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恐龙吧 关注:67贴子:875
  • 12回复贴,共1

【知识普及】第一章 神马是恐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我是恐龙吧小吧雷电三角龙,欢迎各位对古生物感兴趣的网友光临恐龙吧!当然,有些朋友可能对恐龙不是很了解,但没有关系,我相信在经过一系列的知识普及之后,你也会变成像我们这样的古生物达人,那么,我就开始吧!
——本教材以《天下龙文——古生物系列从书》为主



1楼2012-08-23 14:14回复
    所有的恐龙皆为陆地动物。许多史前爬行动物常被一般大众非正式地认定是恐龙,例如:翼手龙、鱼龙、蛇颈龙、沧龙、盘龙类(异齿龙与基龙)等,但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龙。


    3楼2012-08-23 14:17
    回复
      恐龙(不包含鸟类)是群生存于陆地上的主龙类爬行动物,四肢直立于身体之下,而非往两旁撑开,它们出现于晚三叠纪卡尼阶,各种恐龙快速地演化出不同的特化特征,并发展出不同的体型大小,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并持续生存到晚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有许多型态的爬行动物与恐龙生存在同一时期,例如:鱼龙目、沧龙科、蛇颈龙目、翼龙目、以及盘龙目,许多大众媒体常将它们也归类于恐龙,但它们在科学分类上并不属于恐龙。鱼龙类、沧龙类、蛇颈龙类都是海生爬行动物,并不生存于陆地上,也不属于主龙类;翼龙类属于主龙类,是在三叠纪时期与恐龙分开演化,但并非陆栖动物:盘龙类生存于二叠纪,亲缘关系较接近于哺乳类。
      恐龙是中生代的优势陆栖脊椎动物,尤其是在侏罗纪与白垩纪。在恐龙占优势的侏罗纪与白垩纪期间,几乎所有身长超过1米的陆地动物皆为恐龙,同时代的其他动物因此受到体型发展与生态位上的限制。举哺乳类为例,它们的体型多接近现代的啮齿动物,不超过猫的大小,食性为肉食性,以小型动物为生。生存在白垩纪的三椎齿兽目(Triconodonta)的巨型爬兽(Repenomamus giganticus)是个少数例外,巨型爬兽体重12到14公斤,已知会以幼年鹦鹉嘴龙等小型恐龙为食。
      恐龙家族极为庞大、多样性。截止到2006年的学术研究,已确定有超过500个属;根据估计,化石记录中曾出现的属总数约为1850个,当中有75%已被发现化石。一个早期的研究推测恐龙有将近3,400个属,但大部分无法在化石记录中保存下来。截至2008年9月17日为止,恐龙记有1,047个种。恐龙有草食性动物,也有肉食性、杂食性动物。有些恐龙以双足行走,或四足行走,或如砂龙和禽龙可以在双足和四足间自由转换。许多恐龙的身上具有鳞甲,或是头部长有角或头冠。尽管恐龙以其巨大体型而著称,但许多恐龙的体型只有人类大小,甚至更小。目前已在全球各大洲发现恐龙化石,包含南极洲在内。无论体型大小,恐龙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堪称卓越,但它们无法占据海生以及飞行动物的生态位。
      


      4楼2012-08-23 14:18
      回复
        恐龙(Dinosauria)是在1842年由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Richard Owen)正式提出,欧文把恐龙总目定义为蜥形纲(Sauropsida)的一个独特部族或亚目,包含当时在英国与世界各地发现的恐龙。Dinosauria这名词衍化自古希腊文,δεινός/deinos意为“恐怖的”或“极其巨大的”,σαύρα/sauros意为“蜥蜴”。欧文在命名时,考量到它们的牙齿、利爪、巨大体型、以及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怖特征,因此命名它们为“恐怖的蜥蜴”。中文的恐龙一词,源自日本的翻译“恐龙(恐竜)”,后来在中文地区广泛使用。
        


        5楼2012-08-23 14:18
        回复
          恐龙的起源
          恐龙在过去被认为是复系群,包含数个毫不相干的演化支,并非来自于共同的最近祖先,因为身处类似的生态环境中,而个别演化出类似的形态与特征。自从70年代的恐龙文艺复兴以来,恐龙已被认为是单系群,具有最近的共同祖先,是个天然演化支。
          恐龙与它们的主龙类祖先在三叠纪中到晚期分开演化,接近2亿3000万年前,大约是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后约2000万年,该次灭绝事件消灭了接近95%的地球生物物种。对于早期恐龙始盗龙发现地层的放射线定年法检验,证实始盗龙生存于中三叠纪。古生物学家认为始盗龙的外表类似所有恐龙的共同祖先;如果属实,则显示最早的恐龙应该是种小型、二足掠食动物[33]。在阿根廷的中三叠纪地层所发现的原始、类似恐龙的鸟颈类主龙,例如:马拉鳄龙与Lagerpeton,也支持这个说法;已出土的化石证据显示这群动物都为小型、二足掠食动物。
          恐龙刚出现时,陆地上有多种不同的动物,例如坚蜥目、劳氏鳄目、鸟鳄科、喙头龙目等原始主龙类,以及二齿兽下目与犬齿兽亚目等兽孔目动物。这些动物大部分在三叠纪后期的两次灭绝事件中灭亡。第一次灭绝事件发生于卡尼阶与诺利阶交接处,约2亿1500万年前,二齿兽类与许多原始主龙形下纲动物在此事件中灭亡,例如原蜥形目与喙头龙类。第二次灭绝事件是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发生于约2亿年前,大部分的早期主龙类灭亡,包含:坚蜥类、鸟鳄科、植龙目、与劳氏鳄类。这群动物灭亡后,鳄形超目、恐龙、哺乳类、翼龙目、与乌龟开始占据陆地的生态系统。
          原始恐龙的第一次适应演化发生于三叠纪的卡尼阶与诺利阶之间,极可能因为当时有许多优势动物灭亡。在传统的观念里,在三叠纪中期,恐龙与当时其他的陆地动物展开长时间的竞争,并取得优势,但这是不可能的。根据化石纪录,恐龙没那么早出现,且早期恐龙并非稳定的增加、多样化,而是后来才急骤的大量演化;如果它们与其他动物有过长时间竞争,应该会在化石纪录中反映出来。恐龙在卡尼阶时的数量非常稀少,仅占陆地动物群的1~2%。在诺利阶,数个动物群灭亡后,恐龙则占了陆地动物群的50~90%。恐龙的直立步态过去被视为成功演化的关键,但现在已知有数个同时代的动物群也有直立步态,例如:坚蜥类、鸟鳄科、劳氏鳄类、以及数种鳄形超目动物。三叠纪后期是个生物剧变的时代,有许多植物、海生动物兴起衰落,三叠纪后期的气候也有巨大改变。镶嵌踝类主龙目前仅剩下鳄鱼,但在三叠纪晚期,镶嵌踝类主龙是群非常多样化的演化支,包含:鸟鳄科、坚蜥目、植龙目、劳氏鳄目。在这群优势物种存在下,恐龙存活到侏罗纪,并非生理、竞争上占有优势,而是面对灭绝事件的运气问题。
          


          6楼2012-08-23 14:19
          回复
            科学分类
            恐龙与现代鸟类、鳄鱼都属于主龙类。主龙类的颅骨拥有两个洞孔,称为颞颥孔(Temporal fenestrae),以提供颚部肌肉附着处,眼窝前方则有眶前孔(Antorbital fenestra)。大部分的爬行动物与鸟类,都属于双孔动物;哺乳类与似哺乳爬行动物拥有一个颞颥孔,合称合弓动物;乌龟与早期的副爬行动物,没有颞颥孔,则属于无孔动物。恐龙与其他主龙类拥有许多生理构造上的特征,例如:牙齿位于齿槽中,而非直接从颚部骨头延伸。在主龙类中,恐龙的最显著特征是它们的步态。恐龙的后肢直立于身体下方,而蜥蜴与鳄鱼的四肢则是往两侧摊开。
            恐龙常被认为是总目,或是未定位的演化支。恐龙总目以下分为两大目:蜥臀目(Saurischia)和鸟臀目(Ornithischia),以其骨盆结构来区分。根据定义,蜥臀目的范围是:与鸟类具有最近共同祖先,而与鸟臀目具有较远共同祖先的所有恐龙;鸟臀目的范围则是:与三角龙具有最近共同祖先,而与蜥臀目具有较远共同祖先的所有恐龙。
            


            7楼2012-08-23 14:19
            回复
              鸟臀目(Ornithischia)意为“鸟类的髋关节”,拥有类似鸟类的骨盆结构,耻骨朝向后方,但这是趋同演化的结果。与鸟类不同的是,鸟臀目的耻骨有个朝前的突出部分。鸟臀目包含多样性的草食性动物。
              


              9楼2012-08-23 14:20
              回复
                发掘历史
                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已发现恐龙的化石,但当时并不晓得这些石头的真实面目。古代中国人将恐龙化石认为是中国神话中的龙骨头,并在史书中留下相关纪录。例如在东晋时期成书的《华阳国志》中,作者常璩便记录到,四川武城曾经发现龙的骨头。中国本部的居民已挖掘恐龙化石多年,认为这些骨头来自于龙,可当作中医的药材。在欧洲,恐龙化石则被认为是神话中的巨人遗骸,或是大洪水时期前的大型动物。居住于古代中亚地区的西徐安人,可能将当地发现的原角龙化石,描述成狮子身体、大型爪、以及鹰头,且守卫黄金的生物,成为狮鹫的形象来源。
                1677年的书籍《Natural History of Oxfordshire》封面。左边是罗伯特·波尔蒂所绘的斑龙股骨末端,是最早被科学研究的恐龙化石。在17世纪晚期的英格兰,一些恐龙化石受到科学家的注意,开始初步的学术研究。在1676年,一个化石出土于英国牛津市附近的Cornwell的一处石灰岩采石场。这个骨头碎片被交给牛津大学的化学教授罗伯特·波尔蒂(Robert Plot),他同时也是阿什莫尔博物馆的馆长,他在1677年的《Natural History of Oxfordshire》一书上叙述了对于这些骨头的叙述。他正确地鉴定出将这块骨头是一只大型动物的股骨最下端,波尔蒂认为这些骨头过大,所以并不属于任何已知物种。波尔蒂后来认为这块骨头是个巨大人类的股骨,生存于圣经的大洪水事件之前[133]。在1763年,理查德·布鲁克斯(Richard Brookes)再度叙述这个骨头。他将这块骨头命名为Scrotum humanum,因为它们看起来类似人类的一对睾丸。但是这个学名已经超过50年不曾被任何科学期刊使用,已成为一个无效的遗失名(Nomen oblitum)。这块骨头之后就遗失了,但已留下足够的叙述,使后世科学家得以确认它们属于斑龙的股骨。在1699年,Edward Lhuyd在牛津市近郊发现一颗牙齿化石,命名为Rutellum implicatum。在2002年,科学家发现这颗牙齿属于蜥脚下目恐龙,成为比斑龙还早被命名的恐龙。但是,这个学名的建立早于林奈氏分类系统的建立,而且已经超过50年不曾被任何科学期刊使用,而且是个根据牙齿而被建立的学名,因此本身也是个无效的遗失名。
                威廉·巴克兰画像在1815年到1824年期间,牛津大学的地质学家威廉·巴克兰(William Buckland),收集更多的斑龙化石,并在1824年建立斑龙属(Megalosaurus),成为第一种被正式命名、叙述的恐龙有效属[138][133]。第二种被命名、叙述的恐龙则是禽龙,是由英国动物学家吉迪恩·曼特尔在1822年所发现、研究,曼特尔当时认为这些化石与鬣蜥有类似处。在1825年,吉迪恩·曼特尔建立禽龙属(Iguanodon)。
                欧洲与北美洲的科学家开始关注于这些巨大蜥蜴化石。在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Richard Owen)认为斑龙、禽龙、林龙等物种具有许多明显共同特征,因此建立恐龙(Dinosauria)一词,以包含这三个属。在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艾伯特亲王的支持下,欧文在伦敦南肯辛顿建立了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展出英国的恐龙与其他动物的化石。
                在1858年,正式发现第一个北美洲的恐龙化石。早在1838年,新泽西州哈登菲尔德镇的一个泥灰坑挖出大型的骨头,直到20年后,化石收藏家威廉·帕克·佛克(William Parker Foulke)在当地挖出更多的化石,并由古生物学家约瑟夫·莱迪命名为鸭嘴龙。这副鸭嘴龙标本是首次发现的接近完整恐龙化石,也显示它们是种二足动物,在此之前,大部分科学家认为恐龙是群类似蜥蜴的四足动物。佛克发现的鸭嘴龙标本,开启了美国的恐龙狂潮。
                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19世纪后期化石战争的两位竞争者之一
                爱德华·德林克·科普,化石战争的另一位竞争者在19世纪后期的恐龙狂潮中,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与爱德华·德林克·科普间有激烈的竞争,两人竞相发现新的恐龙,这段著名的竞争称为化石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马什公开指出科普的薄板龙重建有严重的错误,科普将这只蛇颈龙类的头部错置到尾巴末端。两人的竞争长达30年,直到科普在1897年死亡,科普已将他的所有资产投注于恐龙的挖掘工作中,而马什则得到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协助,有较好的发现。但许多恐龙标本,因为两人的粗略挖掘与处理步骤,而遭到损毁或破坏,例如采用火药来挖掘化石。尽管马什与科普的挖掘工作不完善,但他们的贡献非常巨大,马什命名了86个恐龙的新种,科普则命名了56个,共计142个新种恐龙。马什发现的化石现正存放于耶鲁大学的皮巴第自然历史博物馆,科普的化石则存放在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自1897年起,恐龙化石已在各大洲发现,甚至包含南极洲。第一个发现的南极州恐龙是甲龙科的南极甲龙,是在1986年发现于罗斯岛;但在1994年,兽脚亚目的冰脊龙首先在科学期刊中被正式命名、叙述,成为第一个被命名的南极洲恐龙。
                目前的恐龙挖掘热区有南美洲南部(尤其是阿根廷)与中国。中国发现了许多有羽毛恐龙标本,当时的干燥气候有助于保存化石与化石化的过程。
                


                10楼2012-08-23 14:20
                回复
                  误入歧途
                  恐龙,流行于互联网的一些称谓上,用于指代相貌欠佳的年轻女子。一般具有调侃的意味,但当面称呼则带有冒犯性和侮辱性。近年来也有以女性身份出现的互联网使用者以“恐龙”自谦。
                  在中文互联网兴起之前,“恐龙”一词并没有这种含义。
                  在1995年至2000年时期,中国大陆的一些高校推出了BBS系统,由于三国时诸葛亮有个丑到恐怖的老婆,而诸葛亮自称为卧龙,“恐龙”便被予以了“女子相貌不敢恭维”的含义,并在高校互联网中开始使用。
                  


                  11楼2012-08-23 14:21
                  回复
                    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大家是不是收获很多呢?以后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大家!


                    12楼2012-08-23 14:21
                    收起回复
                      额,太棒了,顶起。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2-08-24 00:31
                      回复
                        更高的符合有关规定在是啊了新的你说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2-08-24 00: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