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en0011吧 关注:20贴子:418
  • 3回复贴,共1

一夜与一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年前,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一对老夫妻走进一家旅馆的大厅要求订房,这是一对衣着褴衫的老夫妻,店家不愿意接待他们,于是将租房价从100元提高到200。
没有办法,高昂的房价显然是老夫妻无法承担的,但是外面的风浪又那么大,出于无奈,老夫妻与店主商量,是否能够在大厅里避一避风雨。
店家不情愿的开出条件,如果要在大厅里过夜便要收取50元的清洁费。屋外电闪雷鸣,雨水已经将道路淹没。老夫妻只能用50块钱买来这一宿的安宁,而在那个时期,50块钱的价值远远比过如今这个年头。
老夫妻来自农村,靠种地维持生计,辛苦供养的儿女在城市里读书,读完书后进入了国企。大儿子如今已经当上了经理,二儿子在政府部门当上官员,女儿嫁给了商贩,最小的儿子还在念大学。
老夫妻这次进城是为了看看小儿子,尽管儿女在城里都扎了根有了稳定的事业,老夫妻却依然生活在农村,按照老人得话是,做惯了农民,不习惯城里的生活。
农村,自在,朴实。土地有土地的快乐,土地养育了土地的儿女。
老夫妻从小教育儿女要出人头地,家里穷,没啥给予的,只能管一口饭,将来要靠自己创造,城市里有着比农村丰富的资源和条件。儿女也争气,从小就用功读书,在那个读书就是一切的年代里,最终获得了成就与地位。
老人不识字,将包里的信件拿出来,大厅里一个戴着眼镜的青年看上去很有学识的样子正在看报,于是老人将信件拿与他,请他念一下小儿子的地址。
XX市XX区XX街道XX号。念完信后,年轻人将信件还给了老人。“XX市XX区XX街道XX号”老人不断的重复着,生怕将他遗忘。
儿女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乌鸦变成了凤凰之后,再也不愿栖息与枯木之上。除了养老费,儿女们便再也不会给予更多的光怀。
“家里人口越来越少了,啥时候跟咋家添丁加瓦呢?”老妇人曾经善意的向女儿提起,女儿只能微笑的推辞“妈,我还年轻呢,再过几年吧。”
老人知道,儿女在外都不容易,于是从来都不舍得花钱,“攒了钱,给孙子们交学费”老两口这样想着。大厅里的灯熄灭了,老人坐在椅子上半睡半醒的回忆着这些年来儿女的不易。
大儿子靠着手段上位之后过得并不快乐,处心积虑的想保住自己的位置,二儿子更是担惊受怕,害怕查账,却贪得无厌的越贪越大,三女儿的生意不景气,又要哥哥们帮忙,唯独小儿子还在读书。



IP属地:四川1楼2012-10-18 22:41回复
    可是报应终究是有的,多年以来无子息大概是报应吧。儿子为了上位,出卖了乡里乡亲,也助长了儿子不愿返乡的情绪。嗯,要不是收地有功,二儿子也不会当上这么大的官吧,可是老两口却成了人们诟病的对象。
    “没办法,为了生存,为了过的更好,为了出人头地,只能这样。”老人代表村民向二儿子讨要说法,二儿子却无情的向老人说,老人无奈,哭诉着“从小教你脚踏实地的做人,怎么如今竟变成这副利益熏心的摸样!”
    “城市里的生活,就是这样,你不上总有人抢着上。你不做,多的人等着做,要怪就怪天,要怪就怪社会,要怪就怪你们自己,从小灌输我要出人头地的思想,而并没有过问过我快不快乐,”老人无言以对,唯有眼泪无助的流了下来。
    想到这些,老人开始叹气。“作孽,都是作孽。”无奈的自话自说。一夜无眠,老人回顾着往昔的一切。
    “老幺可不能成为利益熏心的人啊,别学尼大哥二哥”小儿子每年过年会回来一次,而这时候则成了老人教导儿子的最佳时机。
    “知道了爸,我会好好读书的,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看着如此懂事的孩子,老人会心的笑了。
    这是算是一种安慰么?老人不禁的想,可是毕竟大儿子二儿子也没错,这就是社会的需要,他们只是更好的适应了这个社会罢了。
    他们都没有错,谁都没错,但是谁都错了,如果不是一点微小的力量怎么会集聚成庞大的能量。农村人,能吃苦,出人头地,也是理所当然。
    可是那又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么,老人回想着一生,都不断的教育着儿女如何争取,如何虐夺,如何厮杀,如今却又要求他们学会仁慈和平和,终究是矛盾的。
    “还好老幺品性纯良。”老人想到这里,又想到了小儿子。明天他就要见到小儿子了,眼前的烦恼和愁绪顿时烟消云散。夜也深了,老人拉紧了衣服,缓缓入睡。
    而此刻,小儿子与大儿子一起,在暴风雨的夜总会里,歌舞升平。


    IP属地:四川2楼2012-10-18 22:43
    回复
      哎呀呀,我的马上就好!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10-18 22: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