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吧 关注:26,338贴子:983,417
  • 9回复贴,共1

春秋公羊学故事200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鲁国大夫弃桓立隐
故事梗概:(鲁隐公元年)春秋前1年是公元前723年,也是周平王48年鲁惠公46年,这一年鲁国的第13代国君姬弗湟去世,谥号“惠”,史称鲁惠公。鲁惠公在位46年,是鲁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2长的国君。按春秋公羊学的理解,鲁惠公去世前遗命让妻妾中地位较高的仲子(宋国国君宋武公的女儿)的儿子姬允即位为鲁国第14代国君,当时姬允大约10岁左右。鲁国崇尚尊尊,当时鲁国的实权都掌握在公族手里,鲁国的公族公子益师、公子彄(kōu)、公子翚(huī)、司空无骇等大夫认为鲁国现在和宋国、齐国、邾娄国、莒国的关系非常不好,鲁国处于危难之中,这个时候让1个10岁的小孩继承鲁国君位,1个10岁的小孩子如何能代表鲁国和其他诸侯斡旋?于是公子益师、公子彄、公子翚、司空无骇等大夫放弃姬允,一起去请求鲁惠公的另外一个儿子姬息即位为君,这个事件在春秋公羊学中就是“诸大夫扳隐而立之”。按公子益师、公子彄、公子翚、司空无骇等大夫的意见,为了鲁国的安危,坚决不同意10岁的姬允即位为君,如果姬息即位为君,那一切安好,如果姬息不即位为君,就要从公子益师、公子彄、公子翚等公子中选择1个即位为君。姬息当时30岁左右,正当壮年,为人又贤明,面对众多叔伯的拥立,陷入两难之中,这就是“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最后姬息同意即位为君,但是和公子益师、公子彄、公子翚等大夫约定好,等姬允成年后,就要把鲁国国君之位还给姬允,这就是“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
孔子及公羊家的态度:君位传承最好有固定的规则,孔子和公羊家推崇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公羊家认为按照礼法,诸侯一辈子只能结一次婚,这一次婚礼最多可以娶9个妻妾(诸侯一娶九女,诸侯不再娶),这9个妻妾来自3个不同的诸侯国。来自第1个诸侯国的是嫡夫人、嫡夫人侄、嫡夫人娣(dì);来自第二个诸侯国是右媵、右媵侄、右媵娣;来自第三个诸侯国的是左媵、左媵侄、左媵娣。这9个人的身份排名是1嫡夫人、2右媵、3左媵、4嫡侄、5嫡娣;6右媵侄、7右媵娣、8左媵侄、9左媵娣。“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春秋经》认可的礼制。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国君的嫡夫人有很多个儿子,那就选择嫡夫人的大儿子当国君,不能选择嫡夫人的儿子当中最聪明、最贤明的当国君;如果国君的嫡夫人没有儿子,那就从剩下的8个媵妾中选择地位最高的媵妾,让她的儿子当国君”。
故事解析及现代意义: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鲁国大夫弃桓立隐类似一次“选举跳票”事件。现代公司及国家治理中,也存在继承家族产业的年轻董事长和小股东、老管理层的矛盾,新上任的领导和老班子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协调,小股东、老管理层是否能干涉甚至否决家族产业的继承人,这个问题也是很难决断。新领导班子上台,如果不能和平交接可能就要血雨腥风了,这个问题其实是很严重的,如何从法律、秩序、共识上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内容。


IP属地:浙江1楼2024-08-26 23:19回复
    原来春秋故事200则,全都是宣传孔丘的啊。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儒家的春秋笔法,篡改典籍的功力已经出神入化了。


    IP属地:广东2楼2024-08-27 13:39
    回复
      2、邾娄仪父来盟
      故事梗概:(鲁隐公元年)鲁隐公即位以后,鲁国南边的邾娄国国君来和鲁隐公结盟。
      孔子及公羊家的态度:孔子看到邾娄国国君来和鲁隐公结盟,非常高兴,于是就称呼邾娄国国君的字,表达一种赞许之情,对于后世的公羊家来说,这种赞许称字就是一种褒奖。
      故事解析及现代意义:结盟不是古礼,所以公羊学内有“恶盟”的说法。但是对于来结盟的人,孔子还是非常高兴,因为这在很多时候,代表双方没有发动战争的企图,在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持一种和平。


      IP属地:浙江3楼2024-08-27 14:12
      回复
        3、郑庄公杀弟
        故事梗概:(鲁隐公元年)郑庄公,姓姬名寤生,是郑国的第3位国君,谥号为“庄”,即春秋初年很有名的小霸郑庄公。郑庄公是郑武公的嫡长子,因为生郑庄公时难产,所以郑庄公的母亲武姜非常讨厌郑庄公。郑庄公还有一个同母的亲弟弟人称公子段,公子段很受母亲武姜的喜爱,武姜多次向郑武公请求立小儿子公子段为太子,但是郑武公没有听从。春秋前22年(公元前743年)郑武公病死,郑庄公即位,当时郑庄公年仅13岁。郑庄公即位后,武姜请求将“制”封给公子段,郑庄公说那个地方不吉利不敢封,于是就将“京”封给公子段,人称“京城太叔”。公子段成年以后,回到自己的封地积极的扩充自己的势力。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它的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很难控制。”郑庄公说:“我的母亲想要把公子段封那里,我又能怎么办呢?”祭仲回答说:“你的母亲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的野草很难铲除干净,何况是您那深受母亲宠爱的弟弟呢?”郑庄公说:“做多了坏事,必定会自己垮台,你慢慢等着瞧吧。” 不久,公子段让原来属于郑庄公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听自己的调遣。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公子段,那么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打算把郑国交给他,那就请除掉他,不要使郑国老百姓产生两个国君的想法。”郑庄公说:“不用着急除掉他,他自己以后会遭殃的。”公子段又把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子封说:“可以对公子段下手了,否则他的领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郑庄公说:“做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别人不会亲近他,土地虽然扩大了,也没有什么用。” 公子段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作为内应打算开城门。郑庄公打听到公子段偷袭郑国国都的时间,说:“可以对付公子段了!”于是命令子封率领兵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京邑的老百姓背叛了公子段,公子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并杀了他。平定公子段以后,郑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颖,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过了些时候,郑庄公又后悔了。有个叫颖考叔的,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准备好贡品献给郑庄公,郑庄公留颖考叔吃饭。颖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下不吃。郑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颖考叔说道:“小人的母亲还健在,我家的东西我母亲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您的肉羹,请允许我带回去给她吃。”郑庄公说:“你有个母亲可以孝顺,唉,唯独我就没有!”颖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郑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现在很后悔。颖考叔说道:“这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到黄泉然后和你母亲在地道中相见,谁还敢说您违背了誓言?”郑庄公于是按颍考叔的方法去做,开掘了一条通达黄泉的地道,郑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说:“大隧道之中和母亲相见,这是多么高兴啊!”武姜和郑庄公一起走出地道,赋诗说:“地道之外和儿子相见,是多么快乐啊!”从此,郑庄公和母亲武姜恢复了母子关系。
        孔子及公羊家的态度:郑庄公放纵自己的亲弟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弟弟一步步滑向谋反的深渊,不但不制止,反而推波助澜,处心积虑的等到弟弟罪行暴露,无可挽回,才狠心杀掉自己的亲弟弟夺回权力,郑庄公是一个有权谋缺少仁心的人。孔子把郑庄公的错误用放大镜放大了,让我们仔细的看,希望我们以后能注意。
        故事解析及现代意义:从历史中类似的事例来揣测,郑庄公即位初期,国家的大权应该是掌握在自己的母亲武姜手里,母亲掌握国家大权,偏偏母亲又不喜欢自己,当这样的国君的确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方面是恐惧,因为说不定那一天母亲和弟弟联合起来就把自己废了,另一方面大概就是怨恨了。怨恨谁呢?也许是怨恨自己的母亲,也许是怨恨自己的弟弟。怨恨自己的母亲是因为母亲太偏心,不疼爱自己,想获得母亲的疼爱与支持,大概就是郑庄公梦寐以求的事情。从郑庄公即位到“克段”事件发生,时间间隔是22年,在这22年里随着年龄的增长郑庄公从母亲武姜那里得到了郑国的部分权力,但是他们母子之间紧张的关系依然没有改善。最后母亲武姜和弟弟公子段居然密谋造反,自己的弟弟和自己的母亲联合起来谋害自己,这是多么可悲、可恨的事情!
        为什么郑庄公会受到这样的待遇,是郑庄公不孝顺吗?这个似乎不大可能。郑庄公非常渴望得到母亲的疼爱,很难想象在这22年中,郑庄公会有什么明显的不孝行为。与此相反,从《左传》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郑庄公对其母亲的顺从,除非特殊情况,基本是有求必应。
        郑庄公的能力在春秋242年的诸侯国国君中排名是比较靠前的,有史学家认为郑庄公“小霸”,仔细研究克段以后郑庄公的执政表现也就知道郑庄公是相当有能力的。若分析血缘关系,郑庄公的父亲是郑武公,郑武公的父亲


        IP属地:浙江4楼2024-08-28 10:59
        回复
          4、周天子来送赗
          故事梗概:(鲁隐公元年)周天子派人给鲁惠公、仲子送葬礼上用的器物。
          孔子及公羊家的态度:公羊家认为鲁隐公即位以后,考虑到自己有让位给鲁桓公的打算,所以就把鲁桓公母亲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周天子以及其他的诸侯,周天子得到消息后才派人给鲁惠公和仲子送葬礼用的物品。公羊家认为“归赗”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如果周天子认为仲子有被“归赗”的资格,也是可以的,但要及时再派一个使者来归“仲子之赗”。派一个使者送鲁惠公和仲子两个人的赗,并且还迟到,这是非常不严肃,不合礼制的。
          故事解析及现代意义:夫子为什么要摘抄周天子失礼的事?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1)显示鲁隐公的确有让位之心(成公意)
          疏文认为鲁隐公拥护鲁桓公当国君,乐意让鲁桓公的母亲享受夫人之礼,鲁隐公把仲子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周天子和周边诸侯。孔子在摘抄时,为了彰显鲁隐公让国的诚意,特意详细的摘抄了鲁隐公打算让国的一些琐碎细节。
          (2)批评周天子,彰显周天子的小恶(讥天子)
          周天子对“归赗”这么严肃的事情不重视,在这里受到夫子的批评。


          IP属地:浙江5楼2024-08-29 06:09
          回复
            5、周天子大夫祭伯来投奔
            故事梗概:(鲁隐公元年)周天子的大夫祭伯离开周天子,来投奔鲁国。
            孔子及公羊家的态度:周天子的大夫离开周天子,来到鲁国,因为不是周天安排的,所以不能用“使”字。鲁国仍然归周天子管辖,对于周天子而言,鲁国并不算外,所以祭伯来到鲁国不能说逃“奔”。
            故事解析及现代意义:王者无外,另外一种表述就是王者无客礼,王者到那里都不能算客人,到那里都是主人。是主人,就要承担主人的责任。


            IP属地:浙江6楼2024-08-30 08:30
            回复
              6、展无骇灭极国
              故事梗概:(鲁隐公二年)鲁国的第12任国君是鲁孝公,鲁孝公的儿子中有一个名叫“展”的人,鲁国人称他为“公子展”,公子展和鲁惠公为同一辈。公子展的孙子中有一个叫“无骇”的在春秋初年担任鲁国的司空,鲁国人称之为“司空无骇”。司空无骇跟随鲁惠公征战四方立下了不少战功,因为战功多在司空无骇去世时,司空无骇的家族被鲁隐公赐姓“展”(展无骇就是部分“展”姓人的祖先)。在鲁隐公2年,司空无骇率领鲁国军队灭掉了极国。
              孔子及公羊家的态度:极国是周天子承认的诸侯国,鲁国司空展无骇在没有周天子命令的情况下,灭掉极国,罪大恶极,当立刻诛杀,同时鲁国君臣应当连坐,也当治罪。
              故事解析及现代意义:从鲁国君臣的角度来判断,展无骇是一个相当称职的臣子。但是,在《春秋经》中,展无骇是被夫子定了大罪的罪人,定罪的起因就是司空无骇在鲁隐公2年率领鲁国军队灭掉了极国。夫子摘抄鲁国国史“春秋”为《春秋经》时,只摘抄了一些夫子感兴趣认为有价值的事情,能在《春秋经》中出现名字是非常不容易的,一般只能是国君或卿大夫,普通的大夫或士统一用“国+人”的方式记录。这里出现“无骇”的名字,“无骇”是谁?如果说“无骇”是一个国家的国君,那就应该匹配“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如果说“无骇”是鲁国的大夫,那就应该有“公子”、“公孙”或其他的“氏”。这里没有爵位也没有氏,这个人是谁?《公羊传》解这一段经文,将重点放在为什么没有写“无骇”的姓氏,公羊家认为这里不写“无骇”的姓氏,是夫子的特笔,也就是传说中的“春秋笔法”。
              若以周天子的“王心”去评判“无骇灭极”,在“无骇”灭极的同时“无骇”就应当立刻被诛杀。夫子渴望的人间世界,是“人人有君,君能尊王者、行王道”的世界,不是弱肉强食诸侯争霸的春秋乱世。鲁国有能力灭掉极国,齐国有能力灭掉莱国,有能力灭而不能灭,这是一个诸夏国君应当具有的“王道”意识。虽然鲁国的君臣不认为司空无骇有罪,鲁国的国人也不认为司空无骇有罪,但是司空无骇就是“王者(素王)”的罪人,有王者起要诛杀的恶人。
              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今天曲阜市(鲁国原址)的警察局长带领队伍攻占济宁市金乡县(极国原址),那么这个警察局长应该受到什么嘉奖呢?在春秋以后的朝代里,如果曲阜(鲁国原址)的行政长官在没有中央朝廷命令的情况下带领军队攻占济宁市金乡县(极国原址),那这个曲阜的行政长官就要被当时的天子处以严刑。在春秋时期,周天子不能行使这个处罚,正因为周天子没有能力执行这个处罚,鲁国的司空无骇才有胆量敢去灭极国。周天子不处罚,夫子以素王之笔本“王心”来进行处罚,在抄录《春秋经》时去掉了展无骇的姓氏,给后世人立下了法则。即便周天子不能处罚,君子也应当心中有王者(天子),心中有周天子(或后王)的是非观。
              公羊家认为夫子摘抄鲁国国史“春秋”时,摘抄到“展无骇帅师灭极”时很伤心、也很生气,为了警告未来的王者要严惩灭国之人,夫子就对展无骇进行了贬损。在这里我们要把“王者受命,不追治前事”和“疾始灭”统一考虑。代周而兴的“新王者”受天命即位以后,如果还有诸侯或大夫不经“新王者”的同意擅自灭掉其他的诸侯国,这个“新王者”就要严惩甚至诛杀这个诸侯或大夫,这就是“春秋托王者始,起所当诛也”。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可能也存在一些符合上司的要求符合同事的想法的事情,但是我们还需要思考这个事情是否符合未来的“新王者”的要求,如果不符合未来“新王者”的要求,我们就可以在关键时刻“抬高几厘米”。


              IP属地:浙江7楼2024-08-31 06:15
              回复
                7、纪不亲迎
                故事梗概:(鲁隐公二年)纪国国君派纪国大夫纪履緰来鲁国迎接鲁国女公子伯姬回纪国,也就是纪国国君娶伯姬为纪国夫人。
                孔子及公羊家的态度:纪国国君娶鲁国女公子伯姬为夫人,按照礼制纪国国君需要亲自到鲁国迎娶,但纪国居然不亲自迎接,这说明纪国国君根本就不尊重这位夫人,也不明白夫妇相处之道,这个纪国国君太不像话了,受到大家讥笑嘲讽是应该的。
                故事解析及现代意义:“婚姻”是结两姓之好的大事,“亲迎礼”是古礼,按传统儒家的观点男方要亲自去女方家迎接女方。夫子认为要实现太平世可以从“夫妇”(家庭)开始,这就是“《春秋》正夫妇之始也,夫妇正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和,君臣和则天下治”,“夫妇”是“人道之始、王道之端”,因此虽然婚姻不亲迎不是大恶,但夫子仍然要“托始”并进行讥讽。迎亲时,只要迎亲的队伍还在女方国内,就称呼为“女”。这称呼侧重对父母之邦的眷恋,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离开女方国内后,就称呼为“妇”。这称呼侧重女子对丈夫的服从,对丈夫的尊重。到达男方的国内后,就称呼为“夫人”。这称呼侧重臣子对国君夫人的尊重,女方在自己国内是什么地位已经无关紧要,只要进入男方之国,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夫人”。“亲迎礼”在现代中国基本是从上到下都在执行,不“亲迎”的现代婚礼也极其罕见,对于今天来说,尊重妻子,能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夫妇之道,也就很不错了。


                IP属地:浙江8楼2024-09-01 08:10
                回复
                  8、尹氏卒
                  故事梗概:(鲁隐公三年)周平王姬宜臼去世之后,周天子的大夫尹氏操劳平王丧礼,不幸也去世了。
                  孔子及公羊家的态度:孔子摘抄到这里写为“尹氏卒”,以此来表达对尹氏世世代代为天子大夫的不满,这就是“讥世卿”。这里针对的是周天子和世袭的卿大夫,孔子在这里表达了对周天子和卿大夫不守礼的不满。孔子认为“世卿”是不符合礼制的。周文王制定的法度,贤大夫有世禄,但是没有父死子继为卿大夫的。公羊家认为按照周文王制定的法度,周天子的卿大夫是要选贤的,贤明的卿大夫生的儿子未必贤明,所以不能父死子继。另外卿大夫如果世袭,则权力会越来越大,这样就容易“专政”甚至“弑君”,这就是“礼,公卿大夫、士皆选贤而用之。卿大夫任重职大,不当世,为其秉政久,恩德广大。小人居之,必夺君之威权,故尹氏世,立王子朝;齐崔氏世,弑其君光,君子疾其末则正其本。”
                  故事解析及现代意义:现代社会明面上的“世卿”是不存在的,但是因为从政也是一个专业的事情,所以美国也有父子总统夫妻卿相,日本也有专门从政的家族。现代意义上的“讥世卿”侧重点还是其对立面,即如何选“贤”世卿。小到公司管理层,大到国家省部级领导,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思考。


                  IP属地:浙江9楼2024-09-02 07:19
                  回复
                    9、武氏子来鲁国求赙
                    故事梗概:(鲁隐公三年)周天子的大夫武氏去世,武氏的儿子接着当周天子的大夫,按照当时通行的做法,武氏的儿子有一年的试用期,一年后才在宗庙任命为大夫。周平王去世,因为周天子没有钱,所以派武氏的儿子来鲁国求“赙”。
                    孔子及公羊家的态度:孔子认为周天子不懂孝道,强迫一个还在服丧期的臣子出使鲁国,这是非常不合适的,这就是“武氏子父新死,未命而便为大夫,薄父子之恩,故称氏言子,见未命以讥之。”另外周文王制定的礼法中,没有周天子向诸侯索要财物的礼法,周天子违背周文王礼制的规定,向鲁国索要财物,这也是错误的。周天子有丧事,鲁国等诸侯可以送财物,如果周天子自己没有多余的财物,诸侯也不送,那也没有关系,只要哀戚之情足够就可以了,这就是“礼本为有财者制,有则送之,无则致哀而巳,不当求,求则皇皇伤孝子之心”。这个周天子实在是有问题,受到大家讥笑嘲讽是应该的,希望以后的“新王者”能引以为戒。
                    故事解析及现代意义: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儒家并不是一味的主张厚葬,对于丧礼,也强调量力而行,强调哀戚之情,公羊家的主张和传统的儒家的观点是一致的。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丧礼不借钱大操大办,也就是底线中的底线了。在生活中,如果知道某个朋友家里有丧事,我们要尽量给部分费用或用其他的方式表示哀戚之情,在请假或协作方面予以帮助,使朋友能安心进孝,这就是算理解了这个故事的意思,也不枉费夫子费心给我们评点这个事情了。


                    IP属地:浙江10楼2024-09-03 06: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