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家第三阶梯公关部吧 关注:309贴子:27,983

☆╯PR陛下╰☆『120626』下一世。相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正式入住~~带着我父皇


1楼2012-06-27 01:52回复
    嬴政,寂寞的王
    十三岁,可以做什么?
    他的十三岁拥有了他的国度,尽管他可能只是扯线木偶。但是不重要,踏上宝座的那一天,他已是王。
    二十二岁,会做什么?
    他的二十二岁学会了王道,懂得了天下,他向天下人证明了他不是扯线木偶。嫪毒是他的耻辱,吕不韦是他的芒刺,他也许不够孔子喜欢,他也许敏感地像狮子。知道为什么困兽比它的同类凶狠吗?因为它更加明白自由和拥有,只有受过伤害才会知道痛的感觉。公元前238年,嫪毐了发动宫廷政变,也许他等这一天很久了,也许他永远不希望有这一天。他说“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
    平了乱,他能否开心,矛盾和面对在某一霎交织,他被天下人唾骂。他是个杀人如麻的魔鬼——他连亲母都不愿放过,稚子无辜。上窜下跳的儒生淹没了天下人的智慧,他或许理智,理智地可怕。他是王,他要的是天下。谤誉天下?这是世人的惩罚还是天下的惩罚,举世浊之他也许触动,朝野动荡他也许害怕,终究他只是一颗心,一个人,一个站在王位上的影子。
    他的王位被觊觎,与他兵戎相间的是他的手足,行走在刀尖不由他选择。生亦邯郸,痛亦邯郸,他更加无法选择他的至亲,血浓于水,心化做水,他善待了给予他生命的亲母。但是,仍有一种执着叫不原谅。稚子无辜,孽子有罪,那是他无法忘,也不可能忘了耻辱,也许,他沾着血的手太冰冷;也许,他滴着血的剑太锋利;也许,他的心覆盖了红色的雪;也许……对他来说也许显得奢侈。
    “仲父”,是父,还是贼?他等不到答案,没有人可以给他答案。没有相信,只有猜,漫无止境的猜,他听过的流言,他受过的不公,他是谁,父是谁?成蛟也许落魄了一生,却比他幸福,至少成蛟知道自己是谁,亦可以堂堂正正的对天下人说:我是大秦庄襄王的儿子,是嬴氏王族的嫡子嫡孙。
    而他,他敢吗?
    二十三岁,放弃了什么?
    他的二十三岁看透了人心的脆弱,金帛的利诱与武力的打击成全了他渴望极力被掩饰的疮疤,他撤回了逐客令用天下治天下。可伤口,一直都在,隐痛提醒着决绝,他不可以做天下人的笑话。他问自己,也问和他朝夕相处了十年,为他劳尽天下智士之力苦心编撰《吕氏春秋》的仲父:“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他想知道的不是他问出的何功与何亲,功也好,亲也罢,对他都不重要。也许,他想知道的只是君何亲于我,是父,还是臣?
    吕不韦不会说,也不可能说。这是对他的保护,还是残忍?他罢黜了吕不韦,没有了仲父,没有了隐恨?他终究还是不够绝情,如果他的母后可以对他有一点点的怜惜,如果吕不韦可以对他有一点点的坦白,可能他不会让陪伴了他十年的声音消失在咸阳城。
    二十五岁,失去了什么?
    公元前235 ,吕不韦饮鸩自杀,同年赵姬离魂大郑宫
    生亦何荣,死亦何哀。他恨谁,谁都不会知道;他爱谁,谁都不该知道!爱和恨,对立又讽刺。他再也没有了忌讳,也再也没有了念想,世上最疼他的人去了。
    他剩下的只有天下了!
    三十三岁,看透了什么?
    曾经的朋友送上了刺客,情义化做匕首的寒光刺穿了他眼中存留的信任。他结束了刺客的生命,他明白在这个世上永远不可以对任何人太好,伤害你的永远都是你最亲最爱的人。于是,他戴上了冷酷的面具掩藏他自卑的心。
    没有人可以透过面具看见他,他离天下越来越近,他离自己越来越远。
    三十九岁,得到了什么?
    公元前221,齐国降秦,齐灭,六国尽灭,统一天下。
    天下,他握在了手中!
    谁会站在他的身后微笑,谁会告诉他“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谁会为他点燃烛火照亮孑然的脚步……
    赢了天下,只是天下!
    


    2楼2012-06-27 01:53
    回复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我在想,一直想,如果他真的求来了不死仙药,他的天下会怎样?
      看来,我是不适何读史的,史家多理性;我的思维不够冷静,太不冷静!嬴政只是个可怜的索取者,终究只是寂寞
      也许天下并不重要,只是在没有了安全感的时候心中仅仅可以抓住的籍慰,换来了永世的寂寞,悲哉!幸哉!
      是皇陵还是孤冢,一丘黄土埋下了永世的寥落永世的迷,“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而他,永远是我执着爱着的帝王!
      


      3楼2012-06-27 01:54
      回复

        从那以后,我知道了有一种感情叫做“心有灵犀”
        哪怕咫尺已是天涯。
        每次去西安去咸阳,都会想象同一番景象
        那一年,宫舍悠远,墨水人家。
        那一年,你一声令下,众生恍然。
        那一年,西下的夕阳淹没了你冷峻的背影。
        那一年,你的眼角眉梢,生硬又美好。
        你真的是只懂杀伐不懂温柔么?
        我不信,不信你是个冷酷的独裁者。
        因为,青史漫漫,你也曾,那样善良过。
        


        4楼2012-06-27 01:54
        回复
          这算什么贴。。。我以为穿越了。。。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6-27 07:10
          收起回复
            父皇,晚上好。


            6楼2012-06-27 17:04
            收起回复




              7楼2012-06-27 18:31
              收起回复
                郑樵:“秦时未尝废儒学,秦时未尝不用儒学与经学。所谓诗书之焚,乃学者自焚也,非秦皇之过也。”
                李贽:“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祖龙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 又以扶苏为子, 子婴为孙 ,有子有孙 ,卒为胡亥 ,赵高 ,二竖子所败。 惜哉。”
                刘大櫆:“六经之亡非秦亡之也,汉亡之也。”。“书之焚,非李斯之罪,而项籍之罪也”。
                康有为:“秦焚书,六经未因此而亡。秦坑儒,儒生未因此而绝。”自两生外,鲁诸生随叔孙通议礼者三十余人,皆秦诸生,皆未尝被坑者。其人皆怀蕴六艺,学通《诗》《书》,逮汉犹存者也。然则以坑儒为绝儒术者,亦妄言也。 汉制「郡国计偕,诣太常受业如弟子」,犹因秦制也。夫博士既有守职之藏书,学者可诣吏而受业,《诗》《书》之事,尊而方长,然则谓「秦焚《诗》《书》,六艺遂缺」,非妄言而何?然而二千年之学者遂为所惑,虽魁儒辈出,无一人细心读书,祛其伪妄者,岂不异哉! ”
                谭嗣同:“两千年之政,秦政也。”
                


                8楼2012-06-27 18:40
                回复
                  


                  10楼2012-06-28 16:40
                  回复
                    父皇晚安。


                    11楼2012-06-29 00:45
                    回复
                      爱秦,写秦,对于你的一言一行,我都描绘的小心翼翼,因为你在我心里是那么神圣的存在。


                      12楼2012-06-29 00:54
                      回复
                        因为爱你,只是爱你。


                        13楼2012-06-29 00:56
                        回复
                          父皇早上好!~今天也有想你呢


                          14楼2012-07-12 10:06
                          回复
                            父皇午安


                            15楼2012-07-14 15:40
                            回复


                              16楼2012-07-14 16: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