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武平县政协旅游资源考察组陪同深圳客商,登上了海拔1100多米高的天马山,探访埋藏在密林之中的客家古城堡。
在与天马山遥相呼应的五座山头上,高低错落地分布着五座石质城堡,它们分别是天马寨、师姑寨、八家寨、香炉寨、马鞍寨,其规模大致相仿,成梅花
状散落在天马山方圆数十里间,但见五寨勾连,首尾照应。
从武平县城厢乡园丁村出发,爬过千米陡峭石壁,沿着灌木丛遮盖的古石板路,登上一座小山,眼前出现了马鞍寨。依山势而修的城堡,东门高约5米,宽2米,用本地砂岩砌成,设双重门锁。石质外墙因年深日久长满青苔,呈墨绿色,与四周植被浑然一体。经实地考察,城堡周长近1500米,墙高5米至20米不等。城墙顶部设有高低相差约1.5米的双重过道,密布箭垛、枪眼。环城堡四周依次设有东门、西门、北门、东北门,另设有瞭望哨。
城内已被密密的树木杂草覆盖,幸运的是,我们在草丛中发现一块破碎了的石门匾,上书“塾乡”二字。在一处疑为议事厅的地方,一块石碑上写有“登堂瞻道岸”字样,笔力遒劲,似出名家之手,显然是一个门柱上的对联,经打听,原来还有一块石条被山下村民扛走了,我们后来追到那农民的菜园门口,发现已被作为踏板的石条刻着下联,上书:“云汉尽天章”,合起来正是学堂的对联。透过城堡内的断壁残垣,依稀可辨古墙基、石臼和刻有图腾的石门栏、石匾等物件。城堡中还有一处约8米见方的水井遗址,虽已被泥土掩埋,但仍有泉水渗出。可以肯定,这里曾是民居。
曾参与重修《武平城北李氏族谱》的老人说,这个城堡叫马鞍寨,清咸丰年间,为避闽粤赣边强寇,礤文村、园丁村李邱两姓家族,倾其所有,费时8年建成。全盛时,山上有36幢住房,储粮可供千人食用两年。凭借这些山寨,无数村民躲避了凶险的兵祸,身家性命得以保全。可以想象,在100多年前盗匪猖獗的年代,山中古城堡竟传来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孔圣先师的香炉前青烟袅袅……
《武平城北李氏族谱》所载《聚垣公天马寨序》,与民国《武平县志·天马寨记》基本相同。《天马寨记》载:“天马山距县治东二十里,北障梁野山,其村落不可得数。余三面若广东、上杭、连城等处,则一望无际,其间道里远近,山川险易,无不了如指掌,诚邑中一大镇山也。其上结为寨,不知始于何时。”又说:“(咸丰)十年十月十九日,翟赖二逆,由粤入武……明年三月贼循去,识者始合数乡结寨于此……余登其上,见寨垣重新,阙者补,圮者修,中立公局,环而为屋。”
地方史志记载,在武北汀南的交界处,筑有“八里城”,又名“云霄寨”,位于湘店乡七里村附近。此城建于清咸丰年间,石砌寨墙,高约1米,周长约4000米,蜿蜒于三山之上。
结寨而自固,但高处不胜寒。一旦战事平复,山寨又将恢复往昔的宁静,年复一年,终于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这些埋藏在密林之中的古城堡,因没人管理,砂岩城墙已开始风化,正遭受着不可挽回的毁灭。
眼下,武平县有关部门将组织专家对古城堡的历史进一步发掘考证,深圳客商也表示,将邀请投资商在开发利用梁野山瀑布资源的同时,把古寨开发为旅游资源,让世人享受到古城堡历史文化的款款风情。
来源:闽西日报
在与天马山遥相呼应的五座山头上,高低错落地分布着五座石质城堡,它们分别是天马寨、师姑寨、八家寨、香炉寨、马鞍寨,其规模大致相仿,成梅花
状散落在天马山方圆数十里间,但见五寨勾连,首尾照应。
从武平县城厢乡园丁村出发,爬过千米陡峭石壁,沿着灌木丛遮盖的古石板路,登上一座小山,眼前出现了马鞍寨。依山势而修的城堡,东门高约5米,宽2米,用本地砂岩砌成,设双重门锁。石质外墙因年深日久长满青苔,呈墨绿色,与四周植被浑然一体。经实地考察,城堡周长近1500米,墙高5米至20米不等。城墙顶部设有高低相差约1.5米的双重过道,密布箭垛、枪眼。环城堡四周依次设有东门、西门、北门、东北门,另设有瞭望哨。
城内已被密密的树木杂草覆盖,幸运的是,我们在草丛中发现一块破碎了的石门匾,上书“塾乡”二字。在一处疑为议事厅的地方,一块石碑上写有“登堂瞻道岸”字样,笔力遒劲,似出名家之手,显然是一个门柱上的对联,经打听,原来还有一块石条被山下村民扛走了,我们后来追到那农民的菜园门口,发现已被作为踏板的石条刻着下联,上书:“云汉尽天章”,合起来正是学堂的对联。透过城堡内的断壁残垣,依稀可辨古墙基、石臼和刻有图腾的石门栏、石匾等物件。城堡中还有一处约8米见方的水井遗址,虽已被泥土掩埋,但仍有泉水渗出。可以肯定,这里曾是民居。
曾参与重修《武平城北李氏族谱》的老人说,这个城堡叫马鞍寨,清咸丰年间,为避闽粤赣边强寇,礤文村、园丁村李邱两姓家族,倾其所有,费时8年建成。全盛时,山上有36幢住房,储粮可供千人食用两年。凭借这些山寨,无数村民躲避了凶险的兵祸,身家性命得以保全。可以想象,在100多年前盗匪猖獗的年代,山中古城堡竟传来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孔圣先师的香炉前青烟袅袅……
《武平城北李氏族谱》所载《聚垣公天马寨序》,与民国《武平县志·天马寨记》基本相同。《天马寨记》载:“天马山距县治东二十里,北障梁野山,其村落不可得数。余三面若广东、上杭、连城等处,则一望无际,其间道里远近,山川险易,无不了如指掌,诚邑中一大镇山也。其上结为寨,不知始于何时。”又说:“(咸丰)十年十月十九日,翟赖二逆,由粤入武……明年三月贼循去,识者始合数乡结寨于此……余登其上,见寨垣重新,阙者补,圮者修,中立公局,环而为屋。”
地方史志记载,在武北汀南的交界处,筑有“八里城”,又名“云霄寨”,位于湘店乡七里村附近。此城建于清咸丰年间,石砌寨墙,高约1米,周长约4000米,蜿蜒于三山之上。
结寨而自固,但高处不胜寒。一旦战事平复,山寨又将恢复往昔的宁静,年复一年,终于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这些埋藏在密林之中的古城堡,因没人管理,砂岩城墙已开始风化,正遭受着不可挽回的毁灭。
眼下,武平县有关部门将组织专家对古城堡的历史进一步发掘考证,深圳客商也表示,将邀请投资商在开发利用梁野山瀑布资源的同时,把古寨开发为旅游资源,让世人享受到古城堡历史文化的款款风情。
来源:闽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