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吧 关注:42贴子:627
  • 0回复贴,共1

刘伟鹏:驯养动物的流通产生更多的汉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隽永的“隽”字,意义为坚定且永久,这个含义就来自于飞禽味道方面的特征。“隽”的隹形为鸟,这是义,“隽”的义意是鸟的肉非常鲜美。后此义延伸出去,用在表达事物隽永的意思。
还有根据动物善奔走,力量大、耐力好的特性,古人在其对交通方面的贡献发现一些规律,驿是置骑;驱”是指使马奔驰;骤”是指马飞速奔驰;骈是二马驾车;驷是一辆车四匹马。
还有马的皮毛颜色不同,所对应的字也不同,如驳是毛色不纯的马;骢(音cōng)是青白杂毛马;骊(音lí)是深黑色的马;骆(音luò)是白马黑尾。“牻”(音máng)是指白黑杂毛牛;“犖”(音luò)是指毛色不纯的牛“;犥”(音piāo)指黄白色的牛。“羳”(音fán)为黄腹羊。
还有飞禽类汉字,主要分鸟部和隹部。这两类与鸟的种类特征有关,一般认为鸟部是长尾禽,隹部是短尾禽。
除长尾和短尾的区别之外,人们依据对鸟的观察来命名的范围还包括体型大小,喙的长短,颜色花纹、动作习性及声音等等。
驯养动物的流通产生了更多的汉字
汉字中的动物词也随着上古汉民族驯养动物过程中发生的交流互通行为而变化。一些原汉民族没有的动物,随着军事和贸易的流通进入到中原,这样的动物,在周朝前后的汉字阶段找不到踪迹,是后来才专门为它们造的字。比如“骡”,原不是中原地区的物种,而是随着民族之间畜牧流通,由匈奴一族流入,这类的牲口,汉人对其来源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它是由“马驴所生”,便用会意加形声的方式,为它造了一个字。这种由各民族之间物种流通而产生汉字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华文明兼容并包、磅礴厚重的一个例证。
这里还有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兽类,有的字是用“犭”造字,有的却是单独造字?
我们先举例,用“犭”造字的比如“狮”“狐”“狗”“猪”“猫”“猴”等,单独造字的比如“象”“鹿”“熊”“虎”“兔”“鼠”等。

我们之前讲过,动物字最初都是象形,但随着人们接触的动物越来越多,象形已经不能满足造字功用。比如鱼,虽象形造出鱼字,但鱼的分类有很多,怎么加以区别?禽类也是一样,各种鸟外形相似,具体区分还需要做更多的功课。比如凤字,起初是象形,甲骨文像一只凤的样子,右边“凡”表读音,也有解释说是头冠,表示凤为鸟中之王,这一符号和龙字上部的符号一样,龙为王者,这种解释也有道理。后确立声符“凡”之后,凤成了凡鸟,浪漫的色彩少了许多。如鸡的甲骨文最初是象形的鸡,但随着短尾鸟越来越多,鸡就加了声符奚来区别。


IP属地:广东1楼2024-08-29 11:2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