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姑娘小柔,单纯美丽,每个朋友都很爱她。可从某一天起,她众叛亲离。
因为她爱上了一个阳光男孩,从此坠入单恋的诉苦暗沟,变成了“见到谁就向谁哭诉”的小怨妇。情冷情痴,这一场独角戏,对白总是自怨,对手全是想象,她和自己打架,让自己受伤,像爱上痛苦一般,不能自已。
旁观者清,所有人都看出,那阳光男孩对小柔没有意思,可小柔却不肯清醒,她总觉得,他望着她的眼神,是有爱意的;她总觉得,他温柔的口气,是有感情的。她说:“如果他不爱我,为什么要来关心我,为什么要对我倾诉?”朋友劝她:“那只是正常朋友之间的关心,就像你会和我倾诉一样……你不要会错意,对方只当你是普通朋友……”
小柔不愿相信,所以她排斥了“普通”两个字,“普通”吗?不!
在她的世界里,她已经把自己和他关联上,与他有关的事,她会动力十足的去完成;无他无关的事,她就神思懒散,有一搭无一搭……学业、事业、兴趣、圈子……都这样颓靡下去。朋友们很着急,有些人恨不得去骂醒她,可却是对牛弹琴。
小柔自己,凝在这戏里,不愿醒来。
自古以来,痴情女无数,痴情汉无尽,他们都这样单恋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象着迷恋的那个人,他偶尔的一笑,他们可以回味一辈子。在精神世界里,他们上演的是全本的爱情电影,只是,在现实生活里,他们一无所有。
承认吧!其实他并不爱你
爱情要以“互动”为前提,你来我往才有真情。但对于小柔这样的单恋人儿来说,“互动”大部分是他们自己赋予的意义,他们很会放大生活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细节。
比如:对方只是单纯的推荐一本书,她会觉得这本书里有暗示的意义,煞费苦心的找来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把书中的台词臆想成他要对自己讲的话;偶尔他帮她带了一顿午饭,她会当这是“爱心便当”,一直留着那个便当盒,恨不得每顿饭都用它来盛;有一次,他随口说了一句:“你好可爱啊……”她把这正常的赞美当做表白,觉得他终于对自己吐露了真心……
单恋人儿们,不肯承认,这些都是及其正常的“人际交往”,对方的“友好”,并不是“爱情”。他们在无限放大着这些行为的意义,浮想联翩。
于是,当对方在更多的时候表现出,不在意,不搭理,不关心时,单恋人儿找不到对方把自己放在心里的证据——这居然也不能浇醒他们。他们会把这解释为“爱情的考验”,会把这当作恋人的“忽远忽近”,用猜想、自伤、哭泣来让自己入戏更深。
让单恋的人们承认对方并不爱自己,是自己一厢情愿,这是一件相当残酷的事。他们多数也不愿承认。
但事实是,他真的不爱你。你喜欢一个人,并不能强迫对方也交换这种喜欢;不能凭借你收集的那些“并不真实”的细节,来佐证对方的爱,并且把这当做委屈,让对方还债。
你只是自苦,别人没有义务去代尝。如果还强求,就是自私了。
爱上的只是另一个自己
所有单恋者都以为:我为这人哭,为这人伤,为这人喜……难道这还不是爱?
可惜这真不是爱情。爱情是需要两个人唱的对手戏,一个人的独角戏,仅仅是自我的游戏。你之所以如此入戏,是因为你爱上的是自己。
单恋的心理秘密在于,每一个单恋者都想寻求一个更好的“理想自我”,这种力量向外投射,变成“理想爱人”的形象。一旦生活中遇到一个有点像“理想爱人”的对象,他们就会把对“理想自我”的渴求,全部投向这个人。其实对方只是你心中一个“理想”的影子而已,你爱的不是他,只是另一个自己。
所以,不要再纠缠了,如果你再走近一些,就会发现,对方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个人。他是一个真实的,另外的存在。
对自己的期待放在他身上,让对方埋单,太不公平,也太自我中心。
这只是一场自我游戏,自导自演的独角戏,与他人无忧,也切勿惊扰他人。
单恋的人儿,在人格类型上,都倾向于“水仙花”一般的自恋人格,都有着一些完美主义的倾向,所以对自己的恋人也要求像想象一样完美。
他们潜意识会以为,双恋做不到的完美,只能靠单恋来完成。
给你的单恋,一个期限
这场戏,自导自演,一人分饰两角。一边演自己,一边演那个“在真实基础上升华”的爱人。演出者需要具备惊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忍耐力。
独角戏的美,有时就在于这场自苦,这场凄清的寻找,更在于最后一瞬间的顿悟。终于懂得,这场单恋是给自己的礼物,让自己明白对自身的喜爱,对理想的诠释,要在别人身上寻找的,其实可以在自己身上探求。
所以,独角戏的过程是:把对自己说话,把内心的波澜说给别人听,细腻的感人肺腑。这一场自我的仪式很美。
但再美的剧,都需要结尾,都需要散场,无止境的演下去,会令人审美疲劳,直至厌倦。
毕竟独角戏和白日梦一样,玩的是期限的美学。
所以,单恋的差不多了,就请赶快醒来!
无止境的单恋会变成自作多情的独角戏。这场戏不仅越唱越苦,还会越唱越独。众叛亲离不说,到头来,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爱过,只是傻乎乎的自私了一场……
所以,把你的单恋控制在美学范围内吧,让这一场空投的感情帮你懂得想要的自己。
然后,甩甩头,去拥有真正的爱情对手戏吧!
因为她爱上了一个阳光男孩,从此坠入单恋的诉苦暗沟,变成了“见到谁就向谁哭诉”的小怨妇。情冷情痴,这一场独角戏,对白总是自怨,对手全是想象,她和自己打架,让自己受伤,像爱上痛苦一般,不能自已。
旁观者清,所有人都看出,那阳光男孩对小柔没有意思,可小柔却不肯清醒,她总觉得,他望着她的眼神,是有爱意的;她总觉得,他温柔的口气,是有感情的。她说:“如果他不爱我,为什么要来关心我,为什么要对我倾诉?”朋友劝她:“那只是正常朋友之间的关心,就像你会和我倾诉一样……你不要会错意,对方只当你是普通朋友……”
小柔不愿相信,所以她排斥了“普通”两个字,“普通”吗?不!
在她的世界里,她已经把自己和他关联上,与他有关的事,她会动力十足的去完成;无他无关的事,她就神思懒散,有一搭无一搭……学业、事业、兴趣、圈子……都这样颓靡下去。朋友们很着急,有些人恨不得去骂醒她,可却是对牛弹琴。
小柔自己,凝在这戏里,不愿醒来。
自古以来,痴情女无数,痴情汉无尽,他们都这样单恋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象着迷恋的那个人,他偶尔的一笑,他们可以回味一辈子。在精神世界里,他们上演的是全本的爱情电影,只是,在现实生活里,他们一无所有。
承认吧!其实他并不爱你
爱情要以“互动”为前提,你来我往才有真情。但对于小柔这样的单恋人儿来说,“互动”大部分是他们自己赋予的意义,他们很会放大生活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细节。
比如:对方只是单纯的推荐一本书,她会觉得这本书里有暗示的意义,煞费苦心的找来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把书中的台词臆想成他要对自己讲的话;偶尔他帮她带了一顿午饭,她会当这是“爱心便当”,一直留着那个便当盒,恨不得每顿饭都用它来盛;有一次,他随口说了一句:“你好可爱啊……”她把这正常的赞美当做表白,觉得他终于对自己吐露了真心……
单恋人儿们,不肯承认,这些都是及其正常的“人际交往”,对方的“友好”,并不是“爱情”。他们在无限放大着这些行为的意义,浮想联翩。
于是,当对方在更多的时候表现出,不在意,不搭理,不关心时,单恋人儿找不到对方把自己放在心里的证据——这居然也不能浇醒他们。他们会把这解释为“爱情的考验”,会把这当作恋人的“忽远忽近”,用猜想、自伤、哭泣来让自己入戏更深。
让单恋的人们承认对方并不爱自己,是自己一厢情愿,这是一件相当残酷的事。他们多数也不愿承认。
但事实是,他真的不爱你。你喜欢一个人,并不能强迫对方也交换这种喜欢;不能凭借你收集的那些“并不真实”的细节,来佐证对方的爱,并且把这当做委屈,让对方还债。
你只是自苦,别人没有义务去代尝。如果还强求,就是自私了。
爱上的只是另一个自己
所有单恋者都以为:我为这人哭,为这人伤,为这人喜……难道这还不是爱?
可惜这真不是爱情。爱情是需要两个人唱的对手戏,一个人的独角戏,仅仅是自我的游戏。你之所以如此入戏,是因为你爱上的是自己。
单恋的心理秘密在于,每一个单恋者都想寻求一个更好的“理想自我”,这种力量向外投射,变成“理想爱人”的形象。一旦生活中遇到一个有点像“理想爱人”的对象,他们就会把对“理想自我”的渴求,全部投向这个人。其实对方只是你心中一个“理想”的影子而已,你爱的不是他,只是另一个自己。
所以,不要再纠缠了,如果你再走近一些,就会发现,对方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个人。他是一个真实的,另外的存在。
对自己的期待放在他身上,让对方埋单,太不公平,也太自我中心。
这只是一场自我游戏,自导自演的独角戏,与他人无忧,也切勿惊扰他人。
单恋的人儿,在人格类型上,都倾向于“水仙花”一般的自恋人格,都有着一些完美主义的倾向,所以对自己的恋人也要求像想象一样完美。
他们潜意识会以为,双恋做不到的完美,只能靠单恋来完成。
给你的单恋,一个期限
这场戏,自导自演,一人分饰两角。一边演自己,一边演那个“在真实基础上升华”的爱人。演出者需要具备惊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忍耐力。
独角戏的美,有时就在于这场自苦,这场凄清的寻找,更在于最后一瞬间的顿悟。终于懂得,这场单恋是给自己的礼物,让自己明白对自身的喜爱,对理想的诠释,要在别人身上寻找的,其实可以在自己身上探求。
所以,独角戏的过程是:把对自己说话,把内心的波澜说给别人听,细腻的感人肺腑。这一场自我的仪式很美。
但再美的剧,都需要结尾,都需要散场,无止境的演下去,会令人审美疲劳,直至厌倦。
毕竟独角戏和白日梦一样,玩的是期限的美学。
所以,单恋的差不多了,就请赶快醒来!
无止境的单恋会变成自作多情的独角戏。这场戏不仅越唱越苦,还会越唱越独。众叛亲离不说,到头来,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爱过,只是傻乎乎的自私了一场……
所以,把你的单恋控制在美学范围内吧,让这一场空投的感情帮你懂得想要的自己。
然后,甩甩头,去拥有真正的爱情对手戏吧!