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吧 关注:114,569贴子:1,807,372

京剧髯口介绍(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网上找到个京剧髯口的系统介绍 我又把主要几个类型的图片贴出了 以供大家对照


IP属地:山东1楼2012-08-19 18:06回复
    请勿插楼


    IP属地:山东2楼2012-08-19 18:06
    回复
      在京剧中,剧中人所带的各种各样的胡子,术语称作“髯口”,又称“口面”。用牦牛毛或人发制成,近年来在技术上进行了革新,采用尼龙作为原料。以铜丝做钩,挂在耳朵上,有夸张人物两腮和颏下部分生理特征的作用。
        髯口不仅是遮盖演员演唱时口型的美化手段,也是一种刻画人物心情与神态的艺术工具。演员通过各种髯口的表演技巧,如理髯、甩髯、抖髯、掏髯、搂髯、卷髯等,可以以优美的身段造型,来刻画人物。
        髯口还可以通过其形状、样式、长短、疏密及颜色来表示剧中人的年龄、身份、容貌和所处的境遇。
        髯口的色彩主要包括黑、黪(即灰色)、白三种。一些行貌怪异、性格暴烈的人物及神怪,也有戴红、紫、蓝色的。
        髯口的名称很多,按剧中人的年龄、身份、面貌和性格的不同而定。仅根据颜色、式样的不同,会意而命名。
      


      IP属地:山东3楼2012-08-19 18:07
      回复
        髯口的种类
        【一】满髯 简称“满”。满是满口的意思(即将口部完全遮住)。满髯成长片形,不分绺,是人物连腮长髯的夸张表现。满髯主要用于武将,性格猛烈、奸狡,或年纪老迈的人物。生、净角色所扮演的正、反面人物均有戴满髯的,但净角用的满髯一般比生角所用长些,最长的人发黑满有70多厘米。
        满髯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分黑满、黪(音惨)满、白满等。一般说来,黑色表示壮年,黪色表示老年,白色表示须发皆白年过花甲的老人,紫色则表示生理特征。
        


        IP属地:山东4楼2012-08-19 18:07
        回复
          2、黪满:如《宇宙锋》剧中,赵高所戴的髯口



          IP属地:山东6楼2012-08-19 18:09
          回复
            3、白满:如《大保国》剧中,徐延昭所戴的髯口。



            IP属地:山东7楼2012-08-19 18:10
            回复
              紫满:如《甘露寺》剧中,孙权所戴的髯口。孙权是个“碧眼紫髯”的汉子,佩戴紫髯正是为了突出他这一生理特征。


              IP属地:山东8楼2012-08-19 18:10
              回复
                孙权 紫满



                IP属地:山东9楼2012-08-19 18:11
                回复
                  二、三绺髯 习称“三绺”或“三髯”,简称“三”。长髯分成三绺,形容人物两腮、颏下生长的三绺状胡须。适于表现文雅、清秀的人物,多用于生行扮演中年以上的帝王将相、文武官吏、士绅商贾和文人隐士。
                  中年人多戴黑色的三髯,称为黑三,老年人戴白色的三髯,称为白三;介乎两者之间的人物戴灰黑色的三髯,称为黪三;一般依角色的年龄、身份及生理条件使用。比如诸葛亮;在《群英会》中戴黑三,《空城计》和《战北原》中戴黪三。再如《文昭关》剧中的伍于胥,原挂黑三髯,因无计过关,极度焦虑;一夜之间须发先由黑变为黪,又由黪变为白。《甘露寺》剧中的刘备,过江时挂黪三髯,相亲一折表现其须发用药物染过,改挂黑三髯。
                  以下依次为《文昭关》伍子胥所戴的黑三、黪三、白三



                  


                  IP属地:山东10楼2012-08-19 18:13
                  回复
                    黑三绺:如《将相和》剧中的蔺相如、《桑园会》剧中的秋胡所戴的髯口。
                    黪三绺:如《空城计》剧中的孔明所戴的髯口。
                    白三绺:如《定军山》剧中的黄忠所戴的髯口。
                    另外黑三绺中,还有一种人物专用的髯口称为“大黑三”,又称【关公髯】,在《古城会》剧中,为关羽所用。这种“大黑三”是用假发制成的,长丝黝黑,光泽明亮;除衬托出人物的忠勇、威严外,那飘逸的长丝,更把关羽那“美髯公”的形象展现给观众

                    


                    IP属地:山东11楼2012-08-19 18:16
                    回复
                      三、扎髯 是露出口部的满髯,简称“扎”。即将满髯中间的嘴的部分,剪一个方孔,下边另有叶片吊在颏下,故又称“开口”。扎髯为性情粗豪、暴烈、勇猛好斗的净角专用。戴扎髯的角色都在鬓边插耳毛子。
                      根据年龄的不同,生理特征的差异,扎髯有黑、黪、白、红等颜色之分。
                      黑扎:如《李逵探母》剧中的李逵、《打焦赞》剧中的焦赞、《闹天官》中的巨灵神所戴的髯口。

                      黪扎:如《造白袍》剧中的张飞所戴的髯口,因为这时张飞已近老年。

                      黪扎


                      IP属地:山东12楼2012-08-19 18:18
                      收起回复
                        白扎:如《界牌关》剧中的王本超所戴的髯口。

                        红扎:如《穆桂英》剧中的孟良、京剧髯口《三盗芭蕉扇》中的牛魔王、《洪羊洞》中的孟良、《坐寨盗马》中的窦尔敦、《战宛城》中的典韦所戴的髯口。


                        (黑扎与红扎)
                        紫扎:如《红拂传》中的虬髯公、《花蝴蝶》中的欧阳春(绰号紫髯伯)等所戴的髯口。
                        


                        IP属地:山东13楼2012-08-19 18:20
                        回复
                          另有一种尺寸短小的短扎髯,分红、黑二色。用来表现盔甲残缺的大将之丑相。如《甘露寺》剧中的贾化,《大登殿》剧中的魏虎均戴短扎髯。此扎还可以系结成“回头扣”,以衬托人物性格刚烈、气势逼人。其法为:先将髯口理顺分绺,在左右两腮部位,分上下系成距离相等的四个结,中间开口下的吊搭亦系成左右相对的两个结,共计十个对称的回头扣。《两将军》剧中夜战的张飞,以黑短扎系回头扣,《战宛城》剧中打城的典韦、《白水滩》剧中打滩的青面虎以红短扎系回头扣。
                          


                          IP属地:山东14楼2012-08-19 18:22
                          收起回复
                            五、丑三髯 又称“丑三”。三绺,两腮及唇部各一绺。黑色,稀薄短细。表示胡须仅寥寥几根。适于表现寒酸、猥琐、狡猾、谄媚的小文人、小官吏,一般为丑行角色所用。
                            如(打面缸)剧中的王书吏、《打鱼杀家》剧中的葛先生、《连升三级》剧中的崔老爷等均戴此髯口。



                            


                            IP属地:山东16楼2012-08-19 18:24
                            回复
                              谢谢楼主,长知识了.


                              17楼2012-08-19 18: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