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溪蛋田石
又称溪蛋石,溪坂独石,溪中冻,溪管田。产于月洋溪,系溪水经山洪冲荡而流入溪底的零散独石,又或前人在月洋山开采石材时遗下的残块,经暴雨、山洪冲汇,流入月洋溪,受水、石长年冲击,泥沙涤尽,棱角磨平,遂成圆浑、滚溜的溪蛋石。其石久蕴水中,外表泛淡黄或暗赭色,其质莹流温润,外黄内白,肌理偶有红筋,为藏者所珍惜。

26.掘性坑头石
是一种石质与田石较相似的块状独石,故又称坑头田石,产于寿山溪流经坑头一带的山中砂土里。与田石相比,通灵有余,温润不足。虽有萝卜纹和红筋,但格纹比田石密得多,且肌理时起白晕,为田石所无。


27.水晶冻石
又称“晶石”,产于坑头占山水晶洞及山坑高山洞,其透明灵澈处可“隔石观物”、“若玻璃无有障碍”,色有四种,分别为“白水晶冻”、“黄水晶冻”、“红水晶冻”、“蓝水晶冻”。以白水晶冻最为常见。白水晶冻又名“晶玉”。肌理有棉花纹,偶有小粒点者夹杂其间,俗称“虱姆卵”。山坑所产水晶冻,质地不及水坑冻纯净,且易变色,识者每浸油使之恬润。高兆的《观石录》和毛奇龄《后观石录》均这样称道它:“晶莹玉色,胜莫愁湖中新藕”,“殷于菜玉而白于蕨粉然。”


28.牛角冻
因质感如牛角而得名,肌理通透而隐存水流纹,黑中带赭,浓淡交错,较黑田石通灵,温雅可爱。

29.鱼脑冻
因状如煮熟的鱼脑而得名,石质温润莹净,半透明状,肌理隐含棉花纹,产量少,故为水坑石中珍品。

30.黄冻
质地凝腻,又称“蜜腊”。色如枇杷,纯净无瑕,肌理间有红筋,似田黄冻,唯无石皮。陈子奋称其“俨如宣都枇杷,令人食指欲动”。

31.鳝鱼冻
石性通灵,半透明,灰色中含黄,隐约细黑,如鳝鱼脊,因此得名。石体中或含水草纹,故又称其为“仙草冻”。

32.天蓝冻
毛氏称其为蔚蓝天,青天散彩,更赞叹它是“初露蔚蓝三分钟,渐如晚霞蒸都……而垂似黄云接日之气,真异观也”。其奇色蔚蓝中带白或黄,肌理偶有黑点,有棉花纹,如云霞朵朵散满天,天然出壮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