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小时是官方推荐。。
顺便给你个官方煲机指南。。AKG耳机专用。。雅登给的
雅登视角——关于煲机问题的若干看法及指导准则
问题一:雅登怎么看待“煲”这个问题?它是“玄学”吗?答:基于时间,成本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厂商一般不会将耳机(或喇叭)彻底煲开后再出售给消费者,所以煲这个步骤,大多需要用户自己来执行。(请不要因此责怪厂商,因为你根本无法想象如果每一副耳机都要花这么长时间煲练对于厂家来说负担会有多重,成本也会因此直线上升,所以煲机这事,很多情况下不得不由用户自己来完成。)
先说雅登的结论,从大一点的范围来说,无论是耳机、音箱,还是音源、放大器甚至是插座、插头、线材等等,都是需要通过煲练(或长时间的使用)来达到正常状态的。(也就是说没煲开的耳机或其他HIFI设备的声音都还不是正常状态。)耳机,音箱自不必说,音源,放大器需要“煲”这个事实也正逐渐被发烧友所接受,关于线材的煲练问题,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这纯属子虚乌有,甚至认为是“玄学”。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不少人潜意识里都认为“凡是(目前)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都是虚假的”。但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截止目前的科学依然是个“未完成体”,很还有很多完善的空间,这也制约了它对于现下的许多现象进行解释。
对于“煲”这个问题,雅登的观点非常明确:“毫无疑问,所有的HiFi设备(包括线材,接插件等),都是需要煲练的,煲练可以确实的改变其声音。这一点已经经过无数发烧友和雅登自身的实践经历来证明。雅登相信科学,但雅登更相信事实。雅登认为这些现象终将会得到(科学)解释。”
问题二:很多人认为新耳机开声就能基本确定其走向,没必要“非煲不可”,雅登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答:这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雅登可能无法提供绝对意义上的标准答案。“开声听七分”是目前发烧友中存在的一个说法。但雅登认为:从声音的角度来说,所谓的“七分”其实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很多时候无法具体量化供参考。尽管不少发烧友相信“开声听七分”并将其作为判断一副耳机声音的准则,但实际情况是,不少喇叭和耳机并不适用这条准则,它们在煲练前后的声音差异超出预期。
雅登自己代理的AKG耳机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发现不少型号的AKG耳机非常“欠煲”,需要超过500小时的煲练才逐渐进入正常的声音状态,部分型号彻底煲开甚至需要800小时,(比如K3003,K315,Q460,K701等等)而且还必须保证煲练的方法正确,否则声音可能无法达到最好状态。你会发现一些型号的耳机在彻底煲开后,比起刚开声时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综上所述,对于这个问题,雅登的观点是:从使用上来说,新拆的耳机直接开始听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用户想要让一副耳机获得正常状态下(甚至是理想状态下)的声音,那么煲机是必须的,对于要求较高的发烧友来说甚至应该作为“产品操作规范”来执行。任何负责任的世界级耳机厂商都是以一副耳机充分煲开(当然是采用正确的煲练方法)后的声音作为评估这副耳机声音品质的依据和标准,而不是刚开声的状态(因为针对一副状态不正常的耳机进行讨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换句话说,无论一副耳机刚开声的表现如何,都不能作为判断这副耳机(最终)声音表现的依据。
问题三:雅登是否有官方推荐的煲耳机方法?具体如何做?答:所谓的煲耳机其实就是接上前端播放设备播放音乐,和正常的使用没有本质的不同(但细节上存在微妙的差异)。之前雅登曾经在《AKG使用手册》中提到了关于AKG耳机的煲练方法(详见链接:
http://wenku.baidu.com/view/3ed595d3b9f3f90f76c61bde.html )。但后来发现,这个方法虽然不错,但在具体施行上并不那么方便(比如你必须用FB2000才能设置每首歌曲之间的间隔),因此我们经过斟酌,重新制定了关于耳机煲练的推荐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