梶浦由记吧 关注:15,162贴子:103,764

【长文合集】“好莱坞化”?侃侃梶浦的管弦乐创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7月17日到20日在乐园之扉论坛上边写边发的长篇感想,在这里也发一份吧。头一次写这种八千字长文,各种不顺还请包涵。
前言
管弦乐对梶浦由记而言并不算陌生,毕竟早在《异度传说3》中就有不错的试水表现。不过近一年多来梶浦又在大气的管弦乐上动起了寻求突破的念头,并在《Fate Zero》中有了多次比较集中的展现,《刀剑神域》的PV放出后更有了“梶浦大妈是不是要转型好莱坞了”的议论。
既然提到了好莱坞,偶便一时奇想——干脆从好莱坞史诗大片的管弦配乐里找些典型的例子作为标尺,和梶浦对应的作品稍作比较,看看她的管弦乐究竟有什么特点,目前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也欢迎大家一起来侃侃~
作品选择范围:
梶浦方面:《空之境界》、《魔法少女小圆》、《Fate Zero》
好莱坞方面:约翰-威廉姆斯《星球大战》(6部)、霍华德-肖《指环王》(3部)、詹姆斯-霍纳《勇敢的心》、汉斯-季默《角斗士》、范吉利斯《亚历山大大帝》(说明一下,这位希腊作曲家就是《1492征服天堂》的作者,《亚历山大大帝》的配乐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强烈建议大帝党去补补~)
选择曲子基于可比性原则——构思、作曲技术、编曲配器、主题、作为BGM的功能等等,必须至少有一方面相似或可比,还得考虑和具体作品的对应。这也是作比较的最基本原则,唯有这样才不至于变成战帖(战帖的特点是说话双方经常牛头不对马嘴,比较些不可比的东西)。


IP属地:上海1楼2012-07-21 09:22回复
    一、序曲——命运如何开始
    A、梶浦由记:The Beginning of the End——出自《Fate Zero》

    B1、霍华德-肖:Prologue: One Ring to Rule Them All——出自《指环王1:魔戒现身》

    选择《The Beginning of the End》而不是《Point Zero》作为梶浦方面的第一弹(虽然前者的关注度远不及后者),是因为前者的管弦乐特点更加典型,可分析的内容也更多。作为参照方选择了霍华德-肖的 《Prologue: One Ring to Rule Them All》,出自《指环王1:魔戒现身》,2001年奥斯卡最佳配乐奖得主。
    严格来讲,这两支都不是歌剧式的序曲(overture),而是前奏曲(prelude)。但prelude本身也有序曲的意思,而且也经常被当作序曲使 用。梶浦和霍华德-肖这两支曲子的作用正如其名——作为最先出现的BGM,将作为全剧主题的旋律展示出来,暗示整部剧的基调和进程,并贴切地烘托开场故事 的叙述(伊莉雅出生之日&数千年前魔戒往事的追忆)。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以压抑的低音提琴声为开场的背景,一声定音鼓(“命运敲门”)后女声悲情吟唱“命运”主题旋律开篇,下行的旋律带来特别的沉重感。之后弦乐入调, 梶浦以两声部的弦乐两次演奏第二主题(“命运”主题动机相关,但旋律有大幅变化)。第一次加上竖琴的明亮音色,代表爱丽丝菲尔初为人母的喜悦和对切嗣的安 慰,但低声部的弦乐仍然是压抑的。第二次则加入长笛,进一步烘托爱丽丝菲尔的性格,并部分缓解切嗣的不安,整个弦乐演奏的色调也开始变得明亮起来,但在长 笛旋律散去时又是一声定音鼓,不安的弦乐又占据了优势,体现切嗣心中的百感交集,旋律也开始往结尾对“命运”主题的重现发展。
    《Prologue: One Ring to Rule Them All》则同样以悲沉的女声吟唱 “精灵”主题(昭示精灵族是往事的见证者和当前的叙述者),其后紧接着“魔戒”主题出现,开始进入叙事。后面展开部分曲调变化复杂的多(因为要叙述的往事 也复杂),时而是弦乐有条不紊的讲述,时而是铜管乐器+打击乐+合唱制造紧张的战争气氛,每件乐器每个声部都有明确的对应;但弦乐(有时加上木管乐器)演 奏的“魔戒”主题始终是主干,多次重现,强调魔戒就是漩涡的中心。
    可见,两曲的构思和展开手法是类似的。不同的地方是收尾。梶浦用异常宏大的交响乐再度演奏“命运”主题结束序曲,并且动用了她很少使用的铜管乐器,定音鼓 的几次插入也恰到好处,强化这出古典式命运悲剧的肃穆感。而霍华德-肖则以平稳的弦乐渐渐淡化,代表“往事渐渐被世人遗忘”,同时也是为了过渡到下一个主 题——霍比特人的村落,“改变大世界的小人物”和故事开始的地方。这种不同属于剧情过渡的需要。
    从上面两曲的对比来看,梶浦由记的管弦乐创作虽少,但作曲能力一点也不低,精练而有针对性的配器,表现出非常清晰的思路和自如的掌控能力。此外,如果以管 弦乐的作曲和编曲手法而论,和梶浦由记最接近的就是《指环王》三部曲时期的霍华德-肖,无论是人声的运用还是弦乐,甚至连造语都很像(只不过霍华德-肖在 这方面比较省事,原著作者托尔金早就编出了一套发音、词汇、语法、文字都完备的精灵语,作曲家只要直接拿来用就行)。但就是这两支序曲,也揭示了梶浦和好 莱坞在交响乐配器上的一个巨大不同(甚至是本质性的不同)——铜管乐器的使用比例。好莱坞除了传统的弦乐,还尤其偏爱可以充分展现力量感的铜管乐器,对它 们的大量使用甚至带有某种压迫感。而梶浦显然并非如此。从《The Beginning of the End》的那个典型的交响乐结尾来看,梶浦对铜管乐器的运用还是相当地道,那么用得少就只能说是气质使然,但未尝不可以做些变通。
    


    IP属地:上海2楼2012-07-21 09:24
    收起回复
      B2、詹姆斯-霍纳:Main Title——出自《勇敢的心》

      相比霍华德-肖的《Prologue: One Ring to Rule Them All》,这首作品显然更精练,也有名的多。以下介绍抄自虾米:
      “影片开头,Main Title中悠扬的风笛声将观众带入了苏格兰高高的山岭之上,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生活着朴实的苏格兰人民。然而忧郁的小提琴在没有低音衬托的空灵中,奏 出了他们受到统治者压迫的不幸。四支圆号不祥的和声,暗示了统治力量的邪恶与黑暗。经过弦乐的过渡,独奏圆号忽然吹出带有升腾力量的旋律,这似乎是一种期 盼,期盼英雄的诞生,来拯救他的民族;然而大提琴冷冷的对答,为这位英雄铺设了艰难的道路。整首Main Title无疑是影片的序曲,Wallace一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已经预告在了这首短小的曲子中了。”
      “Wallace一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已经预告在了这首短小的曲子中了”,这就是序曲的作用。
      如果只看弦乐甚至铜管乐部分,这首曲子只能算平稳;从作曲的构思、旋律的铺陈、不同乐器代表不同人的身份和情感,这首曲子和《The Beginning of the End》也没有多大区别,甚至还不如《The Beginning of the End》耐听。但Main Title的最精彩之处——大家都知道的,这首曲子被人们记住的原因所在——苏格兰风笛,这一件乐器改变了一切。一个冷门乐器就能带来这样的质变,这就给 原本就以异域风出名的梶浦提了个醒——旋律和普通乐器组合难以突破时,恰当运用冷门异域乐器是个很好的选择。
      小结:通过对上述管弦乐序曲的对比,个人认为管弦乐作曲上梶浦并不吃亏,人声开头对主题的引入、单件乐器与情节和人物的对应、宏大肃穆的交响乐结尾,思路都非常清晰。可以下功夫的突破口,主要是编曲时铜管乐器的使用比例,以及可以考虑适当使用一下冷门的异域乐器。


      IP属地:上海3楼2012-07-21 09:27
      回复
        二、主题:英雄——铜管、人声与刚柔并济
        A、梶浦由记:Point Zero——出自《Fate Zero》

        B1、约翰-威廉姆斯:The Throne Room——出自《星球大战:新希望》(1977)

        (注:前1分46秒,后面是Ending Credits)
        FZ和史诗大片一样都是英雄群像剧,那么配乐里也一定会有一个代表“英雄”的音乐主题,也就是FZ的OST中最受瞩目的《Point Zero》。对应参照曲为约翰-威廉姆斯的《The Throne Room》,出自《星球大战:新希望》,1977年奥斯卡最佳配乐奖得主,可以说是老前辈了。
        先来说说约翰-威廉姆斯的《The Throne Room》。其实整部星战配乐就是“主题变奏”的典范,《The Throne Room》使用的就是代表正义方的“绝地武士”主题。具体场景是“死星”被起义军成功击毁后,义军领袖莉亚-奥加纳为立下大功的卢克-天行者和韩-索罗颁 发勋章,所以“绝地武士”主题在这里的使用是最宏大的。可以发现,在编曲中铜管乐器是绝对主角,连弦乐都被压下去了,金石之声十足,节奏也富有经典的老派 好莱坞作风(毕竟是35年前的作品了)。
        梶浦虽然有浓厚的西方背景,但毕竟身为东方作曲家,写燃曲时也深谙刚柔并济的东方哲学,并没有一味地以好莱坞式的力量感来压迫性地表现“英雄”。如果说好 莱坞式的英雄是金戈铁马火花四溅,梶浦心目中的英雄则多半是长江大河——你在岸边把手伸到水里,可能感觉不出什么;但倘若你敢从江海中央跳下去,那就…… 嘿嘿~
        具体表现在《Point Zero》中,就是虽然维持着交响乐团的编制,但没有一味使用特别紧凑强烈的节奏和力度;铜管乐器也没少用,但始终被放在从属地位,和鼓点一起保证最基本 的力度,和弦乐一起构筑旋律骨干,处于参与和声的位置。占据主角位置的则是人声——东京混声合唱团的合唱,以及在每个转调的地方出现的、笠原由里的美声女 高音。合唱的浑厚坚实和女高音的空灵神秘相结合,充分体现东方式的刚柔并济。《Point Zero》没有直白露骨地表现“爆燃”之感,但不能否认,这描写的就是富有力量的英雄,依旧能让人燃得头皮发麻。
        利用人声这一看似力度不足、却又拥有最强表现力的“乐器”来做到“四两拨千斤”,并且成功调和了新的宏大曲风与原有的个人风格,做到刚柔并济,展现出于好莱坞完全不同的创作思路。或许这反而要得益于梶浦的女性作曲家身份和多年的人声运用经验。


        IP属地:上海4楼2012-07-21 09:32
        收起回复
          接下来,为FZ中的大帝党隆重献上一道大餐,让大家看看好莱坞的大帝党——
          B2、范吉利斯:Titans——出自《亚历山大大帝》

          我对《亚历山大大帝》这部电影不是很看好,但配乐实在是神作,尤其是这首《Titans》,曲名乃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神,对应亚历山大的希腊人身份和巨人气质。
          没记错的话,这支曲子是用在大帝攻破巴比伦、大军威武入城的时候——难怪英雄王金闪闪对大帝如此不爽,毕竟攻破的是金闪闪的老家,还这样炫耀军威地入城~
          范吉利斯的作风没有约翰-威廉姆斯那么硬派直白,但力量感也很足;同时他也精于人声合唱的使用。所以在这首曲子里,范吉利斯使用的是铜管乐器主奏+合唱+弦乐确定节奏的编曲,结合得相当完美,是值得学习的典范。


          IP属地:上海5楼2012-07-21 09:35
          回复
            三、主题:深情——Cantabile
            A、梶浦由记:M38+39——出自《空之境界:杀人考察(后)》

            B1、詹姆斯-霍纳: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出自《勇敢的心》

            B2、约翰-威廉姆斯:Across The Stars——出自《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进攻》

            M38+39——《你将化作光芒》的纯音乐版。两仪式被白纯里绪抓住时,回忆自己与黑桐干也的点点滴滴,终于意识到自己对干也的感情。
            詹姆斯-霍纳的《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是《勇敢的心》中除了《Main Title》以外的另一名曲。英王为了争取集结部队的时间,假派王妃去和义军和谈。岂料王妃却被Wallace的勇敢、正气和魅力所吸引,深爱上了这个 “叛贼”的头目。作曲家用这曲表现了她矛盾的内心和深沉的爱。
            《Across The Stars》是《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进攻》中阿纳金-天行者和帕德梅之间的爱情主题,也是这部电影中最动人的配乐。
            这三首都是神曲,不用解释~不过这个领域可以算作梶浦由记的主场,出道至今她在歌曲和抒情BGM方面名曲无数。她丰富的歌曲创作经验是相对于好莱坞大师们 最大的优势;再加上女性作曲家的特有优点,这也造就了她在抒情旋律方面的独特性——无比婉转动人,细腻优美,旋律歌唱性极强。用一个音乐表情术语来概括, 就是——Cantabile(如歌的)。不过,梶浦一般都是只选两三件乐器+人声来完成编曲,而使用管弦乐相对偏晚,貌似是从空境开始。
            用管弦乐抒情大体有三个特点:
            一是如前所述,cantabile(所以好莱坞的两首曲子里,浓重的铜管味道终于不见了,曲调也各种百转千回);
            二是单个乐器+弦乐的协奏曲形式——钢琴(梶浦)或木管乐器(好莱坞)开场、独奏乐器和弦乐的各种穿插、后半部分的弦乐合奏;
            三是合奏以弦乐为主,而且在规模上要谨慎。
            梶浦的《M38+39》,弦乐部分的编制比较小,大体介于四重奏到室内乐团之间的样子;詹姆斯-霍纳和约翰-威廉姆斯没有缩小乐团编制,而是控制力度。梶 浦的独奏乐器是她最擅长的键盘,而好莱坞方面则选择了木管乐器:詹姆斯-霍纳的乐器疑似长笛,但似乎也有可能是凯尔特竖笛;约翰-威廉姆斯则选择了双簧 管。至于旋律,梶浦更看重旋律线的精炼清晰和歌唱性,而好莱坞方面更突出利用不同声部的和声来制造百转千回的效果。
            这个领域大家的讨论已经非常多了,我也不用多嘴。只请大家听听上面说的三首曲子,品味其中不同的情感,每个人应该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如果一定要为这个领域的梶浦下个评论,我觉得还是——
            其一,较小的乐队编制似乎更有利于梶浦的抒情性的发挥;
            其二,Cantabile,这样就好。


            IP属地:上海6楼2012-07-21 09:40
            回复
              五、主题:历史——关于主题旋律变奏
              A1、梶浦由记:Tragedy and Fate——出自《Fate Zero》

              B、汉斯-季默:Honor Him——出自《角斗士》

              这两首BGM有两个共同特点:其一,都是主题旋律变奏——《Tragedy and Fate》用了《Point Zero》里的主题,《Honor Him》的主题则在电影中罗马角斗场一战中用过;其二,在手法上,都用弦乐+圆号表现出一种沉重的悲凉——历史英雄的背后往往是一片沉重与辛酸。
              FZ的主题旋律变奏在网上很受诟病,但我要平反一下。其一,这种手法在电影中非常常见,本就无可厚非;其二,变奏并重编曲后,同一主题往往能阐发出和前一个主题有所关联、却又大不一样的内涵。
              《Tragedy and Fate》最经典的场景就是FZ第9话开头,对Lancer迪尔梅德故事的追忆,以及第11话和第25话对亚瑟王朝的终焉——血染剑栏场景的描写。所阐释 的内涵就是——在耀眼的英雄故事背后,交织着王者的理想、荣耀和悲哀,骑士恪守的忠义和背叛的无奈。
              《Honor Him》主题第一次使用是在罗马角斗场一战,马克西莫斯用自己惊人的演出压倒了篡位皇帝卡默多斯,观众给他的欢呼声是何等气吞山河;而这次出现是在影片末 尾,马克西莫斯杀死卡默多斯后也重伤去世。虽然罗马人当场给予他无上的尊荣,元老院亲自抬棺的国葬待遇,但无法掩饰英雄之路的沉重悲凉——因为卡默多斯的 阴谋而家破人亡,沦为角斗士后艰辛复仇,最终孤独离世。
              可见,同样的主题旋律在不同的编曲中完全演绎出不同的内涵,立体展现了英雄的正反两面,这就是使用主题旋律变奏的道理所在。梶浦在《Tragedy and Fate》一曲中选择主题旋律变奏,有其必然性,也体现她近期部分配乐中有某种“电影化”的趋势。
              A2、梶浦由记:Hear Our Prayer——出自《翼年代记》

              《Hear Our Prayer》的编曲毕竟不太符合交响乐的定义,主题也不同,这里拿出来主要是对比分析一下《Tragedy and Fate》的缺陷。
              我认为《Tragedy and Fate》的缺点并不在后半部分(此处渲染相当到位),而是前半部分单纯用弦乐显得有点平淡,层次感稍欠。如果能加上一些《Honor Him》式的沧桑感(哪怕加点背景音效,类似《Hear Our Prayer》的感觉),与后面的沉重形成一点对比和层次过渡,那就更好了。论这种悲凉的沧桑感和渐变的层次感,我觉得《Hear Our Prayer》胜过改用交响乐的《Tragedy and Fate》。当然,论历史感还是《Tragedy and Fate》高于《Hear Our Prayer》,毕竟作品主题不一样。
              这说明,梶浦的交响乐确实还没到完全成熟的地步,过去的优秀经验和新的管弦乐编曲如何完美融合,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IP属地:上海8楼2012-07-21 09:55
              回复
                七、总结
                经过上面这番对比和分析,对于梶浦近年的管弦乐创作,大致可以得出下面几条:
                1、梶浦由记还是那个梶浦由记,能写好莱坞式的曲子,但没有真的“好莱坞化”。
                2、梶浦有能力掌控经典的管弦乐样式和编曲配器,并写出大气的曲子。
                3、梶浦的管弦乐的特点:刚柔相济,擅长以小见大;重视人声,铜管乐器被放在从属地位;乐曲内容也开始展现相当的全面性。
                4、梶浦可以考虑拓展乐器的使用面,比如铜管乐和冷门的异域乐器。
                5、梶浦的管弦乐创作还在不断探索中,毕竟这是一个前人建树最多的领域,要保持自己的音乐灵魂,写出自己的东西,还要取得突破,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和努力。
                静观其变,乐观其成,享受音乐——这是我的态度。总之,有好听的音乐就是成功~


                IP属地:上海10楼2012-07-21 10:09
                回复
                  @微光细流 @keiko_23 @dreampc
                  提提意见~
                  


                  IP属地:上海11楼2012-07-21 10:19
                  收起回复
                    在论坛上看见都不敢擦嘴的说。。。。。
                    楼主我好葱白你啊


                    IP属地:日本12楼2012-07-21 13:00
                    收起回复
                      表示膜拜楼主~
                      先马再看


                      IP属地:上海13楼2012-07-21 14:17
                      回复
                        太牛逼了36K君!!!


                        IP属地:广东14楼2012-07-21 14:27
                        收起回复
                          虽然很多地方都看不懂,但是感觉碉堡了。人家最崇拜有学识的人的说。顶一下表示支持和崇敬。


                          IP属地:广东15楼2012-07-21 14:42
                          收起回复
                            怎么感觉勇敢的心有一种好像在某国内大作出现过的感觉....


                            16楼2012-07-21 14:58
                            收起回复
                              精了!恭喜36K君


                              IP属地:湖北17楼2012-07-21 18: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