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lehorse是来自美国维吉尼亚的独立乐队,组建于1994年底。其灵魂人物马克曾经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独立乐队Dancing
Hoods的成员。在组建Sparklehorse以前,马克还当过烟囱工和油漆匠,平日他热衷于在自家的地下录音室里制造一些怪诞的“流行小调”,以此打发时光。与那些摇滚“事业家”不同,马克是一个执拗的“思乡”者,他不肯离开家乡,似乎也没有打算到外面去寻找自己音乐的理想。在自家的农场里,他过着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宁静”生活,而且他的音乐几乎都诞生于此。
有时你会发觉听Sparklehorse的音乐就如同在欣赏一幅印象派绘画,它们看上去似乎是对平凡琐事的描绘,但却十分情绪化,悦耳的曲调后面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伤,有些实验噪音中则包含了一种温暖的感觉。另外,像相对具有流行特质的作品,又好像透出一副诡谲刻薄的表情。
就在其发行首张专辑前夕,马克却差点因为乱用药物而送了性命,当时Sparklehorse正在伦敦巡演,他被人发现昏倒在旅馆浴室内,而且因为昏迷中身体一直压在腿上造成了肌腱的损伤(几乎因此瘫痪)。随后,马克在伦敦的圣玛丽医院接受了3个月的艰苦治疗才得以康复。此事后来被媒体大肆炒作,一时间,乐队也成了“新闻人物”。
Sparklehorse的专辑曲目排列很多时候是一首快一首慢的搭配。如果你已经陶醉在他们的慢里面,那么你就会感觉那些快都是拖着疲倦的身体跑出来的,那些吵闹都是用尽全身力气折腾出来的,那些轻快都是硬撑着拉起来的,掩盖不住的是骨子里的忧郁和低调。这样排比的说法似乎是写手文字上的讨好。但是不可否认,很少有乐队可以像他们那样快慢动静都那么唯美而动听,同时又都叫人感到压抑的。
Sparklehorse就像一个患了抑郁症的家伙。他很慢很慢地一步步在走路,有时候他拼了命地跑,脚却像灌了铅快不起来;有时候他拼了命挤出灿烂的笑容,却同时感到无力言语。我不介意再用一次修辞酸一把。因为听Sparklehorse是一种难以名状的体验,它让人感到孤独但是又有慰藉,让人进入奇异的幻想王国。
我不喜欢再人云亦云地复述Sparklehorse的主脑人物马克有多悲惨坎坷的命运和遭遇,因为用他们的音乐本身来说话更有说服力。他们什么时候出道什么时候出唱片什么时候演出背后有什么故事等等这些,都可以轻松在网上找到如出一源的资料,都不及音乐和聆听本身重要。
有时你会发觉听Sparklehorse的音乐就如同在欣赏一幅印象派绘画,它们看上去似乎是对平凡琐事的描绘,但却十分情绪化,悦耳的曲调后面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伤,有些实验噪音中则包含了一种温暖的感觉。另外,像相对具有流行特质的作品,又好像透出一副诡谲刻薄的表情。
就在其发行首张专辑前夕,马克却差点因为乱用药物而送了性命,当时Sparklehorse正在伦敦巡演,他被人发现昏倒在旅馆浴室内,而且因为昏迷中身体一直压在腿上造成了肌腱的损伤(几乎因此瘫痪)。随后,马克在伦敦的圣玛丽医院接受了3个月的艰苦治疗才得以康复。此事后来被媒体大肆炒作,一时间,乐队也成了“新闻人物”。
Sparklehorse的专辑曲目排列很多时候是一首快一首慢的搭配。如果你已经陶醉在他们的慢里面,那么你就会感觉那些快都是拖着疲倦的身体跑出来的,那些吵闹都是用尽全身力气折腾出来的,那些轻快都是硬撑着拉起来的,掩盖不住的是骨子里的忧郁和低调。这样排比的说法似乎是写手文字上的讨好。但是不可否认,很少有乐队可以像他们那样快慢动静都那么唯美而动听,同时又都叫人感到压抑的。
Sparklehorse就像一个患了抑郁症的家伙。他很慢很慢地一步步在走路,有时候他拼了命地跑,脚却像灌了铅快不起来;有时候他拼了命挤出灿烂的笑容,却同时感到无力言语。我不介意再用一次修辞酸一把。因为听Sparklehorse是一种难以名状的体验,它让人感到孤独但是又有慰藉,让人进入奇异的幻想王国。
我不喜欢再人云亦云地复述Sparklehorse的主脑人物马克有多悲惨坎坷的命运和遭遇,因为用他们的音乐本身来说话更有说服力。他们什么时候出道什么时候出唱片什么时候演出背后有什么故事等等这些,都可以轻松在网上找到如出一源的资料,都不及音乐和聆听本身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