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处,风景弥新
有这样一首小诗:“何曾留意旋转木马上孩子的欢笑?何曾留意雨滴落地面的一刹?可曾听过风吹树林的喃呢?可曾见过落日渐黄昏?当脚步匆匆的时候,日子就像没有开封的礼物。人们总是不懈地追逐着前面的风景,总是不懈地探求一个又一个的新奇。匆忙中滴下汗珠模糊了视线。他们没有看到身边的风景。熟悉的地方,是有风景的,是能够历久而弥新的,只在乎,的留心。忙碌的日子里最容易把生活的景致错过。在整天整天的伏案疾书之中,在失意挫败的困挠之中,心是被束缚的,更谈不上腾出一些闲趣的空间去发掘身边的美好。这时,只要 放松心情,会有新的发现——看见,母亲端出来的热汤已经凉了,想起了他鬓角的丝丝银发;走出阳台万家灯火于夜空之中有如漫天星辰,星星点点的暖意让人陶醉;听见邻家飘来的悦耳琴声,而平时,只觉得那是锯床脚的噪音……原来平凡之处生出了这许多的美好与幸福,为什么平日里面不曾发现?自繁重中摆脱,转移着心灵的视线,也会有“蓦然回首”的惊喜与感悟。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并非 所爱的一切 都拥有,只是,现有的一切都是 爱的。缺少的也许就是身边的一切,爱所拥有的一切的心,以致失落了熟悉处的风景。 忙于设法摘取遥远的星星,却忘了看一看不远处摇曳的烛光。凡高自熟悉的星夜、麦田、提炼出生命的激情;安东尼、高迪由古板的教堂建筑模式中有所感悟,发挥了个性的张狂;安房直子读透了大众化的童话,又创造了新的浪漫、纯真与率真。伟大的艺术家都是用心灵去创造的,立足点又是平凡的。从熟悉而平凡处悟到光彩正是艺术经久不衰的真谛。脱离现实根基的艺术,再好,也不过是空中楼阁。艺术家需要的是从平淡处见风景的眼睛、敏感而激情彭湃的灵魂。难怪孔子也叹咏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阅读旧书得出新的体会,快乐不比读新的书少。不仅是艺术家,科学前进的脚步也必然是继承与发展的。在成千上万的熟悉的现象中有所发现,需要如何地专心,如何的智慧?曾迷恋宫崎峻笔下的“天空之城”,太空之中的一片乐土。但细品之下,越发觉得真正打动 的是故事中的点点真情,朴实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