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少女吧 关注:139,427贴子:1,984,708

心理效应,一百多个,你知道多少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4-21 22:29回复
    神秘之翼的黄金切割效应
    在个体预计得到系列资料的时候,主动删除之前收集所有资料,最终发现所获资料虽有新增,但缺失了原来所得.
    心理学工作者常用此效应来分析人们面对目标即将达成时的心理盲点.


    2楼2012-04-21 22:30
    回复
      自我选择效应 一旦个人选择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这条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且不断自我强化。


      3楼2012-04-21 22:30
      回复
        自我参照效应 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4楼2012-04-21 22:30
        回复
          紫格尼克效应
          你不妨试一下: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吧,此刻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为你总有一种出于未完成感的心态,竭力寻求终结途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有一位叫布鲁玛·紫格尼克的心理学家,她给12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她让孩子们完成一部份作业,另一部份则令其中途停顿。一小时后测试结果。110个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紫格尼克的结论是:人们对业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这就是所谓的‘紫格尼克效应”。 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就叫“心理张力”。研究还指出,任何人都企图满足自己的需要,完成动作。其中既有先天的需要(饥、渴等),也有半需要(迫切的趋向)。在勒温看来,个人能动性的源泉是多元的,形形色色的。被唤起但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产生一个张力系统,决定着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的基调和特点。如果中断了满足需要的过程或解决某项任务的进程而产生了张力系统,就可以使一个人采取达到目标的行动。勒温认为,没有完成的任务使得没有解决的张力系统永远存在,当任务完成之后,与之并存的张力系统也将随之消失。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是产生“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


          5楼2012-04-21 22:31
          回复
            失误,发重了


            7楼2012-04-21 22:32
            回复
              继续,今天先发十个吧


              8楼2012-04-21 22:32
              回复
                自己人效应 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9楼2012-04-21 22:33
                回复
                  植物心理学和巴克斯特效应BACKSTER:
                  我出生在新泽西州的LAFAYETTE市。我的学业受二战影响而中断,当时我在德科萨斯农机学院
                  读书,是第一个应征入伍的海军军官。在服役前,我对催眠现象极感兴趣,做过许多研究。
                  我对使用催眠术进行情报和反情报方面有一些建议,因为我刚入伍, 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
                  意。 二战结束退伍8个月后,我有机会在美国陆军反情报处学习。经过短期培训后,我留在
                  马里兰州的总部担任讲师,教授情报调查课程。那时,我的催眠术在情报和反情报方面的应
                  用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开始有自己的办公室,关起窗子进行专门的研究,但进展十分缓
                  慢。有一次,我曾为安全起见,给司令官的秘书使用了催眠术,取得了绝密文件。那个秘书
                  醒来后也没有察觉。为保密起见,当天晚上我将文件加以安全保管。第二天,我将文件交给
                  司令官,说:一个是通知**逮捕我,一个是认真地听我解释。后来他们仔细地听取了我的
                  解释。当时正值中央情报局刚刚成立,听到这件事后,中央情报局让我提前退伍,雇用我从
                  事使用测谎仪进行背景调查方面的工作。 测谎仪象是一种用于情报工作的特殊仪器,它也好
                  象很自然地联系到了我的催眠、夜游这些曾研究过的领域。我试想将它们用于我的工作。但
                  实际上,对在中央情报局从事的工作,我感到乏味。因为当时中央情报局刚刚成立,许多人
                  都希望在FBI找到一份象样的工作。我们对XXXXX的人进行测谎检测。将通过检测的人,列入
                  合格名单内。再进行工种调查,以分派合适的工作。我辞掉了政府工作,开始专门从事测谎
                  仪的研究。我在DC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在BOLTMORE扩建了另一个办公室,第三个在纽约。
                  实验室最终在纽约固定下来,并于1959年和我的同行,测谎仪行业的竞争对手一起成立了学
                  校。当时的全美第一所学校教授使用测谎仪。学校成立后,需要使用大量的测谎仪。而测谎
                  仪的1/3部份是肤电反应器,用图线来反应人的情绪变化等。 这是一张标准的测试图,使用
                  模拟的单针心电记录器,画出的有关血压、脉搏强度变化。上面的记录是呼吸曲线。我感兴
                  趣的是电子曲线,即肤电反应器画出的曲线。我在给植物浇水,是一盆牛舌兰花。这盆花有
                  一株长长的叶杆,叶子也是长长的,当时它可能生长了1年到1年半的时间,是我的秘书从楼
                  下一个花店买来的,那家店要关门不做生意了,当时我们还买了一颗橡胶树。在浇水时我很
                  好奇,我想知道在根部的水份将花多长时间,穿过长长的叶杆最终到达叶子的顶尖。我想:
                  好阿,正好这些测谎设备可以用来测量它的电阻变化,还能测量出它的肤电感应。把它的叶
                  子连上电极看看会怎样?因为当水份到达叶尖时,夹在电极中间的叶子的导电性能会增强。
                  在浇水后,我想我将看到画出的曲线会呈现向上的趋势,因为当水份到达后,电阻会变小。
                  出乎意料,曲线的趋势却呈现着不断向下,我把指针移到了上端,曲线连续向下滑。在这里
                  的这段曲线的形状引起了我的注意,如果是肤电反应,我们会解释这段曲线代表着情绪波
                  动,这段曲线代表着情绪恢复,随后整体呈现向下的趋势。这是整个图的局部,这张是一幅
                  标准的呈现向下的肤电图。我意识到这段局部的曲线形状,显示了和人相同的情绪反应,我
                  当时真是吃了一惊。


                  10楼2012-04-21 22:34
                  回复
                    增减效应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心理学家们将人际交往中的这种现象称为“增减效应”。


                    11楼2012-04-21 22:35
                    回复
                      酝酿效应 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往往会由于某种机遇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


                      13楼2012-04-21 22:3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04-21 22:39
                        回复
                          月曜效应 由于星期日的休息,扰乱了学生的正常生活起居和学习秩序,学习意志下降,注意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这种效应在每天的早上和下午第一节课中也常会出现,在假期过后的开学那段时间也甚为显著。按理休息之后应该精神倍加,效率提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而是按照月曜效应规律发生。有人把它也称为月曜病。
                          


                          15楼2012-04-21 22:40
                          回复



                            17楼2012-04-21 22:44
                            回复

                              再见了


                              18楼2012-04-21 22: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