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堂吧 关注:3,309贴子:78,650
  • 8回复贴,共1

人血、人肾、人脊髓、人眼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尚品德是严以待己,宽以待人。
严已待同胞,宽以待动物。这是什么品德?
狗咬人了,是因为人去惹狗了!
为了不让狗套项圈难受,可以让同胞冒被咬被吓的危险!
看到同胞受苦一脸茫然,看到狗狗受苦两眼汪汪。


1楼2012-04-28 21:55回复
    狗奴的典型特征


    2楼2012-04-28 22:39
    回复
      他们都是生命!
      没有人会因用不上熊胆而死,
      反而会有人因为乱用熊胆而亡。
      没有人因为用不上熊胆而倾家荡产,
      反而会有人因为乱用熊胆而浪费钱财。
      没有人因为用不上熊胆而生命垂危,
      却有很多黑熊因为人乱用熊胆而痛苦挣扎!
      人性啊!!!


      3楼2012-04-29 08:40
      回复
        你用什么都得死,我用熊胆必长寿!


        4楼2012-04-29 08:43
        回复
          没有么?你看见了小作坊的熊看不见同类在和病魔做斗争
          你看见了合成药替代的可能性却看不到替代药的风险
          你看到了有人用熊胆貌似是 做保健,却没有看见同类重急症需要用药
          你看到了貌似有人在浪费钱财却没有看见有人因为天价进口药和天价医疗而倾家荡产。
          你看不到正规企业的黑熊的健康,却只能看见小作坊因为落后的技术和无有效监管而受苦的熊
          你能看见某组织的摆拍照片却看不到,某组织的阉割,高死亡率违法动物习性等做法~
          爱心啊,你就是以欺骗为名么?


          5楼2012-04-29 09:38
          回复
            瘸腿的东山狼,穷途末路。可怜么?
            愚蠢的东郭先生除了恻隐之心,还有什么?
            解救东郭先生的农民,除了智慧,难道就没有恻隐之心了么?
            身为人,不会思考爱的轻重、深浅、取舍,人之悲哀。
            对动物恻隐的泛滥,正是爱心缺失的表现。
            只有恻隐之心,是智商的底限,人种族的悲哀
            对于动物的怜悯,超出了对同胞的关爱,这些人有资格谈人性么?


            6楼2012-04-30 12:45
            回复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杨朱但知爱身,而不复知有致身之义,故无君;墨子爱无差等,而视其至亲无异众人,故无父。无父无君,则人道灭绝,是亦禽兽而已。(朱子熹) 杨朱、墨子都是古代的贤人。孟子批评他们,是他看到了他们言论在将来可能产生的流弊。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得不辨。
              杨子初衷或许是为了强调重视生命、为我、爱己而不逐物求利,其流弊却会变成极端自私,会产生人称“范跑跑”的范美忠先生。
              墨子提倡的也许他自己能够做到。但对一个普通人直接讲“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爱人如己”,却让人很难做到。如果不是甘心情愿而是勉强自己那么做了,那是虚伪、不诚实。如果提倡得过了头,就变成了虚伪的说教。变成伪君子,不能服人。这也是范美忠不懂、误解、逆反传统道德的一个理由。
              对不同的人,距离有远近,感情有浅深,这是一个事实。我们的目的是把浅的加深,深的保持。
              对于动物的怜悯,超出了对同胞的关爱,这些人有资格谈人性么?
              


              7楼2012-04-30 20:00
              回复
                我们不能够在单纯的恻隐之情上驻足,它必须得到扩充和发展。这种发展一方面是在个人道德的领域内,另一方面是在社会伦理的领域内。在个人道德领域内的发展,比方说有范围的扩展,这类似于孟子所说的“推恩”,在传统上一般是这样一个次序:父母→亲人→族人→朋友→熟人→乡人→国人→人类,最后乃至于动物和自然界;而在程度上也有由负面的同情他人痛苦的恻隐心,进到正面的为人谋利造福的慈善心


                9楼2012-05-26 00:36
                回复
                  生命伦理学是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研究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中的道德问题,环境与人口中的道德问题,动物实验和植物保护中的道德问题,以及人类生殖、生育控制、遗传、优生、死亡、安乐死、器官移植等方面的道德问题。
                  不要把你们脑子里那点初浅的怜悯当成道德。对于赵老师‘活人献血都可以,养熊取胆为啥不可以’在道德伦理上的衡量和对比,你们脱口而出的抵制只能彰显你们的无知。


                  10楼2012-06-27 14: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