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见徐萧垠,一袭黑裙、温文尔雅,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似乎会说话,可问起当状元的感受,徐萧垠有板有眼地说,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什么是苦尽甘来。读高三虽然很辛苦,但在徐萧垠的老师眼中,她却是个会学习的学生,不偏科全面发展。喜欢看电影的徐萧垠说她平时最喜欢看“007”,“詹姆斯·邦德拿起什么家伙都能使唤,这说明他的能力全面,学习也是这样,不能成为跛子腿。”徐萧垠如是阐述她的全面发展理论。
四十五分钟最重要
高三的时候,英语试卷最后的作文题老师一般不要求做了,可是徐萧垠不同,每一套卷子后面的题全部去做,而且还主动拿给老师评改。因为徐萧垠认为,学了那么多年的外语,填空、选择题做了那么多,可要是还不会连在一起说话,是种缺憾。她就练习去写,写着写着就有兴趣了,到最后看着自己写的作文还觉得挺自豪的,说到这儿,徐萧垠不好意思地笑了。
上高三后,差不多每天早晨六点多徐萧垠就起床了。据徐萧垠的妈妈透露,早晨一起来,徐萧垠就把录音机打开,一边刷牙洗脸,一边听英语,听上半个小时才上学。晚上7点到7点半有半个小时的英文节目,全家人为了徐萧垠只好牺牲了看新闻联播的时间。由于她爸爸懂日语,家里既是英语又是日语,好不热闹!
“最重要的是要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徐萧垠老实地对记者说,虽然自己也很难四十五分钟内精力百分之百集中,可是每次一走神,一想到自己和老师最佳的接触时间只有这四十五分钟,这个时候不听什么时候听,就回过神来了。
学好语文贵在积累
徐萧垠从上初中起就一直在师大附中上学,很多代课老师是看着她长大的。语文老师韩雪玲还拿来了徐萧垠上初中时发表的一篇文章,其中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做学问如此,世事皆类耳,立志重要,但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是最重要的。“从小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有志向、有志气的女孩。”韩雪玲老师说她一直非常喜欢这个学生,讲课时从不见徐萧垠东张西望,一双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盯着黑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初中三年的语文课每节课正式开始前都有五分钟的自我表现机会,所谓自我表现就是每个学生自己在家找到一个感兴趣的成语或古诗,搞清楚意思,然后找出和其近义和反义的词语,最后准备好讲给全班的同学,这样一来每学期都能积累上百个成语和古诗。有心的徐萧垠将其装订成小册子,一直保存到现在。
学数学要以“退”为进
学文的学生一般都比较惧怕数学,可是徐萧垠高考数学成绩是130分。“这不是超水平发挥,她一直学得不错。”徐萧垠的数学老师申祝平这样评价她。在徐萧垠眼中,申祝平老师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老师。
“这大概就是教学相长吧,说实在的,数学花的时间不多,但是取得的成绩不小。”徐萧垠说,申老师上课总爱引用华罗庚的一段话: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数学最好的一个诀窍。这个好像有点深奥的道理基本的意思就是练好基本功,不做题海战术,不搞大量题型训练,训练解题的思维。英语可能看一千篇文章阅读理解水平就能大进,但是做上一千道数学题,可能还会碰到不会做的题。
让不少人头疼的数学作业,徐萧垠却是一直都很有兴趣,因为申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幽默地告诉他们:“作业是咱们彼此交流的最好方式,你们交也可以,不交也行,不交说明你们忙于其他作业。”经他这么一说,大家反倒都交作业了。而申老师改起作业来要求又特别严格,除非每道题都做到完美,才能得到一个“优”,后来大家都争着要拿这个“优”。
徐妈妈的激将理论
凡事有起有落,六年中学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最让家人难忘的是高一快到期末考试的一天。当天徐萧垠回到家,情绪不大对劲,在一企业里做出纳的徐妈妈史林霞发现后一开始并没多问,什么事情先是她自己解决,没想到问了一句,竟招来了一句“别理我,烦着呢”!一向是乖乖女,今天怎么了?随后,只听房子里传来了徐萧垠哇哇大哭的声音,“我这么努力地学,怎么还是学不过别人呢?”原来徐萧垠有位同学,平时特别喜欢体育运动,在徐萧垠眼中,他平时又是学习又是玩,如此轻松还总比自己考得好,自己这么拼命地学,为什么还学不过他呢?自己为什么这么傻?
四十五分钟最重要
高三的时候,英语试卷最后的作文题老师一般不要求做了,可是徐萧垠不同,每一套卷子后面的题全部去做,而且还主动拿给老师评改。因为徐萧垠认为,学了那么多年的外语,填空、选择题做了那么多,可要是还不会连在一起说话,是种缺憾。她就练习去写,写着写着就有兴趣了,到最后看着自己写的作文还觉得挺自豪的,说到这儿,徐萧垠不好意思地笑了。
上高三后,差不多每天早晨六点多徐萧垠就起床了。据徐萧垠的妈妈透露,早晨一起来,徐萧垠就把录音机打开,一边刷牙洗脸,一边听英语,听上半个小时才上学。晚上7点到7点半有半个小时的英文节目,全家人为了徐萧垠只好牺牲了看新闻联播的时间。由于她爸爸懂日语,家里既是英语又是日语,好不热闹!
“最重要的是要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徐萧垠老实地对记者说,虽然自己也很难四十五分钟内精力百分之百集中,可是每次一走神,一想到自己和老师最佳的接触时间只有这四十五分钟,这个时候不听什么时候听,就回过神来了。
学好语文贵在积累
徐萧垠从上初中起就一直在师大附中上学,很多代课老师是看着她长大的。语文老师韩雪玲还拿来了徐萧垠上初中时发表的一篇文章,其中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做学问如此,世事皆类耳,立志重要,但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是最重要的。“从小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有志向、有志气的女孩。”韩雪玲老师说她一直非常喜欢这个学生,讲课时从不见徐萧垠东张西望,一双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盯着黑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初中三年的语文课每节课正式开始前都有五分钟的自我表现机会,所谓自我表现就是每个学生自己在家找到一个感兴趣的成语或古诗,搞清楚意思,然后找出和其近义和反义的词语,最后准备好讲给全班的同学,这样一来每学期都能积累上百个成语和古诗。有心的徐萧垠将其装订成小册子,一直保存到现在。
学数学要以“退”为进
学文的学生一般都比较惧怕数学,可是徐萧垠高考数学成绩是130分。“这不是超水平发挥,她一直学得不错。”徐萧垠的数学老师申祝平这样评价她。在徐萧垠眼中,申祝平老师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老师。
“这大概就是教学相长吧,说实在的,数学花的时间不多,但是取得的成绩不小。”徐萧垠说,申老师上课总爱引用华罗庚的一段话: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数学最好的一个诀窍。这个好像有点深奥的道理基本的意思就是练好基本功,不做题海战术,不搞大量题型训练,训练解题的思维。英语可能看一千篇文章阅读理解水平就能大进,但是做上一千道数学题,可能还会碰到不会做的题。
让不少人头疼的数学作业,徐萧垠却是一直都很有兴趣,因为申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幽默地告诉他们:“作业是咱们彼此交流的最好方式,你们交也可以,不交也行,不交说明你们忙于其他作业。”经他这么一说,大家反倒都交作业了。而申老师改起作业来要求又特别严格,除非每道题都做到完美,才能得到一个“优”,后来大家都争着要拿这个“优”。
徐妈妈的激将理论
凡事有起有落,六年中学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最让家人难忘的是高一快到期末考试的一天。当天徐萧垠回到家,情绪不大对劲,在一企业里做出纳的徐妈妈史林霞发现后一开始并没多问,什么事情先是她自己解决,没想到问了一句,竟招来了一句“别理我,烦着呢”!一向是乖乖女,今天怎么了?随后,只听房子里传来了徐萧垠哇哇大哭的声音,“我这么努力地学,怎么还是学不过别人呢?”原来徐萧垠有位同学,平时特别喜欢体育运动,在徐萧垠眼中,他平时又是学习又是玩,如此轻松还总比自己考得好,自己这么拼命地学,为什么还学不过他呢?自己为什么这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