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27wxq吧 关注:5贴子:134
  • 2回复贴,共1

“狼群之父”——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卡尔 邓尼茨(Karl Doenitz,1891—1980),法西斯战犯,纳粹德国海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海军总司令、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1891年9月16日,邓尼茨出生于柏林近郊的格林瑙镇。母亲早逝。父亲是工程师,总是督促他努力学习,并注意培养其学习兴趣。 

1910年4月,邓尼茨在魏玛高中毕业后,便参加德国海军,先在赫尔塔号巡洋舰接受舰上训练,后考入弗伦斯堡—莫威克海军学校。1912年秋天毕业后,分配到布雷斯特号巡洋舰任候补军官。是年冬,巴尔干战争爆发,邓尼茨随舰到地中海参加封锁黑山港,向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人耀武扬威。次年5月,参加西方列强在阿尔巴尼亚的登陆行动,阻止塞尔维亚人在亚得里亚海边定居。 

1914年8月,德国对协约国宣战。布雷斯特号巡洋舰在阿尔及利亚安纳巴港外出其不意地攻击了正在港内上舰的法国登陆部队。不久,布雷斯特号与格本号战列舰冲出英国舰队的包围,平安抵达君士坦丁堡港,挂上土耳其的旗帜,帮助土耳其训练海军。在此期间,邓尼茨曾随舰袭击俄国诺沃罗西石油港和商船队,击沉了俄国罗斯特洛夫号巡洋舰。后来,布雷斯特号巡洋舰在土耳其大修,邓尼茨被派往加里波利航空大队担任观察员和机场导航员。1916年9月,邓尼茨奉命回国到潜艇部队服役,从此他的名字与潜艇紧紧相连。那时,潜艇攻击战术只是单艇作战,一旦被敌舰发现,往往被击沉。1918年10月,邓尼茨因潜艇被击沉而被英军俘虏。邓尼茨从那次经历中,意识到潜艇战要取胜,就必须集中多艘潜艇协同作战。 

大战结束后,邓尼茨回国仍在海军服役。由于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军拥有潜艇部队,他曾任鱼雷艇上尉艇长,后在波罗的海海军军区、海军总司令部任参谋。1928年晋升海军少校后,出任第4潜艇队司令。1933年晋升为海军中校,调任埃姆登号训练巡洋舰舰长,负责保障海军院校学员的训练。 

邓尼茨视察海军部队  



1楼2006-05-30 01:14回复
    希特勒上台后即开始重整军备活动,邓尼茨极为赞成,成为纳粹党的狂热拥护者。1935年6月,英德签订海军协定,德国立即公开组建潜艇部队。10月,邓尼茨担任韦迪根潜艇队司令,晋升为海军上校。邓尼茨认为,德国欲重新崛起,迟早要与英国发生冲突,而欲战胜英国,则海军的强大是最重要的因素;英国面对着德国的港湾,恰好在德国进入大西洋的航路附近,如同一条栅栏,既能控制德国舰队的出海,也可控制大西洋的战线,加上德国海军在大西洋无基地,一旦军舰被击中,无法就近修复,所以海军发展的重点不是水面舰艇,而应是能够克服上述不利条件的潜艇;英国是个岛国,许多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争物资都必须通过大西洋输入国内,德国可以用潜艇对英国商船实施袭击战和吨位战,切断其海上运输线,迫使英国屈服。因此,潜艇是实现德国海军战略的最有效的作战武器。 

    邓尼茨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潜艇作战的经验教训,采纳德国王牌潜艇艇长克雷契马的建议,在海上开始演练“狼群战术”,主要内容为:1.事先将若干潜艇组成“狼群”在敌船队的航道上垂直展开。由具有经验或资深的潜艇艇长担任群长,负责具体指挥“狼群”的协同作战。2.“狼群”平行搜索敌船队,艇与艇间隔15海里~20海里。“狼群”正面搜索宽度300海里~400海里。3.任何一艘潜艇发现敌船队后,立即报告岸上指挥所,并命令艇群迅速航行至船队前方,白天在视距以外跟踪,夜间以水上状态逐次实施鱼雷攻击,对掉队的单艘舰船也可进行炮击。4.天亮前停止攻击,脱离船队至视距以外,日落后再次接近攻击。 

    根据其作战思想和战术方针,邓尼茨又提出潜艇建造方案,要求建造500吨左右的潜艇。这种潜艇前后均有鱼雷发射管,能同时携12枚~14枚鱼雷;下潜时间只需30秒,水下和水面操纵都很方便;时速可达16节,作战最大半径为8700海里。邓尼茨反对建造重型潜艇。 

    1936年,邓尼茨晋升为潜艇司令部司令后,从军官的选拔到训练计划的拟定,从组织战术演习到研究具体技术问题,都亲自过问,并同下级官兵保持密切的联系,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威望。 

    1939年1月,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向希特勒提出扩大海军的“Z”计划,要求建造大型水面舰艇。邓尼茨坚决反对,根据在大西洋上进行的多次潜艇集群行动的演习得出结论:德国必须拥有300艘潜艇,其中100艘在基地检修或休整,100艘在海上航渡,100艘在作战海区执行任务,才能取得攻击英国海上运输线的胜利。可是目前德军仅有57艘潜艇,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邓尼茨要求扩增潜艇数量。在邓尼茨的力争下,希特勒终于废止“Z”计划,而在1939年12月批准“限定海军造船计划”,规定在1941年底以前,建造392艘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因潜艇数量不足,邓尼茨只得实施“小群战术”,由3艘~5艘潜艇组成的编队在某一艇长的直接指挥下作战。由于当时盟军使用的声纳装置效能很低,德国潜艇可以接近到离目标3链~15链处发射鱼雷,所以仍取得很大战果。1939年9月3日,他下令U30号潜艇在赫布里底群岛以西100多海里处突然击沉英国雅典娜号邮船,1400名乘客几乎全部丧生,其中有不少是美国人。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希特勒对外矢口否认此乃德军所为,对内严令销毁证据。根据希特勒的指示,邓尼茨把U30号潜艇官兵调往U110号潜艇,然后有意制造了沉没事件。9月17日,U29号潜艇击沉英国无畏号航空母舰。10月14日,U47号潜艇潜入斯卡帕弗洛英国海军基地,击沉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在此阶段,德军共击沉盟军运输船只近400艘。1939年10月,邓尼茨晋升为海军少将。1940年,晋升为海军中将。 

    1941年春,盟军加强护航和反潜措施(如反潜舰、装有定向器的飞机),使德国的攻击受挫。邓尼茨及时调整部署、改变战术。一方面,坚决要求空军支援潜艇作战,首次提出航空兵与潜艇的“战役与战术协同动作是极为重要的”。经过有力交涉,希特勒命令驻波尔多的第40飞行大队在进行远距离侦察方面隶属潜艇司令部。另一方面,开始全面实施战前制定的“狼群战术”,即把30艘~40艘潜艇编成一个“狼群”,再分为侦察和突击两个艇幕。侦察幕各艇间隔30海里~40海里,突击幕各艇间隔15海里~20海里。两幕的战役纵深保持在50海里~100海里之间。稍后,邓尼茨又修正战术,将两幕分为侦察、预备进攻和突击三幕。修正后的“狼群战术”使潜艇不再躲避盟军的护航警戒舰艇和飞机,一旦发现目标,所有潜艇都浮出水面,全速接近目标,用高炮射击护航飞机,用鱼雷攻击护航舰和运输船。


    2楼2006-05-30 01:14
    回复
      胜者王侯败者贼!
      时事造英雄


      4楼2006-06-18 14: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