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盲吧 关注:8贴子:410

(幸福楼)幸福的含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 幸福


1楼2011-04-03 22:21回复
    幸福离不开四个要素:财富、情感、健康、理想,这四者和谐均衡统一存在的时候是最幸福的!


    2楼2011-04-03 22:22
    回复
      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3楼2011-04-03 22:22
      回复
        幸:土,代表房子;羊:钱;    
        福:一家人,要有吃的(田),有衣服穿。    
        幸福:就是一家人吃穿不愁,有房子住,有钱花。一家人在一起,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     
        幸,可以和"不"字组合,不幸的人就是没有房子和没有钱花的人。也是因为房子和钱,“有钱人”也会成为不幸的人。     
        福,没有和"不"字的组合。所以有吃的,有衣穿,就是有福的人。


        4楼2011-04-03 22:23
        回复
          幸福的定义:
          信任并自由地给予和欲意的收入,定义为幸福。        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幸福二字连用,恐怕是宋代以后的事,而且连用起来的意义,也远非近世对于愉悦、舒适、如意的生活或境遇的描述。最早使用“幸福”,应该是把“幸”字当“祈望”、“盼想”的动词,所以《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一》说到唐宪宗迎佛骨于凤翔,奉纳于宫中,韩愈写《谏迎佛骨表》,皇帝气得差一点贬死韩愈,可是尽管祈福如此虔诚的皇帝也未能安享天年。史家说:“幸福而祸,无亦左乎!”意思就是,求福而得祸,实在是大大地悖拗人意呀!      倘若“幸福”二字的连用,能还原成将“幸”字当做动词,应该会给那些终日自觉不幸福或是不够幸福的人一种比较踏实的感觉。道理很简单:“幸福”不是一个已完成的状态,是一个渴望的过程——而且往往不会实现。(张大春:《认得几个字》)      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


          5楼2011-04-03 22:23
          回复
            幸福感指数
                 测试被试目前体验到的幸福感的工具。美国心理学者A.坎贝尔等人1976年编制,分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部分。总体情感指数由与被试生活质量有关的8个项目组成,从不同角度描述情感的内涵;生活满意度指数仅有一项。量表适用于18岁以上成年人,可采用纸笔测验形式,无答题时间限止。      具体核算过程与评定:1、被试对每道题做出7点评定,计算时将满意度加权重1.1,然后再与整体情感量表的平均分相加。2、总分范围在2.1(最不幸福)与14.7(最幸福)之间,分数越高,表明幸福感愈强。3、该量表与事实的一致性是计算总体情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其信度系数为0.55,再测信度为0.56。4、该量表的效度是计算总体情感指数与另一种幸福感的量表相关,系数是0.52。
            幸福量表
                 亦称“Paychap调查表”,评鉴一般人的快乐感的工具,目的是评价一项快乐技巧的训练效果,美国心理学家福代斯1986年编制。除测得总分外,还能测量4个因子分:(1)已获得的快乐感;(2)快乐性格;(3)快乐态度与价值观;(4)快乐的生活方式。适用于成人,采用纸笔测验。量表共有两套,每套包括两个相配的量表,每套量表有80道测题。被试对测题做出二择一的选择,分数越高,表示越愉快。该量表的复查信度平均为0.92,三周后的再测信度为0.86;其效度是计算与情感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2。


            6楼2011-04-03 22:24
            回复
                 幸福
              幸福的多少,来自有幸福感之事件的多少。      幸福的大小,来自所做有幸福感之事的大小(如导存社会、地球等都是大事)      幸福的长短,来自有幸福感之事持续时间的长短(如大的梦想、目标、愿望等都是比较长的乐趣)      幸福的深浅,来自该事在你心中地位的深浅(如:爱情、友情、伟大之事等)      如果你想直观和感性的去感受各种幸福感,让自己自然的去选择,那么你可以查阅各种小说、电影等,它们都会让你得到各种追求幸福的动力,并让自己更幸福!      【全集然文明】逻辑:自然万物都有引导他们存在的东西,简称为【导存】,第一次引导事物存在的是本质和规律,简称为【一次导存】;第二次引导事物存在的是生物意识,简称为【二次导存】;而幸福感就是二次导存的特殊指示工具,为【正向特示】(正方向的特级指示,指示人们做那些事情对他们/社会/宇宙是有利的,请继续做下去)


              7楼2011-04-03 22:24
              回复
                幸福的来源:
                任何事物都有潜力成为人们的幸福的源泉!乐趣和快乐是二次导存(意识)的一种正方向的指示工具,提示人们相关事物对他们的存在有利益,所以继续获取或追逐;而大家知道任何事物对人们都会有潜在利益的,所以任何事物都有潜力成为人们的幸福!因此只要大家努力的去挖掘这些事物对自己的好处,那么人们的人生即将幸福无限。


                8楼2011-04-03 22:24
                回复
                  幸福与劳累:
                  自古有言:乐此不疲(也就是说:做自己感觉有乐趣的事情,那么自然不会感觉疲惫和劳累,而幸福感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全集然文明】逻辑:做任何事情都会产生相对应的情绪,劳累和疲惫是二次导存(意识)的一种【反向特示】指示人们哪些事物对你没多大帮助,请放弃别做了。而既然做哪些事情产生了【正向特示】:幸福,那么一般就不会产生【反向特示】:劳累了。当然,做得超过了身体的负荷,那么还是会出现【反向特示】让你休息会儿的。所以整体来讲做那些事情可以产生【偏正向特示】。


                  9楼2011-04-03 22:25
                  回复
                    幸福的规律:
                    定义
                         人的幸福三要素需要、条件和活动之间必然的、稳定的、本质的联系和客观存在的发展趋势。
                    内容
                         1、幸福的需要规律:适合条件不用付出代价或付出较小代价就能满足的需要就是有利于幸福的需要,人要积极满足、享受和发展这种需要;与条件相矛盾、冲突,满足它要付出更大代价的需要就是有害于幸福的需要,人要接受、忽略直至遗忘它;      2、幸福的条件规律:不用付出代价或付出较小代价就能满足需要的条件是有利于幸福的条件,人要充分享受和积极创造、改善这样的条件;有害于需要满足或要付出太大代价才能满足需要的条件是有害于幸福的条件,人要避免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      3、幸福的活动规律:使需要和条件趋向和谐的活动是有利于幸福的活动,人应该做这样的事;使需要和条件趋向矛盾冲突的活动就是有害于幸福的活动,人不应该做这样的事。


                    12楼2011-04-03 22:27
                    回复
                      幸福的原理:
                      1.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人们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感到满足的状况和体验。对幸福涵义的理解因理想,追求的内容不同而不同。无产阶级把幸福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认为人们的幸福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还包括精神生活;个人幸福依赖于集体幸福,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不仅在于享受,更不仅在于个人的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创造和斗争.      因为:      1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 都存在有一个前提,即渴求。      2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都是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得到的。      所以:      幸福的定义就是: 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渴求就是人们希望实现某个不太容易实现的事情的愿望。仔细体会一下不难理解,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报刊文章,电影电视里每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幸福的故事,无不都是主人公在有渴求的状态下,并且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才获得幸福的。任何人任何一个幸福的获得都来自于渴求,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摘自:中国幸福学研究)


                      13楼2011-04-03 22:27
                      回复
                        幸福的形式
                        人类对幸福的谋取,有精神的与物质的两个方面。      人类谋取物质幸福的方式有四种形式:      (1)“损物”以致“益己”;      (2)“益物”以致“益己”;      (3)“损人”以致“益己”;      (4)“益人”以致“益己”。      人类谋求精神幸福的方式仍有四种形式:      (1)“益物”以致“损己”;      (2)“益物”以致“损物”;      (3)“益人”以致“损己”;      (4)“益人”以致“损人”。 


                        14楼2011-04-03 22:28
                        回复
                             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追求幸福是人们的普遍愿望,但剥削阶级把个人幸福看得高于一切,并把个人幸福建立在被剥削阶级的痛苦之上。无产阶级则把争取广大人民的幸福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看作最大的幸福。      细细品味下来觉得颇有几分道理。一直以来,我只知道幸福是一种感觉什么样的感觉我说不清楚,只觉得,感觉幸福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明媚。我想,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最最重要的。所以幸福是什么?是当你看到一捧鲜花的时候,是当你与妈妈聊天的时候,是当你与朋友分享喜悦与成果的时候,是当你看到明天的成绩而努力拼搏的时候……我想,幸福,就在你的心中。      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所谓知   幸福
                          足者常乐就是这个道理。人要学会自我满足。这里说的自我满足,不是骄傲自满,也不是阿Q精神,是对环境的适应。人应该学会改变环境,但更要学会适应环境,要做到这两样都有不容易,这是人生存的能力。你不可能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但是你也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就可以了。人应该有理想、有愿望,有生活的目标。欲望和愿望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强烈要求,而后者是人主观世界的一种目标。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应该克制,不能放纵。品质高尚的人,不一定没有欲望,而是能克制欲望。从能克制欲望到无欲,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修养品德的过程。无欲则刚,是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在生活上可以不满足现状,但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合法的手段去获取。


                          15楼2011-04-03 22:28
                          回复
                            幸福的象征物:
                            摩天轮
                                 传说一:      一个关于摩天轮的传说      一起坐摩天轮的恋人最终会以分手告终      但当摩天轮达到最高点时      如果与恋人亲吻      就会永远一直走下去      传说摩天轮的每个盒子里都装满了幸福      当我们仰望摩天轮的时候      就是在仰望幸福      幸福有多高      摩天轮就有多高      当我们渴望得到幸福但幸福又迟迟没有到来的时候      试着坐上摩天轮等待它慢慢升高      直到最顶端      俯视所看到的一切      其实我们所要的幸福很简单      从那里往下看      人都很渺小      我相信      世界虽大      但总有属于我们简单的幸福      所以      当我们感到不幸福的时候      试着去坐摩天轮      等待着所谓的幸福高度      他们说      眺望摩天轮的人都是在眺望幸福      传说二:      传说,摩天轮是为了纪念大水车.      传说,摩天轮的发明是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那儿得到启发.      传说,摩天轮就是给恋人坐的.      传说,摩天轮每转过一圈,地球上就会有一对接吻的恋人.      传说,摩天轮的每个格子里都装满了幸福.摩天轮是为了和喜欢的人,一起跨越升空而存在的.      传说,坐上摩天轮就是幸福,随着摩天轮渐渐转动,升起,人们在脚下,变得渺小,整个世界仿佛只有我和身边的人,我们也就离神更近一些.当摩天论转到最高处的时候,虔诚的许下一个愿望,那样,你的那个愿望就会被神听到,如果神仙认为你是个好孩子,那么你的愿望就会得以实现.      当它每转一圈,世上就多了一对亲吻的恋人      曾经不知道坐过多少次摩天轮,却不知道那种美丽的传说是不是真的,      再次坐在摩天轮上,怀着这个美丽的愿望,却不知道身边的这个人是否自己的传说...      摩天轮,转动起来,那里是离星星最近的地方,星星可以听见人心中的愿望,然后帮助人们来实现。所以坐在摩天轮上,就等同于触碰到了幸福,离希望最近的距离


                            16楼2011-04-03 22:29
                            回复
                              薰衣草
                                   古时的普罗旺斯有个美丽的女孩,一天,她独自在寒冷的山谷中采着含苞待放的花朵,就在回家的途中,遇见一位来自远方的受伤的旅人向她问路。少女捧着满怀的花束,眼睛深情的望着这位俊俏的青年,就在那一刹间,她的心已经被青年热情奔放的笑容所占据。不顾家人的反对,少女坚持让青年留在家中的客房疗伤直到痊愈。随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青年的腿伤已好,两人的感情也急速加温。就在一个微凉的清晨,青年要告别离去,少女却不愿家人的反对也要随着青年远去,到远方青年开满玫瑰花的故乡… 村中的老奶奶在少女临走前,握着一把初开的熏衣草花束,让痴情的少女用这初开的熏衣草花束试探青年的真心… 据说,熏衣草花束的香气会让不洁之物现形… 就是那个山谷中开满熏衣草的清晨,正当青年牵起少女的手准备远行时,少女将藏在大衣内的一把熏衣草花束,丢掷在青年的身上,就这样,一阵紫色的轻烟忽聚忽散…山谷中隐隐约约的可听到冷风飕飕,像是青年在低吟着… 我就是你想远行的心啊… 留下少女孤独的身影独自惆怅… 没多久,少女也不见踪影,有人说,她是循着花香找寻青年去了,有人说,她也被青年幻化成一旅轻烟消失在山谷中……      这种花的一出现就代表了爱与承诺一如它的花语一样,等待爱情。      快乐与幸福      快乐与幸福是共通的...      对于天真的小孩子来说快乐幸福很简单,天天都是笑着的,很容易满足。      可当我们长大了,就没那么容易得到满足了。      那我们就必须调节自己,      能调节自己的人一定很厉害,      因为快乐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境界........      这是人生的真谛吧...      什么是幸福呢?因为,(1)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都存在有一个前提,即渴求。(2)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都是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得到的。      所以,幸福就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渴求就是人们希望实现某个不太容易实现的事情的愿望。仔细体会一下不难理解,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报刊文章,在电影电视里每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幸福的故事,无不都是主人公在有渴求的前提下,并且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才获得幸福的。任何人任何一个幸福的获得都直接来自于渴求,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们的幸福来源于人们的渴求,而不在于他们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因为幸福来源于渴求,而不是来源于应有尽有。因为应有尽有就很难有渴求,所以应有尽有幸福难有。


                              18楼2011-04-03 22: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