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虫吧 关注:10贴子:119
  • 1回复贴,共1

杨小凯中国经济史读后--农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杨小凯中国经济史读后--农村

<<杨小凯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读后感

陈毅聪(成一虫)

说明:下面文字,凡加引号者,均引自<<杨小凯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

正文:

关于佃农制与自耕农之间的优劣比较,以及有关国共两党对佃农制的改革,杨小凯持一种倾向于保留原有佃农制的态度,对分成地租制颇为认可。例如,在杨小凯文章中说到,“在一个自由契约制度中自发产生的分成地租制度是种有效率的土地制度。”“清朝末年的土地制度并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阻碍。”“(民国时)佃农并不一定非常贫穷,有的佃农大户反而比小自耕农富有,他们已形成资本主义式租佃,雇工商业化农业经营的萌芽。”“整个二十世纪统治中国的意识形态"耕者有其田"可以说是人们对现代经济学无知而接受的一些政党的机会主义口号。”“经济发展的关键并不在於土地改革(其长期效果往往是负面的),而在於交易效率的改进,对财产权和自由契约,自由企业的保护。”“张五常(Cheung,1969)也发现台湾的和平土改对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的经验证据。”

我个人认为,杨小凯他忽视了自有土地(耕者有其田)对于农民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在半个多世纪或者说解放之前,中国没有公共社会保障制度,或者社会保障制度无力施惠农村。当佃农面临着天灾人祸时,抗风险能力极低。比方说,佃农家人生了重病,他可能没有足够现金来治病,也没有什么资产可供变现。而自耕农最不济之时还有一条路,即,出卖自己的田地,以备严重时刻之需要。所以,对人权法制及生产效率的要求,可能得让位于社会公正。

换言之,假使佃农制是有效的,为了社会公正,为了提高民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还是得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它也是中国历史上农民的普遍要求,有很长的历史传统,在政治上极具意义。尽管,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可能会伤害原有的“财产权和自由契约”。

目前中国农村集市交易仍旧是“以外生比较利益为基础的极低分工”。“外生比较利益是指天生生产条件或偏好不同引起的分工和交易,而内生比较利益是指后天形成的比较优势。”“农村经济的显著特点是,农民的主要消费是自己生产的,极少部分购自市场。”目前,解放已经五十多年了,看看当前中国的多数农村,其实与民国间、清朝末年,变化不太大。农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实是由良种(如杂交水稻)、外出打工、工业产品大规模生产后的降价等带来的。

中国农村劳动力是过多的,如果放开土地政策,失业或隐性失业可能会更多。即,只能暂时以低效换得高社会保障。这一点,对于当前中国的土地改革方向有一定借鉴意义。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有足够进展之前,农村劳动力还没有减少到一定程度之前,在社会公共保障制度普遍建立及应用于农村之前,不应该进行激进的土地改革(如大规模的土地自由买卖或说流转制度)。

***由上面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缺少基本社会保障,所以历史上的“耕者有其田”具有积极意义。

佃农制下的资本主义式的雇工农业经营(佃农是雇员,其收入为分成地租),大范围推广后,会不会自发演变出较高的生产力,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笔者认为,大范围推广佃农制,在历史上应该已经实现过,但并不能让农村有大发展。原因是:

1、佃农生产效率不高;2、佃农数量多,土地数量少,资本化投入少,主要是靠人力及自然来进行农业生产;所以:

3、产出少、收益少、风险大、波动大。在这种情况下,佃农收入低,只能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敢随便购买商品;同时,由于人多地少,佃农数量多,人均耕地少,所以有些时间比较闲暇,在现金收入少的情况下,只能尽量自己纺布、种菜、养鸡养鸭,努力做到自给自足。

佃农制下,地主没有积极性进行资本化支出,不愿意扩大机器(因为人多地少,人力便宜)及科技投入(地主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等,对生产力提升没有帮助。由于不同的佃农家庭之间也很少有生产协作关系,没有多少分工,所以专业化生产不太现实。



1楼2005-03-10 09:41回复

    ***由上面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由于中国人多地少,所以在佃农制下,多数佃农仍然得以自给自足经济为主。

    为什么没有细分工?原因:人多地少,温饱也没有完全解决,对粮食非常有需求,它基本上是各个村庄、各个家庭共同的生产品;当一个村庄均以粮食为主要产品时,不同家庭之间不可能有分工,一个是因为很难进行收益分配,一个是因为农活季节性明显,很集中,闲时闲,忙时忙,如果一个村庄只有十分之一劳力专业忙于播种或插秧或收割,在没有机器(买不起机器)的情况下,忙不过来,所以无法专业化。在这个意义上讲,当劳动力便宜时,粮食过高定价也是不妥的。

    杨小凯写道,“中共推动合作化的理由主要是,个人农场不利於机械化,不利於利用生产中的规模经济,不利於为工业提供原料,粮食。这些说法都不能在现代经济学中找到支持。日本的小土地所有制,成功地实现了机械化就证明了这些论调的无知。在有自由土地市场的条件下,一些日本企业家向农民租来很多小块土地合并成大农场,雇工进行商业化,专业化,大规模经营。而由於生产力提高,土地的所有者发现租地的租金收入高於自己种地的收入。而可以自由买卖租赁的土地也便於用合约的方式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

    笔者认为,日本的“小土地所有制”是建立在日本政府保护贸易、财政倾斜、农产品极高定价、劳动力较为昂贵(工资高,使得用机器替换变得有利可图)的前提下的,中国不一定可以照搬。另外,在中国南方的山区梯田,田地相当分散,面积小,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不现实的。

    ***由上面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日本的“小土地所有制”不普遍适合于中国农村。

    农业分工及专业化生产,也不一定具备条件。中国偏僻农村的农民,也想靠分工来增加生产效率,但受限于环境(或者说是交易费用过高),所以两三千年来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按杨小凯的观点,专业化及分工非常重要,关系到生产率与经济总量。那么,农民的专业化与分工真能包治百病么?

    1995或1996年,学校布置暑期社会调查报告的作业,我选择了福建沿海的一处农村。当时,政府希望农民"一村一品",走专业化之路,到处宣传"某某水果之乡"。但农民不是非常买帐。原因如下:

    1、农民专业化后的工作时间不规范,比方说,专业化只生产柑桔,则农民可能在一些日子里(非桔柑的劳作时间)没事可做。没事可做,农民收入就低,温饱就可能成问题(因为农民很多,所以劳力便宜,得满负荷工作才能养活自己及家人);
                
    2、专业化受限于生产条件。比方说,你想专业生产柑桔,可是你屋前屋后的地(可能只适合种菜)就不种菜么?你家的院子就不养鸡养鸭养猪么?再比方说,专业生产柑桔需要高投入,要买种子、化肥、农药,要雇临时工,你有技术与资金么?专业化生产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回报期(假设,果树要三四年结果),农民不一定等得起。

    3、专业化生产某种产品,销售及生产风险较大,而农民抗风险能力低。比方说,你专业生产柑桔,赶上虫灾、天灾,则损失比同时生产多种农产品的农民大。再比方说,赶上桔柑价格不好的年份,你所有收入都依赖它,则会赔光老本。

    ***由上面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农业生产专业化及分工受限于一些客观环境,局限于农业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缺少有效率的自然演进方式。

    在杨小凯的文章中写道,“很多学者指出,不是剩余农产品导致城市产生,而是城市化才导致专业农业和专业生产各种迂回农业机械的产品的出现,因而使农业生产力提高,剩余农产品增加。”这个观点,我认为较有道理。城市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非常重要。比方说,珠三角、苏南、浙北及温州地区,三农问题不突出,原因之一就是当地城市化进展较好。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还不够,非农人口消费力还不是很强,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后,往往卖不出去。有人说,三农出路是信息化、公司化、专业化、名优化。其实这些治标不治本,不普遍适合于全国农村。比方说,各地农村大范围种植名优品种——美国橙,则美国橙立马就会成为大路货。比方说,多数农民都了解信息后,可能多数都不受益,只有少数人有信息优势才可能受益,多数人的信息只能是滞后的。比方说,搞公司加农户模式后,公司可能把市场风险向农户转移,公司化后产品可能仍然不好卖,或者价格还是低,附加值是高了但让公司挣走了。比方说,专业化后,你专门生产的山东大葱,碰上日韩反倾销,倾家荡产。
    


    2楼2005-03-10 09: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