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诗歌是人类情感和语言文字的美妙结合。一首好诗,是美好字句的最佳排列,可以令人吟诵欣赏,回味无穷。由於中国文字的单音特性,诗歌更能展现出音韵结构的整齐与节奏之美,独具特色。千百年来,前人留下无数精采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亦是高度智慧的结晶。每一时代流传的诗歌,也能反应当时的民风和文艺趋向。美好的诗歌,可以陶冶性情,变化气质,移风易俗,振奋人心。
诗歌首重韵味和意境。要求歌诵谐和及声调之美,必需用韵;为了调配音节达到排列整齐之美,因此会有字数上的规律。音韵和格律(音律)的作用,可以增加诗歌的美感,强化其音乐性和艺术内涵以表现各种感情,达到歌者顺吻,听者悦耳(四库提要 语)的效果。溯自先秦的民歌,古老的诗经,到後来的诗、词、曲、歌谣、俗谚,多半是押韵的。用韵不但能使声调谐和,更方便配合音乐,易於流传。唐代以前的诗歌,虽有字数整齐的排列方式,但没有硬性的格律定则。唐代文艺鼎盛,为诗歌开创了辉煌的境界。然而过份讲求格律的结果,反而造成形态上的限制。科举制度,更助长了音律上的枷锁。唐代的韵书和格律,一直沿用至今,尚未让固有的传统诗词挣脱这种人为的桎梏。
近百年来,中国的社会迅速转变,传统的旧体诗词:包括唐前的古体诗,唐代兴起的近体诗,和宋词,元曲,都已渐渐没落。一来因为旧体诗词的音律困难未能克服,使年轻的作者望而却步。二来没有科举功令的影响,诗词变成只供少数人欣赏或寄兴言情之用,失去大众共鸣的活力。三则由於西洋文化的冲击,渐渐出现新的诗体(人称新诗或现代诗),而能够背诵或学作传统诗词的人就越来越少。传统诗词的式微,实在是中华文化的不幸。许多最能代表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和气质的传世之作,渐渐变得不为人知。因为缺乏这种优美的文学薰陶,年轻的一代逐渐变得浮躁而没有深度,对中华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意识也茫然无知;自然也影响到政治和民心。台湾一些政治人物崇洋媚日丧失自我,少年男女轻浮奢靡毫无气质,都与欠读诗书有关。更明显的例子可见於流行歌曲的转变。早期的流行歌曲,不但曲调悠扬,而且歌词典雅,例如秋水伊人,飘零的落花,何日君再来,至今仍能流传海内外,可见有其不朽的艺术价值。反观今日所谓的一些新歌,不但歌词内容字句粗俗不堪,贫乏浅薄,而且任意掺杂外语,弄得邪腔怪调不中不西,听之令人作呕。究其原因,无非是一些歌曲作者素质教养太差,粗制滥造,不肯用心去创造有深度的艺术,也不去学习固有的文化精髓诗歌。长此以往,中国的民风和艺术前途,实有无限隐忧。
幸而,前人留下的诗词智慧结晶,毕竟有其不朽的存在价值。近年来由於资讯工业的发达,在网路上,书坊中,和一些有格调的报章杂志,还不时看到新出的传统诗词作品。这种诗词的美妙之处,在於能用含蓄象徵的手法,表达心中的意境和情感。常常只用寥寥数字,可以涵意无穷,胜过新诗十行。虽然想恢复唐宋盛况已经不易,但是若能把传统诗词的音律稍作更新精简,让高雅的诗词充满活力再度引起大众的共鸣,却是可以做到的事。下面谨就个人管见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藉此与诗词同好一起探讨研究:
(1)传统诗词的音韵亟待统一简化,让大家使用同一诗韵。
(2)旧式的格律必需精简更新,脱离框架给予意境的束缚。
(3)推广创造新体传统诗词,以高雅的风格改善民心气质。
深望能藉著这些改革,把前人留下的诗词智慧结晶发扬光大普及群众。若能净化时下的粗俗歌曲,提升中华文化的民族意识,端正社会风气,更有特殊意义。
二.精简诗词音韵的问题
从先秦最早有记载的诗歌到唐代以前,流行的是古体诗。虽然大都用韵,但并无硬性规定的韵目,只求近似适合口语押韵即可;这原是一种顺应自然又能使得声调铿锵,非常可取的办法。既有节奏美感也容易入乐,如乐府诗和後来的词曲都是和歌曲有联带的作品。四声的发现,再把四声二元化为平及仄(上去入)两个声类,原是很科学的发展。音韵问题首先出在唐朝官府硬性地规定了一本唐韵,或许当时尚能符合口语韵脚,但千馀年来的语音变化加以南北方言的混杂,唐韵中很多地方已经和後来的口语不符了。唐後虽有些许更改,但一来不敌科举的功令势力,二来用者大都墨守成规,多少年来,仍然维持了106个韵脚,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诗韵,或称平水韵,成为一个因循相承,被强迫接受的标准。
诗歌是人类情感和语言文字的美妙结合。一首好诗,是美好字句的最佳排列,可以令人吟诵欣赏,回味无穷。由於中国文字的单音特性,诗歌更能展现出音韵结构的整齐与节奏之美,独具特色。千百年来,前人留下无数精采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亦是高度智慧的结晶。每一时代流传的诗歌,也能反应当时的民风和文艺趋向。美好的诗歌,可以陶冶性情,变化气质,移风易俗,振奋人心。
诗歌首重韵味和意境。要求歌诵谐和及声调之美,必需用韵;为了调配音节达到排列整齐之美,因此会有字数上的规律。音韵和格律(音律)的作用,可以增加诗歌的美感,强化其音乐性和艺术内涵以表现各种感情,达到歌者顺吻,听者悦耳(四库提要 语)的效果。溯自先秦的民歌,古老的诗经,到後来的诗、词、曲、歌谣、俗谚,多半是押韵的。用韵不但能使声调谐和,更方便配合音乐,易於流传。唐代以前的诗歌,虽有字数整齐的排列方式,但没有硬性的格律定则。唐代文艺鼎盛,为诗歌开创了辉煌的境界。然而过份讲求格律的结果,反而造成形态上的限制。科举制度,更助长了音律上的枷锁。唐代的韵书和格律,一直沿用至今,尚未让固有的传统诗词挣脱这种人为的桎梏。
近百年来,中国的社会迅速转变,传统的旧体诗词:包括唐前的古体诗,唐代兴起的近体诗,和宋词,元曲,都已渐渐没落。一来因为旧体诗词的音律困难未能克服,使年轻的作者望而却步。二来没有科举功令的影响,诗词变成只供少数人欣赏或寄兴言情之用,失去大众共鸣的活力。三则由於西洋文化的冲击,渐渐出现新的诗体(人称新诗或现代诗),而能够背诵或学作传统诗词的人就越来越少。传统诗词的式微,实在是中华文化的不幸。许多最能代表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和气质的传世之作,渐渐变得不为人知。因为缺乏这种优美的文学薰陶,年轻的一代逐渐变得浮躁而没有深度,对中华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意识也茫然无知;自然也影响到政治和民心。台湾一些政治人物崇洋媚日丧失自我,少年男女轻浮奢靡毫无气质,都与欠读诗书有关。更明显的例子可见於流行歌曲的转变。早期的流行歌曲,不但曲调悠扬,而且歌词典雅,例如秋水伊人,飘零的落花,何日君再来,至今仍能流传海内外,可见有其不朽的艺术价值。反观今日所谓的一些新歌,不但歌词内容字句粗俗不堪,贫乏浅薄,而且任意掺杂外语,弄得邪腔怪调不中不西,听之令人作呕。究其原因,无非是一些歌曲作者素质教养太差,粗制滥造,不肯用心去创造有深度的艺术,也不去学习固有的文化精髓诗歌。长此以往,中国的民风和艺术前途,实有无限隐忧。
幸而,前人留下的诗词智慧结晶,毕竟有其不朽的存在价值。近年来由於资讯工业的发达,在网路上,书坊中,和一些有格调的报章杂志,还不时看到新出的传统诗词作品。这种诗词的美妙之处,在於能用含蓄象徵的手法,表达心中的意境和情感。常常只用寥寥数字,可以涵意无穷,胜过新诗十行。虽然想恢复唐宋盛况已经不易,但是若能把传统诗词的音律稍作更新精简,让高雅的诗词充满活力再度引起大众的共鸣,却是可以做到的事。下面谨就个人管见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藉此与诗词同好一起探讨研究:
(1)传统诗词的音韵亟待统一简化,让大家使用同一诗韵。
(2)旧式的格律必需精简更新,脱离框架给予意境的束缚。
(3)推广创造新体传统诗词,以高雅的风格改善民心气质。
深望能藉著这些改革,把前人留下的诗词智慧结晶发扬光大普及群众。若能净化时下的粗俗歌曲,提升中华文化的民族意识,端正社会风气,更有特殊意义。
二.精简诗词音韵的问题
从先秦最早有记载的诗歌到唐代以前,流行的是古体诗。虽然大都用韵,但并无硬性规定的韵目,只求近似适合口语押韵即可;这原是一种顺应自然又能使得声调铿锵,非常可取的办法。既有节奏美感也容易入乐,如乐府诗和後来的词曲都是和歌曲有联带的作品。四声的发现,再把四声二元化为平及仄(上去入)两个声类,原是很科学的发展。音韵问题首先出在唐朝官府硬性地规定了一本唐韵,或许当时尚能符合口语韵脚,但千馀年来的语音变化加以南北方言的混杂,唐韵中很多地方已经和後来的口语不符了。唐後虽有些许更改,但一来不敌科举的功令势力,二来用者大都墨守成规,多少年来,仍然维持了106个韵脚,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诗韵,或称平水韵,成为一个因循相承,被强迫接受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