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焦距与拍摄距离
拍摄野生动物是动物摄影师的最高追求,充满着刺激与挑战。要想在野外环境中拍摄那些危险的动物,必须确保一定的安全拍摄距离。此时,那些常见的镜头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必须选用超过200mm 焦距的超长焦镜头,才能在野外环境中得心应手地进行动物题材摄影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摄影师拥有的镜头焦距越长,在野生动物摄影中获得的拍摄机会也就越多,而这是需要大量器材投资和结实的体格作为保障的。如果酷爱鸟类摄影,往往需要配备超过400mm 的长焦镜头才能创作出理想的照片,这对于普通影友来说有些望尘莫及。
长短焦距对比图
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拥有约1.5 倍的焦距转换系数,拥有更长的等效焦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对长焦镜头的依赖。拥有超长焦镜头还不足以完成创作,由于长焦镜头体积庞大、沉重,在不理想的光线环境中,根本无法手持拍摄,必须选用管径更粗、承载重量更重的三脚架加以配合。在解决了器材的问题后,野生动物摄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恰当的拍摄地点了。为了创作出最真实、最贴近自然的照片,摄影师要尽可能地在不惊动动物的前提下完成创作。因此,寻找一个合适的掩体是选择最佳拍摄地点的重要原则。野生动物摄影师往往身着迷彩服,甚至将自己的相机、镜头都进行迷彩涂装,在灌木、草丛、树木的阴影中进行隐蔽,远距离观察动物。在一些知名的动物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中,往往划定了某些拍摄范围,在这些拍摄地点创作,很难拍摄出别出心裁的照片。如果想拍摄出真正令人心动的作品,还需深入自然,拍摄那些没有学会应对人类的原生态野生动物。
景深与前景、背景虚化
用背景虚化的常规手法拍摄狮子
野生动物摄影成功的关键就是将动物与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表现它们在自然中的状态,同时,又要将它们从环境中很好的凸显出来,成为画面的中心。面对身材庞大的食肉动物,摄影师往往采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的方式,并通过背景的虚化,凸显主体。这也是最常见的创作方式。背景对一张照片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干净的背景可以令观者的注。
意力很自然地落在主体上。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主体就越突出。使用长焦镜头拍摄到的角度非常小,所以只需要稍稍移动,就能获得完全不同的背景。与背景虚化的表现手法相对应的就是利用前景虚化或前景遮挡的方式拍摄野生动物。在右图中,摄影师拍摄了一只潜伏在草丛中的母狮。摄影师特意选择了用杂草遮挡住母狮一只眼睛的拍摄角度,以此表现母狮狩猎前的潜伏状态,逐渐靠近猎物的自然场景,画面充满杀气,将狮子这种食肉动物的野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利用幽暗背景营造明暗对比
利用明暗对比突出画面中的动物主体
除了虚化背景的简单处理方式以外,利用幽暗背景与明亮的动物主体的明暗对比,也是动物摄影构图中的常见形式。自然中的阴影广泛存在,如果动物的毛发呈亮色调且在光线的照射下,则可以通过选择拍摄角度,将阴影中的景物作为画面背景。同时,利用数码单反相机宽容度有限的特征,对动物进行点测光拍摄,此时,画面的背景就会呈现出近似全黑的效果。
利用光影效果表现生态场景
借助强烈的光线反差和丰富的色彩将一群火烈鸟呈现在画面中
光影的魅力也可以用作表现动物种群和拍摄它们栖息环境的整体生态场景。在正午强烈的光照条件下,一群火烈鸟蜷缩在池中休息。摄影师使用点测光的方式,使火烈鸟在画面中正确曝光,且色彩效果得到了光线的渲染,同时压暗了背景。此时,不同色彩的火烈鸟形成了色彩的反差。由于受光面不同,鸟身的不同部位也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和层次,并与水面中的倒影形成了呼应。从前景被照亮的水面到处于阴影中的背景,在精确的曝光控制下,画面呈现出自然的明暗过渡。摄影师利用光影效果将生态场景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动物摄影中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