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书中人吧 关注:63贴子:177
  • 4回复贴,共1

另一半,是你还是我自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早上不想起床,于是猫在床上看完了这部电影。
  风格是比较搞笑的那种,寓意其实很深。我感觉自己比较像这样的一个作者,照电影中其他人的评价,就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去接触其他人,甚至不愿意去接触其他人。
  电影中有几点引起我的共鸣:
   1、关于“梦想成真”的设想。这个实际上非常老套,就像简介中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设想过梦想成真,只不过有些人梦想的是一些物质的东西,比如好美的风景,宽阔的居室,闲散而富足的生活;而主角只不过梦想了一个恋爱的对象——甚至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交流的对象。独处的人容易陷入幻想当中,几乎是毫无例外的。他们需要借助这些无形的东西来带给他一种安全感,一种快乐。有人认为独处的人总是寂寞,这是不准确的。
   2、关于“自己”。我们常常说,“待人如己”,这几乎是一条好的原则,但事实上这是很难做得到的。一方面,“对自己好一点儿”就很难做得到。因为人很懒,只注意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很少注意思考,也就无所谓对自己的关心了。有人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但这并非是对自己的关心,其实只是对那个界限的关心而已。另一方面,别人总是别人,我们应该在尊重对方的独特性的基础之上去交流,接洽。而如果“待人如己”,有时候就显得不是那么尊重,而有点儿自我中心。
   这恰恰是影片的深刻的矛盾和韵味所在。一方面,主角总是用对待自己那样的严苛去对待周围的人,关心的也仅仅是自己的感受,即我喜不喜欢,我高兴不高兴,我乐意不乐意等等。在发现自己能够控制书中的人物的时候,他想到的也仅仅是自己的感受,诸如困惑,愉悦,嫉妒等等。这样,就不会有谁真诚地和他交往,甚至也不会信任他。主角到最后才意识到,需要的是信任的时候,他才明白顺其自然的道理了。另一方面,既然是自己的创造,甚至梦想,甚至历史,如果只是单纯地报以愧疚,后悔,以及其他的情绪,而没有爱的话。恐怕也不会有所谓的信任,或者未来。所以,爱上自己的作品,是我们都有的情节。前面有人说到爱需要宽容等等之类,我不能否认,但我更赞成爱是艺术,没有那么多的道理和科学可言。所以,在最后的近乎完美的结局的时候,我们终于理解了记忆,就是在“爱”中的似曾相识。
   3、关于主角的“人格缺陷”。这好像是当然的,因为前女友这样说,“你以为我在乎的是你的名气吗?”等等,而主角当时的争辩也很无力。。。不过,这其实是不需要争辩的。不爱就是不爱了,有什么道理可讲?在爱的时候,随便说出来的任何话,都可以是甜言蜜语,都可以是爱的理由。在不爱的时候,不论多么现实的理由,也不过是借口而已。而且,两个争辩的人真的往心里去了吗?Who care?
   4、关于“理想”。昨天下午和朋友正好讨论到这个问题。朋友说,“你究竟是喜欢那个人本身呢,还是喜欢你喜欢的那个人?”这个在影片里面确实没有经过强调,不过显然可以引起我们的一点儿感想。主角是喜欢那个笔下丰满的人物形象呢,还是附加在这个人物身上的一系列美德。这个在哲学上说叫艺术整体论。我们显而易见的回答是,我爱的是这样一个整体,而不是把它拆得七零八落的什么狗屁美德。因而,在爱情理想里,我爱的是整个整体,包括她的从前,现在,和以后。是的,是从前成就了现在的她,而现在的她因为我的爱就成就了以后的她。如果现在的她没有引起我的爱,谈她干什么?既然已经爱她了,还口口声声说不能接受她的过去,甚至嫉妒她的过去,这还是“爱”么?



1楼2012-10-27 19:54回复
    这是豆瓣上的影评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2-11-25 23: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