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鋩吧 关注:131贴子:4,500
  • 0回复贴,共1

文学批评与80后文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学批评与80后文学  80后文学急需文学批评的引领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度甚嚣尘上的70后文学,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归于沉寂,继之而起的80后文学在新世纪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引发了持久的争议。事实上,这种以作家的年龄阶段概括和划分文学群体特征的做法,与以时间或政治事件概括和划分文学史一样,显示了文学批评研究及话语的无力。我们的文学思维和批评观念几乎完全被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所笼罩,而这些批评方法并不能有效地统摄新生代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学现象;于是,出版商与媒体合谋,将传统文学批评挤出了80后文学的狂欢场域。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出版商与媒体对80后文学的青睐与推崇,并非基于对80后写作的文学意义的认同,而是将目光瞄向了其背后的庞大的文化市场和强大的消费能力。以韩寒、郭敬明、沉沙流、张悦然、李傻傻、春树、胡坚、孙睿、小饭等为代表的80后作家在图书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却始终没能得到主流文学批评界的认可。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被市场裹挟的80后文学依托着市场运作的强大动能,撇开主流文学批评的规训,游离于主流文学体制之外,呈现出非常规发展的状态。
  很多80后写手们在“出名要趁早”的现实利益驱动下,浮躁心理和逐利欲望过早地淹没了对文学精神的内在追求,而沦为出版商的盈利工具。其中,抄袭和模仿之风的蔓延,同质化趋向和模式化写作,不但极大地抹杀了80后创作的文学成就,而且阻碍了他们的创造精神的发展,同时也表明生活与体验的匮乏是80后作家的普遍问题。媒体炒作的强势与便利,也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80后作家们对文学性的进一步探索与追求。如果说80后写手模仿他人、迎合炒作、亲和受众的做法,是市场化运作的客观需要的话,部分80后作家对纯正文学立场和高贵文学理想的弃守,对艺术个性、原创性、思想深度的放弃则不能不令人堪忧。与之相对应的,主流文学批评界对80后文学的态度冷漠与暧昧,更多的批评家采取了一种高高在上、冷眼旁观的态度。80年代后文学急需文学批评的引领,真正需要的是严肃而有效的、有指导意义的有分量的批评文章。文学批评的缺席和失语表明了经历了市场洗礼的80后文学急需建立一个完整而健全的文学生态环境。
  80后文学自身的发展需要,都强烈地呼唤80后文学批评家的崛起。在当前的大学中文系里,存在着大量的80后准批评家,他们与80后作家们有着共同的时代记忆、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思维方式和思想基础,他们对80后文学所集中表现的题材和生活,有着真切的生命经历和鲜活的情感体验,因之更容易切入到80后文学本体的深层次肌理,更有可能探寻和阐释80后文学的价值和文学意义。
  守望“后青春文学”
  80后文学的起始和源出其实是青春写作,即13岁至19岁的中学生们,在青春期的迷惘与躁动之下,选择了文学作为宣泄情感、缓释压力、排遣孤寂、交流思想、施展才华的精神家园。可以说青春资源是80后文学最重要乃至唯一的写作资源,80后作家们的青春期体验与前辈们所形成的巨大断裂,成就了他们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表达。然而10年过去了,曾经青涩单纯的少年们如今大多走出校园,步入社会。80后早已不再是单纯、幼稚的代名词。
  正像在前不久的抗震救灾中,80后的优异表现改变了全社会以往对80后缺乏社会责任感、欠缺行动力、心理素质差等等负面认识一样,逐渐走向成熟的80后文学内部也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80后作家的逐渐分化使得80后文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当80后文学作为一个代际命名,其文学概括性正在逐渐散失,那么用“后青春文学”来描述当下80后文学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似乎更具学理的合法性。与前期主要依托网络写作、商业出版、文学市场的发展模式不同,当下的“后青春文学”呈现出对主流文学的价值一定程度的认同和向传统文学发展轨迹的归并趋势。2007年,以张悦然为代表的10名80后作家加入中国作协,以及大量80后作家入学鲁迅文学院可以作为这一迹象的标志;尤其是近两年,传统的文学期刊也开始大量发表80后作家的作品,更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种趋势。既往印象中的80后作家群已渐不复存在,很多偶像派写手或固守商业化写作模式,或逐渐淡出文坛,更多的不为人知的年轻作者突破了商业文学机制的遮蔽逐渐浮出水面。坚守文学理想的青年作家已经或正在摘掉青春的面具,转而寻求对更为深远辽阔的生活场域的展示和对更为深沉高远的思想境界的建构。伴随着青年作家的成长、成熟,“后青春文学”的生活表现领域将更为阔大,情感体验更为微妙复杂,思想主题更为深刻,“后青春文学”将逐渐渗透进并融入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并展示其独特的文学本体意义。


1楼2011-10-24 08: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