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754贴子:87,753,545

佛教故事汇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壹、出家篇
一、鸟窠和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现在已经变成佛家的口头禅,谁都会说。不但现在人会说,古人也会讲。在唐朝时代,白居易遇见鸟窠和尚。这位法师何以叫做‘鸟窠’?他是个老修行人,万缘放下。他在树上搭个小篷,像鸟窝一样,住在树上,生活多简单!那时白居易是杭州太守(如同现在的市长),遇到鸟窠和尚,向他请教什么是佛教?鸟窠和尚就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听了哈哈大笑,这些话三岁小孩都会说。鸟窠和尚回答,‘三岁小孩虽能说,八十老翁做不到’。白居易听了之后,想想很有道理。做到非常重要,关系我们的前途,我们的来生是果报,今生是花报。换言之,不但关系来生,也关系现前,现前可以趋吉避凶。


IP属地:福建1楼2012-09-11 15:42回复

    二、四百天没有睡觉
    中国长春有一位常慧法师,她念佛已经四百多天没有睡觉,完全依照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会集本修学,我邀请她来新加坡念佛堂为大家做个榜样。我们看她的行持,最低限度得‘念佛三昧’。她今年六十五岁,声音像三、四十岁的人,身体轻飘飘的。她所修的念佛法门,就是《华严经》吉祥云比丘所传的‘佛立三昧’,她是绕佛经行,不坐不躺,四百多天,一天吃一餐,身心清净,一个妄想都没有。她能做得到,任何人也都能做到。做不到的原因就是妄念太多,有妄念,身体是沉重的;没有妄念,身体是轻的。所以,一定要真干,不要自欺欺人,这个最重要。


    IP属地:福建2楼2012-09-11 15:52
    收起回复

      三、拜佛消业障
      谁是真正有福之人?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个人有福报。对自己要严格,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如果烦恼习气深重,古德教我们用拜佛忏悔的方法消除业障,万缘放下,每天礼佛三千拜,这个方法有效。古人用这种方法,三年业障消除,智慧现前,比比皆是。我在初学佛时,忏云法师也教我这个方法。那时我跟他一起住茅篷,我在茅篷住了五个半月,他老人家拜的速度很慢,每天拜佛三百拜。我每天八百拜。有一位达宗法师,每天一千二百拜。我们拜佛的时间分三次,凌晨三点起来,拜到五点;中午吃过午饭,经行回来之后,拜佛一个小时;晚上吃完晚饭,六点拜到八点。九点休息,凌晨两点起床,生活非常有规律。拜佛确实能够忏除业障。(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209)


      IP属地:福建3楼2012-09-11 15:57
      收起回复
        信为道源功德母。



        6楼2012-09-11 16:45
        收起回复

          七、元晓法师喝死尸水
          韩国元晓法师是一位高僧,也是净土宗的大德。唐朝时候到中国来寻师访友,吃了不少苦头。有一次,夜晚睡在郊外坟地,半夜很渴没有水喝,看到旁边废墟乱瓦中有一些水,就把水捧起来喝。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一看这是从死尸流下来的水,他当时心里觉得很恶心,然后豁然大悟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美恶自我,何关水乎?’他喝的时候以为是泉水,喝得非常舒服,到第二天才知道是死尸流出来的水,他从这个地方觉悟了。‘一切唯心造’,心清净平等,死尸的水也与泉水一样好喝。(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7)


          IP属地:福建8楼2012-09-11 17:19
          收起回复

            八、六道轮回是真
            高级的宗教,都修禅定。定中有境界,正如同一般人作梦,梦中有境界一样。但是梦中的境界是阿赖耶识的习气种子起现行,虚幻不实。定中境界与梦境完全不同,定中能看到过去、未来,看到我们这个世界,也能看到他方世界。佛家讲六道轮回,其实最初是印度教讲的,这个几乎是所有宗教共同的见解。他们怎么发现的?在禅定中见到,而且许多人都见到了。我们能否见到?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修定,修清净心,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就能见到。我的同学明演法师,他跟一位老居士学密,大概一年的时间,他在打坐用功的时候,就能见到鬼道。他说鬼道的生活状况与人道相仿佛,在下午五、六点时,街上就有鬼走路了,那是鬼道的清晨,所以数量不多;到夜晚十点钟之后就很多,很热闹。人鬼杂居,人看不到鬼,鬼看不到人,明演法师藉著这种修持功夫能见到。他说初见时也很害怕,以后就习以为常,彼此居住在一起,互不干扰,相安无事。因此,只要有小小定功,这个境界就能突破,那不是作梦。所以,六道轮回是真的,不是假的。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5)


            IP属地:福建9楼2012-09-11 17:25
            收起回复

              九、谈禅法师修布施
              财富是财布施的果报,你不肯修财布施,哪来的果报?有人会说:‘我修财布施,也许我布施的那个对象并不是好人,我这个财被他骗去做坏事,怎么办?’那是他的事情,与我不相干,我是以清净平等心来布施,得的是清净平等的福报。我种这个因,他造业是他的果报。
              这个道理,新加坡的谈禅法师懂得,他修财布施毫不吝啬,自己的生活非常清苦。他在城隍庙前摆了一个小摊,卖香、纸钱、蜡烛,他把卖得的钱布施给别人。我听说,旧金山有个大觉寺,那时买下这个道场是美金七十万,谈禅法师就布施了四十万。福州西禅寺是他的祖庭,他在那里出家,为了报恩,就把这个寺庙兴建起来,大概花了美金好几百万。他自己平常生活连水都舍不得喝,他喝自来水,招待客人才去买一瓶矿泉水。他过那样清苦的生活,修真实的福报。钱送出去之后,他只跟对方说一句话:‘各人因果,各人负责’,以后就不再管了。你看他的心多清净、多自在,丝毫挂碍都没有。他修的是真实的福报,来生要是没有往生净土,福报不得了。假如他来生是个生意人,将是世界上第一有钱人,因为他修的这个福是清净福。修清净福有什么好处?来生赚钱一点不费力,钱财滚滚而来。哪像我们布施,又怕这样又怕那样,还要干涉,总是提心吊胆。这样布施还是有福报,但是将来赚钱好辛苦,都是因为心不清净。这一点我们就比不上谈禅法师。(节录自《华严经》12-17-0418)


              IP属地:福建10楼2012-09-11 17:47
              收起回复

                十、开缘
                一切众生第一念就是保护自己,如果说这句话可能会对自己不利,就不敢说真话。但是一定要想到对我不利、于我有害,这个伤害到何种程度,当中有善巧方便。如果伤害的幅度不大,还是要说实话;重大的伤害,从自己牵涉到社会、群众,就可以不说实话。这是‘开缘’,不是破戒,不但没有罪过,还有功德。
                世尊举例说,一个受持五戒十善的人,在三岔路口遇到一个猎人正在追杀一只兔子。这个持戒的人看见兔子往左边跑了,猎人问他:‘你看到兔子吗?’他说:‘我看到了。’猎人问:‘往哪里去了?’他说:‘从右边去了。’他指相反方向,虽然这是妄语,但是这个妄语救了兔子的命,这是善心;也救了猎人,猎人如果杀生将来要受果报。两边都救了,这是‘开缘’。修学五戒十善一定要懂得‘开遮持犯’,什么状况下要用什么方法,它是活活泼泼的。讲到偷盗戒。永明延寿禅师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他在没有出家之前在税务司管出纳,他常常把国家税收的钱偷偷拿去放生。以后被人发现,他老实回答,没有一句妄语。这是要杀头的,他也不逃避,愿意接受刑罚。绑到法场去执行死刑时,皇帝吩咐监斩官,‘如果他的态度很从容,不惊慌,就把他带回来见我。如果他很恐惧,杀掉算了。’结果永明延寿大师到法场,态度从容,很欢喜。监斩官就问他:‘你为什么会这样?’他说:‘我一条命救活了千千万万的生命,值得!’监斩官就报告皇帝,皇帝召见他。后来皇帝问他的志愿,他愿意出家。皇帝成就他出家,并做他的护法。因此,偷盗不是为自己,是为救护一切众生,准备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众生的生命,发的是菩萨心,这属于开缘。如果偷盗是为了利益自己,这是大罪。所以,仔细观察佛家的戒条,确实是合情合理合法,非常完善。(节录自《十善业道经》19-14-142)


                IP属地:福建11楼2012-09-11 17:54
                回复
                  南无观世音菩萨


                  IP属地:四川12楼2012-09-11 17:57
                  收起回复

                    十一、天人送供养
                    ‘人有戒德者,感动诸天,天龙鬼神,莫不敬尊’,此句唐朝道宣律师的故事可以作证,这是真的,史传上有详细记载。道宣律师是律宗始祖,当年在终南山修行,戒律精严,感动天人供养。他日中一食,毗沙门天王子每天中午送一钵饭供养,这真正是‘感动诸天,天龙鬼神。’当时法相宗祖师窥基大师,他是玄奘大师的学生,也是位了不起人物。有一天窥基大师经过终南山,顺道拜访道宣律师,道宣律师听到这个消息很欢喜。窥基大师学问好,讲经说法一流,但是戒律不严,他以为窥基大师对于戒律疏忽,不太重视,所以他想以天人送供养来感化窥基大师。哪里知道谈话过了中午,也没有人送饭给他们吃。到第二天中午天人又按时送供养来了,道宣律师就问:‘昨天中午你为什么没有送供养来?’天神说:‘昨天有大乘菩萨在山上,满山都是护法神,我进不来。’道宣律师听了冒一身冷汗,生惭愧心,知道自己错了,小看了别人,高抬了自己。
                    我们读《华严经》,知道真的入华严境界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窥基大师持戒比道宣律师清净,道宣律师持的是律仪戒,窥基大师持的是定共戒、道共戒,这两者不一样!窥基大师可以和光同尘,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戒行圆满了。道宣律师虽然持戒精严,还小看别人,还要做出样子来感动人,还有这个念头就错了,心不清净。所以,不是道宣律师感化窥基大师,而是窥基大师感化了道宣律师。(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50)


                    IP属地:福建14楼2012-09-11 18:10
                    收起回复

                      十二、公鸡往生
                      谛闲法师在温州头陀寺的时候,有一只大公鸡每天跟著大众一起念佛。有一天佛念完了,这只公鸡还在佛堂不走,香灯师要关门了,就赶它走。它跑到大殿当中,面对著佛像,叫了三声,站著死了。老和尚把它当作出家人一样,荼毗安葬在山后。这只公鸡前世一定是出家人,修行功夫也不错,临终一念之差变成畜生身,但是仍有灵性,还知道念佛。记得在台湾高雄小港地区,有一只狗也是每天跟著出家人上早晚殿。每次上早晚殿时,它到打三皈就走了,大概从前是这个庙里的住持和尚。以后被一个出家人发现,有一天把这只狗叫来训了一顿,‘你现在是畜生,不是方丈,课诵没有做完,不可以离开。’训了一顿之后,果然就乖乖的等到课诵完了再跟大众一起离开。过了几个月之后就往生了,所以有人说它的前生是这个庙里的老和尚。它有灵性,修得还不错,为什么会堕畜生身?执著这个寺庙是他的,舍不得离开,所以只有投畜生道再待在这个寺庙里。这些故事我们听得很多,都是真的,不是假的。(节录自《华严经》12-17-0432)


                      IP属地:福建15楼2012-09-11 18:15
                      收起回复

                        十三、道场要有道
                        我出家没多久,有一年在高雄左营兴隆寺(比丘尼道场)过年,住持是天乙法师。天乙法师曾经问我:‘古书上常常看到,从前道场的住众赶都赶不走,打也打不走。我现在有好几个道场,住众的一切生活都照顾得很周到,为什么留不住人,他们常常都想离开?’我说‘古时候,在家人到寺庙庵堂来是求道,此地有道,所以打都打不走;现在这些出家众来到这里,如果没有道就会胡思乱想。所以,哪有不走的道理!你要想让人不愿离开,一定要讲经说法,提倡修行,自己更要以身作则。大众到你这里来,他真想学些东西,他没有学成,我相信他不会走。’我过去在台中慈光图书馆亲近李炳南老居士,一心学教,那时有很多人想赶我,我不走。为什么?我没学成,我到这个道场来是有目的,我学成之后,我自然就走了。我没有学会,我不会走的。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节录自‘学佛问答’21-90-40)


                        IP属地:福建16楼2012-09-11 18:59
                        回复

                          十四、佛法因缘生
                          早年,台湾嘉义梅山禅林寺有几位同学邀请我讲经,每个月讲一个星期。我在禅林寺讲《禅林宝训》,大概上了三十多堂课,有三、四个月。以后这个寺庙住众天天吵架,闹得大家不安。为什么吵架?为了争夺职位。为什么要争?因为这个寺庙兴建不久,徒弟们到外面化缘,这个徒弟说:‘我化的钱最多,我要做当家’;那个说:‘我化的也不少,我要做知客’,闹得不亦乐乎!我到台中将此事告诉李老师,李老师跟我讲:‘不要再去了!’我说:‘我的课还没上完。’李老师说:‘没有上完不要紧,不要再去了。’凡是有诤论的地方,我们要回避,让他们自己反省忏悔。我经历好几次这种事情,所以经是否讲圆满,完全看因缘。佛法因缘生,弘法也是因缘生。(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30)


                          IP属地:福建17楼2012-09-11 19:12
                          收起回复

                            十五、开悟
                            社会上,骗人的事情很多。十几年前,我在洛杉矶讲经。听说洛杉矶有五位年轻人开悟了,还是藏传的仁波切喇嘛为他们授记的。我到那边讲经时,他们也来听经。听完之后,也要我给他们授记,说他们开悟了。我说:‘我跟你们讲老实话,我不骗你们,你们没有开悟。’他们非常生气:‘活佛都给我们证明了,为我们授记,说我们开悟了。法师,你怎么说我们没有开悟?’我就说:‘就凭你们这种态度,你们就没有开悟。开悟的人是这种态度吗?我再告诉你们,我没有开悟,你们来问我,要我给你们授记,可见得你们也没有开悟。你们开悟还会来找我吗?’有很多年轻人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依旧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
                            开悟是佛菩萨,不是凡夫,不但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都透出来。纵然还不圆满,也透出少分,这个世间没有人能与之相比。
                            若是赞叹他就高兴,说不好听的话就生气,这是十足的凡夫,哪里是开悟的人?开悟的人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还把虚妄当作真实,哪里开悟?所以,千万不要听‘这个人开悟了’、‘那个人开悟了’,全是骗人的。他要是开悟,你可以试验看看,你狠狠的骂他一顿,看他生不生气;他要是还会生气,就没有开悟。你赞叹他,他很开心欢喜,也是没有开悟。八风一吹就动,这是没有功夫。小定都没有,何况开悟?真有定功的人,‘八风吹不动’!那还不是开悟,而是有定,得定之后才能开悟。他连定都没有,哪里能谈得上开悟?这个世间,正如《楞严经》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节录自‘善财童子参学报告’12-34-02)


                            IP属地:福建18楼2012-09-11 19:29
                            收起回复

                              十七、断臂求法
                              佛在过去生中学菩萨道,为求半偈而舍身,重法轻生,我们能做到吗?在中国,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求法于达摩祖师,在雪地里恭恭敬敬站了很长的时间,达摩祖师如如不动。后来慧可大师断臂求法,拿手臂供养达摩祖师,达摩祖师才开口说话。慧可大师如此真诚,就是印祖讲的‘一分真诚得一分利益,十分真诚得十分利益’。果然达摩祖师几句话一开导,他就言下大悟,明心见性,所以他这只手臂断得很值得。这些事情也不是平常人能做得到的,为什么?平常人没有慧眼。真正有慧眼的人,具足正知正见,他作佛了;如果是邪知邪见,他就成魔了。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56)


                              IP属地:福建20楼2012-09-11 20: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