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盲吧 关注:2,063贴子:38,194

日本空军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A5M:

    研制国家:日本,名称:[暂缺]

一、概述:
    A5M由日本三菱公司研制生产,又称96式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性能超越陆基战斗机的舰载战斗机,很可能还是当时最强的战斗机,不过初期并没有多少人注意日本飞机的性能,所以A5M的名气不大。该机于1935年2月首飞,原型机称为Ka-14,1937年开始在中国战场投入实战,性能比中华民国空军当时任何一种型号的战斗机都好,不过初期数量不大以及国军飞行员的训练水平超过预料,加上A5M虽然盘旋性能很好,但速度不是很快,国军利用这个缺点,采取高速战斗机与慢速双翼机搭配的战术对付A5M,由慢速双翼机纠缠A5M,由高速单翼机伺机偷袭对付A5M,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此外A5M的航程有限,并不能为日军执行远程轰炸任务的轰炸机进行全程护航,而且战区滞空时间有限,并不能与就近起飞的国军战斗机长时间格斗,所以A5M虽有整体性能优势,但也无法解决国军空军的战斗机力量的威胁。
    A5M各型共生产了990架,各型如下:
    A5M1(1号):初期生产型,安装中岛2型改1(标称460马力)发动机;
    A5M1A(2号改):主翼上安装了20MM机炮的试验机;
    A5M2A(2号1型):安装中岛3型(标称600马力)发动机;
    A5M2B(2号2型):机体、风挡、尾舵修改设计的A5M2A改良型;
    A5M3(3号):安装匕式(标称650马力)发动机的试验机;
    A5M4(4号):安装中岛41型(标称690马力)发动机,风挡重新设计。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军海军航空兵多数战斗机其实依然是A5M,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曾与美军英军各种战斗机交锋而且还略占优势,到1942年底则由性能更加优秀的A6M(0式舰载战斗机)全部取代,退役的A5M转为海军舰上战斗机训练机。

二、性能指标(A5M4)
    尺寸数据:翼展 11.00米,机长 7.56米,机翼面积 17.80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 1216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1708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速度 447千米/时,升限 9800米,航程 1200千米。 
    武器装备:两挺 7.7毫米机枪,翼下可载 60千克炸弹。
    动力装置:一台中岛 41活塞发动机,功率 690马力。

A5M:



IP属地:河南1楼2006-10-28 00:12回复
    ~


    IP属地:河南2楼2006-10-28 00:12
    回复
      ~


      IP属地:河南4楼2006-10-28 00:13
      回复
        A7M:

         研制国家:日本,名称:烈风(Reppu)

        一、概述:
         A7M是A6M(0式战斗机)的后续型,由于A6M在设计时选用了小体积的瑞星发动机,所以飞机体积太小,以后无法安装大马力的发动机提升性能,不过日军认为A6M已经达到了天下无敌的地步,并不急于设计A6M的后续机,到1942年日本海军才让三菱公司去研制A6M的后续机型维持优势,当时三菱公司也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研制A6M的后续机上,但是1943年美军将装2000马力发动机,具备A6M格斗能力,而且速度更快,防护更强的F6F“泼妇”战斗机投入了战场,立即打破了“日军0式战斗机”无敌神话,当得知F6F的情况后,三菱公司当初主张使用轻型瑞星发动机的设计人员非常后悔,紧急研制安装大功率发动机的新A6M,这就是A7M烈风舰上战斗机。
         A7M于1942年开始研制,但进度极慢。1943年下半年则开始突击紧急研制,1944年5月首架原型机试飞,安装了自动空战襟翼,格斗性能比A6M还好,但用惯了A6M的海军还是希望A7M尽量轻型化点,只批准使用轻型的“誉”22型发动机,这样就造成了A7M的最大速度并不令日军满意,更要命的是“誉”22型大功率轻型发动机,性能根本不稳定,高空飞行时功率下降严重,达不到预期设计值,并且容易出故障,于是海军做出了让步,允许三菱公司用HA43-11型发动机作为A7M的标准发动机,这样就要重新修改机体,虽然“誉”22的尺寸比A6M上使用的“荣”要大,但比HA43还是要小,因此必须对前部机身进行重新设计。
         1944年10月,换装了HA43-11型2200马力发动机的A7M2试飞成功,使用2200马力发动机的烈风,不但速度快而且格斗性能更好,此外高空爬升率大幅度提高,而且速度快,装甲完善,火力强大,可以轻易的对付当时美军新推出的任何型号战机。日本海军见到A7M2的表现后,喜出望外,立即下令A7M2投入量产,并称A7M为海军的大东亚决胜机,此外三菱还决定试制装HA43-51型发动机的A7M3,A7M3与A7M2盘旋格斗性能相同,但速度与高空爬升性能更好,而且火力更强大。
         A7M“烈风”原本计划1944年底大量下线,但1944年12月东海大地震摧毁了生产烈风与HA43发动机的三菱名古屋新厂,快要下线的大批烈风全部报废,而A7M的生产并不简单,其他的小工厂没有条件生产“烈风”,东海地震摧毁了三菱公司与中岛公司密集建设在名古屋地区的新大型飞机制造厂与发动机制造厂,重创了日本的航空工业,东海大地震实际宣布了A7M“烈风”失去了投产条件,A7M工艺与设备模具复杂,地震中设备与模具大部分毁坏,日军设备最新最好的飞机与新式发动机制造新厂恰好多数也在名古屋,都被地震震垮了,没有受到地震影响的川崎公司、川西公司、中岛公司和三菱公司的一些老厂则无法生产A7M。
         日本海军在地震之后,拼命的修复地震中损坏的工厂,企图恢复“烈风”的生产,但并未如愿,这种日本海军最具杀伤力的战机,还没有能够从再度恢复生产的生产线上走下来,战争就结束了,如果没有东海大地震,那么A7M“烈风”一旦成批的从生产线上走下来,就会对战局构成重大影响,当时盟军任何型号的战机都无法有效对付烈风,一旦大量“烈风”出战,盟军与日军的空战中将会重新回到开战初期盟军用F2A“水牛”、F4F“野猫”对付日军A6M的这种悲惨局面中,而且B-29在1945年中旬对日本本土发动的大空袭将会遭到毁灭性拦截打击而失败。但由于东海地震,盟军避免了在空战中遭遇A7M“烈风”,连同原型机在内,烈风实际只在战争结束前完成了8架,其中只有1架是生产型。

        二、性能指标(A7M2)
         尺寸数据:翼展 14.00米,机长 11.00米,机高 4.28米,机翼面积 30.90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 3226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472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速度 629千米/时,升限 10900米,航程 1600千米。 
         武器装备:四门 20毫米机炮,翼下可载 2*60千克炸弹。
         动力装置:一台三菱HA43-11型活塞发动机,功率 2200马力。

        A7M:


        IP属地:河南5楼2006-10-28 00:14
        回复
          ~


          IP属地:河南6楼2006-10-28 00:14
          回复
            F-1:

             研制国家:日本,名称:[暂缺]

            一、概述:
             F-1型支援战斗机是日本以T-2型高级教练机为基础自行研制的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攻击地面和海上目标,具有较强的对地、海攻击能力和一定的防空作战能力。具有结构简单、容易驾驶、重量轻、空中阻力小的特点,也因为机体小,所以作战半径小,载弹量有限。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尖锥状机头,座舱位置较高,向前、向下视野较好,自座舱后沿起,背鳍突出,导致后视界不良。与T-2型高级教练机有较好的通用性。
             F-1于1972开始研制,1977年6月试飞,同年9月装备部队。近年来,该机已逐渐老化,1997年1月17日首批2架退役。至1998年3月,F-1型机有59架,随着F-2 型机大量服役,F-1 型机将被淘汰,至2002年时将仅剩26架。

            二、性能指标
             尺寸数据:翼展 7.88米,机长 17.85米,机高 4.5米,机翼面积 21.2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 636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 956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13675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速度 1700千米/时,升限 15300米,航程 2600千米。 
             武器装备:一门 20毫米六管机炮,载弹量 2720千克。
             动力装置:两台TF40-IHI-801A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力 2*21千牛,加力推力 2*31.8千牛。


            IP属地:河南7楼2006-10-28 00:15
            回复
              !


              IP属地:河南8楼2006-10-28 00:15
              回复
                ~


                IP属地:河南10楼2006-10-28 00:16
                回复
                  J1N:

                   研制国家:日本,名称:月光(Moonlight)

                  一、概述:
                   J1N是一种成功的夜间战斗机。最初的J1N是应日本海军30年代后期根据中国战场的需要而设计的一种高速侦察机,1941年首飞,1942年开始服役,盟军误认为该机是一种双发战斗机,所以编号为“欧文”(男性名)。不久,该机即改为夜间战斗机。其中J1N1-S还加装日本刚研制的截击雷达。在战争末期,J1N也用来进行“神风”攻击。
                   主要型号有:J1N1(护航战斗机),J1N1-C(侦察机),J1N1-S(夜间战斗机)。各型共生产了479架。

                  二、性能指标(J1N1-S)
                   尺寸数据:翼展 16.98米,机长 12.77米,机高 4.56米,机翼面积 40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 484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 701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8184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速度 508千米/时,升限 9300米,航程 3780千米。 
                   武器装备:前射1门 20毫米99-11式机炮、2门 7.7毫米97式机枪,背部、腹部遥控炮塔(向上射)2门 20毫米99-11式机炮、(向下射)2门 20毫米99-11式机炮。
                   动力装置:两台中岛Sakae活塞发动机,功率 2*1130马力。

                  J1N:


                  IP属地:河南11楼2006-10-28 00:17
                  回复
                    !


                    IP属地:河南12楼2006-10-28 00:17
                    回复
                      !


                      IP属地:河南13楼2006-10-28 00:17
                      回复
                        J7W:

                         研制国家:日本,名称:震电(Magnificent Lightning)

                        一、概述:
                         日本战斗机一般特点是:重量轻、尺寸小、动作敏捷、航程很大、不装设装甲。随着B-29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不断升级,日本海军觉得急需一种火力强大、爬升快、速度高的专用战斗机来对付B-29。日本海军Masaoki Tsuruno大佐领导的设计组先设计了三架MXY6滑翔机对鸭式布局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鸭式布局的J7W1。另外一种采用日本根据德国提供的技术制造的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Ne-130(8.8千牛推力)的改型J7W2也开始设计。
                         1945年春天,九州飞机公司的Zasshonokuma工厂完成了两架原型,试飞持续到8月初,中岛飞机公司也作好了量产的准备工作,但此时战争已经结束。

                        二、性能指标
                         尺寸数据:翼展 11.11米,机长 9.66米,机高 3.92米,机翼面积 20.5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 3645千克,正常起飞重量 4928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5288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速度 750千米/时,升限 12000米,航程 850千米。 
                         武器装备:四门 30毫米机炮,翼下可带 120千克炸弹。
                         动力装置:一台三菱<Ha-43>12活塞发动机,功率 2130马力。


                        IP属地:河南14楼2006-10-28 00:20
                        回复
                          !


                          IP属地:河南16楼2006-10-28 00:20
                          回复
                            J5N1:

                             研制国家:日本,名称:天雷(Heavenly Thunder)

                            一、概述:
                             日本中岛公司研制的双发、单/双座截击机,1945年开始研制,战争结束前制造了6架,其中2架为双座型。未能投入生产。

                            二、性能指标
                             尺寸数据:翼展 14.40米,机长 11.46米,机翼面积 32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 5195千克,正常起飞重量 735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速度 619千米/时。 
                             武器装备:两门 20毫米机炮,两门 30毫米机炮,翼下可带 250千克炸弹。
                             动力装置:两台中岛Homare21气冷活塞发动机,功率 2*1990马力


                            IP属地:河南17楼2006-10-28 00:21
                            回复
                              !


                              IP属地:河南19楼2006-10-28 0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