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的故乡吧 关注:474贴子:13,665
  • 11回复贴,共1
芥川奖是日本《文艺春秋》社为纪念已故作家芥川龙之介于1935年设置的纯文学奖,目的在于奖掖文坛新人。

芥川奖每年2月和8月评选、发奖两次 ,将近为30万日元和雕饰手表一块。现在的正奖为怀表,副奖为100万日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一度中断,战后于1949年恢复。每半年自评选委员会从各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无名作家和新作家的作品(包括小说、戏剧)中选出一至两篇,先在《文艺春秋》杂志上发表,然后发给奖品和奖金。 

    芥川奖评选委员会由与《文艺春秋》社渊源较深的有成就的著名作家、评论家组成。评选委员有吉行淳之介、远藤周作、中村光夫、大江健三郎、井上靖、丹羽文雄、泷井孝作和安冈章太郎等。 

    现在的评选委员有池泽夏树・石原慎太郎・黑井千次・河野多惠子・高树のぶ子・日野启三・古井由吉・三浦哲郎・宫本辉、村上龙等人,都曾经获得过芥川奖。 
    芥川奖是日本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奖,获奖者有登龙门之称。 

芥川龙之介


1楼2006-07-01 10:41回复
    社会派代表作家石川达三(1905—1985),以长篇小说《苍氓》(1935)获首届该奖,其后荣膺该奖评委长达24年之久.

    石川从他崭露文坛那天起,在概括现实的广度和深度,在反映日本社会生活的忠诚上,在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挖掘上,近乎偏执地保持着一种与流行小说的时尚性和潮流感格格不入的个人作派,将笔触探究到一片尚未被当时文坛关照领域。

    他的小说承载着日本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自然流畅的写实风格,俯瞰人世的旁观视角,向日本社会瑕疵的极限挑战。他比许多作家高出一筹的地方,在于包含的社会和历史内容更为广博和深厚,艺术形象和信息总量上,涵盖了日本上世纪社会各个阶层的众生相,内容几乎涉及所有重大思潮和重大事件,有社会百科全书之喻。在他身后留下了大量仍魅力不减的经典之作。

    他获第一届芥川奖的《苍氓》,征服了所有评委,一举夺冠。


    2楼2006-07-01 10:43
    回复
      下面是历届芥川奖获奖部分作者及作品:

      石冢喜久二的《缠足的时候》

      八木义德的《刘广福》

      大江健三郎的《饲育》

      大道珠贵的《咸涩的驾车之旅》

      奥田英朗的《高空秋千》

      熊谷达也的《邂逅的森林》

      町田康的《破碎》

      松浦寿辉的《花腐》

      金城一纪的《GO》

      船户与一《虹谷的五月》

      石原慎太郎的《太阳的季节》

      加藤幸子的《梦之壁》

      吉田修一的《公园生活》


      3楼2006-07-01 11:13
      回复
        鼻子(by 芥川龙之介)


        谈起禅智内供①的鼻子,池尾地方无人不晓。它足有五六寸长,从上唇上边一直垂到颚下。形状是上下一般粗细,酷似香肠那样一条细长的玩艺儿从脸中央茸拉下来。 
          ①内供是内供奉的简称,也叫内供奉僧,侍奉主佛的僧侣。 
          内供已年过半百,打原先当沙弥子的时候起,直到升作内道场供奉的现在为止,他心坎上始终为这鼻子的事苦恼着。当然,表面上他也装出一副毫不介意的样子。不仅是因为他觉得作为一个应该专心往生净土的和尚,不宜惦念鼻子,更重要的还是他不愿意让人家知道他把鼻子的事放在心上。平素言谈之中,他最怕提“鼻子”这个词儿。 
          内供腻烦鼻子的原因有二:一个是因为鼻子长确实不便当。首先,连饭都不能自己吃。不然,鼻尖就杵到碗里的饭上去了。内供就吩咐一个徒弟坐在对面,吃饭的时候,让他用一寸宽两尺长的木条替自己掀着鼻子。可是像这么吃法,不论是掀鼻子的徒弟,还是被掀的内供,都颇不容易。一回,有个中童子①来替换这位徒弟,中童子打了个喷嚏,手一颤,那鼻子就扎到粥里去了。这件事当时连京都都传遍了。然而这决不是内供为鼻子而苦闷的主要原因。说实在的,内供是由于鼻子使他伤害了自尊心才苦恼的。 
          ①中童子是寺院里供使唤的十二三岁的童子。 
          池尾的老百姓替禅智内供着想,说幸亏他没有留在尘世间,因为照他们看来凭他那个鼻子,没有一个女人肯嫁给他。有人甚至议论道,他正是由于有那么个鼻子才出家的。内供却并不认为自己当了和尚鼻子所带来的烦恼就减少了几分。内供的自尊心是那么容易受到伤害,他是不会为娶得上娶不上妻子这样一个具体事实所左右的。于是,内供试图从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来恢复自尊心。 
          他最初想到的办法是让这鼻子比实际上显得短一些。他就找没人在场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照镜子,专心致志地揣摩。他时而觉得光改变脸的位置心里还不够踏实,于是就一会儿手托腮帮子,一会儿用手指扶着下巴额,一个劲儿地照镜子。可是怎么摆弄鼻子也从不曾显得短到使他心满意足。有时候他越是挖空心思,反而越觉得鼻子显得长了。于是,内供就叹口气,把镜子收在匣子里,勉勉强强又对着经几诵他的《观音经》去了。 
          内供还不断地留心察看别人的鼻子。僧供经常在汕尾寺讲道。寺院里,禅房栉比鳞次,僧徒每天在浴室里烧澡水。这里出出进进的僧侣之辈,络绎不绝。内供不厌其烦地端详这些人的脸。因为哪怕一个也好,他总想找个鼻子跟自己一般长的人,聊以自慰。所以他既看不见深蓝色绸衣,也看不见白单衫。至于橙黄色帽子和暗褐色僧袍,正因为平素看惯了,更不会映入他的眼帘。内供不看人,单看鼻子:鹰勾鼻子是有的,像他这号儿鼻子,却连一只也找不到。总找又总也找不到,内供逐渐地就懊恼起来。他一边跟人讲话,一边情不自禁地捏捏那尊拉着的鼻尖,不顾自己的岁数绊红了脸,这都怪他那惆怅的情绪。   最后,内供竟想在内典外典里寻出一个鼻子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好排遣一下心头的愁闷。可是什么经典上也没记载着目键连和舍利弗的鼻子是长的。龙树和马鸣这两尊菩萨,他们的鼻子当然也跟常人没什么两样。内供听人家讲到震旦①的事情,提及蜀汉的刘玄德耳朵是长的,他想,那要是鼻子的话,该多么能宽解自己的心啊。 
          ①震旦是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 
          内供一方面这么消极地苦心自慰,另一方面又积极地想方设法要把鼻子弄短,在这里就无须赘述了。他几乎什么办法都想尽了。他喝过老鸹爪子汤,往鼻头上涂过老鼠尿。可是不管怎么着,五六寸长的鼻子不是依然耷拉到嘴上吗? 
          一年秋天,内供的徒弟进京去办事,从一个熟捻的医生那里学到了把长鼻子缩短的绝技。那位医生原是从震旦渡海来的,当时在长乐寺作佛堂里的供奉僧。 
          内供跟平日一样装出对鼻子满不在乎,偏不说马上就试试这个办法。可同时他又用轻松的口吻念叨着每顿饭都麻烦徒弟,未免于心不安。其实,他心里是巴望徒弟劝说他来尝试这一办法。徒弟也未必不明白内供这番苦心。这倒也并没有引起徒弟的反感,毋宁说内供用这套心计的隐衷似乎赢得了徒弟的同情。于是,他苦口婆心地劝说起内供来。内供如愿以偿,终于依了这番热心的劝告。 
        


        4楼2006-07-04 00:55
        回复
          seaangela真不错,我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篇芥川奖的作品.


          6楼2006-07-04 07:30
          回复
            瞳君哦哈哟。

            这篇“鼻子”是芥川龙之介本人的作品。我贴上来其实是想让大家谈谈读后感,我没怎么看懂,其实。:-p


            7楼2006-07-04 09:15
            回复
              谢谢分享啊
              虽然8认识他,但通过介绍会留心阅读他的书籍的~~


              8楼2006-07-04 10:17
              回复
                希望大家找到芥川奖的作品,建议每一篇作品发一个单独的贴子,后面附上作品的评论文章.大家也可以发表自己对作品的意见和看法.


                9楼2006-07-04 13:47
                回复
                  君の瞳に果然博学


                  IP属地:德国10楼2006-07-09 14:50
                  回复
                    顶一个.


                    11楼2006-09-27 14:04
                    回复
                      还上一有点看不懂这个“鼻子


                      14楼2007-04-02 20:27
                      回复
                        • 221.2.209.*
                        旅日中国作家杨逸(44岁)的《浸着时光的早晨》为第139届芥川奖文学作品


                        15楼2009-10-04 12: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