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义吧 关注:394贴子:3,595

回复:闲话水浒梁山上的小人物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金紫医官是个什么官呢?据宋史,宋朝设太医局,“太医局有丞,有教授,有九科医生额三百人”。可见一般的太医不称医官。另有“置提举一、判局二,判局选知医事者为之。科置教授一,选翰林医官以下与上等学生及在外良医为之”。太医局的局长叫做提举,副局长叫做判局,而判局是从七品,由翰林医官或上等学生担任。宋制还有正七品的翰林良医和从七品翰林医官。安道全称医官,那么至少应该是翰林医官以上的,级别应至少等同于同为从七品的太医局判局。金紫两字就难解了,如果是指服饰的话,宋代三品以上才能服紫带金鱼袋,七品官只能服绿。可能是宋徽宗特地对安神医加恩了。考虑到北宋县令不过从八品,而且安道全的医官还带金紫两字,所以对应为今天的卫生部中央保健局副局级官员应该是不过分的。
从水浒上看,安道全上梁山给宋江治病大概在宣和元年十二月份左右,从方腊前线调回东京则差不多在宣和五年夏季,也就是说安道全在短短四年半时间内,由于梁山这一段机缘,从一个建康市的普通医生成为了北宋卫生部门的高级官员。这是他正常情况下,奋斗一辈子都达不到的位子。对古代医生来说,能进入太医院、无疑是杏林生涯的最高肯定。



21楼2011-06-27 12:43
回复
    五、轰天雷凌振
    凌振,燕陵(今河北北部,当时应该在辽国的控制下)人氏,原任东京国防部营级技术军官,北宋第一火炮专家。呼延灼攻打梁山初战不利时,向高俅推荐了凌振,因此凌振被任命为中校炮兵营长受呼延灼节制、率部讨伐梁山。
    凌振的火炮技术十分厉害,水浒上说他是“宋朝盛世第一个炮手”。呼延灼在推荐凌振时提到,“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假设呼延灼没有夸大的话,射程十四五里相当于7000至7500米的火炮,而且威力很大,天崩地陷,山倒石裂”。这凌振的炮兵部队可以算是宋朝最重要的高科技战略部队了,好比今天的二炮部队(真实历史上,宋代没有这么厉害的火炮,我们这里以水浒为准,戏说为主)。不久后凌振的火炮就显示了其名不虚传,“一连放了三个火炮,两个打在水里,一个直打到鸭嘴滩边小寨上”。火炮一下就打倒了梁山驻地,而且命中率达到1/3。一下子令宋江和梁山众人都深感忧虑。
    


    26楼2011-06-27 12:44
    回复
      无斋主人看到这里,觉得呼延灼要是赢不了这一仗,真应该自杀以谢国人了。3000连环马的重装骑兵,加上凌振的500火炮,武器上的优势太明显了,而且政府军还能得到各市县的支援。其实这一仗也不难打,让附近市县坚壁清野,不让粮食布匹食盐等物质流入梁山,至少也要先打掉梁山开的那几个酒店,逼宋江出来决战。然后战术上5000步兵、拱卫凌振的500火炮,3000重甲骑兵作为机动,必要时可以把连环马拆散。先让凌振的火炮猛轰一阵,压制住梁山军,然后重甲骑兵几个密集冲锋,马军冲锋时步兵在逐步推进,步炮协同作战,梁山军马必定崩溃。呼延灼以将门世家出身,又是主动要求凌振参战的,这样简单有效的战法恐怕不应该不知道吧。
      


      27楼2011-06-27 12:44
      回复
        被俘后,凌振的表现也同其他降将们基本相同,马上就投降了,随后就立马掉转枪口对付呼延灼的政府军。同时梁山也寻找到了破解连环马的方法,把军事技术专家徐宁骗上了梁山,让他教授梁山人马钩镰枪,而钩镰枪正好可以克制呼延灼的连环马,好比现在的反坦克导弹对重装坦克一样。从徐宁上梁山的过程来看,呼延灼根本就没有要求梁山附近的市县配合政府军的围剿行动,否则徐宁和他家属两拨人如何能如此顺当的进入梁山势力范围。终于呼延灼为他的无谋付出了沉重代价,凌振反戈一击,用大炮猛轰政府军,而徐宁训练出来钩镰枪部队又成功得击溃了重装骑兵连环马,呼延灼全军覆没,只身一人逃往青州。
        按理说凌振可以说是梁山乃至整个大宋首屈一指的军事技术人才。其作用要远高于徐宁,因为徐宁的钩镰枪只能对付连环马,而凌振的火炮技术可以对付任何部队。射程7000米以上、威力巨大的大炮如果能善加使用,在冷兵器时代就是一种非常有吓阻力的战略性武器,就好比今天的弹道导弹一样。如果梁山各大寨都装备了凌振的火炮,岂非固若金汤。若开封城上大量部署上凌振的火炮,焉能发生靖康之耻?要是宋军每支部队都能有一支装备凌振火炮的炮兵部队,恐怕完全可以同金辽在战场上决一雌雄。虽说这里有些唯武器论,但无人能否认武器的优劣的确可以影响到战争的胜负,这就好比哪怕伊拉克人再英勇,还是没有可能打败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的。要是宋江能用凌振成立一支精锐炮兵部队,再配合上五虎八彪将,据州占府开辟根据地,恐怕未必没有一争天下的本钱。就算不能争天下,割据一方也不成问题。无斋主人一直认为梁山就是个黑社会,但这儿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梁山能够摆拖黑社会宿命的唯一良机
        


        29楼2011-06-27 12:45
        回复
          可惜凌振上了梁山后,并没有受到重用,排名仅为52,这个排名恐怕还是因为他是前政府军中校营长身份的因素多。职司仅为“专造一应大小号炮”。让凌振这样一个北宋首席火炮专家、高科技人才负责造号炮,就好比让钱学森博士去研制普通大炮一样可笑而可悲。梁山众人包括宋江、吴用在内都是见识过凌振火炮威力,岂能不知、如此利器弃之不用可惜?这就好比上天给了萨达姆一个造原子弹的机会,但他不知道珍惜而放弃了。凌振之监造号炮,正说明宋江胸无大志,只是安于当一个黑社会老大,而毫无争霸天下的理想,以及吴用这个军师的低能。
          北宋政府也根本没有意识到凌振这个人才的重要性。梁山征讨方腊后,凌振是九死一生的幸存者之一。宋政府虽然知道他“炮手非凡”,但也不过让他以都统领(上校正旅级)的身份回火药局御营任职当个小官僚,最多一个副局级。日后似乎也没有任何出众的事迹,碌碌无为地淹没在人群之中。
          凌营长的故事告诉我们,第一、是金子未必能发光,就算发了光也未必能引人注意。第二、纵有必杀之技,但领导不用,最终还是无用
          


          30楼2011-06-27 12:45
          回复
            六、旱地忽律朱贵
            朱贵,沂州沂水县(今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人,老资格的梁山好汉,早在王伦时代就上了梁山,可以算是梁山草创之时的创帮元老之一。从梁山草创到梁山受招安,朱贵一直从事情报工作。其具体工作就是在梁山边上的李家道口开个酒店。这个酒店是梁山的一个窗口,一方面可以收集各类情报、以供梁山领导层决策,另一方面也是四方黑道人物投奔梁山的一个落脚点和中转站。表面上这个酒店从事正当的白道生意,但实际上是个幌子,暗地里实际上是梁山的一个情报站。有时碰上单身客人,这个酒店也会杀人劫财。
            朱贵这个酒店的重要性,在水浒中多处表露,林冲上梁山就是通过朱贵的酒店,晁盖一伙上梁山也是途径朱贵的酒店,而后清风寨、清风山的一大批人上梁山还是通过朱贵的酒店。晁盖一伙上梁山时,吴用曾有一段话揭示了朱贵这个酒店的重要性,“现今李家道口有那旱地忽律朱贵在那里开酒店,招接四方好汉。但要入伙的,须是先投奔他。我们如今安排了船只,把一应的物件装在船里,将些人情送与他引进。”可见这酒店基本上就是梁山早期同外界的唯一桥梁。一般来说只要安全的到达了朱贵的酒店就等于平安到梁山了
            


            31楼2011-06-27 12:45
            回复
              由于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当梁山的规模扩大后,就迅速扩充到四家酒店。朱贵仍然经营李家道口的那个酒店,不过在梁山内部改名为东山酒店,到梁山石碣受天文的时候,又换到了南山酒店。酒店的负责人也从原来的一人增加为两人。梁山组织对情报工作非常重视,正式编制内就有打探情报4人,各地酒店(情报站)8 人,加上戴宗总共13人,占梁山好汉总数的一成多。这个建制大概要超过大部分的黑帮或白道机构。但重视情报工作是一回事,底层情报工作人员的地位又是另一位事。朱贵其实并不算一个只能坐地收集情报的小特务。李逵回乡取老娘时,宋江特地安排朱贵同去,虽说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朱、李两人同乡,但也说明朱贵此人还是相当精明能干的。事实上,朱贵能在政府的眼皮底下开了这么个酒店,当梁山的耳目这么久而安然无事,显然也不是个简单人物。然而朱贵在梁山的排名却惨不忍睹。最早王伦时代4名好汉,朱贵排最后一位,林冲上山后备受王伦打压,但仍顶了朱贵的第4位,朱贵落到最后一位。晁盖火并王伦后,梁山重新排位,朱贵在当时的11名大哥中,仍然排最后一位,后来白胜被晁盖救出上山后,才排在朱贵后面。清风寨、清风山的那伙人上山后,梁山扩充到21人,又重新排了一次位,这一次朱贵还是倒数第二,仅在白胜之前。宋江上梁山后,梁山基本上就没有进行过实质意义上的排名,直到石碣受天文,朱贵在108人中排名第93,在绝大部分的好汉后面。但在情报工作人员内还算是高的。梁山的情报系统除了特务总头子、宋江嫡系之嫡系戴宗排名20、身列天罡星外的其余小特务们地位都很低,全部位列地煞后排,在朱贵前面的,仅有77位打探军情的乐和,和88位同在南山酒店、但反而担任朱贵副手的杜兴两人。可见情报工作虽然重要,但小特务们往往地位很低。
              


              33楼2011-06-27 12:45
              回复
                从朱贵的经历来看,可以算是长期从事秘密工作的优秀情报人才,又是梁山创帮元老之一,朱贵对梁山的重要性和贡献恐怕不会亚于任何一名天罡星成员。然而日后仅排名93,实在令人感到意外。但是从王伦时代起,无论在晁盖还是宋江时代,朱贵的排名均不高,这又说明这是个普遍现象。其实仔细想想,这也合理,因为职业特务,本来就应该在幕后充当无名英雄,而不能在前台的享受鲜花和掌声,这是情报工作的特殊性造成的。所以真正的大特务(如石秀,燕青)往往都不会在情报系统内,常常另有要职,而特务工作仅仅为他们的副业
                


                34楼2011-06-27 12:46
                回复
                  七、铁胳膊蔡福
                  蔡福,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人氏,原任北京大名府市监狱长兼行刑刽子手。水浒上说他“手段高强”,人称铁胳膊。蔡福为人精明圆滑,对官场上的陋规了如指掌,该捞的捞、不该拿的不拿,是个明哲保身、有着多年官场历练的老油子。
                  梁山设计借李固之手把卢俊义弄进死牢后。李固就找到了这位蔡监狱长,准备出50两黄金(15万人民币)买卢俊义一条命。但蔡监狱长是什么人,李固的手段能瞒过梁中书、却瞒不过他老人家,所以就点明你李总监吞了整个卢氏集团,区区15万人民币就想要我帮你擦屁股,没门!至少要来个10倍,500两黄金(150万人民币)才行,李固说没问题150万就150万。交易谈成,蔡福就让李固第二天来收卢俊义的尸体。看这段描写,这条利用职权在监狱里帮人消灾的财路,蔡监狱长肯定用过不止一次。而且从谈交易的老练程度来看,蔡福是个相当精明的人,在地方上也不是善种。
                  


                  35楼2011-06-27 12:46
                  回复
                    蔡福这个人同戴宗不同,场面上做事情还是非常上路的,比方说燕青要想给卢总送点饭,蔡福也不为难他。蔡福对卢俊义应该还是同情的,但生意是生意,如果卢总这条命能给我们蔡监狱长带来500两黄金的收益,那么廉价的同情心就不值几个钱了。水浒中的监狱黑幕重重,当年戴宗戴监狱长就曾扬言过,弄死个把犯人不就像弄死个苍蝇一样轻松嘛。这种生意对蔡监狱长来说风险很小,利润则极大。
                    不料一件意外的事情却把蔡监狱长搞被动了。就当蔡监狱长同李固谈拢后不久,梁山的柴进就找上门来了。梁山弄卢俊义进大狱目的,就是要把他再救出来、弄进组织。柴老大也不废话,表明身份,然后一出手就是1000 两黄金(感觉好像是梁山事先知道李固同蔡福的交易价格似的)拍在桌上,让蔡福留卢俊义一命,然后话里软中带硬告诉蔡福,
                    “如是留得卢员外性命在世,佛眼相看,不忘大德;但有半米儿差错,兵临城下,将至濠边,无贤无愚,无老无幼,打破城池,尽皆斩首。”
                    


                    36楼2011-06-27 12:46
                    回复
                      意思是你蔡监狱长好自为之,卢总若有个三长两短,梁山肯定是不会放过你的。梁山这一招很狠,威逼加上利诱,蔡福一个小官僚当然压力很大。柴进的话相当有分量,水浒上说蔡福当场就“吓得一身冷汗,半晌答应不得”。蔡福并不是傻子,回家同弟弟蔡庆一商量,简单一个利益算计、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且不说梁山给的价钱是李固的两倍,得罪梁山这个全国性的强大黑帮,就算有命拿李固的钱,也没命来花这笔钱。何况蔡福一个小小的监狱长,要是敢不收梁山的钱,灾难可能就在眼前了,所以不妨卖梁山一个交情,就用梁山这笔钱来向梁中书和负责本案的张检察长那里买卢俊义的一条命。由此可以看出蔡福是相当懂得审时度势的一个人,做事也非常理性。但这么一来,蔡福也就同梁山就绑在一条船上了。上面这一段非常精彩,如果把人物全换成现代人的话,是个非常经典的黑社会电影桥断。
                      


                      37楼2011-06-27 12:46
                      回复
                        在蔡福的活动下,贪财的梁中书放了卢俊义一条生路将他发配,但李固不死心,收买押送公安继续对卢俊义下手,却被燕青所救。但不料逃亡途中卢俊义又再次被抓获,这次梁中书决定将卢俊义就地正法。行刑时,蔡福就对卢俊义说:“卢员外,你自精细看,不是我弟兄两个救你不得,事做拙了。”意思是我们也尽力了,梁山就算要怪,也怪不了我们。关键时刻蔡福也只有明哲保身了。幸好石秀孤身劫法场、延缓了行刑,梁中书也怕梁山不按牌理出牌,没敢立即杀石秀、卢俊义,就把两人再次关入大牢。事有转机,蔡福还是刀切豆腐两面光,两边不得罪,一方面狱中好好照顾卢石二人。另一方面照样当他的监狱长同梁中书周旋。就这么过了几个月,水浒上说,“蔡福要结识梁山泊好汉,把他两个做一处牢里关着,每日好酒好肉与他两个吃,因此不曾吃苦,倒将养得好了”。这数月蔡氏兄弟对卢俊义的悉心呵护,对卢俊义来说可谓是恩重如山,所以当梁山打下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的时候,卢俊义一见到宋江,就拉着蔡氏兄弟对宋江说:“在下若非此二人,安得残生到此!”感激不已。蔡氏兄弟因而也归入了卢俊义派系。
                        蔡福是卢俊义上梁山的副产品,从柴进送上1000两黄金(300万元人民币)时,蔡福的命运就被决定了,要么帮梁山维护卢俊义,结果就是最后上梁山,要么就是不理梁山,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全家被梁山灭门,别无第二条路。蔡福的做法已经是他在尽量保护自己下能做的最佳办法了,充分体现了一个小官僚的精明和圆滑,但是无论他个人再怎么有办法,个人还是无法对抗一个庞大组织的意志的。
                        


                        38楼2011-06-27 12: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