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ost.baidu.com/f?kz=107906538
内观静坐
「内观静坐」一文为葛印卡老师在印度电视台,向印度观众播放的44场演讲系列的第一场内容。
各位女仕、先生、正法的爱好者,让我们了解正法是什么?正法的纯净本质是什么?正法的共通本质是什么?正法的精髓是什么?若不能明白这些基本问题,如何能正确实践正法呢?若不能正确实践,如何从正法中得到助益?没有实践的正法,只是理智上听闻争辩的议题,顶多不过是知性娱乐的题材,并不能使我们自正法中获益。惟有实践过的正法,才是正法。那么该实践什么呢?
首先一定要清楚地明白什么是正法!正法的定义本来很简单,但却变得非常复杂。简单来说,正法就是自然的法则,就是要培养一颗纯净的心。发展不净的心则是违反正法的。有正法的地方,就有幸福、平和、满足。没有正法的地方,就只有悲伤、骚乱、不安。心变得纯净时,所产生的行为便是良好的、健康的,对自己和别人都有助益,我们称它为戒(Sila)。
正法就是自然的法则,就是要培养一颗纯净的心。
正法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快乐,也带给自己和他人幸福、平静、和谐。因此,若我们依戒实践纯净的正法,那么不仅得到快乐,也得到幸福,因为那是一种美好的行为。若心思变得不纯净,就会因浊念而痛苦。贪爱、执着、憎恨、愤怒、忌妒、傲慢、欲望等情绪便自心中生起,心变得非常不纯净。不净的心只会以其不恰当的行为引起不快乐,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悲伤,不仅自己受苦,也将苦难带给他人。不净的心产生的行为只会带来苦难、悲伤和难受。
人们遗忘了正法这个简单的意义,却拘泥于宗教仪式,误以为那是正法,或误将一些庆典、礼仪、特别穿著、社会习俗、哲学信念视为正法,根本不明白正法的真正意义。不明白正法的意义,就不能将它应用在生活上,若没有应用正法在生活上,或反应在行为上,将只是借正法之名自欺欺人。正法只有应用在生活,反应在行为才有助益。否则正法就只不过是论法的书籍、宗教经典、或是像目前这一系列的讲演。不能应用在生活、反应在行为,实在是件大不幸。若能实践正法,生命就有平静和谐。不实践正法,仅是谈论倾听,如何得到平静和谐呢?曾有位伟大的圣者说,人们只是谈论正法或倾听正法,就好象有些人沉迷于谈论,有些人沉迷于倾听,这是没有帮助的。正法只有在真正实践时才能成为正法,只有正法的实践才能带来助益。谈论正法仅能驱使一个人热切实践正法。但如果仅满足于倾听法的谈论而不真正实践,还有甚么比这更不幸?
好比在冬天,有人因为受寒冷而颤抖,而他的外套,很好的一件外套却放在衣橱里。他谈着这件外套,描述它,毫不吝惜地赞美它:「这是我的外套,美丽诺羊毛做成的,好棒,好温暖」,这个可怜家伙径自谈论着,同时却在寒冷中不断发抖,就是不去穿这件外套。一个受苦的人,只是谈论着能终止他苦难的方法,却不用它来终止苦难,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又好比有人喉咙干渴灼烧,非常可怜,她身旁就是水。她颂扬水,向水礼赞:「水池啊,你提供了如此美好的水。」而她并不喝水,不放一滴水在她干渴的口中。浇灭这骇人干渴的方法就在那儿,她却只是谈论着,却不用它来解除苦难,有什么比这更不幸?同样的,有人因饥饿而受苦,一盘食物放在他面前,他赞美食物:「多么美味可口的食物!」他甚至向食物顶礼,向烹调出如此美味食物的厨师顶礼,却不放一点食物在口中,在美食面前继续受着饥饿的煎熬,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相同地,有个病人因为疾病而非常不安、非常激动、非常可怜,他的药就在身旁,他颂扬药,歌唱赞美它,向它顶礼,还向开药的医生顶礼,但就是不服药。他生病面临死亡,谈论着垂手可得的医药,就是不立刻用它来救命,有什么比这更不幸!
同样的情形,人们错将正法作为谈论的题材、智性的游戏、甚至有时演变成激烈争辩。于是开始争吵叫嚣:「我的信仰伟大,你的信仰低级」,接着争斗、杀戮、纵火、暴乱,全都借正法之名开始了。「这是我的信仰,这是你的信仰,我的信仰是如此伟大,你的信仰低级…」,沉迷于如此无聊、有害的论辩,证明一个人尚未吸收到信仰的精髓—正法。他从未留心观察内心的实况:心思变纯净了吗?内心的杂念澄清了吗?如果心思纯净,正法将自动反应在行为上,只有此时才是正法。如果内心尚未纯净,那么不净之念像愤怒憎恨将轻易伤害他。这时无论这个人信仰什么,难道不会对他的信仰产生执着心吗?而这竟是以正法为名的结果!
内观静坐
「内观静坐」一文为葛印卡老师在印度电视台,向印度观众播放的44场演讲系列的第一场内容。
各位女仕、先生、正法的爱好者,让我们了解正法是什么?正法的纯净本质是什么?正法的共通本质是什么?正法的精髓是什么?若不能明白这些基本问题,如何能正确实践正法呢?若不能正确实践,如何从正法中得到助益?没有实践的正法,只是理智上听闻争辩的议题,顶多不过是知性娱乐的题材,并不能使我们自正法中获益。惟有实践过的正法,才是正法。那么该实践什么呢?
首先一定要清楚地明白什么是正法!正法的定义本来很简单,但却变得非常复杂。简单来说,正法就是自然的法则,就是要培养一颗纯净的心。发展不净的心则是违反正法的。有正法的地方,就有幸福、平和、满足。没有正法的地方,就只有悲伤、骚乱、不安。心变得纯净时,所产生的行为便是良好的、健康的,对自己和别人都有助益,我们称它为戒(Sila)。
正法就是自然的法则,就是要培养一颗纯净的心。
正法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快乐,也带给自己和他人幸福、平静、和谐。因此,若我们依戒实践纯净的正法,那么不仅得到快乐,也得到幸福,因为那是一种美好的行为。若心思变得不纯净,就会因浊念而痛苦。贪爱、执着、憎恨、愤怒、忌妒、傲慢、欲望等情绪便自心中生起,心变得非常不纯净。不净的心只会以其不恰当的行为引起不快乐,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悲伤,不仅自己受苦,也将苦难带给他人。不净的心产生的行为只会带来苦难、悲伤和难受。
人们遗忘了正法这个简单的意义,却拘泥于宗教仪式,误以为那是正法,或误将一些庆典、礼仪、特别穿著、社会习俗、哲学信念视为正法,根本不明白正法的真正意义。不明白正法的意义,就不能将它应用在生活上,若没有应用正法在生活上,或反应在行为上,将只是借正法之名自欺欺人。正法只有应用在生活,反应在行为才有助益。否则正法就只不过是论法的书籍、宗教经典、或是像目前这一系列的讲演。不能应用在生活、反应在行为,实在是件大不幸。若能实践正法,生命就有平静和谐。不实践正法,仅是谈论倾听,如何得到平静和谐呢?曾有位伟大的圣者说,人们只是谈论正法或倾听正法,就好象有些人沉迷于谈论,有些人沉迷于倾听,这是没有帮助的。正法只有在真正实践时才能成为正法,只有正法的实践才能带来助益。谈论正法仅能驱使一个人热切实践正法。但如果仅满足于倾听法的谈论而不真正实践,还有甚么比这更不幸?
好比在冬天,有人因为受寒冷而颤抖,而他的外套,很好的一件外套却放在衣橱里。他谈着这件外套,描述它,毫不吝惜地赞美它:「这是我的外套,美丽诺羊毛做成的,好棒,好温暖」,这个可怜家伙径自谈论着,同时却在寒冷中不断发抖,就是不去穿这件外套。一个受苦的人,只是谈论着能终止他苦难的方法,却不用它来终止苦难,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又好比有人喉咙干渴灼烧,非常可怜,她身旁就是水。她颂扬水,向水礼赞:「水池啊,你提供了如此美好的水。」而她并不喝水,不放一滴水在她干渴的口中。浇灭这骇人干渴的方法就在那儿,她却只是谈论着,却不用它来解除苦难,有什么比这更不幸?同样的,有人因饥饿而受苦,一盘食物放在他面前,他赞美食物:「多么美味可口的食物!」他甚至向食物顶礼,向烹调出如此美味食物的厨师顶礼,却不放一点食物在口中,在美食面前继续受着饥饿的煎熬,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相同地,有个病人因为疾病而非常不安、非常激动、非常可怜,他的药就在身旁,他颂扬药,歌唱赞美它,向它顶礼,还向开药的医生顶礼,但就是不服药。他生病面临死亡,谈论着垂手可得的医药,就是不立刻用它来救命,有什么比这更不幸!
同样的情形,人们错将正法作为谈论的题材、智性的游戏、甚至有时演变成激烈争辩。于是开始争吵叫嚣:「我的信仰伟大,你的信仰低级」,接着争斗、杀戮、纵火、暴乱,全都借正法之名开始了。「这是我的信仰,这是你的信仰,我的信仰是如此伟大,你的信仰低级…」,沉迷于如此无聊、有害的论辩,证明一个人尚未吸收到信仰的精髓—正法。他从未留心观察内心的实况:心思变纯净了吗?内心的杂念澄清了吗?如果心思纯净,正法将自动反应在行为上,只有此时才是正法。如果内心尚未纯净,那么不净之念像愤怒憎恨将轻易伤害他。这时无论这个人信仰什么,难道不会对他的信仰产生执着心吗?而这竟是以正法为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