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8一楼给百度。
-
0历史研究方法参考 一,事实凌驾立场,价值观, 二,历史研究必须国际比较, 三,原始档案文献优于个人口述回忆录, 四,排除情感倾向,禁止文学手法,剔除形容词,中性描述,不改固有名词, 五,剔除中国人所写通史, 六,不首先考虑他人研究成果, 七,历史事实不需要感情渲染,不采信我方战果,采信敌方战损战死 1.第一级原始资料,当时做成的,~可以引用, 2.部队史,战史专著,军事史,通史,等资料~可参考可不信用,当作索引 3.
-
11如题,准备抛砖
-
4这个方向问题你们看一下; 邓艾当过征西将军,他攻打蜀国的话,打西蜀,是打西边,这应该是征西; 魏延也当过征西将军,他打曹魏的话,是往哪个方向打?
-
7“建兴三年,入拜尚书,迁尚书令,奉命使吴。七年,孙权称尊号,以震为卫尉,贺权践阼,” ,虽然诸葛亮时期,李严和陈震的尚书令基本都是摆设,但尚书令的权利还是要大于卫尉的。后汉书也没有关于尚书令的介绍,所以这里从尚书令改为卫尉是不是左迁。
-
10一楼给百度。
-
200@LXL1105BCB 过年完了 又看到了些留言 我开了个新楼 讨论下 应该没问题吧
-
19
-
75据三国志张既传,曹操合十四州为九州时,废雍州、司隶,自三辅以西皆属凉州。据晋书地理志,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陇右为秦州,三辅还属司隶,京兆尹改为太守。
-
20《旧五代史》:彦超,存审之长子也。少事武皇,累历牙职。存审卒,庄宗以彦超为汾州刺史。同光末,魏州军乱,诏彦超赴北京巡检。先是,朝廷令内官吕、
-
1有才华(魏延有军事才能,晴雯相貌人品女工能力也很好) 人际关系不太好 忠诚(魏延宁死不降别的gj,晴雯在有病的情况下为宝玉补雀金裘) 含冤而死(魏延被灭族,还要被演义黑,晴雯被王夫人羞辱污蔑,重病被赶走,最后身亡) 都碰到了小人,因此被害死(杨仪和花袭人) 都遇到不靠谱的上司(葛亮好点,只算是不重用和和稀泥,王夫人就是蠢毒) 至今仍然有很大争议(受演义影响,很多蜀粉不带魏延玩,晴雯至今还经常被人骂) 魏延比晴
-
7就是火烧上方谷的那一回,通常认为司马懿的武力比较一般吧。诸葛亮本来要魏延诈败诱敌的,但我想他无论如何都算不到做为统帅的司马懿敢直接上来单挑魏
-
11貌似提到周不疑的,只有零陵先贤传,三国,后汉书好像都没有(当然也可能是我没读全)。 除此之外,
-
241L
-
40256年:正元三年,疾病,逊位。迁为司空,固推骠骑将军王昶、光禄大夫王观、【司隶校尉王祥】。 256年:八月癸酉,以太尉司马孚为太傅。冬十月,尚书左仆射卢毓为司空。 260年:景元元年十二月甲午,以【司隶校尉王祥】为司空。 257年:甘露二年,徵诸葛诞为司空,时会丧宁在家,策诞必不从命,驰白文王。 260年:以讨诸葛诞功,进爵陈侯,屡让不受。【迁司隶校尉】。嵇康等见诛,皆会谋也。 王经: 经不能从,历二州刺史,【司隶校尉】,
-
41檀道济究竟何人?大多人就记住了他的那句“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更有意思的是这句话被引入到《宋史岳飞传》最后的评价当中去了,因此很多人都只会
-
2
-
59
-
44有关史料。《晋书 文帝纪》: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
-
10诸葛亮手握国家政权却迟迟不还政于刘禅,以他的理由是刘禅还小,没有治国经验,废话!!你不给他治国,他哪来经验?明明是想自己把握朝政!此人谎称魏
-
18
-
3念奴娇-虎头桥怀魏延 汉亡其鹿, 竟能引, 天下英雄追逐。 新野文长从部曲, 跟定使君皇叔。 捷足先登, 所经必克, 径拔为都督。 东川坐镇, 力图汉室恢复。 葛氏六出祁山, 任人唯私党, 杨仪马谡。 空有雄才难尽用, 虎帐何其孤独。 南谷造兵, 忠臣受戮, 冤死难瞑目。 千年汉水, 东流呜咽如哭 魏运能作于2023年11月于九江。
-
4魏延之死,属实冤枉,蜀中从此无大将矣。请问这句话是不是真的晋书上写的,是的话出自晋书的哪一章?
-
16
-
19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蜀汉自刘备起到二世终,历43年,人口增长缓如龟速,从90万到94万,治国《蜀科》却为后世称颂,何哉?提前二千年的计划生育吗?而从刘璋时期20万户90万人的1:4.5下降到28万户94万人的1:3.36。也就是说吃光刘璋时期的红利后蜀汉人口将萎缩。就算暴君孙皓治下的东吴也有1:4.1的户口之比啊。 要知道,益州在东汉永和五年人口高达700余万,怎到了蜀汉人口不过百万?有人说三国天灾瘟疫,战乱人祸,造成人口巨减。所以我不
-
91L,随便发个贴子吧
-
5
-
47
-
49
-
19《四库备要》本比较清晰,就发这个版本的截图了。
-
22《被谋杀的蜀国大将魏延》分论之二 一 杨仪、魏延不和的表现 《魏延传》: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费祎传》: “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 《董允传》: “襄阳记曰:董恢字休绪,襄阳人。入蜀,以宣
-
121l空着
-
46
-
35
-
14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 蜀国可以同时存在征西将军和征西大将军(魏延此时为征西大将军)?征西将军到辅汉将军是平调还是升了? 李严的辅汉将军转为前将军,是平调吗。
-
30淮南三叛的发起人分别是王凌,毌丘俭,诸葛诞,这里面前两人都算是有动机的,王凌可能是像学司马懿一样当权臣,不然他就没必要去串联一个楚王曹彪,毌丘俭作为曹叡的东宫旧臣,他出于自保或是确实忠于曹魏起兵也是必然的,但是诸葛诞感觉动机不明啊,他要是忠于曹魏,二叛的时候就该和毌丘俭联手,但是他作为司马家的姻亲,只要主动交出兵权,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而且至少也能当上三公吧,他到底为什么会起兵对抗司马家?
-
31、发完主题贴或回贴后要切换成另外一个小号查看是否发送成功,举例:A号发完贴后登陆B号看A号的贴。原因是百度经常会屏蔽掉贴子,可能你以为发送成功了,其实还是只有怒一个人可以看到,所以如果你其它号可以看到你自己发贴号的贴子,那就是成功了,反之则失败。
-
221L太牢祀各位吧主 三牲永享
-
161l空着
-
10225年,费祎出生东吴,期间孙权对费祎说魏延杨仪竖牧小人。但,魏延杨仪交集是诸葛亮北伐在有的。原先各自在为官没有关联。而诸葛亮北伐是227年才开始的。 这里面有问题啊,会不会是他们两个死后,费祎说的假话,借孙权之口否定魏延杨仪,证明他们两个咎由自取。让魏延事件中的其他人脱掉干系,
-
9《后汉纪》:春二月,执金吾伏完为辅国将军,开府如三公。 是时董承、张阳欲天子还洛阳,杨奉、【李乐】不欲。尚书上官洪言还洛之议,【李乐】辅洪。由是诸将错乱,更相疑贰。董承奔野王,韩暹屯闻喜。胡才、杨奉之坞乡,欲攻韩暹,上使人喻止之。 范书、通鉴在“董承”上均有“韩暹攻董承”句,袁纪恐脱。 《通鉴》:董承、张杨欲以天子还雒阳,杨奉、李乐不欲,由是诸将将更相疑贰。二月,韩暹攻董承,承奔野王。韩暹屯闻喜,胡才
-
4夏侯楙不如马谡,魏延看准夏侯楙会直接弃城逃跑。 因为守城是要勇气的。平原城一旦被围,根本逃不出去,逃出去就被骑兵追上了。不然为啥马谡不敢守城要上山,最后还能逃回大营? 正是因为长安其实是守得住的。虽然魏延只有5000人,拿下长安,固守等待诸葛亮大军时间足够了。因为攻城不是那么简单的,魏延这种大将守个几个月丝毫没有问题。 但是不能推导夏侯楙也能守住,因为他根本不敢守。正如同马谡作为一个有一定经验的参谋,看起
-
561L
-
7
-
8
-
6
-
85比傕等还,辅已败,众无所依,欲各散归。既无赦书,而闻长安中欲尽诛凉州人,忧恐不知所为。用贾诩策,遂将其众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长安,众十余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十日城陷,与布战城中,布败走。傕等放兵略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籍。诛杀卓者,尸王允于市。 李傕郭汜为给董卓报仇,一路上集结了十万大军,只十日就攻陷长安,大败吕布。 马超韩遂也是出兵10万,快速一举攻下长安潼关,使曹操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