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吧 关注:154,773贴子:3,337,801
  • 9回复贴,共1

【转帖】神雕系列评论——大战重阳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此篇文章为转帖


IP属地:北京1楼2011-07-25 23:39回复

    《神雕》系列评论——大战重阳宫
    --------------------------------------------------------------------------------
    作者: gene-x 时间: 2006-4-6 13:45
    《神雕》系列评论——大战重阳宫
    看过新版《神雕》的大战重阳宫这场戏,总觉得很有些话要说。
    重阳宫的这场戏一直是我非常关注,因为这是我在书里面觉得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是真正的巅峰。虽然这一战金庸放在了全书的四分之三这个通常不会是高圞潮的位置。但只要看一下后面的情节。已经没有什么大篇幅的场景。唯一的一场就是襄阳大战了。但那是为国圞家民圞族的一战。和重阳宫大战正好是一公一私的两场不分轩轾、性质不同的高圞潮大戏。
    如果说襄阳大战是成全了杨过的大侠之道。那么重阳宫大战完成的则是杨龙二人的爱情果实。小龙女和杨过之间的所有误会、分歧在这里全部得到了结果。杨过断臂后性格得到了跨越式的成长,一一看破了父仇、世俗不容的不伦恋、迷恋红尘花花世界等一直困扰的问题,也表示了想和小龙女回古墓清静一生的意愿。消除了两人在世界观、生命观上的不协调。而小龙女也知道了自己失贞的真圞相,并在这一战完全解除这个梦魇。连郭芙这个若隐若现的第三者也用一剑彻底退出。所有的不明朗因素和以前安排下的伏线都已经浮出了水面。大起大落之后必定就是爱情的开花结果。金庸先生把他们的婚礼安排在了这里也就足见其意了。
    这一场大战也是两位主角武学上总结。很多人会说以后他们不是更强吗?没错!但正是这一战确定他们的武学风格。杨过从神雕那里得到玄铁重剑,从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中领悟圞到了武学的真谛。从机巧百变向沉稳刚猛的武术风格作了飞跃。从以前贪多务得的困惑中彻底解圞放出来。所以这一战里他一次就击败了所有以前在他之上的对手。从此以后可以独步江湖,走出古墓派的风格另辟蹊径。也为他突破常伦完成爱情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注脚。而小龙女从周伯通那里学会了双手互搏,不但增强了实力,更完善了古墓派武功。古墓派武学原本就是不求力敌,只以速度、巧妙取胜。同样要求心境清明的双手互搏正符合这种风格。从此轻灵飘逸的古墓武学让小龙女虽无奇遇,以一介弱女子却天下少有抗手。甚至让人觉得双手互搏的出现不是为了射雕里的周伯通和郭靖,倒是为了在这部《神雕侠侣》中为小龙女而生的。这是金庸对这一力一巧两种各走极端的武学的集中表述。
    这一场大战是神雕中金庸对武戏部分的描写最为详细的一场。其他的打斗的描写基本都是就风格、气氛上去写。而这一场却是几乎连一招一式都说得非常细致。这对导演、编剧都是极大的便利。而且其中可供导演发挥特技的亮点也极多。包括小龙女追风赶月的双剑、匪夷所思万剑齐飞、刚猛卓越的玄铁重剑等等。
    其中以小龙女的武戏的最多。一战全真众小道;再战尼摩星等三大高手,三战金轮、四战金轮等四大高手;五战全真五子;六战金轮及五子等九个高手。一路过关斩将,一层强似一层,一层险似一层,高圞潮迭起。这也是小龙女在剧中武功的最后一次大展示。之后就只剩下对决公孙止夺解药和襄阳大战中打打小兵的那些小打小闹了。武侠小说的主角人物塑造都是分性格和武学的成长两条线路做描写的,缺一不可。重阳宫大战正是这样一条武学线路上的终点站。
    在后半段和杨过来到的时候,整场又进入了另一个阶段。跟刚才扣人心弦的打斗相比,那是一个“沉默”的紧迫。两人在大敌环伺下,互相依偎,傲立独行。一个断臂残缺一个伤重垂死,却又凛凛然而无惧无畏,挂怀的只有对方的伤势,淳淳慰问,缠圞绵悱恻、旁若无人。金轮法圞王等虽在旁虎视眈眈,却是“人人一声不响,呆呆的望着这对小情人。在这段时光之中,谁也不想向他们动手,也是谁也不敢向他们动手。”刀光剑影间一派安详温柔,风暴前可怖的寂静里面却是小情人的莺莺燕燕。这就是金庸笔下壮美爱情的终极。杨过与小龙女的相恋不正如同那在刀尖上的舞蹈?那么残酷却又那么浪漫。那是绝境中绽放的玫瑰、是绝望里喷圞发的艳圞丽。虽跌落地狱般无边的黑圞暗与凄凉,光芒却映照于九天凌宵之上。这也是他们将面对十六年离别的凄苦与悲壮前最后、也最灿烂的释放。
    


    IP属地:北京2楼2011-07-25 23:47
    回复
      就连杨过的打斗也是完全配合这大音稀声之境,金庸巧妙地利圞用了小龙女的伤而让杨过扶着她,充分表现“大巧不工”的重剑虽具澎湃磅礴的力量却又凝重如山的坚定。尹克西、潇湘子等高手皆一招而胜,力劈银铜铅三轮,剑压达尔巴、霍都。 杨过虽一步不移却败尽敌手。其凛凛神威在这一个个的静止的镜头中飞扬跋扈。真正是举轻若重,力透纸背!
      前后两段一动一静一快一慢,前面是浓墨重彩、后面是斧凿刻划。既徊异不同又着着相扣。相互辉映。两个人物、两门武学至此完整无遗
      但从剧中看,张纪中似乎忽视了这一场戏,至少远远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这样一场大戏就算用一集的时间去做也完全不过份。但在剧中却只用了不到十分钟。而前面小龙女追尹志平(我还是不太习惯甄志丙这个名字)、全真教内部争执和后面飞渡过山涧等容易简化的小故事却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去扩大这种舍本而取末的删减手法让人不敢想像。令我看完这一段的时候的第一反应是“张纪中究竟做了什么?”
      前半段小龙女独战群雄的大戏,剧中只用几分钟就打发了。前面和金轮对决时间上尽管短了点倒也还看得过去,特技运用设计上虽然不太满意但也还可以表现一点玉女素心剑法的意思。就整部戏的武打特技来看就还过得去。但后面以一敌五时设计却十分稀松平常。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套的武侠片套路,虽然有一些新一点的威亚动作,乍看上去一个个飞来飞去精彩纷呈。实际不过是鱼目混珠,并不能显示新玉女素心剑法的神奇。最后还让一个丘处机一掌把小龙女打得飞了出去(连一早还特意提到的“七星聚会”也没有表现出来,而且出手的还不是武功高于小龙女的金轮法圞王),让小龙女精妙绝伦的武艺落了个虎头蛇尾的下场。这是对神圣的小龙女一种彻底的污圞辱。其可恶程度尤甚于尹志平的玷污。
      其实就算要缩减层次这场戏也非常好规划的:
      小龙女上场一言不合即夺下双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取众小道,先声夺人。(这里大概用不到一分钟的镜头就足够了。书中这一战就是表现小龙女剑法的特点“快”,而且小喽罗原本就是用来这样一闪而过,造个声势);赵志敬为怕小龙女的追风快剑而东躲西圞藏,引出了尹克西等三大高手;
      再来就是赵志敬东躲西圞藏引出尹克西等三大高手出手,小龙女在高手过招总能神鬼莫测对隔空袭赵志敬(这一战表现的是玉女剑法的“奇”,可惜剧中完成完全被忘记了);
      接着金轮法圞王在那三人不继之时加入战团,在他这个绝顶高手主持之下,小龙女久攻不下,在包围中静待良机(书中分别用了“一声长响”、“繁弦轮指”来形容她的快剑,这在现在的电视剧的表现效果下都是游刃有余的),偶然踩到地上的剑,灵机一动以天罗地网势发动万剑飞舞击破四人围圞攻(原来书中前面特意写的那看上去没有实战意义的天罗地网势就是为今天这一幕准备的),继续追击赵志敬。(这样就把二、三、四战合并为一战了);
      紧接着在追击过程中(穿圞插赵志敬跌跌撞撞的滑稽的镜头是完全必要的),正好遇上全真五子出关,为了保护自己的弟圞子,全真五子当然不由分说就动上手来。小龙女自然是占尽上风了(玉圞女圞心圞经技压全真是无论如何都要表现一下的,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也让全真五子那些小配角知道全真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金轮这批反派当然是袖手旁观了);过程中众小道不断加入,甚至组成北斗阵。令小龙女一下子处于困境(这和原著有区别,在电视剧中要写小龙女突然发呆以致要尹志平出手相救才逃过一劫实在不太真圞实,难于表现。而且也后面重复了);在危险中尹志平临时反过来保护小龙女身受重伤,还让小龙女差点再刺一剑(这和原著的细节上差不多,小龙女想刺却对这刚刚舍命救你圞的圞人下不了手)。全真五子的攻势立刻因为甄志丙的奇怪举动而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金轮这些人自然要再挑圞起战端,最后演变成九大高手围圞攻小龙女了。才有后来受两路夹击命至垂危的一幕。而原著中小龙女看到玫瑰突然失去战意的一幕确实很难拍,很难表达。我看倒不如改为小龙女在苦战中看到了玫瑰,想起了每每与他并肩作战的杨过,大叫一声“过儿”,杨过也在远处回了一声“姑姑”,一呆之下受到重创来得更合情合理。
      


      IP属地:北京3楼2011-07-25 23:47
      收起回复
        这样修改虽只是我一家之言,但对比剧中情节依然紧凑,层次却分明许多。虽然比剧中的十多分钟在时间长上不少,但小龙女的整个的塑造却完整得多。更重要的是节奏感会明快得多。
        而且明显在这几分钟的镜头中,导演一味地追求快节奏地推进剧情以求目不瑕接的感觉,期间毫无停顿和松缓。但这样不过是在挑战观众的视觉疲劳神圞经而已。正所谓一张一弛方能长久。在神雕原著中尚且处处发现这种缓急相间的艺术处理。但剧中反而没有这种节奏感的存在。一部电视剧应该能够吸引观众在三个小时内既聚精会神地欣赏,中间又不觉得疲备才算是一部节奏感好,容易观赏的好作品。这方面倒可以学学香圞港剧集。虽然演技、制圞作和内涵不怎么样,但十五钟一个小高圞潮一个笑点,绝对是既吸引又不让人疲累。不过现在这种只顾讲故事,不顾节奏感的毛病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并不能全怪导演,更多的是风气问题。
        本来这六战作为电视剧来说太长而做一定的删减合并是情有可原的。但像剧中那样六战混成一团,毫无层次感而言。只能用态度马虎、手法低圞劣来形容。而连数十把剑漫天飞舞这样可以大秀特技的机会都放过就是愚蠢了。难为张大胡子还枉自说神雕特技可以媲美魔戒呢。
        回到刘亦菲在这场戏中的表演上。这一场戏的前段小龙女虽然都是武戏,但金庸却仍然通过其中的细节刻画了小龙女性格部分。首先是恨的部分,这是小龙女在全书中唯一的一次主动出战。这是全书中绝无仅有的表现其“恨”和“狠”的机会。刘亦菲看到了这个机会,并着力表达小龙女这难得的“狠”的一面。这种把握亮点的想法十分好。她也做到了。眼神锋锐有力,动作俐落稳辣。但失误却十分明显。小龙女的“恨”和“狠”是非常有目的性的。她只恨赵志敬和尹志平。而且她心里对这种恨是有疑问的。小龙女在追踪他二人的时候迟迟不下手,就是因为她会问自己:“杀了他们又怎么样呢?”另外深厚的道圞家修为让她对仇圞恨有天生的抗拒和达观。她就连对一直苦苦相逼的师圞姐也没有过恨。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她师父的禁圞令,她早就把玉圞女圞心圞经交给李莫愁。只不过“失贞”让她失去了爱杨过的资格(古代礼教害人啊)。这对她唯一在意的爱情是一个极大的伤害。于是她心中的凄苦郁结为恨。但她的剑仍只向赵、尹二人下手,对其它人却只是驱开便了。她面对潇湘子等人时应该是十分冷静的。风致优雅毫不急躁地静静等对手耗尽力量。但刘亦菲在这一场戏的处理上没有演出来这种区别,是不分是谁一样的狠。在剧中这些位置上刘亦菲的眼神很凶,而且导演还故意给了几个特写。真是她演得越狠失误就越发明显。要知道会这样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那应该是李莫愁,而不是小龙女。对小龙女的“狠”的表现应该着力于点而不是面。在对付金轮等“旁人”时,需要的更多的冷静。但可见刘亦菲虽然想法正确可着墨点却发生了失误了。
        就刘亦菲在这部戏的表现来看应该不是表演的实力问题,而是她对这场戏的设计过于简单化了。在演武戏的时候不能只把焦点放在动作上。尤其在像这一场那样处于关键转折点上的武戏就更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小说归根结底写的是情,演员表演的是人。无论多么精彩的武打套路、特技动作如果不能塑之以人,表之以情就不过是些物理运动,不是艺术了。
        PS:续篇在二楼
        --------------------------------------------------------------------------------
        作者: gene-x 时间: 2006-4-6 13:46
        续上:
        本次在剧中这场戏的许多细节都被圞删减了。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尹志平的。尹志平为小龙女硬挡开一轮后撞到了小龙女的剑上,小龙女的憎恨化成怜悯:“你何苦如此?”尹志平说道:“龙姑娘,我实在对你不起,罪不容诛,你……你原谅了我么?”小龙女一经提醒就立时怜悯转为憎恨,一咬牙,一剑刺向他胸口,却竟然刺不下去。这个细节很生动地描述了小龙女对尹志平既恨又怜的心理矛盾。但剧中的改编却把小龙女想刺却刺不下去的细节删掉了。也让小龙女一生唯一的恨没有了生动的表现。虽然无论在小龙女登场时还是在误刺尹志平的时候,刘亦菲通过对尹志平的眼神把这种心理表达得非常好(这要表扬一下刘亦菲,她的这个眼神对比其它对杨过那些或爱怜或感动的眼神又高出一筹,因为那些只是表达一种感情而这次的眼神的内容复杂得多,怜和恨是相当对立的感情,在同一个眼神表达两种这么不同的感觉难度是很高的,刘亦菲对此表达十分充分、出彩)。但眼神毕竟只是眼神,它可以表达情感却无法讲述故事,它可以让观众对小龙女的态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却无法得到准确的信息。这一剑金庸正是设计来为这种复杂的态度作行为上的解释的。眼神是让人去感觉的,行动是让人去看的。而且不仅要让观众去看,还要让丘处机等人物去看,去激化情节冲圞突的。这次这样的改编让小龙女和尹志平的特殊关系成了一个落不到实地的空中楼阁。十分遗憾。
        


        IP属地:北京4楼2011-07-25 23:47
        回复
          这部戏最大的硬伤就在这儿 重阳宫大战。 看得人一肚子火


          7楼2011-07-26 10:12
          回复
            对极了!


            IP属地:北京8楼2011-07-26 11:45
            收起回复
              桑梓啊。。。龙杨二人爱情。。。


              9楼2011-07-26 12:04
              回复
                `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5-05-06 01: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