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盛世吧 关注:29,089贴子:4,833,765

回复:「 永和宫|偏阁 」——温若宫女(温若_)居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宫里夏天都搭起天棚,为的是避蚊虫,窗子里有像浏阳粗夏布似的窗纱,窗子根据晨昏晴雨不同的风向,可以随意地开阖。不管刮旋风还是下暴雨,天棚安然不动,又放着好几个大缸盛着冰,小宫女们不停的打着扇子,历来暑热的时候在正殿里伺候才是最舒服的差事,出了正殿,可就没这个造化了:)
“我可没那个好命,一时娘娘不定又想起来有什么差事让我赶着去办,叫起来没人,又要挨板子不是?”


48楼2012-10-09 14:48
回复

    [ 想不到在我们面前颐指气使的刘公公竟然也有怕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几个后院的粗使宫女还经常暗中的笑话,听说他挨过娘娘两次板子,险些把命搭进去,可也奇了,娘娘发落了他,却也不曾把他撵出永和宫去,事儿过了之后依旧还是一样的待他,不禁扑哧笑道:]
    “都说咱们娘娘规矩严,我来了这一年多,还没见娘娘发过什么火儿发落了什么人呢。”


    49楼2012-10-09 14:53
    回复

      ( 永和宫规矩严,这是出了名儿的,自打荣娘娘是妃位的时候我跟着她,如今也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左不过挨了一刀的家伙,没儿没女的,也没什么牵绊,所以历来有些娘娘不能沾手的事儿都是我去办的,如今回头想想,晚上还觉得慎得慌,一晃神儿,自个儿这又瞎琢磨什么呢:)
      “可不是么,永和宫规矩大,不过规矩大也是好事儿,以后你才不会出错儿。”


      50楼2012-10-09 14:58
      回复

        [ 从前在花房的时候都说,当太监的好人稀,他们整天闷着头琢磨坏主意,什么邪的、凶的、狠的主意全有,后来到了永和宫,瞧见刘公公似乎也不是他们说的那般,狠是狠了点儿,小太监们办差不得力,他拿起鸡毛掸子就打,对近前伺候的几位姑娘却又很是客气有加,自个儿也只得附和着:]
        “嗯,娘娘教诲的对。”


        51楼2012-10-09 15:04
        回复

          ( 主子的意思虽然没明说,暗地里的意思我也能揣摩出个几分,瞧了瞧这会子也没有旁人,低声道:)
          “姑娘,主子疼咱们是咱们的福气,可我还少不得提点两句,我们在宫里头说话要加倍小心,只能听,尽量少说,多知心的人也不许说真心话,人心隔肚皮,也许一句错话惹出麻烦来,再者,对上头有半点不敬的话就可能落一个不好的下场。”


          52楼2012-10-09 15:12
          回复

            [ 我放下手里的活计,恭恭敬敬地请个安。我这是真心学艺。在宫里求人靠脸也要擦亮了眼睛。有的人,你问他东,偏指给你西,照他指的去做,准砸锅,笑道:]
            “我刚来的时候,有的差事不敢伸手。现在有的差事赶在头上,不伸手也不行了。还请公公指点。”


            53楼2012-10-09 15:18
            回复

              ( 自己历来是瞅着主子的脸色办差的,既然主子有这个心思,我也不敢不用心去教给她,记得她刚来的时候,活脱脱一个不安分的影子,荣主子是什么人,哪里容得下她抓尖卖乖的,打发到后头的园子里去看海棠树,没成想,一年这丫头还真熬出来了,其实现在想想,跟旗人熬鹰是一个理儿:)
              “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很多事儿啊,您自个儿一听就明白了,用不着我多描。”


              54楼2012-10-09 15:22
              回复

                [ 当年自己的确是太过急躁,又总是在花房受姑姑的打骂欺负,一心想着攀高枝儿,以为自己沾着温家的边儿就能挨上娘娘贴身的差事,那一年在后园子看海棠树的日子才算让我真明白了,在这宫里,要甘心被利用,才能利用旁人,主子们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奴才罢了:]
                “再多听,也总是抓不住主子想喜好。”


                55楼2012-10-09 15:25
                回复

                  ( 喝了口凉凉的茶,才道:)
                  “主子的喜好哪是能让你摸出来的,我自打娘娘封妃调永和宫伺候以来,十年了,可到现在也不知道娘娘喜欢吃什么,今儿爱吃贡菜,明儿也许偏吃例菜,后儿也许喜好时鲜。主子们的思虑都比山高比海深。我们当奴才的无论伺候哪位主子进膳,眼要精、手要灵,要瞧着她的眼色行事,用眼瞧哪个菜,就往上挪哪碗菜。也许你挪的菜她不吃,那没关系,再重新挪,但千万不许问,更不许自献殷勤,像狗摇尾巴似地说:主子,这个菜好吃,请您尝尝。或者说:这个菜新下来的,您尝尝鲜。照居家过日子一样,对待亲人要让一让菜,那可不行。”


                  56楼2012-10-09 15:31
                  回复

                    [ 原本只是觉得在娘娘跟前伺候是多么得脸的事儿,想不到却规矩这么大,点了点头:]
                    “多谢公公赐教。”


                    57楼2012-10-09 15:33
                    回复

                      [ 这边话音还没落,那边就听见静姑娘挑了帘子出来,小声的喊了句:]
                      “刘德庸,娘娘叫你呢,还不快去。”
                      [ 闻言扑哧一笑,见刘公公匆匆忙忙的去了,自个儿也站起来,抻了抻衣裳往正殿去。]


                      58楼2012-10-09 15:36
                      回复
                        [ http://tieba.baidu.com/p/1690893038?pn=15]
                        461楼-470楼,共五楼
                        [ http://tieba.baidu.com/p/1690893038?pn=25]
                        757楼-857楼,共十二楼
                        [ http://tieba.baidu.com/p/1897603641?pn=5]
                        134楼-146楼,共七楼
                        [ http://tieba.baidu.com/p/1230176759?pn=16]
                        469楼-477楼,共五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计二十九贴


                        59楼2012-10-09 23:07
                        回复

                          [ 伺候完晚膳出来,因着今晚是自个儿值夜,永和宫的西偏殿和后花园子联接的廊子底下有日夜不断的铜茶炊,这是平日里娘娘的茶房和值夜班的太监、宫女休息吃点心的地方,便也没有走远,只在廊子下面坐着,听刘公公吩咐今晚的差事。]


                          60楼2012-10-09 23:20
                          回复

                            [ 戌正的时候,东二长街打更的梆子声,永和宫里就能听到了。这是个信号,没有差事的太监该出宫了。戍正一过,宫门就要上锁,再要想出入就非常难了。因为钥匙上交到敬事房,请钥匙必须经过总管,还要写日记档,说明原因,写清请钥匙的人,内务府还要查档,这是宫廷的禁例,谁犯了也不行。]
                            


                            61楼2012-10-09 23:26
                            回复

                              [ 正苑赏 ]



                              


                              62楼2012-10-10 0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