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陶尔吧 关注:187贴子:1,731
  • 10回复贴,共1

宝岛对岸来的两篇不错的剧集评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冰与火之歌--权力游戏》:真实的人物

  一般来说,写心得是我沉淀对一部作品狂热的心情。但可能是之后我又跑去相关论坛晃了好多圈的缘故吧,余烬未息,反倒复燃。《冰与火之歌》最特殊的,在於多视角的构成,人物的刻画真实,形象深植人心,灵魂丰满到读者愿意为其写出上千字的分析。这也造成读者的观看焦点集中在人。影集开拍的消息传来后,引人瞩目的,也都在选角。在一些论坛上,对於人物的争议始终没有结束过。

  就我个人观察来说,评价最不一,人气起伏变化最大的人物,以狼家居多。可能是随著派系与立场浮出,代表正方的狼家,地位开始松动。且在比心机,较狠劲的乱世中,重视荣誉与责任,有时不免被认为是死脑筋,不知变通,特别是以后见之明来观,狼家会落得这种地步,自取的成分也不少。
  凯特琳和珊莎这对母女在惹人厌中榜上有名,就连希望无穷的少狼主罗伯,也在RW后其抉择引发正反评价。琼恩谜样的身世占去了对其性格的注目,然不少人也因为他太有主角样而渐渐厌弃起他来。艾莉亚在刺客化后,人气似乎不如第一部的捣蛋鬼来得讨喜。以布兰视角的篇章预言气息弥漫,显得暧昧重重。也因此,观看影集,多少有种回顾的性质,特别是读者如我想到角色日后的际遇,总会不胜唏嘘起来。  比较了小说和影集后,最令我讶异的,还是小说里人物的年纪。狼家除了珊莎和瑞肯外,其余的孩子都早熟地惊人。出场时,罗伯和琼恩十四岁,珊莎十一岁,艾莉亚九岁,布兰七岁,瑞肯三岁,影集将年龄平均加了两三岁后,一些诠释反倒比较真实,更符合其年龄。
  以布兰来说,我很喜欢他在苏醒后,为母亲离他而去,众人含糊以对的愤怒。和鲁温学士顶嘴,故意不回答正确答案,也很像这年纪的孩子挑衅的方法。小说中狼家的子女似乎更惦记父亲,想念母亲时,常常是跟著其他人一同想起,在心中的地位倒没那麼重。感觉布兰这恼怒,有点平衡了凯特琳在子女心中的分量。此外,在一些情节的诠释上,例如提利昂给他马鞍的设计图时,布兰也是直接率真地笑,而不像小说中那般略带保留,害怕期待与希望带来的打击。整体来说,影集里的布兰,不大像小说中那位早熟懂事到过分明理的孩子,比较有小孩的感觉,该笑就笑,不太隐藏情绪,更有真性情。

珊莎的话,也许是选角的缘故,感觉她的个头即便将年纪加到十三岁,还是太大了些。之前已经提过影集对她的简化了,这次要讲的是猎狗。观众票选出的七大改编缺失中,其中有一项,就是猎狗烧伤的由来,是由小指头而非猎狗亲口告知珊莎。珊莎和猎狗,在小说中被安排成像美女与野兽般的存在,他对她的态度矛盾,时常坐视乔佛里对她欺侮羞辱,又不时不著痕迹地为她解围。他对珊莎绝非是温柔关怀的,如同其梦想般的英勇骑士般,更常是以残酷恶毒的口吻,说她是小小鸟,只会说修女教给她的好听话。
  然影集中,猎狗对珊莎似乎太......温柔了?第二集里,珊莎遇到刽子手伊林爵士时,猎狗的态度不算差到那去。和凶狠沾得上边的,只有第十集乔佛里说有东西要给她看时,他对留在原地不动的珊莎说「Do as your're bid, child.」,口气不大好。但之后又为她擦拭唇边的血,在她归还手帕的时候说你留著吧,之后还会用到。是有把猎狗默默对她好表达出来,但两人的戏份差不多如上述,似乎少了原著中态度上的矛盾,日后珊莎唱歌时,是否能发挥出伤感的悲剧味道呢?我有点担忧。



1楼2011-12-13 20:25回复
     
      反观狼家,也因为戏份必须分些给其他人,感觉不如小说那般细腻,虽然已经针对琼恩抱怨过了,但我还是想多说一下。早期流出的剧照中,这张海报非常符合我心中的雪诺少爷的形象。以致於看到影集中那个黑色鬈发,不时微张著嘴,脸上的肉偏臃肿,但表情总略嫌呆愣的演员Kit Harington,不禁想问你是谁啊?明明都是同一位,怎麼换个发型,气质就差那麼多?琼恩的寂寥、冷酷、敏感呢?总觉得演员驾驭不了如此复杂的角色,唯一扮演称职的,只有他和艾莉亚的道别,那真挚的兄妹情谊,令人动容,也是影集中难得温馨的一幕。
      至於其他,无论是委屈自己,帮手足争取小狼的心胸;受守夜人教头艾里沙爵士的羞辱时,咽不下而激动反击的神态;自认能力超过其他人时的忿怒,都流於表面,没有把深沉演出来。特别是他到了长城后,只给我一种很跩很自大,难怪其他弟兄和你不合的欠扁样。
      在原著中,琼恩是个少年老成的早熟敏锐私生子。平心而论,史塔克家待琼恩算是不错了,除了凯特琳和珊莎这对母女特别划清界线外,瑞肯年纪太小什麼都不懂,但罗伯、艾莉亚和布兰这三位手足都和他感情很好,奈德也对外公认他是他的儿子,给予一定的温情。琼恩的自卑与傲然,多半来自尴尬的身分,在史塔克家不上不下的位置。他始终摆脱不了私生子这个标签,敏锐的心思又让他无法不在乎旁人有意无意的态度差别,因而致力於维护个人的尊严。
      然而,Kit Harington却没办法将那种细腻曲折的感情给表达出来。激愤地拔剑相向,好像只是面子受辱,而非内心的痛处被人揪住,一时无法冷静下来,同样是愤怒,影集和小说,却有著不同的层次。於是一浅一深,姑且不论外型,影集中的琼恩,少掉了构成雪诺少爷那幽微矛盾的深刻心理。无论是对手足那亲近又有隔阂的距离感,对父亲又仰慕又难掩痛苦的爱,都非那呆愣的表情能传递出来的。以轮廓来讲,演员勉强抓住了,形影却嫌粗糙,没有进入精髓。
      此外,影集为了节奏快速,把原著很多戏份都删减了,接纳黑衣同伴,维护山姆这两个情节,都变成了琼恩听到他们难堪的往事后,产生某种他和我一样无没有归属的感觉。友好地太快,一下子就成为小团体中的领袖,少了点平等的情谊,更像是同情。黑衣兄弟的情谊,好像只是琼恩单方面的接受对方就够了,缺乏同伴认可他的桥段。但这部份要怪罪的,似乎还是编剧大砍特砍以致牺牲细腻吧。长城线固然交代地有点简略,有个更动我倒很欣赏,教头艾里沙不纯是个专找新兵碴的家伙,而是见识过冬天的险恶,所以怎样都看新兵应付态度不顺眼的铁血长官。在偏反派、偏平面角色的处理上,影集适时地改动性格,添增深度,有时比小说还出色。
      有人认为,妓女萝丝的戏份似乎太多了些,我倒觉得这个角色提供了一个平民的视角,给了以权贵观点为主的故事一个有意思的切入点。她回覆席恩充满自卑自傲与妒意的话语,不见讨好,反倒有些挑衅,又适时地化为挑逗,避免真的惹火他。这世俗又不见过度圆滑,满有性格的角色,会在日后有怎样的发挥,我还满期待的。而且,一个北方人在嗅到战争后,反跑到南方去发展,多少也有些预言的成分。至於另一个妓女雪伊,可以看出更改地满大的,感觉一团谜,有人提出她不怕烫,是不是有所暗示,假如真是这样,那影集后续的主轴可能偏离原著很多。毕竟徒利家的情势,北境内部的危机,都不见有所铺陈啊。没有卢恩波顿,卡史塔克两个儿子被詹姆杀害也没交代。凯特琳和佛雷家谈判时,顺口提及霍斯特卧病在床,明明在小说不是等到呓语林之役后,他们进了城堡才知道这件事吗?连黑鱼也不见了。呃,RW之后要怎麼演啊?
    


    3楼2011-12-13 20:25
    回复
      另一篇


      5楼2011-12-13 20:29
      回复

          皇后瑟曦,似乎是阅读小说的人最难判定的人物。在起初,她似乎只是个反派兼情欲皇后,到了第四部,又因一山有一山高,出现了更阴险狡诈的南方贵族,聪智被压了过去,又因陷入焦慌,无法识清时务,屡屡犯下错误决定,而成了另一个傻瓜。这前后的变化,带给我一种厉害角色到后来也变得不怎麼样的失落感。於是影集中,倒也不是那麼坏的瑟曦,格外博得我的欢心。在影集中,添增了一段往事,她和劳勃曾有个孩子,然而孩子夭折后,两人之间变得不再可能了,劳勃对於莱安娜的无法忘情,失去儿子的痛苦,将她推回旧情人——弟弟的怀抱。
          於是,比起小说,瑟曦在影集中多了点柔软,无论是见到躺卧病床的布兰,触景感伤说出往事,或者在第五集与劳勃对两人的关系摊盘。都可以见到她在冷酷外仍拥有的情感。我特别喜欢她和劳勃的那段对话,那说明了她曾试图在丈夫身上寻求的爱,以及失落,到今日已经毫不在乎,没有意义的心灰意冷。我以为,那对话是她最后的试探,最后的确认,也决定了她该不该被弃丈夫,以一种女人的方式,感情的方式,来笃定她的心志与抉择。
          对於劳勃,过去阅读小说的印象,也就是战场英豪不见得能治理王国的不适任者。影集虽然是顺著小说的内容,却也将他的痛苦予以浮显,以憎恨打下江山,坐上王位,却只能面对爱人离世,自己对政治兴致缺缺的现况。和平的时代,一切都不是那样清楚,勾心斗角,纠葛难分,使他不得不沉溺於那对奔驰沙场的荣光与单纯,以醉酒麻痹自我。听到他说,其实我已经不记得她的面容,令我差点掉下眼泪(我以为看《冰与火之歌》不会哭的呢)。十七年的憎恨,维持了十七年的王国,那下一个王国,又需要多少仇恨?
          其余角色,例如詹姆,他对姊姊的执著(那句「我会杀死所有人,只到全世界只剩你和我」真是全剧数一数二的真挚爱语),年轻时面对疯王的烧人行径只能袖手旁观,为姊姊成为御林铁卫,却只能承受劳勃的羞辱和父亲的失望,也适时地平衡了这位弑君者的形象。
          同时也是戏份有所添加人物,韦赛里斯亦将亡国王子的形象诠释得宜,他的自傲与疯狂盲目,被赋予更有人性化的深度,流离失所的他,只能靠著谎言来餵养自尊,来活下去。我特别值得欣赏的一段,就在於他认知到妹妹深受多斯拉克人的爱戴,而自己却没有追随群众那一霎那。那没有人需要我的缺口,将他的疯狂行径埋下了因果。
          然而,在增加必然有简化与调整。狼家(史塔克家)的手足间,并没有原作中那样的羁绊与复杂。不可否认的,琼恩身为私生子,在家庭中的尴尬,凯特琳对他的敌意有演出来,但绝没有小说般的深沉。他对罗伯——奈德正统继承人的爱与妒意,亦被省去。没有看过小说,是很难明白他收到长爪时,那种感觉被贿赂的心思。
          加上影集对於多名角色的年龄上修,琼恩从原著中的十四岁调整到十七岁,十四岁的冲动,放到十七岁身上,就显得沉不住气。饰演的演员又只有那几号表情,固然称不上失败,但诠释仍偏僵硬,没有将他的内敛、愤怒、早熟与敏感拿捏得宜。亏我好不容易发觉他长得挺不错,只需要好好打理那头卷毛的耶(和罗伯同个发型不就好吗?反正不同发色也不必怕撞到)。另外,叫我不满的还有山姆,我可以把他换成《魔戒》电影那位吗?这名一出场就杀气腾腾活像那来的恶霸,后来又好色猥琐的山姆,简直有幻灭的破碎感!

          至於珊莎,她也非小说中那位善良、单纯的淑女,反而变得坏脾气,没教养起来,加上影集的快步调使然,她爱上乔佛里的行为也像花痴。相形之下,本来就备受读者认同的艾莉亚,又在可爱讨喜的优势下,於影集取得牢不可破的高人气地位。幸好九、十集的省悟,即时挽救了她的形象,一句Maybe he'll give me yours. 瞬间使观众好感度上升。且在巧妙的更动下,狼家的情势更像奈德与凯特琳自掘坟墓,关键的告密反倒无关紧要而被删去,更令她不那般罪不可赦。(只不过这就看不出乔佛里特地来灌迷汤有什麼意义了)还有她在求情时,似乎已对局势有所领悟,不若小说同时期的天真无知,日后的蜕变,也值得期待。
        


        7楼2011-12-13 20:29
        回复
          疯疯 @伊里斯坦格利安 觉得他们还是更客观点,虽然也有花痴


          9楼2011-12-13 20:30
          回复
            两篇影评不少对立观点啊,感觉第一篇不错。


            10楼2011-12-13 20:46
            回复
              第一篇作者叫lucialucy,貌似还混龙堡


              11楼2011-12-13 20:55
              回复


                12楼2011-12-13 21:01
                回复
                  你认识?我倒没印象了,发觉那边吹捧的更多,但就此读书的也非常多


                  13楼2011-12-13 21:03
                  回复
                    不认识,弯弯也混龙堡呀。


                    14楼2011-12-13 21:05
                    回复

                      今天还在龙堡答疑来着,某个莫名其妙的一直把克雷赫念作布雷赫


                      15楼2011-12-13 21: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