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吧 关注:26,572贴子:145,999
  • 2回复贴,共1

歼20整容了!又有重大突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网上最新照片显示疑似第三架歼-20战机的照片实际上是改装雷达的2002号歼20战机。然而至关主要的是歼20换装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性能。作为我军第二种装备机载有源相控雷达的战斗机,歼-20换装有源相控雷达的意义重大。一些军事爱好者,认为歼-20的雷达携带有2000个左右的雷达射频模块,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军F-22战斗机配备的AN/APG-77雷达。众所周知,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并非刚刚问世,这项技术起源上世纪60年代源起,但到上世纪末才逐步发展成熟达到装机实用的标准。F-22战斗机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将有源相控阵雷达装机的战斗机。是否装有AESA雷达,已经成为衡量第四代战斗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好象脉冲多普勒雷达是否装机是衡量第三代战斗机的标准一样。目前,这一技术以美国所掌握得最为成熟。在为F-22研制AN/APG-77之后,美国又研制出多个型号的AESA雷达,并纷纷基本达到实用阶段。其中,为海军F/A-18E/F“超级大黄蜂”配套的AN/APG-79、为F-16E/F配套的AN/APG-80、为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配套的AN/APG-81、为F-15C/D型配套的AN/APG-63V3有源相控阵雷达等。
  图为歼-20战斗机二号原型机换装雷达后的样子,请注意其灰色的雷达罩。有源相控阵雷达相比第三代战机上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其作用距离、多目标接战能力、低可拦截度、能耗、可靠性等均有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源自AESA雷达**性的结构和工作原理。AESA雷达天线上布满了上千块T/R模块(发射/接收模块),每一个模块都进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雷达波束扫描方向的改变,不再依靠脉冲多普勒雷达那中改变天线方向的方式,而是通过电磁波相干原理,通过计算机控制馈往各辐射单元电流的相位,就可以改变波束的方向进行扫描,故称为电扫描。 和现在大量使用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相比,AESA雷达由于采用数量众多的T/R模块,而且采用电扫描方式,所以波束指向非常灵活、迅速,;一个雷达可同时形成多个独立波束,同时实现搜索、识别、跟踪、制导、无源探测等多种功能;多目标接战能力强,能同时监视、跟踪多个目标;抗干扰性能好。另外,相控阵雷达的可靠性高,即使少量T/R模块失效仍能正常工作。不过,相控阵雷达设备复杂、造价昂贵,且波束扫描范围有限,最大扫描角为90°到120°。AESA这种新型雷达的使用,必然带来空中作战战术和样式的又一次**。目前,已经装备了AESA雷达的美国空军正在研究新型的战法。此外,相控阵雷达中还有作为早期过渡型的无源相控阵技术。苏联/俄罗斯在机载无源相控阵技术上起步较早,如米格-31早在80年代初就装备了无源相控阵雷达,更着名的就是印度装备的苏-30MKI所用的“雪豹”雷达,此外“阵风”的雷达也采用了无源相控阵技术。区别有源和无源相控阵雷达,主要在于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每一个辐射器,都是一个发射/接收模块,每一个辐射器都自己产生和接收电波。而无源相控阵雷达只有一个中央发射机和接收机,发射的能量由计算机分配到天线上的每一个辐射器。


图为F-22的AN/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请注意这种雷达可以同时进行多种任务,具有形成不同形状波束的能力。这是过去多普勒雷达根本不敢想象的。和多普勒雷达相比,相控阵雷达具有诸多的优点:首先是射频功率效率高,在有源相控阵天线中,T/R组件紧挨着天线单元,T/R组件中的功率放大器和天线单元间的损耗及天线单元和T/R组件中的低噪声放大器间的损耗可以忽略不计,这对提高雷达探测性能的作用是明显的。其次,具有多功能性。由于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的灵活性,使雷达能以时分割的方式实现多功能,可同时跟踪多批目标,一部雷达可以达到几部机械雷达的功能。它能边扫描边跟踪,同时跟踪多批目标。


1楼2012-10-31 11:27回复

      有源相控阵雷达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在有源相控阵雷达中,去掉了可靠性差的大功率行波管发射机,取消了易出故障的机械旋转部件,使雷达系统可靠性大幅度提高。更重要的是天线阵是多路并行工作,T/R组件非常可靠,即使个别组件出故障,对雷达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即具有故障弱化功能。就是60%的组件发生故障,雷达系统仍可保持高性能工作;30%的组件失效,雷达性能下降3分贝。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的工程师认为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很好地有效运行数年。Raytheon公司认为APG-79雷达的严重故障间隔平均时间可超过17000小时,并声称其相控阵天线可能在10~20囘年内无需维护。

      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雷达隐身性能好。雷达具有较低的雷达截面积(RCS),起到隐身作用。无源相控阵雷达仅有一个中央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发射机产生的高频能量经计算机自动分配给天线阵的各个辐射器,目标反射信号经接收机统一放大(这一点与普通雷达区别不大)。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每个辐射器都配装有一个发射/接收组件,每一个组件都能自己产生、接收电磁波,因此在频宽、信号处理和冗度设计上都比无源相控阵雷达具有较大的优势。正因为如此,也使得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造价昂贵,工程化难度加大。

    美军主要有源相控阵雷达发射单元对比

      第四代战斗机F-22令人印象最深的特性和其最重要的技术突破就是它的隐身和超音速巡航特性。但这些特性实际上在以前的战斗机上已经分别在F-117和SR-71上实现了。谈不上突破。业内人士和F-22飞行员们则普遍认为F-22最大的突破是它的航空电子系统实现了更高程度的综合,AESA雷达首次在战斗机上采用。它使飞机具有更为锐利的眼睛,更为丰富的作战功能。对战斗机目标的作用距离超过200km。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配套的AN/APG-81雷达

    F-16新型相控阵雷达系统


    2楼2012-10-31 1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