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科普吧
关注: 5 贴子: 39

  • 目录:
  • 个人贴吧
  • 0
    这世间的轮回,是业力、因果报应的大染缸和修罗场,人的命运不止受前世诸恶业报、福祸相应,还有当世人大环境,大命运的遭遇,更重要的主导因素,是人心的自我主导。自古以来倡导的儒道观念,对于因果报应,儒家:知其错,改其过,君子知耻而后勇。道家:离诸世欲尘,顺天理大道。先知错路,后改正途。古来皆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而知错不改,害人亦可能大焉。对于因果业报,报及己身,正确的做法是明白前因后果,知错能改正,以
  • 0
    正道从不是电影里的那样一身白衣道貌岸然就是了,而是应该知真持真,做真所正确的事。被这个世界的七情六欲牵引,思维逻辑世界观方法论被其左右,又怎能看的清看的真看的正真相。
    道一   11-30
  • 0
    菩提,是说发自道性的怜悯众生心。菩提心是明净的,智慧的,是水望长养万物而不争的道性。
    道一   11-30
  • 0
    缘分有外缘和内缘,现在很多人接缘分,走缘分这条路,接的是外缘外相,对于缘分修行的不正认知,迷雾,妄想,妄念和妄心。而我们要去寻求的是内缘,寻求我们的内心自性,道心道性,这也是我们的缘性空性。
    道一   11-27
  • 0
    一辈子的时间在宇宙中犹如弹指间的光阴一般转瞬即逝,我们的追求亦是如此,人的对物质欲望的追求在生命停止的那一刻也随着消失,然后往复循环有些人会说我这辈子都没过好,还怎么去想以后,这是目光短浅,只能看见眼前的方寸之地。 我们为什么会在这个世界,我们如何摆脱这里七情六欲的东缚,我们为何而来,又往何处去。这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不是被这个世界里的玩具与享乐所吸引。 师傅说我们来人世问是一场经历,不要把这
    道一   11-26
  • 0
    贪爱成五蕴,其实是说,人是顺应自然跟大道而产生发展的,但是如果贪爱出现的话,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想法心思妄想,这就成了五蕴。五蕴这种贪爱是非合于道的东西,它聚集在一起,就会让人脱离大道,从大道里面偏离,从大道的轨迹中脱离出来,单独的形成一个人生,形成一个人自己的个我意识,就是假合得为身,他认为这是自己的身体,这是自己的想法,这并不是站在大道层面来看,这就视为假。它只是集合在了一起,构成了人对于人生的
    道一   11-19
  • 0
    算命只是周易的皮毛,周易说的是天地、人合的智慧,通过这些真理智慧去点拨醒一些障在迷雾中的人们,如果只用易经来算命,只能说是通过公式不停算结果,通过一些常见现象得出规律算出的结果,但这违背周易的内旨,阳极则阴,阴极则阳,事情是有正反两面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变则生,不变则死,学周易要知其然更要其所以然,悟其根本,知其归一,不能只学道术术数,更要学其“道”其德。周文王写周易的根本目的,是讲天地浑然,万物
    道一   11-19
  • 0
    佛菩萨的形象,是为了在这方界(有色界)讲法说法,作为阐释定义的形象工具,佛菩萨形象的本身并不是智慧的本身。金刚经有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里的不能以色见我,一是说不能存以身相见我执,即教人破身相破我执得见智慧。二是说不能以色相法形来定义如来、真如智慧。佛菩萨并不是真的有这个人、法乘、境界或者果位,一切象法都不是真法,而是在打比方举例子,比拟阐述背后的真如智慧。佛菩萨的形象
    道一   11-19
  • 0
    仁:人为万物灵长,济道心,即人(仁)心。仁者爱人,仁者不止爱人。让众民观发仁爱本心,人之仁,合道契,与自然,毓万物。仁高于义高于利,仁爱是人之道对于万物的德行。仁的道德标准高于物质,这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怀柔本性,相亲同类,博爱众类,礼予万物。有教无类,体现的也是这种仁爱。 义:人之自证,人自身(君子)的行为准则和操行标准。言而有信谓之义,路不拾遗谓之义,不行卑鄙之事,不作无良之举,亦谓之义。 礼:未为之预设
  • 0
    修行应该知行合一,为什么总是说让人实修实证,因为很多带缘分的人,他是有智慧心的,大家心心相通,该懂的都懂,但是遇到苦难经历,人的之前习气习惯会让人失去办法方法,所以说让人实证,也是在去旧存新(心),人间不同于其他地方,这里只有心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人去施展方法,只能算是两袖清风,袖手旁观,当他的自心在人间用自法去做,也是他的法落于人间施展展现,我们的心不受任何物相限制,只看人想不想去做,做了,他就成他
  • 6
    很多伙伴对于佛的理解 是无所不能 是慈悲为怀 是最高的存在 其实佛这个字 是梵文 译过来是指觉悟者的智慧 指参透宇宙真相 智慧圆满的人 并不是指某一位佛(经典当中指某位佛陀)成佛得道都是指能看透一些事物的本质 达到圆满的智慧 并不是真的有个佛果可得 有个道位可成#修行##玄学#
  • 1
    很多人好奇自己的财运 认为财运的多与少代表福报的大与小 觉得福报大的财运一定很好 其实在法界的角度来说 财富只是福报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不能说这个人马内多久就代表福报大 真正的福报是超脫世俗智慧与认知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一个拥有1W的人 跟一个拥有100w的人 谁更幸福 在法界的角度来说 知足的人更幸福#修行##缘分#
  • 0
    有些人的思维认知是有奇怪的逻辑的,比如说佛说你不能谤法,其实是说佛在讲一些正法,去传播一些智慧,你不能去污蔑去诽谤,但是现在的人,但凡你说他有问题,他就说你在谤法,其实人家说的是那个事实。谤法,意思是你不能去诽谤真法,告诫世人,佛法是这样,佛是这样讲的,不能引申加义,不能瞎说,不能给佛瞎编乱造,不能这样谤法。但是现在有些人觉得但凡是市面上经典上写的,不管这个经典写的是对是错,只要你说出了这个经典有
  • 0
    修 行 不 必 非 得 去 深 山 老 庙 , 青 灯 古 刹 , 修 行 修 正 的 是 自 己 自 身 自 心 , 身 在 闹 市 和 身 在 深 山 , 二 相 而 已 , 于 我 们 自 心 自 性 没 有 区 别 。 修 行 是 自 持 自 渡 自 得 自 明 自 显 , 是 自 心 显 露 , 自 性 发 显 , 自 我 清 明 的 一 个 过 程 。 现 在 末 法 时 代 , 寺 庙 道 观 , 很 多 不 再 是 净 土 , 而 是 要 香 火 要 供 奉 的 宗 教 场 所 。 道 教 和 道 家 不 是 一 个 东 西 , 道 教 是 人 间 世 俗 的 宗 教 , 但
  • 0
    佛 经 道 经 , 很 多 不 是 佛 说 佛 写 , 这 时 候 全 篇 套 用 , 只 会 干 扰 我 们 对 于 真 正 智 慧 的 认 知 和 理 解 , 读 佛 经 道 经 , 要 理 解 其 背 后 的 道 理 和 逻 辑 , 佛 讲 法 , 面 对 的 是 法 界 的 皆 具 众 生 和 人 间 的 有 情 众 生 , 阐 述 智 慧 , 什 么 是 真 、 正 、 实 和 其 义 , 因 为 人 间 人 从 小 耳 濡 目 染 的 渲 染 , 和 现 实 物 质 世 界 的 局 限 , 所 以 佛 讲 法 是 , 阐 述 比 拟 , 用 手 指 月 亮 , 我 们 要 去 理
  • 0
    心经如其名,不是相法,而是心法,不可以相来思量思考其中的含义。观自在菩萨,是一种慈悲智慧的代表,有这样一位修行人,他在深究智慧时有所明照,告诫世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和空皆是虚相,不真不实。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意识界皆是如此,皆是虚妄。这实际上,是说他的心法智慧,即破相智。没有虚相虚妄的牵制和挂碍,没有恐怖之障碍,远离迷婆世界,持真持正,真我真本性。后面说三世诸佛等等,是在
  • 1
    老说让人接缘分,接自己的法,这是从外面来看是这样的,但实际上,我们接的都是自己。是我们在看到实相,破灭假象后,自性的发光,自性不只是我们的缘分,但他在这方界的呈现和形式是这样的。明白自己的缘分实际上是在明了自己。让自己的自性发光,在这方界呈现出来的就是你的缘分。光明白形式上的缘分是不够的,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我们应该以自心为主,以外表为辅。这才是真正的接上自己的缘分,接到自己家的法。#缘分##玄学##修
  • 0
    花非花,雾非雾。不是破相,而是破意。不假有概相。看花不是花,看雾不是雾,不是破花和雾两个相,不是说花不叫花,雾不叫雾,而是破我们眼中对于花和雾两种物的概念,即返归自然,观花是花,观雾为雾。可以参考看山不是山的三种境界。#缘分##修行##修心#
  • 0
    缘分不是接上就完了,一个人要是那块料才能发挥出他缘分的作用和意义,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接缘分不是敲锣打鼓供上就行了,而是应该修行修心提升个人心性和办事能力,这也是对接缘分的过程。一个世间俗人不是接上救世主的缘分就是救世主了,还要有与其缘分匹配的心性、德行和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我们对接缘分的过程。#缘分#
  • 0
    我不是人获得神通用人去想去做,人也是道的一部分,当人不以个人为出发点和观点,这就是以道心道性去做一些事情。也是道性演化的回流。是顺行道性。世间角度看是人在做,灵性层面看也是道在发展衍生。#缘分##玄学#
  • 1
    面对缘分这件事,很多人找别人看,会发现各个人说得都不一样,有的人就愿意信自己想听的(比如说喜欢听自己缘分高,多神通广大的,或者喜欢听华丽的带有传奇古典色彩浪漫主义的)以至于要么被人骗,要么自己走歪,着了魔,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无论别人说什么,坦然面对,而不是只信自己想信的,当你不再执着于真相,自会明白真相。在人间,那就是人间人,心在六道,没有分别心,保持自己的初心,虽然有时候可能会因为愚痴分不清
  • 0
    正缘指的并不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正缘指的是比较适合自己的的一类人 有人说 正缘不会错过 错过的不是正缘 并不是这样 感情的抉择大部分取决于自己 相比好奇对方是不是自己的正缘 了解一下对方的人品 素养才是更重要的哦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