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获吧 关注:130贴子:1,213
  • 1回复贴,共1

“八擒孔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11-09-20 11:59回复
    “七擒孟获”、“夜郎自大”之类的故事,都产生于历史上的云南,或云南与邻省边地。这类“历史故事”多少有点文字记载,所以广为人知。“夜郎自大”近年还被“开发”,热热闹闹地争抢“夜郎县”的冠名权。然而,还有个“八擒孔明”的故事,许多人就未必知晓了。
    据说,四川凉山曾流传一个“八擒孔明”的故事。此故事无论信史、稗官野史抑或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都未着一笔,被人们认为明明是冲着诸葛亮编的,荒诞不经。不过,反过来看,七擒孟获也未必全是史实,陈寿的《三国志》就没有七擒孟获的记载,后来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才把七擒孟获写入《三国志》的注文,裴松之也只是把它当作民间传说记录下来,并未妄断为史料,七擒孟获的真实性就大有疑问了。同样,常璩的《华阳国志》虽对诸葛亮南征有所涉笔,七擒孟获之类也是作民间传说记载。
    七擒孟获的故事被后人加以渲染,其核心是“天威”、“攻心”,落脚点是个“南人不复反矣”。那时,汉族在云南是“少数民族”,七擒孟获的故事把云南土著说得那么不理智,非被感化不可,在汉族人看来倒无所谓,在一些少数民族看来,难免就有受侮辱受嘲弄之感,编个“八擒孔明”的故事来出出气,也是情理中的事。
    及至清代,本来是饱学的阮元为云贵总督时,仍持此“天威”观点,在为五华山武侯祠的题联中老调重弹:“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昆明人对此十分反感,认为辱及云南斯文,遂纠集文士摘下其联踩个粉碎。当然这是冲着“阮烟袋”发泄的,不致“八擒孔明”那么明朗。
    可惜“八擒孔明”未见文字记载,耳闻口传也无一定版本。给诸葛亮开个玩笑,过去可以说是对武侯的不敬,而今,我倒认为是编这个故事的民族的睿智和幽默。
    雁寒(云南日报)


    IP属地:江苏3楼2011-09-20 12: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