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师吧 关注:5,637贴子:383,756
  • 32回复贴,共1

【静夜思】谈谈我对文官领军制度的一点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自己啊还是给自己


1楼2012-08-10 16:27回复
      谈到宋朝,就不得不说一说宋朝的军事制度,而谈到宋朝的军事制度,就一定避不开宋朝的“文官领军”制度。
    文官领军制度的诞生由来已久,但在两宋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其直接原因在于唐末五代的历史教训,而根本原因则在于皇权力量、文官力量对国家政权领导权的争夺——没有文官一个国家未必不能存续,但没有军事力量就什么都没有了。而由此而来的观点就是,谁掌握了军队,谁就掌握了政权,也就是俗话说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对于一件事情,要想公正的进行评价,那就一定要全面的来看,对于文官领军制度来说,也是如此。
    无论如何,文官领军制度在当时是有益处、是有其历史进步意义的。五代十国时期,武夫当政,征伐不断,而后后周建立,文官领导国家的制度重建,文官力量重新掌握了国家政权——特别是军事的领导权——之后,才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而宋朝承周制,自然把文官对军队的领导承袭了下来,确定了国家内部的平稳,进而保证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凡事有利就有弊。文官领军制度确实保证了宋朝的稳定——虽然很大程度上这种稳定是对内的,但正是由于这种制度的过度发展,反而使这种稳定遭到了破坏。
    导致这种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近点:
    首先,五代动乱固然为之后北宋建立各种相关制度提供了动因,但由于这种动因过于深刻,反而使很多制度矫枉过正了。也就是说,唐末五代文官力量是“缺位”,而两宋时期文官力量却在某种程度上“越位”了。而从文官力量本身来讲,文官力量没有能准确把握这一制度实施中的度,反而过多插手了“军事力量”中的很多细节,也造成了“战略上的失位和战术上的越位”。
    其次,自唐玄宗开始,由于人口增长、土地兼并导致了府兵制的崩溃,募兵制开始实施。府兵是“自给自足”的,而“募兵”却是由国家财政提供支持的。一个政权最基本的保障是军事力量,而军事力量却是要靠钱粮——也就是财政来支持的。而军队历来是个纯消耗、并且是消耗巨大的部门,在大多数时候保持一支庞大而臃肿的军事力量对国家的压力——无论是财政上还是对军事力量的警惕上——之巨大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士大夫眼里,然而,由于既定国策和历史教训,这样一支力量又必须保持,那么,削弱其领导能力和政治经济地位以降低其影响就成为了必然,这就必然导致文官力量加大对军事力量的削弱。
    再次,文官力量对军事行为的先天性歧视。孟子曾经曰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而在宋朝,孟子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推崇,这必然影响到士大夫们对待武装力量的态度。而更为严重的是,领兵作战固然要牵涉到体力上的行动,但作为领军作战的将领(包括文官),更多的却是智力活动,而士大夫对军事行为性质的判定很多都只在于体力而不在于智力,也就是说,文官们过多的关注了战术上的细节,却又对这些战术上的细节所知草草,这就必然导致其在战术上的失败。而在战术上的失败累积下来,又造成了战略上的失败。
    文官领军制度从历史和现实来看,都是军事力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文官力量和武官力量的力量对比,行为的范围和程度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划分,无论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结果都只能是灾难。五代和两宋在这个命题上的选择,恰好从俩方面验证了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
    


    2楼2012-08-10 16:27
    收起回复
      话说,专业技术讨论贴,大家就不要灭了吧


      3楼2012-08-10 16:29
      回复
        楼主,自己去加精,速度的


        IP属地:湖南4楼2012-08-10 16:33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5楼2012-08-10 16:33
          收起回复
            想到太监监军。又想到我党建军模式,政委主抓思想。


            6楼2012-08-10 17:07
            收起回复
              文官政治的结果就是亡国灭种,从来都没有例外。
              武官政治的结果就是战乱不休,也没例外
              一旦偏离既定方向,必然会走向歧路
              而且,文官往往求稳,这个有时候,不好


              IP属地:云南8楼2012-08-10 17:38
              收起回复
                加代子果然自己射自己了?
                请问这算是自残自杀呢,还是单体受精繁殖呢?


                IP属地:湖南9楼2012-08-10 17:55
                收起回复
                  哪个极端都不好
                  另外,这么严肃的贴子前为啥会有个这么文艺的【】?


                  10楼2012-08-10 19:45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13楼2012-08-10 20:28
                    收起回复
                      唐朝末年,太监掌握军队,结果随意废立皇帝,
                      后周时期武将掌握军队,结果发生陈桥兵变,
                      文官监军到是不错的体系,可惜宋朝武将身份太低,完全没有地位


                      14楼2012-08-10 23:27
                      回复
                        宋代选错路了,我觉得比较理想的状态恰是武官文官化,和军队标准化,即从举人中选拔人才进行专门的军事教育,军队训练和指挥分开,进行标准化训练,这样军官和士兵都是标准化培训出来的,方便将领轮调,而且这个培训另一妙处就是淡化门派。


                        IP属地:北京15楼2012-08-11 00:33
                        收起回复
                          历代的历史看,文官领军基本就没有成功的,成功的是什么时候呢?都是在对弱小的农民的起义刷刷名声,别的文官基本都是屡战屡败,这其中也包括曾国藩他乖乖的去后方搞粮草之后他的部队才胜利多了,而他的对手一样是农民起义,真正遇到对手向辽国、金国、还有夏国,后来明朝的女真文官统军基本大的合战没有一次胜利。甚至以中国人的不败法就是守住城都守不住。中国领导人自我安慰大法没失地就是胜利,这点历代都太多了。宋的胜利率高就是这么来的。


                          IP属地:河北16楼2017-09-02 00:53
                          回复


                            17楼2017-11-23 09: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