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AIR贴太平记,加上文字剧情,终于看到了结局……
在看的过程中自己写了点点东西,贴在这里,还望大家多多讨论
清和源氏者,独有足利贤
太平记人物全评:足利尊氏
其实尊氏并非有什么超乎常人的能力,理想上也不是那么坚定。论内政他不如师直兄弟,军略赶不上正成,作战勇猛难比直义;女人缘恐怕跟不上道誉,风雅自持不及亲房……然而,看完全剧,尊氏却是毫无争议的第一主角。
那么,尊氏靠的是什么?对了,就是无人可及的大局观、理想高度,和他身世赋予的武家栋梁地位。或许自己的一念太坚定,对待世间就会变的偏执起来。亲房不放弃公家一统,直义也坚持武家至上;唯有尊氏的眼光始终凌驾于他们之上;教导义诠时,“你是武家统领,不能跟直冬相比!”
至于他的身世,身为足利家继承人的身份,足利的号召力在全国也是其他的源氏无法相比的,新田义贞便是一个明证。
他的这种大局观,无疑来源与他的父亲足利贞氏:“你的丝毫决断……都将关系到足利全族人的命运……”让年少气盛的尊氏,成长为源氏名门统领的,正是他隐忍一生的父亲。父亲对他的影响,甚至留给他起兵的决断,都是无法替代的。
而这一点理想,是谁教给他的呢?没错,就是多年前死去的年轻朝臣,日野俊基。“美好的世间……就在我们不远”尊氏从此的转变,一直贯穿全剧。所以不要小看俊基,他初期的奋战和殉死,虽然简短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他是剧中死去的第一个正面人物,其后许多人的死去,悲凉或者壮烈,也不过是后来人罢了。
大家还记得他和尊氏共骑一马,在正季帮助下摆脱北条追兵的情节么?那才是真正的公武同心(笑),有着后来权利斗争中所不能比拟的纯洁和天真。所以让我们再次记起他的辞世之句把:
“古来一句,无死无生。千里云尽,长江水清”
和尊氏同样持有如此理想的,我想只有两个人:正成和右马介。而正成对天皇尽忠,早早死去了;右马介却以另外一种方式和尊氏战斗到了最后。他简直是尊氏的替身,一直照看藤夜叉和足利直冬(小时候还是不知哉丸)许多年;到最后他的死,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尊氏都快要死去了,他的一生也自然随之完结:他无论多么危险的地方都出入自如,最后却死在他看护多年的直冬手里。
“那个当年的孩子,30年后却放火烧了京都……”右马介对直冬的一句怨恨,因战乱造就的不幸已经够多了,直冬你为何却又再加上一笔?
尊氏的一生,都在他人引领和形势逼迫之下度过:初期是义贞,后醍醐,后来与天皇决裂后,便在身不由己的状况下彷徨。还记得他下决心与天皇对抗的那一刻么:镰仓即将沦陷的时刻,他已下的出征决意,虽然身边仅仅是少数的随从,数万的新田军却望风披靡。打乱头发骑马冲出的身影,好似鬼武者一般的身姿,也就是在此处,尊氏的存在感才变得无比的强烈。以渺渺之身却能在一念之间撼动天下大势的人,除了尊氏,还会有谁呢?
百载家名著,飞扬射马鞭,隐歧回帝驾,建武纪臣年。三代山河启,千秋俎豆悬,清和源氏者,独有足利贤!
在看的过程中自己写了点点东西,贴在这里,还望大家多多讨论
清和源氏者,独有足利贤
太平记人物全评:足利尊氏
其实尊氏并非有什么超乎常人的能力,理想上也不是那么坚定。论内政他不如师直兄弟,军略赶不上正成,作战勇猛难比直义;女人缘恐怕跟不上道誉,风雅自持不及亲房……然而,看完全剧,尊氏却是毫无争议的第一主角。
那么,尊氏靠的是什么?对了,就是无人可及的大局观、理想高度,和他身世赋予的武家栋梁地位。或许自己的一念太坚定,对待世间就会变的偏执起来。亲房不放弃公家一统,直义也坚持武家至上;唯有尊氏的眼光始终凌驾于他们之上;教导义诠时,“你是武家统领,不能跟直冬相比!”
至于他的身世,身为足利家继承人的身份,足利的号召力在全国也是其他的源氏无法相比的,新田义贞便是一个明证。
他的这种大局观,无疑来源与他的父亲足利贞氏:“你的丝毫决断……都将关系到足利全族人的命运……”让年少气盛的尊氏,成长为源氏名门统领的,正是他隐忍一生的父亲。父亲对他的影响,甚至留给他起兵的决断,都是无法替代的。
而这一点理想,是谁教给他的呢?没错,就是多年前死去的年轻朝臣,日野俊基。“美好的世间……就在我们不远”尊氏从此的转变,一直贯穿全剧。所以不要小看俊基,他初期的奋战和殉死,虽然简短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他是剧中死去的第一个正面人物,其后许多人的死去,悲凉或者壮烈,也不过是后来人罢了。
大家还记得他和尊氏共骑一马,在正季帮助下摆脱北条追兵的情节么?那才是真正的公武同心(笑),有着后来权利斗争中所不能比拟的纯洁和天真。所以让我们再次记起他的辞世之句把:
“古来一句,无死无生。千里云尽,长江水清”
和尊氏同样持有如此理想的,我想只有两个人:正成和右马介。而正成对天皇尽忠,早早死去了;右马介却以另外一种方式和尊氏战斗到了最后。他简直是尊氏的替身,一直照看藤夜叉和足利直冬(小时候还是不知哉丸)许多年;到最后他的死,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尊氏都快要死去了,他的一生也自然随之完结:他无论多么危险的地方都出入自如,最后却死在他看护多年的直冬手里。
“那个当年的孩子,30年后却放火烧了京都……”右马介对直冬的一句怨恨,因战乱造就的不幸已经够多了,直冬你为何却又再加上一笔?
尊氏的一生,都在他人引领和形势逼迫之下度过:初期是义贞,后醍醐,后来与天皇决裂后,便在身不由己的状况下彷徨。还记得他下决心与天皇对抗的那一刻么:镰仓即将沦陷的时刻,他已下的出征决意,虽然身边仅仅是少数的随从,数万的新田军却望风披靡。打乱头发骑马冲出的身影,好似鬼武者一般的身姿,也就是在此处,尊氏的存在感才变得无比的强烈。以渺渺之身却能在一念之间撼动天下大势的人,除了尊氏,还会有谁呢?
百载家名著,飞扬射马鞭,隐歧回帝驾,建武纪臣年。三代山河启,千秋俎豆悬,清和源氏者,独有足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