饭,饿坏了。不久一个当官模样的人走进来,告诉我们锦州解放了,你们受苦了。从今以后你们就过上好日子了!
    (二)山村小住
    锦州解放后,爷爷去世,家父仍然是老本行作买卖,在锦州东市场十字路口东北角开了一家商铺。弟弟随父母在城里,我则在土改后随奶奶在乡下小山村小住。
    我的老家北、东、村西南三面环山,西面有一山谷,一条小河自东北向西南流淌。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向西汇入那条小河。
    这个小山村是个中心村落,北有小业屯,南有张家窝铺,都归这个村落管。
    我的家在小溪之南,村里人管我们家叫河南。这是个大型院落,面向东方,四周有高高的围墙,阔气的高门楼,正房面朝东,五间,右侧有一耳房,两侧各三间居室,大门右侧为牛马圈,左侧为羊圈。门前有一口水井,井下面就是小溪。我就住在右侧正房两间半,屋前有水磨,拉豆腐用的,后院是枣树林和菜园。
    我和奶奶住正房,相依为命,奶奶特别疼爱我这个大孙子,那时村里没有电,只能点小油灯,昏暗,太暗时需要用针拨一下才亮,屋内地下摆织布机,炕上有纺车,自己纺线织布,染布,身上穿的都是家织布,连袜子都是布的。地下摆大衣柜、箱子,箱子上摆的是蓝花瓷。窗户纸糊在外,奶奶成天叼着个大烟袋。
    我家对面屋住着三爷三奶和婶婶、堂弟,耳房住伯父母,堂兄,下屋住二爷二奶和姑姑。
    那时小,就知道玩,河里摸鱼,弹弓打鸟,玩得快活。早晚给灶王爷磕头。就怕晚上,山狸子下山撼窗户哗拉拉响,挺渗人。还有晚上的狼嚎,此起彼伏,给寂静小山村增加了恐怖气氛。
    那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四月二十三赶黑山庙庙会,在村西头二里许,有座黑山庙,三层大庙,每当四月二十三,庙上人山人海,卖糖人面人各种小吃,应有尽有,我人生吃的第一块油炸糕,就是在庙会上吃的,那个好吃,美滋滋的,终身难忘。
    再有就是随羊倌放羊,自由自在,在东山坡玩耍,开心极了。
    (三)回到城里
    转眼七八岁了,要上学了,就得进城了。过去进城,每次都是二哥送,骑着毛驴,走六十里,早晨离开老家,中午到翠岩山鸭板石吃饭,晚上才到锦州城,骑着毛炉,颠得屁股疼。这次是坐大板车,也不用背着钱搭子,钱褡子现在已经绝迹,就是前后口袋,中间有布相连,肩上背着,前后口袋装买到的东西,农村人进城都要背钱褡子。那时板车,就是马拉车,木头轮子,走起路来,车格吱硌吱响。六十里,也得走一天。一天之中路过两处盛景,一处是公主坟,有一座石牌楼,庄严肃穆,人烟罕至,每到这里都有一种毛骨秫然的味道,这里过去是土匪出没之地,我二哥就曾在这里被土匪绑了票,后被家里用钱赎回。另一处是鸭板石,怪石林立,风光无限。
    在城里上学,家离得很近,学校就在家的附近。家里大衣柜,小茶几,红沙发,绿板壁,毛节雕成的笔筒,老树根做的台灯架。我自幼学习也好,总在班上前几名。
    在我二年级上学期,我弟弟放鞭炮,不慎引起家中窗前大火,火势凶猛,幸得左邻右舍帮忙,大家齐心协力灭火,才得以保全我们这个家,等到消防车赶到时,我家的火已经基本上被扑灭。火烧并没有给我家带来旺运,当时生意波折,波及到我家。
    (四)又回山村
    由于生意场上的不顺,全家搬回老家,一住就是三载。
    我只好在农村上学了,记得老师姓曹,是爸爸的朋友,有一次曹老师看了我作文,给我改了名字,不叫文生,叫文奇。文由心生改为文章出奇。
    爸爸在老家开始养蜂,我家后院成了养蜂场,十几箱一字排开,一箱蜂,有一个蜂王,个头大,负责繁育后代,她走到哪里,蜜蜂都要给她让路,保护她,她是王者,工蜂负责外出采蜜,雄蜂,除了和蜂王外出交配外,就没什么用处,就是白吃白喝的白吃饱。每一箱蜂都有把大门的守门员,遇到马蜂来偷蜜,守门员会奋不顾身的和入侵者搏击,把入侵者杀死。每一箱蜜蜂的气味不同,不是一个蜂箱的蜜蜂不准进入。需要合箱时,需要用纸隔开,待两箱气味一致时,才算合箱成功。一箱蜂只能有一个蜂王,绝不允许有第二只。有了第二只,就会跑蜂,第二只会带领一群蜂逃离蜂箱。这时需紧急预备一个新蜂箱,将团聚在树上的一团蜜蜂引下来。所以养蜂,第一项任务就是铲除蜂王台,绝不允许第二只蜂王出现,第二项任务就是取蜜,一但蜜满了,工蜂就偷懒了,不去采蜜了。所以要不停的取蜜。取蜜的过程,就是用刀将蜂槽表面的硬壳铲除,再放到摇筒里旋转,将蜂蜜甩出来。每当摇蜜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高兴的时候,可以有甜蜜吃。
    山村那时有狼,还很多,有一次,我和同伴去大业屯中心小学,四里路,遇到狼在后面跟随,你快走,它快走,你慢走,它也慢走。这时绝不可以蹲下,要把手中的棍子举得高高的,狼就怕比它高的动物,一旦矮小,它会主动攻击。
    那时也淘气,我的同学白天趁母狼出去觅食,把狼崽子偷到家里来了,弄得一群狼夜里在村里嚎了一夜,第二天赶忙由大人把狼崽子送回去了。据奶奶讲,那狼非常狡猾,有一次天黑了,我家的羊群回家,后面跟了一之瘸腿的狗,就收留了,没想到半夜,羊群惨叫,我爷赶紧跑出去,看见羊被狼咬死几只,堆在墙根,狼踏着羊的尸体,又口叼着一只小羊,跳墙逃跑了。村中也有人说,狼会叼着猪耳朵,用尾巴赶猪到村外吃掉。遇到有人从后面拍你肩头,千万别回头,说不定是狼要吃你呢?
    要说儿时的乐趣还真挺多,除了夏天下河捞鱼,冬天河上玩冰车。那就是过年杀猪宰羊,那叫一个热闹,那时我会帮着大哥二哥逮猪,杀猪,吃大碗猪肉,灌血肠,吃粘豆包,别提多爽了。
    可惜好景不长,我们家又回城里了。
    (五)再回城里
    由于父亲是商人,在商言商,过不惯农村的生活,城里的商人又不断邀请,父亲终于又出山了。
    回到城里,我到国和小学读书,那是市内重点小学。“入门不问枯荣事,洗看容颜心便知”。
    “礼即理也”。在国和小学一年半,但学到了待人接物,理公务私,对待工作,“非礼不为”。
    我同学中后来在国内知名大学学习的不少。有不少国内知名学者。
    在国和小学,我参加了布谷鸟歌唱团,参加了辽沈战役烈士纪念塔落成典礼。亲耳听了首长的讲话,我们是从一场历史灾难造成的废墟走过来,我们要以辽沈战役的英雄们为榜样,作一名执着的斗士。在人生的道路上作一个战士和勇者!
    我的童年,回想起来是甜蜜的,也是苦涩


    IP属地:辽宁2楼2024-08-05 07:48
    回复
      我的童年
      (一)飞回锦州
      我出生在伪满洲国锦州省义州偏僻的小山村,我出生后不足周岁,小日本就投降了。家父在沈阳第一商场当掌柜,家住在皇城根下大西门,那时还小,唯一印象较深的是我家有一个会走的木马车,我成天骑着木马车在胡同里玩耍。可开心了。小日本投降后,国内的仗越打越大,刮民党地盘越打越小,只剩长春、沈阳、锦州三座孤岛。家父认为沈阳必打大仗,还是锦州安全,应当避战祸躲到家乡锦州去。但那时铁路已经不通了,只能选择乘飞机逃离沈阳,于是收拾细软,姐姐带我,父母抱着小弟,全家飞离沈阳,飞行途中遇地面打炮,飞机陆续抛弃行李,拔高逃离,我家细软行李被高空抛弃。没想到进驻锦州古城大炮胡同后不久,解放军进攻锦州,辽沈战役打响。那时每个院落都在地下挖防空洞躲避,我也和大人一起躲进防空洞,有时也要钻出防空洞,家中还有患病卧床的爷爷需要照顾。我亲眼见刮民党的飞机往城里扔炸弹,我住的房顶也落了一颗,幸运是臭弹,没有爆炸。震得屋内落满尘土。卧室里那时窗户上都用毡子堵上了。突然我家后院刮民党士兵跑到我家抢衣服,换上老百姓的衣服,脱下黄皮,趁乱逃走了。只听得一声巨响,锦州古城墙被炸开一个口子,解放军冲进城了,到处是喊杀声,轰隆一声,我家的院墙也被炸塌了,一排子弹横扫过我家窗户,把毡子打得都是洞。“缴枪不杀”的喊声震耳欲聋,我爸敢紧头蒙着被冲出去喊:“这院都是老百姓,不要开枪!”,紧接着我看见战士们一身泥土鱼贯而入,还摸摸我的头笑了笑,当看见我家正在烙饼,半生不熟,都抢着吃了,一扫而光,显然是几天没吃饭,饿坏了。不久一个当官模样的人走进来,告诉我们锦州解放了,你们受苦了。从今以后你们就过上好日子了!


      IP属地:辽宁3楼2024-08-06 06:00
      回复
        (二)山村小住
        锦州解放后,爷爷去世,家父仍然是老本行作买卖,在锦州东市场十字路口东北角开了一家商铺。弟弟随父母在城里,我则在土改后随奶奶在乡下小山村小住。
        我的老家北、东、村西南三面环山,西面有一山谷,一条小河自东北向西南流淌。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向西汇入那条小河。
        这个小山村是个中心村落,北有小业屯,南有张家窝铺,都归这个村落管。
        我的家在小溪之南,村里人管我们家叫河南。这是个大型院落,面向东方,四周有高高的围墙,阔气的高门楼,正房面朝东,五间,右侧有一耳房,两侧各三间居室,大门右侧为牛马圈,左侧为羊圈。门前有一口水井,井下面就是小溪。我就住在右侧正房两间半,屋前有水磨,拉豆腐用的,后院是枣树林和菜园。
        我和奶奶住正房,相依为命,奶奶特别疼爱我这个大孙子,那时村里没有电,只能点小油灯,昏暗,太暗时需要用针拨一下才亮,屋内地下摆织布机,炕上有纺车,自己纺线织布,染布,身上穿的都是家织布,连袜子都是布的。地下摆大衣柜、箱子,箱子上摆的是蓝花瓷。窗户纸糊在外,奶奶成天叼着个大烟袋。
        我家对面屋住着三爷三奶和婶婶、堂弟,耳房住伯父母,堂兄,下屋住二爷二奶和姑姑。
        那时小,就知道玩,河里摸鱼,弹弓打鸟,玩得快活。早晚给灶王爷磕头。就怕晚上,山狸子下山撼窗户哗拉拉响,挺渗人。还有晚上的狼嚎,此起彼伏,给寂静小山村增加了恐怖气氛。
        那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四月二十三赶黑山庙庙会,在村西头二里许,有座黑山庙,三层大庙,每当四月二十三,庙上人山人海,卖糖人面人各种小吃,应有尽有,我人生吃的第一块油炸糕,就是在庙会上吃的,那个好吃,美滋滋的,终身难忘。
        再有就是随羊倌放羊,自由自在,在东山坡玩耍,开心极了。
        (三)回到城里
        转眼七八岁了,要上学了,就得进城了。过去进城,每次都是二哥送,骑着毛驴,走六十里,早晨离开老家,中午到翠岩山鸭板石吃饭,晚上才到锦州城,骑着毛炉,颠得屁股疼。这次是坐大板车,也不用背着钱搭子,钱褡子现在已经绝迹,就是前后口袋,中间有布相连,肩上背着,前后口袋装买到的东西,农村人进城都要背钱褡子。那时板车,就是马拉车,木头轮子,走起路来,车格吱硌吱响。六十里,也得走一天。一天之中路过两处盛景,一处是公主坟,有一座石牌楼,庄严肃穆,人烟罕至,每到这里都有一种毛骨秫然的味道,这里过去是土匪出没之地,我堂兄二哥就曾在这里被土匪绑了票,后被家里用钱赎回。另一处是鸭板石,怪石林立,风光无限。
        在城里上学,家离得很近,学校就在家的附近。家里大衣柜,小茶几,红沙发,绿板壁,毛节雕成的笔筒,老树根做的台灯架。我自幼学习也好,总在班上前几名。
        在我二年级上学期,我弟弟放鞭炮,不慎引起家中窗前大火,火势凶猛,幸得左邻右舍帮忙,大家齐心协力灭火,才得以保全我们这个家,等到消防车赶到时,我家的火已经基本上被扑灭。火烧并没有给我家带来旺运,当时生意波折,波及到我家。


        IP属地:辽宁4楼2024-08-07 06:36
        回复
          (四)又回山村
          由于生意场上的不顺,全家搬回老家,一住就是三载。
          我只好在农村上学了,记得老师姓曹,是爸爸的朋友,有一次曹老师看了我作文,给我改了名字,不叫文生,叫文奇。文由心生改为文章出奇。
          爸爸在老家开始养蜂,我家后院成了养蜂场,十几箱一字排开,一箱蜂,有一个蜂王,个头大,负责繁育后代,她走到哪里,蜜蜂都要给她让路,保护她,她是王者,工蜂负责外出采蜜,雄蜂,除了和蜂王外出交配外,就没什么用处,就是白吃白喝的白吃饱。每一箱蜂都有把大门的守门员,遇到马蜂来偷蜜,守门员会奋不顾身的和入侵者搏击,把入侵者杀死。每一箱蜜蜂的气味不同,不是一个蜂箱的蜜蜂不准进入。需要合箱时,需要用纸隔开,待两箱气味一致时,才算合箱成功。一箱蜂只能有一个蜂王,绝不允许有第二只。有了第二只,就会跑蜂,第二只会带领一群蜂逃离蜂箱。这时需紧急预备一个新蜂箱,将团聚在树上的一团蜜蜂引下来。所以养蜂,第一项任务就是铲除蜂王台,绝不允许第二只蜂王出现,第二项任务就是取蜜,一但蜜满了,工蜂就偷懒了,不去采蜜了。所以要不停的取蜜。取蜜的过程,就是用刀将蜂槽表面的硬壳铲除,再放到摇筒里旋转,将蜂蜜甩出来。每当摇蜜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高兴的时候,可以有甜蜜吃。
          山村那时有狼,还很多,有一次,我和同伴去大业屯中心小学,四里路,遇到狼在后面跟随,你快走,它快走,你慢走,它也慢走。这时绝不可以蹲下,要把手中的棍子举得高高的,狼就怕比它高的动物,一旦矮小,它会主动攻击。
          那时也淘气,我的同学白天趁母狼出去觅食,把狼崽子偷到家里来了,弄得一群狼夜里在村里嚎了一夜,第二天赶忙由大人把狼崽子送回去了。据奶奶讲,那狼非常狡猾,有一次天黑了,我家的羊群回家,后面跟了一之瘸腿的狗,就收留了,没想到半夜,羊群惨叫,我爷赶紧跑出去,看见羊被狼咬死几只,堆在墙根,狼踏着羊的尸体,又口叼着一只小羊,跳墙逃跑了。村中也有人说,狼会叼着猪耳朵,用尾巴赶猪到村外吃掉。遇到有人从后面拍你肩头,千万别回头,说不定是狼要吃你呢?
          要说儿时的乐趣还真挺多,除了夏天下河捞鱼,冬天河上玩冰车。那就是过年杀猪宰羊,那叫一个热闹,那时我会帮着大哥二哥逮猪,杀猪,吃大碗猪肉,灌血肠,吃粘豆包,别提多爽了。
          可惜好景不长,我们家又回城里了。


          IP属地:辽宁5楼2024-08-08 05:21
          回复
            (五)再回城里
            由于父亲是商人,在商言商,过不惯农村的生活,城里的商人又不断邀请,父亲终于又出山了。
            回到城里,我到国和小学读书,那是市内重点小学。“入门不问枯荣事,洗看容颜心便知”。
            “礼即理也”。在国和小学一年半,但学到了待人接物,理公务私,对待工作,“非礼不为”。
            我同学中后来在国内知名大学学习的不少。有不少国内知名学者。
            在国和小学,我参加了布谷鸟歌唱团,参加了辽沈战役烈士纪念塔落成典礼。亲耳听了首长的讲话,我们是从一场历史灾难造成的废墟走过来,我们要以辽沈战役的英雄们为榜样,作一名执着的斗士。在人生的道路上作一个战士和勇者!
            我的童年,回想起来是甜蜜的,也是苦涩的。盛京开始,飞锦州,下乡,再回锦州,一路走来,体验童年的乐趣。


            IP属地:辽宁6楼2024-08-09 06: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