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祥,1997年担任广播电视科长,现任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
记:马老师,您是在成立广播电视科后开始接管广播站的,是吗?。
马中祥老师(以下简称马):是啊,那时候广播站的设备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在97年那已经是很落后的了,而且有些设备也已经坏了不能继续使用,我记得当时只有一个体院的学生在这里值班,放放起床号,早上转播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基本上不播音了,也没有自己的节目。学校的校区不断扩大,外面只有几个高音喇叭已经不能覆盖整个校园了。
那一年,为了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打了报告申请把广播站原来的老设备换成了后来的低音广播系统,外面的高音喇叭全都换成了低音音柱,改变了设备落后的局面。然后经过学院推荐又招了一批学生,设立了新闻部、节目部、秘书处,重新增加了自办节目,当时录音条件不好,所以节目全都是直播。
记:当时都有哪些自办节目呢?
马:那时候是周一至周五播音,也象现在一样分早、中、晚三个时段,中午和晚上是我们的自办节目。每天中午有一档点歌节目《相约午间》,每天下午除了十分钟的《新闻时间》外,还有两个20分钟的节目,象《英语沙龙》、《音乐星空》、《青雁书屋》、《小东视点》等,都是当时的节目。98年对部分节目做了调整,又推出了《聊师时空》、《体坛之声》、《文苑采风》、《科技博览》、《书海观潮》、《校园广角镜》等节目。97年与聊城地区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推出了《校园风景线》栏目,播出后得到大家的好评。
记:为了保证节目质量,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马:因为都是直播,当时为了保证节目质量,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象《广播站总条例》、《节目审查制度》、《播音制度》、《值班制度》等等。
规定各栏目主持人提前一天将节目内容报节目部主任审阅后才能播出。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水平,我们还邀请了专业电台的主持人给新生进行培训,请来了报社总编给编辑、记者和通讯员进行培训。
当时的新闻部,分为编辑组和记者团,主要负责校内新闻的采访和编辑。为了方便采访时录音,还特地为他们配备了两台采访机。节目部主要负责每天播出的各类专题节目的编辑和主持工作。秘书处负责的是广播站的后勤工作。当时负责技术工作的只有一个人,是由当时的教育技术系推荐的,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使用,还有早间信号音乐的播放,所以还要住在广播台值班。
记:当时还成立了站委会吧,每周开一次例会。
马:是啊,为了更好的管理广播站,成立了站委会,当时由于广播电视科人员少,只有我和高国元老师,他主要精力用在电视新闻的拍摄和制作上,我管好电视的同时还要抓广播,兼任广播站长。主要还是靠学生自主管理,选拔了一名学生做站长助理,并定期召开站委例会。站委会由站长助理、新闻部主任、节目部主任、节目总监、技术监制和秘书长六人组成,一起决定站内大事、组织开展工作。各部处每周还要分别召开例会,将站委会安排的工作向下传达,逐步落实。
在1997年,我们还加入了全国高校广播工作联谊会,开始参加每年一次的全国高校广播工作研讨会议,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广播同仁共同交流校园广播管理的经验,结识了很多同行朋友,也学到了很多管理经验,受益匪浅。97年的会是在曲阜师范大学开的,那是第二届全国高校的广播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