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 【百善孝为先】凡有孝行者,必是端人正士,或为奇特英豪; 【万恶淫为首】心贪淫欲,皆邪辟之流,终必无恶不为,丧身败德历观不爽。 ◎ 凡人有势不可倚尽、有福不可享尽、贫穷不可欺尽;此三者乃天地循环,周而复始。 ◎ 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损人益己切宜戒之。 ◎ 现在之福积自祖宗,不可不惜。
-
0万恶淫为首,邪淫是很严重的恶业,必须要有强大的善业去对抗去遮止,而放生就是极大极强的善业。若
-
0世间有许多人虽然满怀壮志的准备着做一番大事业,却不能认真的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 然而,人世间任
-
0世间上有很多我们认为的恶人,但是所有的恶人里面他都有他的善良的一面,只是在你面前展示的他是恶
-
0《百字明》为用于消除罪障、忏悔、补阙的咒语,被称为一切忏悔之王。 经文功德: 《普贤上师言教》:
-
01世出世间法,只要是善法,古人讲得一点都不错,好事多磨!“磨”就是折磨,你想做好人、你想做好事,
-
0一进大学,蔚儿就觉得和同宿舍的梅梅很有眼缘,就主动和梅梅接近,很快两人就成了形影相随的好朋友
-
0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
-
0邪淫指除了自己的妻子外,和其他人发生关系,意淫,手淫都是邪淫。见人色美,起心私之,人虽不
-
0我们学圣贤教育,一定要从厚道学起。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地之德,传统文
-
0
-
0古代有个故事: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吵架,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何收我二十四钱?颜回上前劝架,
-
0自己的事情,要看作幻化的,再好的事情也是假的,再痛苦的事情也是一种感受,哪有真的呢?绝不要将十
-
4
-
1如果说命运是一定的,不能改变,《易经》教人“趋吉避凶”就讲不通了。换言之,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
2子女对父母的情,经常是薄如纸张,他们有需要时,认为父母给他们是理所当然的,而他们付给自己的子
-
0
-
0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
-
0薛靖兰亦聪明有宿根之人,得彼窃玉等业缘,尚自得意,以为风流之雅趣。一见言因果报应等言,遂怀悔
-
0放下成见,你就能够恆顺众生,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你才能看出美好的世界,你会法喜充满,一切
-
0我们起心动念都是对立的,跟人对立,跟事对立,跟天地万物都对立。诸佛菩萨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
-
0亲近善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依师学法,按照闻思修、戒定慧的次第一步一步深入,走解脱、成佛之道。因
-
0我们末法众生由于烦恼重,烦恼重的根本就是我执,我执就会引生我慢。我慢高山,不留法水。认为什么
-
1
-
1
-
4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
-
1
-
2人生,我们刚刚说到的,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最重要的要先改变自己,自然能改变所有外在的人与人的关
-
4从小一直听老人讲:要积阴德,不给自己也可以给子孙。多年后才明白老人所说的话很有道理! 为零基础的
-
18序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财富,吸收和继承发扬中华文化,是现代每个炎黄子孙无可推卸的
-
40【图片】《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 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
7
-
1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善心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