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吧 关注:12,376贴子:265,622
  • 5回复贴,共1

【宁国府】封杀民族英雄岳飞和袁可立始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恽毓鼎(1862—1917),字薇孙,一字澄斋,河北大兴人,祖籍江苏常州。光绪十五年进士,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提调、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侍读学士、国史馆总纂、宪政研究所总办等职,担任晚清宫廷史官达十九年之久。
1960年,恽毓鼎之子恽宝惠将保存的36册日记全部“归之北大图书馆”。史晓风先生穷十年之力,完成了整理点校工作,使这部珍贵史料能为更多的研究者参考利用。《恽毓鼎澄斋日记》,起于1882年,迄于1917年,计120万字。由于工作的关系,恽毓鼎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慈禧、光绪及朝廷大臣的言行,并利用职务之便有机会接触阅览到大批前清秘档和文献史料,对前朝历史比一般人有更多的了解和洞悉,他翔实地在日记中记录了所观察到的种种细节,为后人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恽毓鼎处于清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他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对国势日衰、朝政腐败的忧虑和愤慨,也提出了不少救敝图强的见解和主张。恽毓鼎很有济世救民的抱负,日记中详细记载所见之人的姓名、籍贯、特长等,是研究清末人物的一份宝贵资料。应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要求,《恽毓鼎澄斋日记》还被列入该会《文献丛刊》。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著名清史学家戴逸先生亲撰序言,并对该书的整理出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部《日记》的出版无疑将对中国近代史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值得推荐的一部好书”。
恽毓鼎在浏览前史时,对乾隆朝“文字狱”时期对民族英雄岳飞和袁可立史料的封杀痕迹也有清晰记载和揭示。恽毓鼎《澄斋日记》9:“吴县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陆,字润之。书成于乾隆丙申。...全载款识题跋图注,用赵松雪体写小楷付梓。全书一笔不率,精妙无匹。陆录跋中言,此书成时,陆先生自写精楷锓板,其中有董思白《岳庙碑》、《袁节寰墓碑》,犯时忌,祸几不测。先生急取板稿尽毁之,已印行者收回,而尚有流落人间者。今神州国光社得其原本刻印,此书始现于世。想其时虽有未经收回者,藏书家亦刓缺以避祸耳。雍、乾间文字之祸,可见一斑。”
这段记载清晰透露,在清朝乾隆年间,一部由陆时化编辑写刻的书画理论著作因为收录了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书写的岳飞《精忠祠记》和袁可立《节寰袁公行状册》两篇作品,竟然无意中触犯了满清史无前例的“文字狱”大忌,书稿和作者险遭毁版杀头的不测之祸,大难不死的作者陆时化急忙将书稿烧毁并追回所印流出之书。由于该书以小楷字写刻异常精美,仍有少数大胆藏书家将书稿珍藏了下来,只是迫于满清的高压政策,不得不将上述涉及岳飞和袁可立的作品进行大肆挖补涂抹以避祸端,至今所见残存书页仍然可见满清“文字狱”禁毁之一斑。
《吴越所见书画录》因岳飞和袁可立被毁
众所周知,宋朝的岳飞和满清已经相隔三个朝代,但在《吴越所见书画录》中涉及岳飞的《精忠祠记》一文仍然被删削严重,可见满清对汉民族英雄的迫害封杀丝毫没有因为年代久远而有所放松。
宋朝灭亡后,元朝政府编修宋、辽、金三史,写到岳飞传时发现除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等文献对岳飞有些零星记载外,其他文献很少涉及。于是干脆就将岳飞孙子自己所编《鄂国金佗粹编》大段抄录下来并进行发挥。这样就有了《宋史·岳飞传》的内容。




明朝灭亡后,清朝对待岳飞的态度变得极为敏感和复杂。清廷不愿意看到这个打过金人的历史人物被顶礼膜拜,于是在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亲自下令将岳飞移出了供奉了几百年的武庙,在全国大建关帝庙代替岳王庙,想借关羽之名将汉人对岳飞的尊崇全部转移出去。这样一来,岳飞地位自然大跌,各地武庙多为关羽独尊。至于涉及岳飞的相关历史文献,就更是根据清政府的需要任意被删节和篡改。


IP属地:辽宁1楼2024-08-10 09:47回复
    teru009、星光月影1973、慧眼识真自风流.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谢谢楼主。看来乾隆对岳武穆的祭奠也只是片面的,或者说,表面的。实质上还是封杀。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8-10 15:57
    回复
      原来如此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8-10 16:04
      回复
        秦骨灰对历史的篡改,我能说丝毫不次于清朝么?楼主最后一段考证的转载就能说明。所以,汉族败类与异族压迫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比异族侵略者更加骑墙卑鄙猥琐阴暗。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8-11 10: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