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发帖晒账单,称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2011年一年下来,不但没什么储蓄,反而负债近4000元。记者采访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发现,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60后称,平时还感觉对父母比较孝顺,但仔细一算账却发现,一年来给孩子近4万,孝敬父母只有2900元,相差了十多倍;70后称,虽年入11万元,但由于开支较大,已经开始吃老本了;而多数80后表示,工资水平不高,花钱却似流水,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想买房子买车还得“啃老”。
刘萍萍今年45岁,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丈夫则是一家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按理说,我们家收入也不算少 ,但自从2010年买了一套房子后,生活一下子拮据起来了。”为了减少开支,去年开始刘萍萍养成了记账的习惯。
前几天,刘萍萍翻了下2011年的账本。“儿子现在在大学读美术专业,不管是学费还是日常开销都非常大。”记者在刘萍萍的账本上看到,儿子每年学费 10000元,学习材料费用每年5000元,每月生活费1000元,添置四季衣服5000元,生病花钱1000元,手机话费 800元,手机2500元,合计36300元。”
和儿子的开销相比,乡下父母的开销就显得寒酸了许多。“一般每年只有中秋节和过年才能回趟老家。”刘萍萍说 ,回家给父母买营养品花了600元,给父母过生日花费400元,添置新衣物花费 700元,全年给父母的零花钱1200元,“这一年花在父母身上的钱才2900元”。
看到这两项相差悬殊的开支后,刘萍萍感觉特别内疚。“每次给父母买衣服时,一翻看价格标签就感觉有点贵;而孩子每次跟我们要钱花时,我们都毫不犹豫地给他汇过去。”刘萍萍说,她的父母都年近70岁了,下一步她将会多孝敬孝敬他们 ,同时也会严格控制儿子的开支。
70后
年入11万还不够花
1976年出生的高霞是城阳一家韩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丈夫在即墨经营一家服装店。“今年服装店生意不好,他能赚3万元,我今年收入8万元左右,加起来11万元吧。”高霞列出了一个支出清单:孩子学音乐3800元+托管班3600元+日常消费2600元=10000元;生活费每月1300元×12个月=15600元;应酬费用(随份子、请客、送礼等)20000元;每月三次回家探望老人280元×3次×12个月(包括给双方父母买药、买衣服等正常消费)=10080元;车贷1500元×12个月=18000元;房贷400元×12个月=4800元;物业管理2000元左右;年底投了个小项目投了5万元,一年来家庭支出130480元。“其实这只是现在能想得到的一些较大数额的花费,如果再加上一些平时的小开支,比如停车费、油费等,这一年的开支差不多能到14万元”。
“算着算着就有点恼火,没想到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头来不仅没攒下钱,反而还要吃老本。”高霞说 ,为了解燃眉之急,去年11月底她就把家里的定期存款提前取了出来。
80后
一年下来没攒下5000元
1987年出生的小王2010年毕业,在一家证券公司做业务,看业绩拿工资,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拿6000多元,差的时候2000元左右,一年一共发了大约4万元的工资。“我的工资水平虽不高但也不低,可我一年就没攒下钱来。”小王说。
小王算了算,一年来 ,他的房租每月500元,一年是6000元;水电费 、燃气费、取暖费、网费 、锅碗瓢盆等一年下来有3000多元;换了个手机2000元;一年电话费近1000元;每月饭费 800元左右,一年1万元;一季度换一次衣服、鞋,每次都要1200元左右,一年近4000元;五一、十一回了两次家,给父母亲戚买礼品花了2000元,“此外,买烟、朋友聚会等也得花3000多元。半年前我女朋友去了北京工作 ,我去一趟得花2000元,一共过去了2次。这么一算账,一年到头没剩下5000元钱。”
小王说,他还没买房子,照目前这个情况,想在青岛买房子,只能指望父母,“但父母都是农民,没多少存款,想买房子暂时没戏”。
支招
可强制储蓄积少成多
虽然年龄段不同,但不少人都对自己的收支情况不满。社会科学院刘同昌教授认为,“目前可能有些年轻人入不敷出,这应该与其消费观念有关 ,也与目前物价增长过快有一定的关系。”刘教授称,如果想解决当前这种“年光族”现象,年轻人自身需要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
“其实这就是一个消费习惯和理念的问题。”东亚银行青岛分行的曹先生表示,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想要一夜暴富基本是不可能的,而要想积累财富,就要有合理的理财习惯和消费习惯,其中最为实用的就是强制储蓄,“比如办一份零存整取、月缴型保险或定投基金,这样每个月都会从工资里拿出一部分来强制储蓄,一个月两个月可能不多,但等你5年、10年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积累了一大笔财富。而每月存多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和计划制定,比如你打算5年后结婚、买房,你可以先计算出那时需要多少钱,进而计算出从现在开始每月需要存多少钱”
刘萍萍今年45岁,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丈夫则是一家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按理说,我们家收入也不算少 ,但自从2010年买了一套房子后,生活一下子拮据起来了。”为了减少开支,去年开始刘萍萍养成了记账的习惯。
前几天,刘萍萍翻了下2011年的账本。“儿子现在在大学读美术专业,不管是学费还是日常开销都非常大。”记者在刘萍萍的账本上看到,儿子每年学费 10000元,学习材料费用每年5000元,每月生活费1000元,添置四季衣服5000元,生病花钱1000元,手机话费 800元,手机2500元,合计36300元。”
和儿子的开销相比,乡下父母的开销就显得寒酸了许多。“一般每年只有中秋节和过年才能回趟老家。”刘萍萍说 ,回家给父母买营养品花了600元,给父母过生日花费400元,添置新衣物花费 700元,全年给父母的零花钱1200元,“这一年花在父母身上的钱才2900元”。
看到这两项相差悬殊的开支后,刘萍萍感觉特别内疚。“每次给父母买衣服时,一翻看价格标签就感觉有点贵;而孩子每次跟我们要钱花时,我们都毫不犹豫地给他汇过去。”刘萍萍说,她的父母都年近70岁了,下一步她将会多孝敬孝敬他们 ,同时也会严格控制儿子的开支。
70后
年入11万还不够花
1976年出生的高霞是城阳一家韩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丈夫在即墨经营一家服装店。“今年服装店生意不好,他能赚3万元,我今年收入8万元左右,加起来11万元吧。”高霞列出了一个支出清单:孩子学音乐3800元+托管班3600元+日常消费2600元=10000元;生活费每月1300元×12个月=15600元;应酬费用(随份子、请客、送礼等)20000元;每月三次回家探望老人280元×3次×12个月(包括给双方父母买药、买衣服等正常消费)=10080元;车贷1500元×12个月=18000元;房贷400元×12个月=4800元;物业管理2000元左右;年底投了个小项目投了5万元,一年来家庭支出130480元。“其实这只是现在能想得到的一些较大数额的花费,如果再加上一些平时的小开支,比如停车费、油费等,这一年的开支差不多能到14万元”。
“算着算着就有点恼火,没想到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头来不仅没攒下钱,反而还要吃老本。”高霞说 ,为了解燃眉之急,去年11月底她就把家里的定期存款提前取了出来。
80后
一年下来没攒下5000元
1987年出生的小王2010年毕业,在一家证券公司做业务,看业绩拿工资,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拿6000多元,差的时候2000元左右,一年一共发了大约4万元的工资。“我的工资水平虽不高但也不低,可我一年就没攒下钱来。”小王说。
小王算了算,一年来 ,他的房租每月500元,一年是6000元;水电费 、燃气费、取暖费、网费 、锅碗瓢盆等一年下来有3000多元;换了个手机2000元;一年电话费近1000元;每月饭费 800元左右,一年1万元;一季度换一次衣服、鞋,每次都要1200元左右,一年近4000元;五一、十一回了两次家,给父母亲戚买礼品花了2000元,“此外,买烟、朋友聚会等也得花3000多元。半年前我女朋友去了北京工作 ,我去一趟得花2000元,一共过去了2次。这么一算账,一年到头没剩下5000元钱。”
小王说,他还没买房子,照目前这个情况,想在青岛买房子,只能指望父母,“但父母都是农民,没多少存款,想买房子暂时没戏”。
支招
可强制储蓄积少成多
虽然年龄段不同,但不少人都对自己的收支情况不满。社会科学院刘同昌教授认为,“目前可能有些年轻人入不敷出,这应该与其消费观念有关 ,也与目前物价增长过快有一定的关系。”刘教授称,如果想解决当前这种“年光族”现象,年轻人自身需要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
“其实这就是一个消费习惯和理念的问题。”东亚银行青岛分行的曹先生表示,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想要一夜暴富基本是不可能的,而要想积累财富,就要有合理的理财习惯和消费习惯,其中最为实用的就是强制储蓄,“比如办一份零存整取、月缴型保险或定投基金,这样每个月都会从工资里拿出一部分来强制储蓄,一个月两个月可能不多,但等你5年、10年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积累了一大笔财富。而每月存多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和计划制定,比如你打算5年后结婚、买房,你可以先计算出那时需要多少钱,进而计算出从现在开始每月需要存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