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阕,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隋唐嘉话:“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脞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
明皇杂录:“禄山犯阙,议欲迁幸,帝置酒楼上,命作乐,有进[水调歌]者,上问谁为此曲,曰李峤,上曰,真才子也。”
南唐近事:“元宗尝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花飞惟唱‘南朝天子好风流’一句。”白乐天听[水调]词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但有因。”
碧鸡漫志:“[水调歌],【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吕宫,时号[水调];世以今[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宫中吕调。”综观以上诸说,本调创始隋唐间,为五言曲调。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变新腔,而成今调。当时最为通行,词人填者极多。吴梦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后遂句为本调异名。至所谓“歌头”者,乃首章之一解也。(见【海录碎事】)
作法:本调九十四字,重在拗句。首句五字,下三字为仄平仄,定格也。次句五字,为通常之五言句。此两句各惟第一字平仄不拘,余无可勉强。第三句十一字,句法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此词则作上六下五,第一三七字俱平仄不拘。
隋唐嘉话:“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脞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
明皇杂录:“禄山犯阙,议欲迁幸,帝置酒楼上,命作乐,有进[水调歌]者,上问谁为此曲,曰李峤,上曰,真才子也。”
南唐近事:“元宗尝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花飞惟唱‘南朝天子好风流’一句。”白乐天听[水调]词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但有因。”
碧鸡漫志:“[水调歌],【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吕宫,时号[水调];世以今[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宫中吕调。”综观以上诸说,本调创始隋唐间,为五言曲调。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变新腔,而成今调。当时最为通行,词人填者极多。吴梦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后遂句为本调异名。至所谓“歌头”者,乃首章之一解也。(见【海录碎事】)
作法:本调九十四字,重在拗句。首句五字,下三字为仄平仄,定格也。次句五字,为通常之五言句。此两句各惟第一字平仄不拘,余无可勉强。第三句十一字,句法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此词则作上六下五,第一三七字俱平仄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