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魔术联盟吧 关注:28贴子:502
  • 3回复贴,共1

【转帖】大师心得摘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话说好久没来发帖了。人啊,上了年纪,容易越来越懒的说。
接下来的是一些零散的东西,是在看东西的时候看到的,觉得很有意思,或者很有启发性,就摘译下来了,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摘自Stephen Minch《Any Second Now》序)
问题可能来源于语言上的歧义。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魔术效果的达成方法已经变得越来越繁琐与复杂。于是诸如Ted Annemann和Al Baker这样的自由思想家出来向众人宣告:该关心的是效果本身,而不是完成的方法。方法应该尽量是简单直接的,而不是复杂纠结的。老实讲这样的说法无可辩驳
不过话传着传着就传拧了。“简单”和“直接”这两个词被混淆,进而被滥用。如果你跟任何一群魔术师聊魔术,几乎不可能不听到这样的说法:“这太难了,我会用简单的方法。”特别是在看完了一位技巧高超的手法魔术师的表演之后,你总会听到有人说:“他的手法是很漂亮。但是我演的才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我没啥好担心的(注:指不用担心做手法),我可以专注于表演。”在这些我听了一遍又一遍的陈词滥调背后,我发现的只有懒惰以及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很多时候,一个效果上被附加了太多又复杂又不必要的步骤与调整。而与此同时,其实只要一两个尽管难,却很直接的的手法,就能让这个效果更加干净,更加简洁。
“容易”并不一定意味着“直接”或者“简洁”。它也常会是懒惰的代名词。当然,既然效果能被复杂的步骤与调整所拖累,它自然也有可能被太多复杂的手法所毁掉。但是,这只是因为在方法上考虑的太多,反而忽视了整体的效果。总结一下,我想说的是,如果两三个道具或者“狡猾的步骤”能达到的,用一个手法就能完事,那你该用的就是那个手法。这是最简洁,最直接的达成效果的方法。“简洁”并不一定意味着“容易”
而且一旦你掌握了一个手法,那么做这个手法就应该像按一个电钮一样。摁个电钮能多让人分心?分心到无法专注于表演?再说,魔术应该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某种益智玩具。不是附着使用说明书,任何一个傻瓜一捡起来就会,做得还能跟魔术师一样好的东西。如果是的话,那魔术就将沦落到这样的人手上:空有好奇心,只想从本地的整蛊商店里买个“魔术大**礼盒”。魔术是一门需要去练习去掌握的艺术。就像任何值得你去练习的东西一样,它是一门对练习者要求很严格的艺术,想练好,必费心。
倾听(摘自Ken Weber《Maximum Entertaiment》第六章第十七节)
当和请上来的观众同处于舞台上时,魔术师们需要掌握倾听的艺术
“你好,请问怎么称呼?”
“无敌 小清新”
“很高兴见到你,小清新。哪的人?”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太好了,你是做什么的?”
“我是个退休的宇航员”
“很好,现在能不能请你检查一下这些牌?确保这些牌已经完全被洗乱了?”
牵强不?类似的对话我常能听到。而且我也知道,这样的对话常会发生的原因是,表演者a)很紧张, b)正专注于魔术的某个“关键环节”,并且c)从未曾学会倾听
听听你请上台的观众吧。如果底下的观众发现,尽管你在问问题,但是却并不关心别人怎么回答,他们就会当你是SB。听,然后做出回应。
举手(摘自Ken Weber《Maximum Entertaiment》第四章第九节)
“有谁喜欢看盗墓笔记的不?”
“你们中有哪些人喜欢在好的餐馆里吃饭?”
有一种病毒,正在演讲者中蔓延开来。而且现在魔术师们也开始渐渐染上了这个坏毛病。这个病毒叫做“吃饱了撑着没事干请人举手”病毒。这感觉就跟讨赏的一样,很烦人。
如果答案老实讲对你来说无关紧要,就别问我问题。
有些表演者喜欢用这个,觉得这样可以让观众参与进来。而实际上这些跟肯德基黄金蟹斗上撒的面包屑一样,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已。小孩子长身体要的是营养,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1楼2011-06-07 13:46回复
    有些时候确实是有必要让观众举举手表个数。或许你也真的需要从观众身上获取某些信息。(不过都占到台上了才想起做调查恐怕已经晚了~~)
    或者,你可以用“你们中有多少人。。。。”这样的问题来为某个“笑果”做铺垫。以色列魔术师Lior Manor的开场白就是这样:“大家都能听出我讲英语带口音。我既能用蹩脚的英语,也能用完美的希伯来语做表演。想听我用蹩脚的英语表演的请举手!”
    观众哄堂大笑,然后纷纷举手。
    手持式话筒的美妙之处(摘自Ken Weber《Maximum Entertaiment》第五章第十二节)
    我跟同行专家之间最大的分歧起于我对于手持式话筒的拥护。在开始我们的讨论之前,请先让我说几件我本人的经历
    多年以来,我获得的赞美多余我所应得。在这之中有两个尤其令我难以忘怀。这两个评价实际上差不多,但是它们的诞生之间隔了整整24年。因为这些评价是由我所敬仰的同行给出的,他们的鼓励令我感到温暖。而且也由于他们的评论皆是有的放矢,并不同于我们所常听到的“我喜欢你的表演”这类的赞扬,所以这些话语在我的记忆中回荡了很久很久。
    第一个来自于Bob Cassidy。在我看来,他的著作使他足以跻身于心灵魔术界最优秀的创新者与思想者的前五名。另一个比较近的评价则是来自于Jeff Evason。他和她妻子所做的双人读心表演是我所见过的最令人惊心动魄的。
    在看完了我的表演之后,他们两人都过来和我详细讨论我的“话筒技术”。他们都发现,对于我来说,话筒——手持的——并不只是个扬声器而已。对我而言,它跟我带上台的其他道具是一样重要的。对于各位读者来说,也应是如此。
    一个固定的话筒(别在身上的“小蜜蜂”,或者是耳机式的那种)所能提供的灵活性远远不如手持式话筒。如果话筒是固定的,那你会失去不少对于力量与魅力的掌控。因为从话筒到你嘴巴的距离是固定的,从演出开始,到演出结束,都是固定的。
    从亲缘关系上来讲,跟我们魔术最相近的表演艺术就是喜剧脱口秀的表演了。跟我们一样,他们面向观众,表演的节目也常是他们根据个人特点设计的。而跟我们不一样的是,不管是在小剧场里(那里他们没得选,只能用这个),抑或是在电视上,他们总是会用手持式话筒。
    在他最新的夜场电视表演里,美国脱口秀一哥Jerry Seinfield在表演时永远用的是手持式话筒。你以为这是因为他的手没地方放吗?不是,他之所以选这个,是因为这给了他控制自己声音的权力。
    是拉,我知道,你是个魔术师,你是双手的干活。但我也知道在很多场合下,只要经过仔细的编排,就能让手持式话筒不再成为麻烦。我在表演的时候也要用上两只手。但是我会这么设计我的流程,使得:
    ● 话筒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架子上。在这个时候,我的双手都可以自由的做动作,展示道具,做任何事。或者
    ● 我一手拿麦,另一手做事,或者
    ● 我可以暂时用右手的小拇指和无名指夹住话筒好让其他三根指头也能腾出来配合左手,或者
    ● 我可以——这种情况极少有,持续时间也不多——把话筒夹在腋下,腾出两只手干活
    而在其他的时间里,我都拿着话筒说话,一点不受影响,而且对自己的声音有完全的控制权
    听上去很麻烦?其实不会啦,只要事先安排好就成。想想看这些能带给你多少的好处:
    拿着话筒能让你看上去像个管事的,你大声说话,但是让话筒渐渐远离嘴巴。这样能让观众产生你提高了音量的错觉,而实际上你并没有。或者你把话筒拿进嘴巴,但是柔声说话。你一下子就能让人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而且实话说这也是种错觉,因为其实你并没有改变多少你的音量。
    最妙的地方在于,手持式的话筒可以让你轻声低语。你可以把话筒贴着嘴唇,然后轻声说话。
         你知道当一个表演者轻声低语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吗?
    观众一下子就会警觉起来。他们立马知道你将会告诉他们一些特别的事情。一个近乎0分贝的,把嘴唇贴在话筒上慢~慢~说出口的轻声细语,在懂得人手里,在合适的时刻,可谓居家旅行,杀人越货之利器良品!
    比如说,试着低声说这句台词:
        
    我真的不知道这会不会成功。为我祈祷吧。
    这句话可以很搞笑,也可以让人觉着紧张,这取决于你怎么说,也取决于环境如何。重点在于,当把话筒贴近嘴巴轻声说话时,它能把你将要说的话和你之前的话语非常明显的区别开来。
    没错,用固定的话筒你也能做到上面所说的一切,大声说,轻声说,温柔地说,都可以。但是效果完全不一样,差很多。
    另外,当你请观众上台做助手的时候,也会有个问题。这里有个典型的用固定式的话筒时才会出现的场景:
    “你从这上千个词语中挑出了哪一个?”
    “大XXX”
    “大象!这跟我的预言一模一样!非常感谢!”
    观众在台上讲话时用的是他们平常说话时的音量。他们肯定这么讲。他们在跟你讲话,而且你离他们又不远。他们也不会懂如何在剧场里不用话筒让后排的人也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如果你的话筒是固定,你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吗?当然,你也可以要求观众凑到你的衣领上讲话。哇,这场面帅气~~~
    从另一方面说,当话筒在我手上的时候,我可以控制底下的观众听谁,听什么。你知道的,你应该掌握表演时的每一刻。
    对于魔术师来说,手持式话筒还有个好处。你可以偶尔把话筒放下,这样你的某些“悄悄话”就不会被台下的观众听到。固定式的话筒可做不到这点。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用手持式麦克风的最大好处!你可以捕捉到观众的反应。想想观众的反应有多重要把。如果你有请一两个观众上台,那他们就将会是全场观众的的眼睛与耳朵,你带他们上台,是为了震惊他们。当高潮来临之时,有些人的反应会非常之强烈。而有些人则面无表情,一脸不为万事所动的样子,就不让大家看出,你是如何深深震撼了他。这时候,没有任何东西能比的上一个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出现的手持式的麦克风,清晰地捕捉下那句小声说出的:“我勒个去的!”
    观众们会长久地记住这样的时刻


    2楼2011-06-07 13:46
    回复
      值得慢慢去思考说话的方式


      3楼2011-06-08 11:37
      回复
        又看了一遍,以后得学会使用手持式麦克风!


        来自掌上百度4楼2011-06-09 18: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