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源头探微
齐家寨,一个古老的地名,就是今日的陕西省眉县齐镇的所在。秦汉以来的二千多年中,她依随历史的脉博几经起伏,数次易名,在太平年月与战乱灾祸的反复更替中踽踽而行。在岁月的尘埃下透露着她曾经的辉煌。在浩繁的历史典籍和文人笔札杂记中闪现着她多彩的身姿。在省、市、县的馆藏档案中更有关于她清末民初以后的详细资料。在经历沧桑的大地上,山水间留存着不曾湮灭的千载遗痕。抓住这些历史和祖先透露给我们的信息,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一个古代的齐家寨、近代的齐家寨和现代的齐家寨。一个兵家必争的齐家寨,一个商家必到的齐家寨。
从大的历史历史背景看,齐家寨的起源、生成、成长、兴衰是与整个陕西,特别是关中的历史演变是同步的。大体来讲,周、秦、汉、唐陕西关中是历代都城所在,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齐家寨地理位置决定了她的军事和工商业在全国这盘棋上有一定的位置和份量。这种作用在北宋一代仍得到维持。宋以后以至民国,齐家寨的军事地位渐失,其商业的地位和作用也下降为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幅射范围也主要局限于西安、汉中、宝鸡、天水、兰州、平凉这样一个区域内。
任何事物在与同类事物具有共性特点外,同时也必然具有具体的个性特点。齐家寨的生成、成长、发展也有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环境条件。研究齐家寨的历史,必须要从齐家寨所处的具体的客观环境和所经历的历史人文事件入手。在全国叫齐家寨的村镇很多,但就其历史和现状而言,尚没有发现有两个地方是完全相同的例子。
研究齐家寨的起源,离不开秦岭、太白山、斜谷和渭水。是这些山水孕育了齐家寨。
齐家寨与秦岭和太白山
秦岭在古代习惯上称作“南山”。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横跨甘肃、陕西、河南三省绵延八百余里的一条重要而特殊的山脉,因其主要部分在陕西(秦)而得名。秦岭不仅把陕西分成了南北两大块,而且把中国大地分成了南方和北方。地理学家一致认为秦岭与淮河共同构成了中国南北分界线,但站在淮河边上,很难看出两岸景观有南北之分,但秦岭就不同了,她在中国的中心和中部这么一横,山南、山北的景观、物产、气候、民俗等聚然发生了变化。秦岭不仅在地理上成为南方、北方分界的明显标志。而且也把长江水源与黄河水源截然分开。北麓之水统统流经渭水而入黄河,南麓之水流经汉江、嘉陵江而入长江。不仅如此,秦岭以南属我国亚热带气候,而以北则属暖温带气候。秦岭象一座屏障,调节着自东南而来的暖湿气流和自西北而来的干燥、寒冷气流的变化互动,因而造就了汉中盆地、四川盆地和关中平原的富庶与繁荣。绵延数百里的山地为这些地方提供了充沛的、用之不竭的经济资源,为这里的商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海拔3767米,是中国内地最高的山峰,位于眉县县境最南端。是秦岭和眉县的象征和标志,其地理条件更为独特,若站在太白山巅,顾东、南、北三方,神州大地上群山无与比肩者。对李白诗中“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娥媚巅”、“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尺,邈尔与世绝”,所描绘的情景意境便才会有真正的体验。山顶常年积雪,汉、唐名人笔下“太白积雪六月天”称为京城长安八景之一。冰川奇峰,鬼斧神工;高山湖泊,碧波荡漾;植被葱茏,古木参天;3000米以上第四纪冰川遗迹完好,它处不可多见。这些虽经千万年岁月磨消,但仍保持了很好的原始自然之态,动植物的多样性和原始基因世所罕见,被科学家誉为亚洲植物园和世界生物基因库。太白山在商、周时称犉物,在秦汉时称太乙,在汉末始称太白山,山上寺观分列,佛、道各有天地,神话、传说见于典籍者枚不胜举。最早传说当属《封神演义》。自古人们认为太白山神仙很灵验,每遇旱灾饥荒,府县官员都要斋戒沐浴、顶礼膜拜、登山求神祈雨,而且“每祈辄应”。总之这是一个充满神秘灵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